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航大声音丨疫情下的科研、 研究生教学与招生

敬业奉献的航小薇 中国民航大学 2022-03-20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研究生教育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作为,积极抗疫?

民航这一特殊行业的相关研究在应对疫情中发挥着哪些作用?

如何确保疫情期间研究生教学、科研、招生复试等工作持续开展?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吴仁彪教授接受了《中国研究生》每期一位嘉宾的高端访谈,并在访谈中解答了这些问题,快一起来看看吧!

Q

面对疫情,民航相关专业开展了哪些针对性的研究?

吴仁彪教授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民用航空局、交通运输部、科技部等有关政府部门及时组织、规划,相关院校和科研机构积极行动,共同应对疫情。当前,民航相关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应急人员和物资运输保障技术、大客流无接触智能健康检疫筛查技术、航站楼及航班密切接触者溯源识别技术的开发应用。

第一,我国民航系统在汶川地震、海外撤侨等重大事件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应急运输保障经验,在这次疫情中也承担了主要的交通运输任务,尤其是国际运输任务。目前民航局、交通运输部及科技部等相关部门正在酝酿紧急突发事件下的交通运输保障技术重点项目,为应急人员和物资的高效、安全运输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针对机场等人员流动性和密度都较大的空间,民航相关单位积极开发和应用快速疫情检测新技术,实现同时对多人进行无接触式的体温检测等,将来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视频分析和人脸识别等技术与远距离体温检测结果自动关联,通过技术开发不断提高检测效率和对异常人员的筛查精准度。此项内容也在酝酿新的“十四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第三,利用航班订座和航站楼视频监控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航站楼及航班上确诊和疑似病例(A 类人员)的密切接触者(B 类人员)进行自动溯源识别,快速准确地为与民航旅客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撑。除此之外,中国民航大学是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挂靠单位,我也是中国通用航空协会主要筹备人之一,我们非常重视在疫情期间发挥协会中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会员企业的作用。在疫情期间,通用航空这类小型多用途的飞机可用于特殊的运输等作业;无人机具有远程操控、灵活机动的优势,可进行药物喷洒消毒、空中巡视、喊话引导等。像我们在网上看到的,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视和喊话提醒在外的行人尽快回家隔离,就属于这类应用。截至3 月23 日,全国共有141 家通用航空企业使用976架航空器执行了354 次疫情防控任务, 累计飞行2332.42 小时、7089 架次,运送相关人员63 人次,运送各类药品和物资89.4445 吨,开展航空喷洒作业3237 次,执行空中巡查任务926 次,执行空中拍照作业503 次。其中在湖北地区共有43 家通用航空企业使用128 架航空器执行了71次疫情防控任务,累计飞行508.11 小时、510 架次,运送各类药品和物资78.385 吨。


Q

疫情期间,您和学校其他研究生导师是如何指导研究生的?

吴仁彪教授


在这方面,中国民航大学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指导方式。

首先,针对毕业年级面临的毕业答辩等事项,学校设有预答辩制度,为保障论文质量在正式答辩之前先进行预答辩。这次为了尽量把疫情影响降低,我们近期通过视频的方式进行预答辩,通过预答辩的学生可以不受环境限制正常进行后续的论文评审等相关工作。同时,我们也关注到,部分研究生毕业论文涉及现场实验,脱离校园环境完成论文有一定难度,对这类学生,我们将根据疫情整体情况,后期准备安排他们优先返校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和进度

其次,针对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主要涉及课题的研究指导,导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指导,对此,学校研究生部建立了定期督查机制,每两周对导师和学生分别进行一次调查,内容包括指导方式、指导时长等,交叉比对,全校每两周通报一次,以此来保障指导质量。

最后,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则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方面,公共课基本在第一学期已经完成,这半年主要涉及专业课,大部分课程相对学时比较短,网络课程的教学方式基本可以满足教学需要。为了加强网络课程意识形态把关,每门课都安排了责任督查人员。此外,要求导师提前安排研一学生做好选题准备。

这次疫情也让我们对网络教育有了更多的认识。对大学来说,网络教育可以让学生们在外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思想政治教育等公共教学领域接触到更多的优质资源和教学名师,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水平,实现资源共享、智慧共享。比如,让“真信真懂”、能够融会贯通的人讲思政课,可以大大激发大学生对于这类课程的兴趣,也可以解决目前全国高校普遍存在的高水平思政课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


Q

教育部提出了研究生扩招计划,中国民航大学将如何落实?

吴仁彪教授


根据教育部的总体部署和民航局尽快补齐“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短板的迫切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2020 年中国民航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数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我们将结合学校“一体两翼三支撑”(如同飞机的形状)的学科发展体系统筹安排。

“一体两翼”是指以航空安全学科为主体,以交通运输和航空工程学科群为两翼,这如同飞机的机身和两个机翼。它们都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三个重要学科群,这是中国民航大学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和优势特色所在,也是学校长期以来大力发展的重点。它们也有力支撑了学校空管、机务、飞行、机场运行管理这几个民航特种专业的发展。

“三支撑”则是指信息技术、应用数学和人文三个学科领域,他们分别为民航行业提供技术、基础和文化支撑,它们如同飞机的三个起落架。

利用我国的制度和体制优势,中国民航正在建设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民航运行大数据平台,实现民航所有运行单位的数据共享。民航局也把智慧民航作为未来发展重点。大数据是金山银山,不用或用不好就是垃圾山。为此,学校决定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处理和民航网络与信息安全作为未来建设和发展的新方向

另一方面,从行业角度来说,民航具有独特的行业文化。我认为民航文化可以归纳为:第一,安全文化,这是民航发展最基本的要求;第二,服务文化,这是民航作为服务行业本质属性的要求;第三,协同文化,民航是一个由行业内外、国内外诸多运行和管理主体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其安全高效运行离不开相关主体的协同工作;第四,手册文化,民航特别强调遵章守纪,因为任何行业标准规范的背后都是有大量科学数据和经验教训作为支撑的。过去强调安全主要靠“管理”和“技术”,现在多了一个“文化”,这样的安全三角形结构才更加稳定。因此我们也非常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Q

考研复试是目前考生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学校目前有怎样的计划?

吴仁彪教授


从教育部到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都非常重视考研招生、复试工作。中国民航大学高度重视考研复试的各个环节和整个流程相关工作的严谨和公平,为考生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确保学校能够选拔出具有进一步深造潜力和素质的优秀人才。

疫情期间情况复杂,学校将根据教育部的统一安排部署,充分准备,稳妥做好今年的考研复试工作。如不能现场笔试,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视频面试或多种形式的考核,对研究生复试面试的分数权重确定、调剂招生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也会认真研究。建议各位考生在认真做好复试准备的同时,及时关注教育部、招生单位等发布的最新通知


Q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 您对于国家未来疫情防控有什么好的建议?

吴仁彪教授


未来疫情防控可以借鉴航空安全管理理念除了官方的疫情防控直报系统外,建立第三方独立运作的自愿报告系统,报告者可以匿名,即使实名也不追责。中国民航安全水平目前处于世界前列,115 个月没有发生运输航空事故,17 年没有发生空防安全事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安全文化,善于从小概率事件中汲取教训并采取对策,防止事故重演。比如马航MH370 事件之后,中国民航很快在世界上较早建立了自主可控的全球航班追踪系统,并投入使用,我们实验室为此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我将把上述建议形成提案,提交今年的全国政协全体会议。

END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 航空博物馆天团今日正式出道!

  • 《天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出台!权威解读来了

  • 奋战六十天,共圆学子梦!我们在中航大等你!

  • 看,南区体育场的72变!

  • 中国民航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招聘公告

  • @CAUCers:这些“行话”,你都了解吗?


执行编辑丨航小其

责任编辑丨航小泉

文字审核丨杜虹娴

内容来源丨中国研究生

点个在看,让更多的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