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省公布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2017-09-02 邵希炜整理 中经文化产业

中经文化产业:7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情况。据中经小文统计,目前有内蒙古、江西、山东、海南、陕西五省(区)发布了本地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企业发展情况。


内蒙古

2017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营业收入增速超过全国水平,文化产业企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拥有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268个,营业收入达到6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3亿元,增长17.6%,增速超过全国5.9个百分点。


分单位规模来看,内蒙古自治区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中,小微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大中型企业:上半年,


大型和中型文化产业企业分别有6个和36个,营业收入分别占全部收入的6%和41.9%,


小型和微型文化产业企业分别有205个和21个,营业收入分别占全部收入的51.4%和0.9%,其中微型文化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了50%。


分行业来看,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及相关产业三大行业营业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


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为3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3亿元,增长20.6%;


文化批发和零售业营业收入为1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亿元,增长17.2%;


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为1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3亿元,增长13.4%。


2017年上半年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法人单位经营情况



注:1.表中速度均为未扣除价格因素的名义增速。


2.表中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016年上半年相关情况


2016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共有文化产业法人单位11603个,从业人员达11.39 万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6.8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28个,从业人员1.77万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33亿元。


文化产业增加值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016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85.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1%,占全区GDP的2.45%;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12.7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55%,规模以下文化产业增加值123.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83%。


按照文化产业分类,截至2016年6月底,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十大行业法人单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6.85亿元,增加值135.78亿元;其中,以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业为主的新兴文化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增加值均占全部行业的42%,从数据可以看出,内蒙古自治区新兴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来看,2016年上半年,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256.8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主营业务收入57.3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19%。分行业看,规上文化产业单位中文化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16.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2%,占全部规上文化产业单位的29.18%;文化批零业主营业务收入14.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8.75%,占全部规上文化产业单位的25.87%;文化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25.77亿元,比上年同期降21.77%,占全部规上文化产业单位的44.95%。



江西

据江西省统计局调查,2017上半年,全省1230家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6.6亿元,同比增长14.98%,呈现五大特点。


1.量规模不断扩大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1230家,同比增加248家,增长25.3%。其中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企业673家,同比增加74家;限额以上文化批零业企业75家,同比增加14家;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482家,同比增加160家。文化服务业企业发展最快。


2.业结构有所优化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企业482家,增速高达49.7%;文化产业制造业、批零业与服务业的企业数量结构由去年的61∶6∶33,优化为55∶6∶39,其中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的占比提高了6个百分点。


3.业效益不断提高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1230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76.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98%(名义增长未扣除价格因素),增速比全国平均增速11.7%高出3.28个百分点。其中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719.3亿元,增长15.05%;文化批零业完成营业收入62.2亿元,增长11.49%;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95.1亿元,增长16.84%。


4.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从十大行业类别看,上半年,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增速且排在第一、第二位的均为新兴文化产业,分别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元,同比增长43.91%;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3.77%。


5.区域发展各具特色


从总量上看,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超百亿的区域有南昌176.2亿元,九江124.9亿元,两市共计301.1亿元,占比达34.36%;实现营业收入超50亿的有萍乡94.8亿元,吉安91.9亿元,上饶84.5亿元,赣州80.0亿元,宜春79.3亿元,景德镇57.7亿元,合计488.2亿元,占比55.73%。从增长速度看,增长最快的是上饶,增速30.17%,超过全省平均增速15.19个百分点;其次是鹰潭,增速达30.03%;超过全省平均增速的还有九江(21.28%)、抚州(18.78%)、赣州(18.14%)、宜春(18.11%)。



2016年上半年相关情况


2016年上半年,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六大特点:


1.企业数量大幅增加。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982家,同比增加127家,增长14.9%。其中,文化制造业599家,增加37家;文化批零业61家,增加13家;文化服务业322家,增加77家,文化服务业企业发展最快,为供给侧改革奠定基础。


2.总量规模不断扩大。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实现营业收入774.92亿元,同比增长15.2%,较一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增速高7.3个百分点。其中,文化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644.20亿元,增长13.3%;文化批零业完成营业收入59.15亿元,增长44.5%;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务收入71.56亿元,增长13.6%。 


3.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从企业数量结构看,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占全部文化产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65.7:5.6:28.7优化为61.0:6.2:32.8,其中,制造业减少4.7个百分点,批零业和服务业分别提高0.6和4.1个百分点;从实现营业收入结构看,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文化服务业占全部文化产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84.5:9.4:6.1优化为83.1:9.3:7.6,其中,文化制造业减少1.4个百分点,文化批零业提高1.5个百分点。 


4.体制改革有序推进。一是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迅速。上半年,全省外商投资文化企业完成营业收入51.95亿元,同比增长36.0%,较全省平均增幅高20.8个百分点;二是非公文化企业贡献突出。上半年,非公文化企业完成营业收入589.19亿元,增长25.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占比76.0%,较去年同期提高6个百分点,公有制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5.14亿元,下降39.2%,占比5.8%,减少5.2个百分点。 


5.传统行业优势明显。排名前三的行业大类分别为文化用品生产301.02亿元,同比增长15.5%,占比38.8%;工艺美术品生产187.69亿元,增长17.7%,占比24.2%;文化产品生产辅助生产147.92亿元,增长13.3%,占比19.1%,合计636.63亿元,占比82.1%,对文化产业增长贡献率达84.1%。 


6.区域发展各具特色。从总量上看,上半年,实现营业务收入超百亿的有:南昌197.24亿元,九江101.14亿元,两市合计298.38亿元,占比38.6%。实现营业务收入超五十亿的有萍乡86.19亿元,吉安81.30亿元,宜春68.80亿元,赣州64.75亿元,上饶56.94亿元,景德镇51.44亿元,合计409.42亿元,占比52.8%。二是从增长速度看,增长最快的是鹰潭,增长35.9%,超过全省平均增幅20.7个百分点;超过全省平均增幅的还有景德镇、新余、吉安、宜春,增速分别为24.6%、18.4%、17.9%、17.0%。



2015年上半年相关情况


2015年上半年江西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简称文化产业单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0.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5%。


1、三上文化企业占三分之二强,支撑作用明显。上半年,三上文化产业单位(规模以上制造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672.59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三分之二以上,比重达70.8%,提高0.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5.0%,高于文化产业平均增速0.5个百分点;三下文化产业单位主营业务收入277.48亿元,同比增长13.4%。三上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贡献率达72.8%。


2、文化制造业占绝对优势,实体经济走势强劲。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增速下行压力加大,但文化产业实体经济高速发展。上半年,全省文化制造业单位主营业务收入730.37亿元,占全部文化产业的比重76.9%,同比增长14.6%,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0个百分点;文化批发和零售业主营业务收入63.39亿元,增长4.3%,占比6.7%;文化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156.32亿元,增长18.8%,占比16.5%。表明文化产业实体经济走势强劲。


3、传统行业为发展基础,新兴行业加速发展。近年来,我省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产业的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上半年,文化用品的生产、工艺美术品的生产、文化产品的辅助生产等传统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合计为731.98亿元,增长14.6%,占全部文化产业比重达77%,同比基本持平。同时,新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上半年,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兴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3.1%和19.9%,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增幅8.6个和5.4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传统产业发展升级、新兴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格局。


4、各地区发展齐头并进,产业特色明显。从总量看,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南昌市210.84亿元、萍乡市117.61亿元、九江市116.83亿元、宜春市105.49亿元,上述4个设区市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占全省比重达58%。增速前三位的设区市是:九江同比增长24.5%、赣州增长18.2%、宜春增长16.7%,分别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0个、3.7个、2.2个、0.4个百分点。南昌文化产业涉及面最广,其主导产业覆盖文化用品纸张、文具、油墨、颜料等制造和图书报刊发行销售;景德镇发挥陶瓷文化优势,创新发展,打造集创作、展示、旅游、时尚、商贸为一体的国际化陶瓷文化创意服务平台;萍乡和宜春大力发展焰火鞭炮文化,其制作技艺已被文化部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江的都昌贝类工艺品、新余的恩达麻艺制造、鹰潭的雕花樟木箱制造、赣州的上犹油画、吉安的吉州窑文化产品开发、抚州的香文化产品制造、上饶的婺源砚台制作等文化产业特色明显。 


5、民生不断改善,文化消费需求升温。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为扩张文化消费需求提供了可能。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8元,同比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56元,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922元,增长9.9%,其中文教娱乐支出643元,增长10.5%,高于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幅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767元,增长13.2%,其中文教娱乐支出349元,增长16.7%,高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幅3.5个百分点,同时也高于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消费增幅6.2个百分点。表明我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需求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意愿更为强烈,文化消费市场成长空间相对较大。


6、文化产业项目投资力度加大,发展后劲增强。上半年,全省文化产业施工项目1335个、新开工项目753个、建成投产项目626个,同比分别增加213个、198个和10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1.63亿元,增长24.3%,高于同期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8个百分点。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带动了文化产业基础设施的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省已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7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0个。在深圳文博会上,江西省印刷产业、吉安国家印刷包装产业基地项目集中签约24个项目,投资总额达到67.56亿元;南京文化产业合作推介会现场,共签约47个项目,涵盖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影视出版等12个行业。


7、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产业实力明显提升。近年来,我省通过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发展活力。在文化部发布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中,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综合指数首度入围全国前十,列第十位,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力指数位居全国第八位,两个指数双双进入前十。形成了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如江西出版集团实施“一体两翼、互动发展、一业为主、多元支撑”的发展战略,连续七届入围“文化企业30强”。江西的陶瓷、焰火鞭炮、印刷品、音像制品等文化产品出口量排名全国第五,涌现了江西丝黛实业、宁都飞天工艺、景德镇法蓝瓷等20余家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8、文化创作日益丰富,文化精品颂圆中国梦。近年来,我省加大精品战略的实施力度,组织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在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我省6部作品获奖,连续四次获得“满堂红”,其中歌曲《老阿姨》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今年3月,歌剧《回家》走进了台湾,受到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寻梦龙虎山》正式公演,观众好评如潮。组织开展“实干兴赣圆梦中国”大型群众歌咏比赛、“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三下乡”等活动,还开展了一系列“我爱我家”家庭情景剧汇演活动,激发了民众参与创作的热情,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山东

上半年,山东省“三上”文化产业企业4397家,同比增加516家,比一季度增加61家;实现营业收入4986.3亿元、营业利润288.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7%和17.8%,增速同比分别提高5.9个和12.8个百分点。

  

从统计数据看,文化服务业发展迅速。上半年,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新增321家,占全部新增量的62.2%。其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用品的生产分别新增126家和111家,占全部新增量的45.9%。


规模以上文化服务业资产1817.7亿元,同比增长达31.2%;营业利润达到42.6亿元,同比增长23.9%,与上年同期下降0.6%形成鲜明对比;营业收入利润率(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比)达到15.6%,分别是规模以上文化制造业、限额以上文化批零业的2.7倍和7.2倍。



海南

今年上半年,海南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2.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海南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按10个行业分类看,除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和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外,8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保持增长。其中,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的5个行业分别是:


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3.79亿元、增长1.6倍;


文化专业设备的生产营业收入0.80亿元,增长30.4%;


文化用品的生产营业收入48.35亿元,增长15.2%;


文化艺术服务营业收入2.04亿元,增长10.2%;


文化休闲娱乐服务营业收入18.15亿元,增长10.1%。


陕西

截至今年上半年,陕西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达到848家,比上年同期增长177家,实现营业收入36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6%,比全国上半年增速高出10.9个百分点。 


文化新兴业态延续爆发式增长


从统计结果来看,上半年陕西省在文化及相关产业10个行业中,营业收入全部保持增长。其中,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工艺美术品生产等4个行业实现30%以上的高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了69.4%,该产业同期全国增速仅为32.7%。


此外,也有3个行业增速较缓,在两位数以下,分别是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用品的生产和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 


文化服务业利润同比大幅下降 需引起注意


数据显示,上半年陕西省规上文化服务业企业有538家,比一季度增加38家,营业收入10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5%,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7个行业全部增长。


其中,游览景区管理业营业收入19.7亿元,增长50.1%,互联网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17.9亿元,增长115.3%,均实现了高速增长。


据介绍,由于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文化商业(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的景区内商铺出租率较高,导致营业收入增速高。


此外,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各个景区旅游收入有大幅增长,民俗文化旅游热,周末休闲旅游人数增长较快,以陕西兴平黄山宫民俗文化休闲观光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民俗旅游企业收入增速较高。 陕西省统计局表示,上半年陕西文化服务业营业利润为4.1亿元,比一季度亏损0.09亿元有所好转,但是同比却有大幅下降。主要行业中广告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专业化设计服务业营业成本增速超过营业收入增速,导致利润率降低,需要引起注意。


文化制造业“四增一降” 


统计结果显示,上半年陕西规上文化制造业企业131家,实现营业收入14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4%,营业收入5亿元以上的五个行业四增一降。 其中,焰火、鞭炮产品制造业、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业、包装装潢及其他印刷业、珠宝首饰及有关物品制造业实现增长,机制纸及纸板制造产值11.1亿元,下降28.4%,下降较多,主要由于咸阳华西纸业有限公司停产导致。


此外,上半年陕西规上文化批发零售业企业达到179家,实现营业收入108.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4%。尤其是首饰、工艺品及收藏品批发业和图书、报刊零售业增速较高,带动文化批零业增速比一季度高出6.6个百分点。


(其他省区的相关情况,中经文化产业将持续关注)



您可能感兴趣的是


● 施俊玲:民间资本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 深度报告 | 民营出版已迎来最好的时代

● 12地召开文化厅局长座谈会 定调下半年文化工作



来源:中经文化产业整理

编辑:邵希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