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孩子啊!"9岁男孩把压力写进歌词,唱哭无数家长!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妈的孙女钢琴她过了10级
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
我妈同事的女儿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听到这些消息,我只能默默不语
……”
这两天,一首特别的原创歌曲《我只是个孩子》,在网络刷屏,甚至惊动《人民日报》也发了短评论。虽然作者只是个年仅9岁的小男孩,但人们听过之后都感慨:“真的唱出了我的心声!”
这首原创歌曲的作者吴耀杰,是个9岁的小学生,他到底唱了些什么?
《我只是个孩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5009v976e&width=500&height=375&auto=0
《我只是个孩子啊》
隔壁邻居小明,期末又考了第一
王大妈的孙女,钢琴她过了十级
我爸战友的儿子,一口流利的英语
我妈同事的女儿,有深厚的舞蹈功底
听到这些消息,我只能默默不语
你们的期待,我都明白在心底
无忧无虑的日子,已经变成回忆
晚上睡觉常常梦见,做错的那道题
我拿着试卷不敢去签名
因为分数没到老爸的预期
我知道少壮要努力
可为什么要和别人比
我只是个孩子啊
其实也会俏皮
我只是个孩子啊
给我多一些拥抱吧
我只是个孩子啊
请给我一支画笔
我只是个孩子啊
让我为童年画出最美的四季
身边的小伙伴
都要忙着到处学习
哎,你成绩怎么样了
变成了礼貌用语
地球上有一种孩子啊
叫别人家的孩子
可在我心底
老爸老妈 我不想比!!!
我只是个孩子啊
其实我也会调皮
我只是个孩子啊
给我多一些拥抱吧
我只是个孩子啊
有心里我的秘密
我只是个孩子啊
让我的童年留下最美的回忆
“我想告诉大家,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站在江苏卫视《歌声的翅膀》舞台上,九岁男孩吴耀杰把自己心里没机会跟爸爸妈妈说的话写成歌曲,从歌名到每一句歌词,都是吴耀杰自己的心声。
这首歌7日播出,恰逢上海民办小学幼升小面谈引发极大关注,因而更得到许多人的共鸣:
“你们的期待,我都明白在心底”
“我知道少壮要努力,可是为什么要和别人比”
吴耀杰在台上边弹边唱的是自己的经历,却仿佛替许多没了童年的高中生、大学生说出了心声。
有网友说:
偶遇此视频,深受震撼,句句戳中泪点、句句扎心,作为父母请自检,不要把你的梦想强加于孩子身上,只要您的孩子:不乱于失败,不困于荣誉;不畏困难,不念骄纵;不陷于疾病,不迷于物质;快乐健康幸福的成长,如此安好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虽然我不是个孩子,可我也不想拿我和别人比;虽然我不是个孩子,我也想要自由的画出缤纷四季;虽然我不是个孩子,我也想你们给我微笑拥抱和鼓励。
但耐人寻味的是,还有一种声音同样得到很多人共鸣。
作为一个成年人的我来说,其实有点后悔没有让父母在小时候多给我些压力,所以错过了最重要的人生的路,很多大人在长大后会后悔会遗憾,因为小时候不懂事,把一切都看的很无所谓,真正步入社会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跟别人相比差了多少,我觉得小孩是该有压力的,毕竟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没有压力,你能学会弹吉他??真是不知足
孩子,我想说这个社会始终是个拼爹的社会,有个好爹你不会累,爹帮不了你就得靠自己!
孩子,我是一个老师,不是父母在逼你不是老师在逼你,是这个社会在逼着我们逼着你前进,大家都很无奈。
我的童年倒是挺后悔没学点什么了,长大了才发现同龄人会这会那,其实好生羡慕,无忧无虑又能怎样,以至于我现在都对我十岁之前没什么记忆了。
你要知道你所在的家庭,父母和机遇都有局限。好的机会来了,爸妈帮不了你的时候,只有你比别人强,才有资格谈梦想。
《人民日报》的评论:《一首“我只是个孩子”唱出了什么?》写道:
今天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生活条件、学习条件都较以往更为优越,但今天的孩子,也无疑是辛苦的。
随着竞争压力增大,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愿等,用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将孩子的业余时间填得过满。为了让孩子在竞争中高出一筹,老师们不愿等,不断扩容教学内容、不断加快教学节奏。
久而久之,家长们的攀比,成了孩子们辛苦奔波的理由;成人世界的期待与生存法则,成了推动孩子疾行的动力。
于是,走着走着,我们突然发现,已经忘记了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与节奏,让孩子真的像个孩子,让童年真的称得上童年。
走着走着,我们突然发现,已经忘记了尊重孩子生命个体的独特性与唯一性,忘记了教育的初衷不是为了满足大人的成就感,而应帮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走着走着,我们突然发现,牵着孩子走得太急、太远,竟然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教育,究竟从哪儿出发,又该去往何方?
叶圣陶曾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品没有生命,农作物则相反。受教育者是有生命的个体,有其自身成长的规律,在每个阶段都会呈现不同的特点。
正因此,揠苗助长使不得,填鸭抑或大水漫灌也使不得。唯有以自由为土壤、以尊重和爱为阳光,才能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健康生长。
“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
面对严酷的竞争压力和考试的指挥棒,理想的教育理念往往显得单薄。
家长不给孩子压力,可能吗?但最起码,不要把你的重重焦虑,过早地传递给孩子。
不要让孩子从小就有深深的挫败感。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