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吃蟹季,带你解锁正确的吃蟹姿势

广东疾控 广东疾控 2021-02-22

秋风起,蟹脚痒

又到了蟹肥膏红的时候

嘬一口蟹黄蟹膏

能让其它秋季时令美食都黯然失色

但,每到这时

关于蟹的“江湖传言”也很多

螃蟹胆固醇很高

孕妇千万不能吃

蟹不能与柿子同吃

……


到底真相如何

听听现在“大热”的大闸蟹本蟹的发言

我的学名是中华绒螯蟹

也可以叫我河蟹、毛蟹

人们喜好白富美

本蟹虽不“白”

但也算是“富得流油”


大家最喜欢我的蟹黄蟹膏,其实它们是:

我们雌蟹的卵巢和肝脏部分(俗称“蟹黄”)

和雄蟹生殖腺部分(俗称“蟹膏”)



胆固醇到底高不高

我的胆固醇到底高不高

看这里↓↓↓

《中国食物成分表》

每100克河蟹可食部分(即能吃进肚子里的部分,主要是蟹肉、蟹黄、蟹膏)的蛋白质含量为17.5克,脂肪是2.6克,胆固醇是267毫克。


一只河蟹,其可食部分仅有42%, 那么,一只3两重的大闸蟹(即河蟹),其营养成分为:

  • 蛋白质:150克*42%*17.5/100≈11克(主要集中在蟹肉)

  • 脂肪:150克*42%*2.6/100≈1.6克

  • 胆固醇:150克*42%*267/100≈168毫克主要集中在蟹黄、蟹膏

可见我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那么胆固醇是不是很高呢?同样对比150克的:

  • 鲈鱼:胆固醇含量≈75毫克

  • 猪瘦肉:胆固醇含量≈122毫克

  • 鸡腿:胆固醇含量≈168毫克

  • 猪肝则更高:胆固醇含量≈432毫克

跟同等重量的鸡腿差不多。这么看来,我的胆固醇也没有高到吓人的程度,但是比同是水产的鱼高一点,所以,也要适当控制。


如果真要问一天吃多少只

看下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膳食指南推荐成人每天摄入水产品40~75克(以可食部分计)。

按螃蟹的可食部分占比42%,换算成螃蟹就是95克——178.6克(2两-4两),也就是一只中等大小的螃蟹


即使你比我有钳,也别任性

适当尝尝鲜就好

为了健康,可不能大快朵颐吃到饱




好吧,既然我生而被吃

那也要被吃得其所

记得,吃我还要注意这些↓

01.

首先,要选择鲜活的,不吃死蟹

通常我和同伴们都是被五花大绑拿去售卖,乍一看似乎分不出死活。你可以轻戳眼睛(注意要轻戳!不然活的也被你戳死),活的时候我们眼睛会“躲闪”。另外,我活着还有个特征,就是会——“口吐白沫”


如果不小心买了死蟹,不要吃


我身上很可能会带有寄生虫或致病微生物,如副溶血性弧菌、诺如病毒、甲肝病毒等,我死后,那些致病微生物便利用丰富的营养物质迅速繁殖,并产生毒素,食用后可能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所以,假如买到的是我的遗体,请尽量不要食用


02.

其次,生蟹、醉蟹也吃不得

我们螃蟹身上都可能携带多种病原体,如果不做熟了将病原体彻底加热杀灭,吃生蟹或者醉蟹,你吃下后容易感染致病微生物引起胃肠炎,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败血症


03.

另外,过敏体质的人要慎吃

我们螃蟹是引起食源性过敏反应的主要食品之一,主要过敏原包括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血蓝蛋白等。如果是过敏体质,吃后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出现皮疹、瘙痒、咳嗽、哮喘等症状。


04.

网传孕妇不能吃蟹,并无科学依据!

本蟹是优质高蛋白食物,吃个蟹,既能补充营养还解解嘴馋愉悦身心,不过注意两个前提条件

  • 孕妇本身对螃蟹不过敏

  • 烹调时蒸透做熟、彻底杀灭螃蟹携带的寄生虫和致病菌。


05.

“蟹不能与柿子同吃”,也没有依据!

这是民间流传最广的食物相克搭配,但其实是错的。本蟹与柿子都是秋季大量上市,如果都吃很多,确实会造成胃部不适,但这并不是我与柿子相克。

柿子,尤其是未成熟的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鞣酸能与螃蟹中的高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沉淀物——鞣酸蛋白。当胃里的胃酸较多的情况下,鞣酸蛋白和食物中的果胶、纤维素等,把食物残渣粘合在一起,在胃内形成柿结石,可引起胃部不适。


但这并不是螃蟹的错,只要是吃了大量的柿子,再加上其他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鱼和虾),都可能导致不适,所以不论哪种食物,都要适量




好啦,我就透露这么多

祝您吃得愉快......

参考资料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编著.《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一册 第2版

[2]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3]曹振杰,付春鹏,周嗣泉,王茂剑,李 娴,王 慧.中华绒螯蟹“蟹黄"与“蟹膏"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4] 王世会,成永旭,石连玉,赵金山.叶露青.秋季不同时期上市中华绒螯蟹可食率和品质比较.

[5]林薇,许素玲,周琼艳,朱小霞,李玲芝.蟹类主要过敏原及其消减技术研究进展.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且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制作:郭丽丽

专业审核:闻剑、王萍

初审:罗焕金

审核:林鹏



往期精选【戳下方标题】

关于紫外线灯使用的注意事项,你了解吗? 

《“我只是把他当拐杖。”背后的原因可能是……

期待我们的健康传播能转化为您抵御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力量和行动!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