查看原文
其他

这位福建人大器晚成,73岁写出畅销书!

观八闽 2023-12-16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这话出自福建泉州人李贽之口。


他出身寒门,以举人功名官至正四品知府。


他大器晚成,56岁动笔写书,晚年因言下狱,后世士人把他写的《藏书》《焚书》“人挟一册,以为奇货”。


他曾被评为“我国历史上八十三位英杰之一”,被列为“中华民族二十五位思想大家之一”。


李贽究竟是何许人也?


李贽。图片来源:南安文体旅局


他真正的事业从退休后才开始




嘉靖六年,李贽(1527年-1602年)出生在福建泉州城南门外。李贽的六世祖是航海发家的泉州巨商,到李贽这一辈家道早已中落,李贽的父亲以教书为业,清贫度日。


李贽性格“自幼倔强难化”,生母很早去世,从7岁起随父亲读书。


20岁时,李贽离开家乡教书谋生。作为寒门长子,李贽有弟妹七人,除养活自己外还得补贴家用。


终于,在26岁时,李贽考中举人,29岁时,任河南辉县教谕(相当于如今的县教育局局长,无品级)。有了微薄但还算稳定的收入,李贽立刻迎养父亲,并“婚嫁弟妹各毕”。同年,李贽长子夭折。


5年后,李贽顺利升任南京国子监博士(从八品)。上任数月,李贽父亲去世,他回乡守孝。期满,李贽回京,38岁时得到北京国子监博士官职,上任数月,祖父去世,很快次子夭折。怀着丧子之痛,李贽再次回乡料理后事。此次返乡,李贽下定决心,将祖父祖母棺木、四年前因倭寇作乱来不及安葬的父亲棺木和因缺钱而停放多年的曾祖父母五口棺木一同安葬。


办完这一切,40岁的李贽回到北京,进入礼部任职,在同僚友人的影响下,他开始研读阳明心学,对王阳明弟子王艮开创的泰州学派格外推崇,曾拜王艮之子王襞(bì )为师。


45岁李贽升任南京刑部员外郎(正六品)。51岁李贽升任云南姚安知府(正四品),经济条件终于有所改善。


完成对家庭应尽的一切义务后,54岁的李贽安排自己退休,从56岁开启长达二十年的创作生涯。


泉州鲤城区李贽故居。图片来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被人一把火烧了住处,无畏的他却未停笔




李贽64岁出版《焚书》,73岁写成《藏书》,言论颇具争议。


他揭示社会上一些有权有势者的虚伪,“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主张“道不虚谈”。他进一步攻击社会上道貌岸然者说,伪君子“反不如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


他肯定“人必有私”,强调物质生活的重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明朝晚期的社会充满思想禁锢。以文艺为例,统治者多次明令戏剧只许演“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劝人为善及欢乐太平者”。一些文人附和着提出“当于六籍中求吾心”的创作准则,甚至说“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


在此背景下,李贽触碰舆论“高压线”的言论公开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许多人受此启蒙,但有些人感觉受到威胁。李贽晚年曾多次受“卫道士”骚扰迫害,甚至被人一把火烧了住处,但无畏的他并未停笔,直到被捕入狱。


1602年,万历皇帝下令:“其(李贽)书籍已刊未刊者,令所在官司尽搜烧毁,不许存留。”时年76岁、重病卧床的李贽被用门板抬进监狱,后来在狱中自杀。


矗立在泉州南安(李贽祖居地)石鼓山山巅的李贽石雕像。吴拏云摄


为官一任,政令清简,感化他人




李贽早年曾亲尝虚伪礼教束缚之苦。


前文提及,李贽38岁时祖父去世,他在实际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返乡安葬父亲、祖父、曾祖父三代,全了孝道,背后却付出失去两个女儿的代价。


原来,为节约旅费,李贽在返乡前不顾妻子哭诉,在自己曾经工作过的河南辉县买田,让妻子和三个女儿留下耕种谋生。谁知那年河南大旱,田产极为有限,李贽离开数月后,他的二女儿和三女儿就相继因营养不良死去。


令人唏嘘的是,李贽返乡前,当地旱情已有征兆。在发现当地贪官截断灌溉用水后,李贽上门拜见,尽最大努力要求为当地所有老百姓的田地放水,遭拒。


或许是因为付出过惨痛代价,后来李贽带头反叛那些不顾“穿衣吃饭”实际的虚伪伦理道德。


李贽主持修造的“李贽桥”。图片来源:云南日报


在任云南姚安知府期间,李贽尊重实际,政令清简,自“僚属、士民、胥隶(官府中的小吏)、夷酋(少数民族首领)”,无不被他感化。他曾劝告上级不要对下官和百姓过于苛刻,所谓廉洁谨慎、敢作敢为这些品德“只可责己,不可责人”,并因此和上级发生冲突,被上级认为无能。


李贽七十岁时回忆此事,无奈感慨道:“知有己不知有人,今古之号为大贤君子,往往然也。”



推荐阅读

第一个把番薯引进中国的,是这位福建人!

这位千年前的“神童”,来自福建武夷山…

祖籍福建!这位清末怪杰曾名振西方



来源|观八闽 撰稿/黄东仪 参考/《李贽评传》《焚书》《万历十五年》《中国哲学史》编辑|陈腾审核|陈欢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