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如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这几个省市出方案了!

2018-03-24 权威专业有姿态 中经文化产业

中经文化产业:近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部署,许多省市都纷纷出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方案。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以其先导性、战略性,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


中经小文梳理后发现,已经公布有关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北京、河北、内蒙古、吉林、江西、海南、四川、青海等地区纷纷从提升农民文明素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保护和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等角度入手,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相关阅读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文化产业如何发展?


北京


2018年2月,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其中明确指出: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卫生、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文化活动场所、快递便民服务网点、连锁便民店等设施,2020年底前,基本形成以中心村为核心的30分钟公共服务圈。

 

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利用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村生态旅游、乡村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和农业传统体验游,促进一、三产业融合,打造美丽乡村最亮处、市民休闲好去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传承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广泛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家庭”“文明户”创建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河北


2月,《中共河北省委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印发,提出: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发展分享农场、共享 37 39667 37 14942 0 0 2403 0 0:00:16 0:00:06 0:00:10 2934农庄、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新型农业产业模式,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草原)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等,推介100条美丽休闲乡村精品线路和特色生态旅游精品线路。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燕赵文化、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探索建立农村诚信体系,强化农民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

 

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强化村民中心、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村大喇叭、村图书室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深化“三下乡”、文化进万家、文化志愿服务、农村电影放映、戏曲进乡村等活动,推进农村远程教育、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户户通升级工程。引导农民依托特色历史文化资源,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特色民俗文化、农耕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技艺,保护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农业遗迹。支持发展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民间文化,鼓励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深化拓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农村文化健康发展。

 

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内蒙古



2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印发,总体要求方面提出:农牧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乡风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加强农村牧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农牧民学习讲堂”作用,推进思想道德教育进嘎查村、入农牧户。

 

传承发展提升农村牧区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内蒙古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优势,健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重民族文化的艺术转化,推进民族艺术品牌体系建设,打造农村牧区特色文化艺术名片。加强内蒙古特色民族戏剧和地方戏的研究、保护、传承、创作。


加强农村牧区历史文化保护,实施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保护好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等遗迹。推动优秀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合理适度利用,扶持发展民族民俗和乡村记忆博物馆。深入挖掘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等农村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生产性保护。加强蒙医蒙药保护和传承。

 

推进农村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按照有阵地、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加快构建农村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挥县级公共文化机构辐射作用,加强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促进阵地文化、流动文化与数字文化服务相结合,提升服务效能。


集中实施一批文化扶贫项目,提高边境地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乌兰牧骑事业发展,拓展乌兰牧骑综合功能,弘扬乌兰牧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送文艺进乡村活动。推动文化下乡,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牧区、贴近农牧民群众,推出具有浓郁乡村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农牧民欢迎的文艺作品。实施自办文化扶持项目,支持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农牧民书社和业余剧团等群众文化组织建设。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做好农牧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村牧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群体文化服务工作。繁荣发展农村牧区文化市场,加强农村牧区文化市场监管。

 

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开展农村牧区科普工作,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素养。丰富农牧民精神文化生活。

 

提高乡村德治水平。将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挖掘熟人社会、乡土文化蕴含的道德规范;创新发展孝敬文化、新乡贤文化,大力选树最美嘎查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最美村官等典型,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身边好人,深入宣传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农村牧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各地优势特色产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求,培养一批农牧业职业经理人、种养能手、电子商务师、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民族工艺制作人等,建立认定评价制度。



吉林



2月,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大力推进农业农村资源与休闲旅游、农耕体验、文化传承、养老服务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推动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整理、保护和传承吉林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以“吉剧振兴工程”为引领,进一步加强评剧、黄龙戏、满族新城戏、朝鲜族唱剧等戏曲剧种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施“吉林印记”第三批15个乡村博物馆的项目建设,2020年前,全省建成70个乡村博物馆。


推动创作具有吉林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书画、影视、戏曲、曲艺、文学等文化作品,每年创作出2-3部体现时代风尚和地域特色的吉剧优秀剧目,推出3-5部讲好中国故事、表现人民大众、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影视作品。促进传统文化、农耕文明与现代传播载体和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形成文化与产业共促共荣的良好局面。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到2020年扶持50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项目建设。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做好省级最后一批393个贫困村和国贫县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备配备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举办吉林省农民文化节,利用春节、端午、中秋、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广泛开展民俗、文化、娱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城乡对口共建、人才共建、技术共建,每年选派119名优秀文化工作者到国家级贫困县工作或提供服务,每年为受援县培养8名急需紧缺的文化工作者。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弘扬乌兰牧骑精神,开展“红色文艺轻骑兵送文化”“文化惠农直通车”等活动,每年送演出下基层3000场。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人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等。



江西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新审视乡村价值,充分发挥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气候养生等功能,推进农业与商贸、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打造一批田园乡村、文化古村、休闲旅游乡村、现代宜居乡村。

 

繁荣农村文化生活。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推进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下乡,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灌溉工程遗产,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传承发展。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展现农耕文明在新时代的魅力和风采。推进农村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提升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效果。加强农村基本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广泛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

 

促进乡村移风易俗。经常性开展农村文化市场“扫黄打非”

 

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培育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充分发挥社会各类人才、新乡贤等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鼓励城市专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



海南


《中共海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提出:以“共享农庄”为抓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

 

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实施“文物+旅游”三年行动计划,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黎苗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支持农村地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加大琼剧、黎锦苗绣、黎苗民歌、人偶戏、儋州调声、竹竿舞等地方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利用,弘扬本土优秀历史文化。实施海南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推动海南黎苗文化进校园。

 

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力争到2020年实现全省行政村文体活动室全覆盖。发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辐射作用,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农民生产生活尤其是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开展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举办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

 

持续开展乡村文明大行动。加强农村科普工作,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

 

加强扶持引导服务,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

 

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



四川


《中共四川省委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全面发展新局面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乡风文明大幅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乡村优秀文化遗产得到全面保护,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基本形成。 

 

建立适合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规划标准体系,推广完善乡村规划师制度,引导建筑、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文化策划等设计大师、优秀团队下乡。

 

建立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机制。推动“农业+文创”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巴蜀特色农业农村文化元素,推出创意农产品、创意景观农业、创意农业活动,打造农村民俗文创产品,建设一批农村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乡村旅游创客基地

 

突出抓好特色镇建设。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培育创建特色镇的意见》(川委发〔2017〕22号),以特色工业、商贸服务、旅游休闲镇为基础,发展生态宜居、文化创意、科技教育、现代农业等新型产业镇,形成类型多样、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小城镇发展新格局。


深入推进产镇融合发展,促进宜业宜商宜居宜游环境建设,增强小城镇服务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积极支持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中心镇,向主导产业突出、市政功能完善的小城市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商贸小镇、文化小镇、旅游小镇、森林小镇等特色服务业发展示范镇。

 

 

实施乡村文化塑造行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培育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遏制婚丧高额礼金、乱办滥办酒席、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坚决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积极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团结、遵纪守法的良好乡风民俗。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或农村栏目,重点发掘和宣传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

 

加快建立乡村优秀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增强保护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实施乡村文脉保护和传承行动。加快抢救保护乡村优秀文化遗产,挖掘农耕文化、林盘文化、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三国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茶马古道文化等。加大对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和民族特色村镇保护力度,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策进行保护修缮,建立健全文物“四有”档案和传统村落“一村一档”。


对有价值的古村落、古民宅和民族特色村镇,逐步申报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编制保护利用规划。重视村志村史编纂,积极建设巴蜀农耕文化主题博物馆,支持申报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力开展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将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遗产点申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保护,加强对村落濒危非遗项目的抢救保护工作。支持各级非遗传承人依托乡土非遗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传承传习活动。坚持保护与开发有机结合,打造推出一批特色鲜明、风格各异的精品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景点和线路。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鼓励城市对乡村进行文化帮扶,推进城乡结对子、种文化。支持“三农”题材文艺创作生产,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积极创作反映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落实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打造农村“十里文化圈”。


完善公共设施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增加农村文化供给总量,积极开展全民阅读、经典诵读、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戏曲进乡村等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等活动,打造农民艺术节、书香天府·农民读书月、少数民族艺术节和乡村艺术大展等活动平台。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惠民工程,结合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对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备购置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予以支持。探索推广农民文化理事会机制,推进民办文化机构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监管。

 

推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创造性转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等文化资源,实施乡村文化品牌培育行动,扶持一批创新力竞争力强的文旅和文创企业,塑造具有浓郁四川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打造一批集农业文化创意、生态饮食体验、特色食材交易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产业体。实施乡村创意产品推广行动,以刺绣、竹编、年画、唐卡、陶艺、漆器等为重点,支持开发农村特色创意民族民俗文化产品,推出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质特色创意产品,加强“互联网+”特色产品和工艺品的生产营销,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优秀品牌走出去。

 

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和道德评议机制,成立道德评议会,开办道德讲堂、文化礼堂等,开展德孝主题文化活动,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开展建村标、立家风、讲家训等活动,推进农村传统文化、家风文化、民风文化百花齐放。全面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推进乡村诚信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信用评价体系。

 

推行“岗编适度分离”新机制,引导教育、卫生、农业、文化等行业科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向基层流动。



青海



2月,青海省发布了《中共青海省 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总体要求中提出:着力提升农牧民素质,繁荣农牧区文化。

 

目标任务方面:到2050年,农村牧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牧业强、农牧区美、农牧民富全面实现。

 

基本原则方面:坚持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

 

积极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带动农牧民发展农林牧家乐、民宿、康养、文化创意、观光旅游、农事体验等业态。

 

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村、休闲旅游村、民族风情村、特色产业村,提升村庄品位和档次。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县建设,由分散建设向区域连片整体推进转变。提升已建特色小镇的品质,继续推进美丽城镇建设,每年新建16个特色小镇

 

加强农牧民思想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乡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传承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推动优秀农耕、草原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深入挖掘农耕、草原文化和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文物古迹、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农牧业遗迹、灌溉工程等保护力度。支持农牧区优秀戏曲曲艺、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传承发展。

 

强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农牧区科普工作,提高农牧民科学文化素养。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布局和资源配置,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农牧区基层倾斜。整合利用乡村基层公共文化体育广电资源,促进智慧广电、应急广播、数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体育健身、广播影视等文化体育惠民工程,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支持乡村振兴题材文艺创作生产,推出反映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挖掘乡村文化本土人才,扶持培育民间文艺团体,开展城乡文化结对帮扶,引导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文化建设。活跃繁荣乡村文化,加强乡村文化市场监管。

 

实施乡村创业就业促进行动,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改造传统工艺,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鼓励兴办乡村企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据中经小文了解,除以上省市以外,福州、厦门、漳州市、潍坊等地也发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计划。同时,很多地方都在抓紧完善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乡村振兴战略意见,中经小文也将继续关注。


更多政策可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进入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政策库查看。



您可能感兴趣的是


● 22家文娱企业入选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丨最新发布

● 最新发布丨北京大力吸引文创人才 配偶及未成年子女随调随迁

● 文化和旅游部干部大会上 雒树刚提出5大要求丨高层

● 权威发布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



主编:成琪

来源:中经文化产业原创,转载可联系“cexiaohua”获得授权

编辑:刘园香

投稿或合作邮箱:wenhua@ce.cn


微信公众号ID :cewenhu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