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招生巡礼丨经济与管理学院:经世致用,管济天下
中航大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院概况
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学校首批设立的3个二级学院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经过60余年的发展,依托学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形成了研究生、本科生和在职培训多层次的办学格局。
研究生层面,设有中国民航唯一的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并拥有工商管理、安全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3个一级学科,设有工商管理(学硕)、工商管理专硕(MBA)、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硕)、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硕)、交通运输(航空安全工程与应急管理)(专硕)、交通运输(航空物流与综合交通运输)(专硕)等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科生层面,设有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经济与金融(航空金融)、安全工程6个本科专业,并成为学校首个按照工商管理类进行大类招生的试点学院。为满足高水平人才培养需要,学院在大类招生学生中选拔设立工商管理卓越班,实现宽口径与多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
学院拥有天津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民航局省部级科研基地(航空运输经济与管理科学研究基地),天津市首批高校智库“临空经济研究中心”,民航局智库“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航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航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还设有WTO与国际贸易、民航法规政策、航空运输商务、航空物流、飞机防火与应急、安全质量管理等多个研究所,形成而雄厚的学科实力。学院在航空运输规划、临空经济、航空产业及园区规划(含通用航空)、航空运输服务贸易、航空商务、民航节能减排、民航安全、航空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一定研究积累和科研优势,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近10年科研经费年均保持在1000余万元水平。
国际合作方面,学院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先后合作开展了6期航空工商管理硕士(AMBA)的合作办学,与美国著名航空大学 Embry- Riddle 建立了3+1+1的本硕连读的合作办学模式。每年均邀请西敏大学等多所高校外籍专家入校进行高水平讲座。
专业介绍
工商管理类
经济与管理学院2020级学生继续按照“学科大类”模式进行招生,即将学院现有的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经济与金融(航空金融)五个专业按照“工商管理类”进行招生。在第2学期末,将从工商管理类学生中选拔成立“工商管理卓越班”(属工商管理专业),其他学生在第3学期末进行分流进入上述五个专业学习。
培养特色
工商管理类专业采用1.5+2.5学制,以“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建立“通识通修课+学科基础通修课+民航经管特色通修课+专业分流导入课+专业发展课+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的新型模块化课程体系。学生入校后的前3学期,进行通识教育为主的公共课程、平台课程学习;于第4学期开始进入专业学习。工商管理类的设置,不仅满足宽口径人才培养这一高等教育改革趋势,亦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准确的专业选择机会。
工商管理(航空运输管理,按工商管理类招生)
专业概况
工商管理专业的前身是1959年招生的民航运输业务专业,经过6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较深厚的专业底蕴。目前,该专业集天津市品牌专业、天津市“十三五”综合投资规划建设专业、天津市一流专业建设三项殊荣于一身。
2018年起,工商管理专业与经济与管理学院其他4个本科共同按照工商管理类进行招生;2019年起,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启动了工商管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工商管理卓越班”。
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卓越班(1+3学制):面向我国民航运输与航空产业发展需要,以服务、支撑、引领我国民航发展为目标,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与爱国情怀,具有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经济与管理基础理论扎实、系统掌握航空运输管理科学方法,具备处理复杂情境下航空运输现实管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与管理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卓越航空运输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普通班(1.5+2.5学制):面向我国民航运输和航空产业发展的需要,以服务、支撑我国民航发展为目标,培养诚实守信、系统掌握经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航空运输管理科学方法,具备良好航空运输管理实践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航空运输管理人才。
培养特色
专业整体特色
1. 面向航空运输经济领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基础扎实。分析和解决航空运输业作为一种网络型产业而产生的规模、定价、竞争、规制、自由化以及外部性等实际经济问题。
2. 工科数理建模方法及其在航空运输管理中的熟练应用。进行系统化的资源配置、统计、预测、决策等定量方法及软件工具。
3. 创造性解决基于中国情景的航空运输运营管理现实问题。分析和解决基于中国环境的航空运输运营管理问题,具备准公益性的生产性服务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从事航空运输专业管理打下基础。
4. 业务技能强、上手快。培养学生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深入了解航空运输自身的规定、规则和规律,熟练掌握运输商务技能,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
卓越班特色
5. 精心整合校企优质教育资源,按照独特的培养模式实行以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差异化专业教育,在课程修读、科研训练和实践锻炼等方面突出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该模式主要特点:精英化和小班探究式教学;“3+1”校企联合培养;本科生全程双导师制;差异化的课程体系;全方位创新教育和科研训练。
主要课程与知识结构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Ⅱ)、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Ⅳ)、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战略管理(Ⅰ)、运筹学(Ⅱ)
特色课程:航空公司运营管理(Ⅰ)、机场运营管理(Ⅰ)、航空公司收益管理、民航客货运输管理、航空运输经济学
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如下图:
毕业去向
毕业生主要从事航空公司的市场、网络、收益、营销、规划等工作,机场的市场、规划、商业、地服等工作。大部分毕业生活跃在航空公司的市场部、地面服务部、安全服务质量部、人力资源部、战略规划部、信息管理部、财务部等,以及机场的市场部、地面服务部、战略规划部、航站楼管理部等,或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类工作。有机场的城市就有就业机会。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其中80%就业于民航运输企业、10%考研或出国、其他10%。
物流管理(按工商管理类招生)
专业概况
2003年学校正式以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名录招生,是全国第二批物流管理的招生专业。2007年第一届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就业形势大好。2014-2016年,物流管理专业完成了中国民航大学校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在课程体系重构、特色课程开发、青年教师培养、学生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17年,物流管理专业成功获批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十三五”综合投资规划专业建设项目。
培养目标
秉承“立足民航、服务社会、面向世界”的服务面向,以服务、支撑、引领我国民航发展为目标,培养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经济管理理论基础扎实、熟练掌握航空运输经济管理科学方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修养,较强的学习与交流能力,较强的物流实务运作能力,具备从事物流和供应链系统运行组织与管理、规划设计等方面工作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培养特色
物流管理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具有以下特色:一是,独特的专业方向——航空物流和航材物流;二是,民航特色的专业课程,提供了毕业生行业内就业的保障;三是,可持续的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奠定了学生业务能力培养的基础;四是,基础理论和民航特色并重,保证毕业生就业方向较为宽广。
主要课程与知识结构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管理学原理(Ⅱ)、应用统计学、运筹学(Ⅱ)、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物流管理、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民航货物运输(Ⅰ)、航材管理概论
特色课程:航空运输经济学、民航货物运输(Ⅰ)、航空危险品物流、航材管理概论、航材计划与采购决策、民航配载理论与实务(Ⅰ)、航空物流运行模拟。
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如下图:
毕业去向
毕业生大部分活跃在航空公司货运部、航空公司航材部、机场货站、物流公司。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6%以上,其中69%的就业于民航企业、20%就业于物流企业、5%考研、其他6%。
财务管理(按工商管理类招生)
专业概况
财务管理专业开设于2001年,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专业2017年获批天津市“十三五”综合投资规划建设专业。
为满足宽口径人才培养的改革趋势,2018年起,财务管理专业与经济与管理学院其他4个本科共同按照工商管理类进行招生。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行业发展及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掌握现代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和业务技能,能够在民航行业及其他行业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金融机构等组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特色
1.课程体系兼顾财务管理专业通识课程与民航财务特色课程。保障学生行业内外灵活就业。
2.持续推进实验室建设与财务、会计职业技能培养,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工作实务的有机对接。
3.“赛教融合、课证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鼓励并支持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近三年来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实现了各类竞赛的全员参与,并在多项大赛中取得佳绩:如获得全国税收风险管控大赛国家一等奖、第十二届“新道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天津赛区团体一等奖、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华北赛区二等奖等。另外,专业也对学生考取各类职业证书提供指导与支持,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就业竞争力。
主要课程与知识结构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Ⅱ)、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国际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税法与税务筹划(I)、证券投资学、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会计信息化。
特色课程:民航客货运输管理、民航国际结算、航空金融与租赁(I)、机场投融资管理。
毕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可分为民航行业内与行业外两个大的方向。行业内就业主要在航空公司、机场及相关单位从事财务管理以及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等工作。行业外就业则广泛分布于各类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近两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其中民航行业内就业约占70%,考研、出国等比例约为10%。
经济与金融(航空金融,按工商管理类招生)
专业概况
本专业基于满足行业对航空金融(如飞机租赁等方面)人才需求于2015年成立,该专业不仅强调经济学与金融学的融合,更将金融学的分析技巧和操作方法建立在扎实的经济学基础之上,强调将通用性的经济学与金融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专门的航空运输领域,从而做到经济学的理论与金融学专业实践的统一,通用性实践与专门性(航空金融)实践的统一。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具备系统的航空运输行业知识、能够解决航空金融实际问题的技能,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实际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人才。
专业以航空金融为办学中心。将一般金融与行业特殊性相结合,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一般金融的理论和实务知识,也具备飞机和航空运输专业的知识,更具备航空金融的专门知识,能够适应飞机租赁中租前和租后的营销和飞机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实际工作。
培养特色
本专业遵照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从学校和我院办学指导思想及定位出发,基于“立足民航,服务社会”的理念。在学校“崇尚严实、致能致用”办学特色基础上,本专业还具有如下的特色:
1. 以航空金融为办学中心。依托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将一般金融与行业特殊性相结合。本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一般金融的理论和实务知识,也具备飞机和航空运输专业的知识,更具备航空金融的专门知识,能够适应飞机租赁中租前和租后的营销和飞机风险管理和资产管理实际工作。
2. 以“三层次”的实践化训练为基础,培养学生解决航空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通过专门的实践课程,也通过理论课程的实践训练和毕业实习,全方位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金融,特别是航空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课程与知识结构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Ⅱ)、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Ⅰ)、国际经济学、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航空运输经济学(Ⅰ)。
特色课程:航空租赁与租赁公司,航空器价值评估,航空保险实务,航空租赁业务模拟,航空运输经济学,飞机、发动机及维修概论
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如下图:
毕业去向
航空金融、飞机租赁等行业是时下非常热门的工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学院与东疆港管委会;工银租赁、中飞租,兴业租赁等航空金融企业;建行、光大银行等金融企业建立合作,开展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以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学生毕业后可以在金融租赁、航空企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部门从事与航空活动相关的金融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位。
会计学(按工商管理类招生)
专业概况
会计学专业前身是民航计划财务,是经管学院最具历史专业之一。自1995年本专业成立,规模日益壮大,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教师队伍。授课教师团队包括首届民航中青年技术带头人、曾挂职国际民航组织锻炼师资,国外高校航空工商管理毕业师资及国内重点综合类财经类院校高学历师资等。
本专业重点培养掌握现代会计管理方法,具有较高会计理论及实践能力,能够有效服务和支撑我国民航事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与国内其他高校会计学专业设置相比较,我校属于民航行业院校,多年来,我校一直加强传统优势,加强与行业契合,优化行业高校会计教育结构,支撑民航行业会计持续发展需要,多位优秀校友在民航单位担任财务总监职务。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国际视野,拥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会计、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会计管理方法,具有较高会计理论及实践能力,能够有效服务社会、支撑我国民航事业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特色
1. 兼顾专业通识与行业特色并重,就业面广。我校会计学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会计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民航特色知识。学生不仅要系统地掌握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国内外会计发展的前沿动态,还要系统掌握与了解民航企业的会计组织与流程,较为熟练地掌握民航运输会计、民航国际结算、民用飞机租赁等民航特色财会知识。
2. 教学内容突出前沿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持续推进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前实践体系全面覆盖会、管、税、信息化等课程方面及毕业综合模拟实习,建立了多个校企合作基地。
3. 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进一步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核心竞争力。学生多次在全国会计与商业管理案例竞赛、ERP沙盘模拟经营大赛、企业竞争模拟大赛、税务类竞赛、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高校企业价值创造实战竞赛等中获奖。
主要课程与知识结构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Ⅱ)、会计学原理、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与税务筹划(Ⅰ)、审计学、会计相关法规、高级财务会计、国际会计。
特色课程:民航运输会计(Ⅰ)、航空运输经济学、民航国际结算、航空金融与租赁(Ⅰ)
毕业去向
会计学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民航特色课程与实践技能的强化使得我校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在社会竞争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学生毕业后能在民航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等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及金融投资等工作。其中进入民航单位工作占比50-75%,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其他部门占比15-25%,出国考研继续深造占比10-15%。
安全工程
专业概况
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于2002年申报获批并于2003年开始招生,2004年获批安全技术与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2011年获得“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科授权,2012年获批天津市重点学科,2017年获批天津市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成为中国民航第一个博士授权点,具备了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体系。是中国民航大学唯一的具备了完整的本硕博一体化学科体系的专业。
培养目标
立足国家航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和民航持续安全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法制意识,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求实精神,掌握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深入掌握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科学理论、专业知识及技能,熟悉国内民航运行业务,了解国际航空安全保障业务和规则,能够在民航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安全管理、安全监察、安全技术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教学资源
教师资源
本专业专任教师25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博士学历18人。高层次人才包括:周晓猛教授集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民航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于一身;张青松教授获得2018年民航科技创新拔尖人才、中国民航大学蓝天青年学者等称号;除此之外,还有蓝天学者特聘教授1名;蓝天青年学者2名;天津市131工程第3层次创新型人才2名。
实验室资源
近年来,随着高层次人才引进,实验室建设突飞猛进。2017年成立了飞机防火与应急研究所;2018年入选了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018年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民航热灾害防控科学技术研究,共建了飞机火灾技术工程研究中心;2019年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成立了民航热灾害防控与应急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成功获批了民航局重点实验室(民航热灾害防控与应急重点实验室)。
课程体系
本科专业课程注重飞行大数据分析与综合实训、航空公司SMS设计与综合实训、飞行事故应急演练与综合实训,紧密联系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安全信息管理、安全管理及应急管理中的技术、工程和管理问题。
毕业去向
升学:学生毕业后考取国内外硕士研究生。本专业每年具有一定数量的保研名额。
就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民航安全领域的工作,活跃在中国民航局、民航地区管理局、监管办等局方安全监督部门,航空公司、机场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安全信息管理和应急管理等部门。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6705台空调是如何安装完成的?
人物专访 | 潘江华:不断寻求突破 梦想便触手可得!
端午安康,情义深“粽”!
典礼 | 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一起回味
逐梦前行丨我们与ARJ21相伴成长
分享 | 民法典在手,工作生活更顺溜!
执行编辑丨航小其
责任编辑 | 航小韬
内容来源丨经济与管理学院
点赞+在看,让更多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