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时观点|赵卫星:数字银行服务小微探索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金融杂志 Author 赵卫星
导读: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现小微企业数字化风控,智能化决策,成为服务小微的有力补充
作者|赵卫星:四川新网银行行长、上财07级投资经济专业校友
文章|《中国金融》2018年第19期
小微企业兴,则就业稳。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小微企业数量众多,涉及范围广,小微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在促进市场有序竞争、增加经济活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现阶段,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确实存在不少困难,能够获得融资的企业总体比例偏低成为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瓶颈。2015年以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为金融服务小微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支持,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实现小微企业数字化风控,智能化决策,成为不少银行等金融机构探索的新方向,也成为服务小微的有力补充。
数字银行服务小微企业要解决三大难点
首先,必须探索出一条作业成本可控的道路。在传统模式下,小微信贷客户经理需要下户尽调,通过询问、查库、收集表单等手段,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检验,每笔贷款固定运营成本不低于3000元,再加上整个小微信贷行业的实际不良率也偏高,因此,金融机构出于投入产出比考虑,不愿涉足单笔500万元以下的贷款。在传统服务模式和技术条件下,小微客户缺信用、缺信息、缺抵押的根本症结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小微金融服务总体上依然面临成本高、风险大、效率低、供需不匹配等问题,从而影响了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商业可持续性。而以互联网模式运营的数字银行,则可以借助数字科技的力量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服务成本。
其次,必须要有一套智能化的大数据风控系统来控制风险。传统模式下小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全部依靠人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度难以保证,中后台的风险控制又主要取决于前端信贷员的收集和分析结果,既会出现数据的粉饰或造假,也会出现反复要求申请人补充各类资料的情况,导致效率低下,小微申贷体验很差。而智能化的大数据系统,收集多维数据,运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科技手段进行智能分析,来快速识别、验证欺诈行为和进行贷后管理,提升风险精准度。
最后,还需要多方合作,政策支撑,形成常态化服务机制。近几年来,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直接融资支持等政策,银保监会通过差异化的小微监管考评政策,同时结合税收优惠等措施,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也需针对性地多措并举、集中发力,为银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优惠措施,帮助银行建立常态化的小微金融服务机制。
四川新网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数字化探索
四川新网银行作为全在线运营的数字银行,在探索服务小微的道路上,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不具备物理网点和客户经理团队等传统银行发展小微业务的条件。作为一家互联网数字银行,新网银行300人团队中有60%以上都是科技、风控人员,无法对批量的小微企业实现线下尽调;其次,作为一家新银行,新网银行没有过往小微商户的经营数据支撑,也没有数字小微金融服务模式经验可参考借鉴。可以说,新网银行完全从零开始,自主搭建全在线银行风控系统,并采用电子进件、自动审批、全线上作业的模式,降低金融业务的边际成本,满足客户单价低、期限短、频次高、风险识别难的碎片化金融需求。在服务小微企业层面,新网银行小微贷款以个人经营贷为主,着力解决有经营需求的个人、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等日常经营活动的融资需求,通过不断加强小微信贷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渠道创新,努力突破传统模式的线下网点申请、纸质进件、人工审批等复杂流程,基于在线订单数据、应收账款数据及增值税发票等数据,做到了小微业务申请环节零纸质资料提供、零申贷成本,切实降低了小微群体的融资门槛,提升了信贷服务体验,最大程度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信用风险。
转自 中国金融杂志
往期精彩回顾
校友福利:
校友活动:
上财1988届、1998届、2008届校友秩年返校线上报名开始!
1988级研究生入校30周年返校活动成功举办
校友论坛:
秦健:中国投资界不能只关注风口 未来这些领域的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喜欢的给小编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