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年头,门前排起长队的可能不是网红店而是博物馆

2017-07-04 中经文化产业

中经文化产业:近日,“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参观者爆棚。博物馆工作人员拉起数条隔离带,同时不断地告诉排队的观众,从队尾到馆门口安检处要排3个小时,进了安检还要排2个小时才能看到百物展......原来,这年头最潮的事,不是在网红店前排队,而是在博物馆前排队。


博物馆前屡现排“长龙”景象


“我早上9点三刻就来排队的,现在才看上。”6月29日下午2点半,上海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百物展的开放首日,展厅里一位老年观众说。


▲上海博物馆门口排起长队


根据上海博物馆方面的测算,开展首日平均每位参观的观众排队时间在4小时以上,最高的5小时。观众对观展的热情之高,还表现在文创衍生品的销售上——神像饼干、玩偶昨天一早就卖断了货,一款小蛋糕半天就卖掉几百个。


这一景象并非偶然。


▲故宫博物院“石渠宝笈特展”前排起长队


2015年9月,“石渠宝笈特展”于9月8日在北京故宫开幕,其中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全卷展出。


当时,有报道称,“到故宫看‘石渠宝笈特展’需要排六七个小时的队!如果不想排如此长时间,那么,就得起个大早,到午门排队,开门后,一路狂奔入宫……这是最近每天在故宫上演的一幕。”


首都博物馆“海昏侯展”和“妇好墓展”开展时,个人预约名额增加至每天5000人,但几天之内的预约也都全满。


▲首都博物馆海昏侯展引发观展热潮


▲成都博物馆《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排队


群众对高端文化需求飙升


一叶知秋。博物馆排长队以最直观的方式反映出,城市对高端文化需求的飙升。



在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辉的记忆中,以前展出《清明上河图》并没有出现过类似“故宫跑”这样的“盛况”。“我在故宫这些年,《清明上河图》就展出了7、8次。前面那几次没什么人看,根本就不用排队。每次我去看,只有三三两两的人在看。”他回忆到。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回应“故宫跑”时,也从侧面证实了《清明上河图》之前的境遇。“在故宫,这(指‘故宫跑’)是之前几乎没有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民众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升,博物馆前排长队已再不是什么稀罕事。


说起来,文物展览曾经被认为是远离大众的、具有一定知识门槛的、高高在上的享受。现如今,竟然变得如此风靡、如此大众,值得深思。


有人也许会质疑,排队的人能看懂吗,还不是看热闹。可是看热闹也没什么不对,现代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打破文化只属于少数专家的偏见,让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器物展示给普罗大众。


以雅俗划界的话,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这些都属于雅文化,但雅不代表高深莫测,拒人千里之外。这长长的队伍,是国人消费转型升级的小小缩影。已不必再为柴米油盐烦恼的中国百姓,文化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日益增长。那些曾经门可罗雀的场所,已经悄然走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对于“故宫跑”现象,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出现拥挤,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国家进步,观众的文化需求提高了,这是好事。我特别感谢观众的耐心和理解,我们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好事要做好。”


文化服务还需从供给侧上做文章


原来,城市平民文化不只有广场舞。


人们对个别优秀展览的超级热情说明,公众不是没有“文化追求”,而是他们能够触摸到的有质量、有品位的文化产品不多。


城市里高端而又亲民的文化服务不足,提醒我们要在供给侧做文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策展质量,为大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展览。



对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2015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


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提升陈列展览质量,扶持原创性主题性展览


完善评价机制,加强对优秀展览的推广力度


此外,文化部还实施了全国美术馆优秀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


除了走进博物馆看展,我们是否还可以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人接受文化洗礼?


如今,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其在博物馆领域的应用日臻成熟,特别是科技支撑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给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各博物馆不仅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手段,将博物馆服务推送到公众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



在莫高窟以北15公里的戈壁边缘,2014年8月1日投入运营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以全新的预约模式和“数字体验+实体洞窟”的参观模式,开启敦煌石窟的数字时代。新的游览方式安排游客在进入莫高窟参观之前先在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两部20分钟的主题电影和穹幕电影,使游客在短时间内对莫高窟文化的背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再前往洞窟实体参观。



2017年,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独家授权,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首次以200亿像素的“超高清级别”将兵马俑呈现给观众, 成为世界八大奇迹中首个采用百亿级像素进行网络展出的历史景观。上线两天便累计有6000万人参观。


上海博物馆官网也于近期正式推出三维虚拟展览,将重大展览以360°全景虚拟的方式在网络上进行重现,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此次新推出的虚拟展览采用了目前极具科技含量的360°全景虚拟展示技术,无须下载插件,可以鼠标简单操作在网页上进行顺畅的虚拟浏览,具有更为直观简易的观赏体验。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出现这种火爆现象的终究只是部分博物馆。截至到2016年末,我国共有博物馆4109个。整体上来说,我国博物馆的公共性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著名博物馆的门庭若市和小型博物馆的门可罗雀时常形成鲜明对比。对此,要建立文物藏品资源共享机制,加强陈列展览项目交流。


特别是一些藏品数量丰富的大馆,要帮助馆藏较少的博物馆形成有特色的藏品体系,支持其举办符合其使命与职能的陈列与展览。


资源丰富的大馆还可以通过办分馆、长期借展藏品、在基层博物馆馆举办中长期陈列、帮助基层博物馆提高陈列展览策划、编写、设计和实施水平等方式,加强对中小博物馆的扶持。


只有让更多人有机会欣赏,文物才能摆脱仅仅作为宝物的狭隘“身份”,成为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被世代传承。


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明,拥有世人羡慕的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的幸运。而运用市场经济思维、现代科技手段,更好地传播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的内涵,既是我们作为文化消费者的需求,也是我们作为文化继承者的责任。


您可能感兴趣的是


独家丨2017年上半年热点文化事件盘点

最新最全!外商投资文化产业指导目录来了

文化部党组《求是》刊文 五年来文化成果知多少?



来源:中经文化产业综合

编辑:张晶雪



 你在哪些博物馆门前排过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