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秋冻”到底怎么冻?做对这四点,才不会冻出毛病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我国民间传统养生谚语,来源于先秦时期的四时养生思想。那么,“秋冻”到底应该怎么冻?今天,我们邀请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侯君为大家科普~


秋天降温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过早或过快地添加衣物,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极易受凉,而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



不过,秋冻也需适度,要谨记四个部位不能“冻”



图片来源:摄图网





头颈部



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而且颈部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毛细血管。


秋风侵袭,容易导致头颈部血管收缩,不利于脑部供血,要注意防护,尤其不宜晨起洗头,否则易受风寒。


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偏头痛人群,更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外出时最好戴上帽子。





腹部



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也起于腹腔内。


受凉会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对脏器功能有影响。


寒凉之气侵袭腹部,会刺激肠部引发腹泻。


有胃病史的人群更要注意上腹部保暖;

女性下腹受凉,则易诱发痛经、月经不调等。





脚部



“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是人体各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


脚部若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出现不足,脏器功能继而受损。





关节



肩关节、膝关节等周围组织相对脆弱,若在阴冷、潮湿的天气不注重保暖,关节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秋冻并非人人适宜

老年人、儿童,以及心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不宜“冻”;

健康人群也要注意“冻”得适度。






温馨提示

◎顺应天时,循序渐进,视自身身体情况在初秋适当冻一冻,深秋及时添衣


◎增强体质,坚持运动,进行适量室外活动,切忌大汗淋漓。


◎多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山药、藕、秋梨、白萝卜、银耳等。



更多阅读☞

挥洒汗水,不负时光!专家教你秋冬锻炼的正确打开方式

养血补肾食好粥丨周末美食

吃饭时注意这个健康细节,拒绝病菌在餐桌“口口相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