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食特产抢人 文创产品如何成为真正的旅游纪念品丨中经观察
中经文化产业:“五一小长假出去玩了吗?”
“去了XX,我给大家还带了点特产,一会给你送过去。”
2日早上一上班,类似的对话就一直在办公室里出现。不一会儿,中经小文的桌上就出现了天津大麻花、云南鲜花饼、山东高密的高粱饴、海南的椰奶咖啡……
作为一名吃货,中经小文很开心能吃到各地的美食;但是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中经小文不禁疑惑,当地特产除了美食,就没有别的了吗?在文化和旅游部成立,国家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今天,文创产品能否在旅游纪念品中占据一席之地?
01
美食系“最受欢迎”旅游纪念品
前些日子,中经小文去了一趟山东省潍坊市。在游览了十笏园文化街区的郑板桥纪念馆后,中经小文十分欣喜的发现了一个文创店,里面售卖的文创产品丰富多彩,包括印有郑板桥所书“难得糊涂”的鼠标垫,以郑板桥诗词、文字拓片做的胶带纸,印有潍坊话的手机壳等等,非常具有当地特色。最终,中经小文挑选并购买了多个胶带纸。
这次,中经小文正好可以用它们作为美食的回礼,赠送给同事。在拿到胶带后,很多同事告诉中经小文,这种旅游纪念品“非常有创意”:“(而且)比吃的好,吃的吃了就没了,这个我舍不得用,我要留着做纪念。”
还有很多同事告诉中经小文,自己在挑选旅游纪念品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当地美食,对于原因,他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小刘告诉中经小文,买吃的是因为“接受度高”:“美食吗,基本上大家都能吃,接受度比较高。”
付女士则认为,价格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很多当地特色小吃,都是按重量购买的,这样算下来一个没多少钱,很适合拆开送给朋友同事品尝。”
李先生的原因更简单:“因为哪里都能买到啊,火车站、飞机场,哪哪儿都是。”他表示,中经小文的胶带很好,但是如果不是去了这个地方,也不会知道有这种特别的文创产品。“我出去旅游,也不会刻意去看一个地方的文创产品,看不到,自然也就买不到了。”不过他表示,以后有机会会更多的关注一下当地特色文创产品。
对于这个回答,王女士表示赞同。她告诉中经小文,自己非常喜爱旅行,“一有机会我们就会出去旅游。上次我们去敦煌旅游,但是人太多了,我们没能买到莫高窟的票,只能在门口逛逛。听说莫高窟做了很多特色纪念品,我都没有看到。”
王女士还告诉中经小文,在莫高窟很多店铺都在贩卖文创产品,例如冰箱贴、便签纸等等。她也购买了一些。“不过,包装比较粗糙,我也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正版授权的,价格也还可以,就买了。”
▲ 王女士在莫高窟购买的飞天题材冰箱贴及其包装。邵希炜/摄
综合各位同事的说法,中经小文总结了大家购买美食的原因,即接受度高、价格适合、购买方便。其中,多位同事表示,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是购买当地特产的第一选择。
02
北京南站实地调研:食品店铺占绝大多数
既然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是大家购买当地特产的第一选择,那么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中经小文带着疑问,来到了北京南站,并随机采访了20位游客,希望看看他们对于旅游纪念品的看法。
作为北京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北京南站人流如织,不少游客的行李中都有“全聚德”、“稻香村”的包装袋的身影。还有些乘客正在购买北京烤鸭等北京特产。
▲ 几位候车乘客带的密云特产及烤鸭。 邵希炜/摄
▲ 一位顾客在售卖烤鸭的专柜前。 邵希炜摄
中经小文随机采访了20位等车的游客。在回答“来北京旅游,购买了什么东西作为旅游纪念品”的问题时,受访者的第一反应基本都是食品类特产,包括“北京烤鸭”、“茯苓夹饼”、“果脯”、“驴打滚”、“稻香村(点心)”等。给出的理由和中经小文同事的理由基本相同。
在回答中经小文提出的“除了美食以外,还会带别的吗”的问题时,10人表示“不会”,剩下10人提到了“明信片”、“冰箱贴”、“胶带纸”、“胸针”、“公仔”、“手绘地图”、“衣服”、“老北京布鞋”等产品。
一位购买了老北京布鞋的先生告诉中经小文,鞋子是在北京旅游期间购买的,他还买了一些北京特色小吃送给亲戚朋友。他说:“都说北京布鞋好,我就买了一双。不过我也不会买它送给朋友同事,(布鞋)价格高,而且我也不知道别人喜欢什么样子,穿多大码呀!”
在北京南站二楼的一家百货店,一位男士正在购买公仔。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购买一个公仔送给孩子。“我就是觉得好看,并不考虑是否有地域特色。”还有位女士也给出了类似的答案,她会给孩子购买衣服、书包等东西,前提也是“好看。”
而几位并未购买除了食物以外其他纪念品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并未购买,原因多是产品雷同、没有地域特色,制作粗糙、和高售价不符。一位男士告诉中经小文,这种现象不仅在北京,全国各地都有。“最近好像牛仔帽子很火,我在全国的很多景区都看到了。”
还有一位来自沿海城市的女士告诉中经小文,她在秦皇岛、青岛、三亚等海滨城市,都看到过用贝壳制作的旅游纪念品,“什么风铃、手链、用贝壳做的钥匙扣之类的,我老家都有。这种东西我肯定不买的。”
还有几位游客表示,北京南站并没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店铺或专柜,非常遗憾。
其实,在北京南站二楼,中经小文还是发现了2个店铺,有卖北京特色文创产品的:
▲ 汇智光华书店 邵希炜/摄
▲ 汇智光华书店售卖的文创产品 邵希炜摄
在汇智光华书店,中经小文发现了售卖北京特色文创产品的柜台,其中售卖包括钥匙扣、指甲剪、行李牌、镜子等文创产品。但是,或许是店铺外面并没有明确的表示,再加上售卖文创产品的柜台在店铺比较靠后的位置,所以在中经小文观察的10分钟内,并未有人购买。
▲ 京扇子里陈列的扇子产品 邵希炜/摄
此外,北京南站二楼还一家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创产品商店——京扇子。在这里,中经小文采访了店长韩文英。据她介绍,京扇子北京南站一店的经营状况不错,“这个店已经开了5年了。你看我们边上的店,换了又换,我们还一直在这里。”此外,京扇子在首都机场的T2航站楼也开设店铺,经营状况也很不错。
03
交通枢纽已成文创店必争之地
据中经小文了解,目前在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交通枢纽开设文创店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很多地方出台政策,鼓励文创产品进驻交通枢纽、商贸中心等客流量较大的地区,以图扩大影响,增加销量。其中,“海南礼物”值得一提。
▲ 海南礼物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店 图片来源:海南礼物微信公众号
中经小文曾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看到过“海南礼物”店铺,售卖海南特色产品。相关资料显示,海南礼物还进驻了三亚凤凰机场、三亚大东海、三亚万豪酒店、观澜湖冯小刚电影公社、海口观澜湖酒店、三亚机场新航站楼等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品牌效益已经开始凸显。
不过,中经小文发现,“海南礼物”的店铺中仍以海南美食产品为主,另外还有些用海南的特产制作的化妆品等等,而缺乏海南特色文创产品。
其实,北京也有“北京礼物”。据了解,“北京礼物”是北京市政府在北京奥运会后,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商品消费市场,促进旅游商品市场消费,通过政府注册北京礼物商标,以特许经营的模式,并以展示北京优秀历史文化及代表北京城市文化形象为核心,聚集优秀的产品,实现多企业合作和多产业联盟。
中经小文了解到,“北京礼物”既有家喻户晓的北京老字号,如红星二锅头、全聚德烤鸭、王麻子剪刀等,也有体现北京元素、北京文化特点的现代工艺品,如以鸟巢、水立方等奥运场馆为造型设计的文房四宝、以北京园林为主题精美瓷器。
▲ 北京礼物 北京海洋馆店 邵希炜/摄
根据“北京礼物”的官方网站,北京礼物在八达岭、圆明园、颐和园、世界公园、前门大街、北京海洋馆、水立方、中央电视塔、王府井步行街、T3航站楼、天坛、北京火车站等多处著名景区、商业街区、机场、交通枢纽等地落户。
但是,中经小文曾在前门逛过这个“北京礼物”店,发现其中仍以售卖包括北京烤鸭、御食园的美食为主。文创类产品数量仍然不多。
此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文创中心邱莉在接受中经小文采访时就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就进入了机场,并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当然,中经小文在之前的采访中,也有部分博物馆负责文创工作的相关人士表示,虽然在四部委《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文化创意产品营销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在国内外旅游景点、重点商圈、交通枢纽等开设专卖店或代售点。”但对于他们来说,高昂租金仍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03
旅游和文创究竟如何结合?
博物馆不妨打头阵
首先要和美食抢人头,其次还要解决在著名景区、商业街区、机场、交通枢纽开店所面临的高房租问题,特色文创产品真正成为旅游纪念品的路貌似还要走很远。
但是,现实中也有成功的案例值得参考,那就是“故宫文创”。
中经小文在北京南站采访的20位游客中,有6人提到了“故宫文创”。
一位姑娘表示,故宫文创的胶带都很好看,“非常适合我做手账,而且价格很便宜。”还有几位游客表示,自己曾去过台北故宫,在那里也购买了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胶带纸。
▲ 宫廷宝贝手表 故宫淘宝截图
一位女士表示,故宫文创推出了一款手表,她就买了几块,准备带回去送给小朋友。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位提到“故宫文创”的旅游,都提到了“故宫文创”的淘宝店铺。还有一位女士表示,她是在游览完故宫后,又逛了一下故宫文创店。“当时特别有感觉,买了不少东西。”不过她表示,因为时间限制,有些东西并没有来得及购买。“好在故宫有淘宝店啊,我回去了还可以买,顶多付点运费。”
中经小文又采访了几位同事,他们都表示,如果向外地的朋友推荐北京的特色产品,“故宫淘宝”是不二之选。在他们眼中,“故宫淘宝”已经是北京特色旅游纪念品的代名词。
其实,国家在这方面也有所部署:
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与互联网融合创新,支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和旅游商品。
2016年5月,四部委《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戳此查看全文)中提出,要促进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跨界融合。支持文化资源与创意设计、旅游等相关产业跨界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设计水平,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文化品位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
2016年12月发布的《“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戳此查看全文)中也明确提到,要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扶持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数字文化产业相融合。
而在今年3月30日召开的“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上,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就曾表示,要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博物馆既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又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要积极创新、勇于探索。积极探索让文物资源“活起来”的思路和途径,举办更多符合新时代要求、体现新时代特色的精品展览,打造一批文创品牌,积极对接“互联网+”战略,建设智慧博物馆,扩大服务覆盖面。
相关阅读:
因此,中经小文认为,在一些城市旅游文创产品不够出彩的情况下,不妨好好挖掘本地博物馆、艺术馆的资源,用博物馆文创产品作为当地特色文创产品的主力军,或许也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您可能感兴趣的是
● 文化类企业2017年业绩“红黑榜”揭晓 短视频行业受资本青睐
● 最新数据:1季度我国规上文化及相关产业营收达19052亿元
● 案例丨小猪佩奇一年吸金80亿,现象级动画IP成功背后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主编:成琪
作者:邵希炜
来源:中经文化产业原创,转载可联系“cexiaohua”获得授权
编辑:邵希炜
投稿或合作邮箱:wenhua@ce.cn
微信公众号ID :cewen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