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分狂热”是一种病!与追求满分相比,做好这些更重要

2018-02-11 新读写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如今,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把成绩作为孩子考量孩子优秀与否的重要(甚至唯一)标准,不少父母要求孩子门门功课必须考满分、考第一;但有一位当老师的父亲却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考试考到80分就好,剩下的20分,要到生活中去找。


这位资深小学老师曾对自己班级的学生做过一个跟踪调查,发现不少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乃至考大学后,成绩和名次都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小学期间主科成绩名次在班级前五名的学生,进入中学后名次后移的有43%;


相反,小学期间位于班级7-15名的学生,初、高中阶段有相当一部分排名能往前移,比例高达81.2%。


这样的情况在每一届学生身上都会出现。


“高分狂热”是一种病


狂热追求高分甚至满分,这是一种病,是一种缺乏常识的无知病。病根在于对学习和成绩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

第一,任何考试,都有其巨大的局限,都只能考出部分能力。


无论命题水平有多高,它总是只能考查出考生对试卷所涵盖的有限的知识技能 41 35810 41 14943 0 0 4012 0 0:00:08 0:00:03 0:00:05 4012掌握程度如何。所以它只是考生极少一部分能力的展示,甚至不能说明一名学生真正的学业水平。有些学生取得了好成绩后会谦虚地说自己只是“瞎猫碰上死老鼠”;考得不理想时会说“会的不考,考的不会”,这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


如果把知识比作一座冰山,那么考试题目就是冰山一角。我们不能只看到了冰山上面的部分,而不关注冰山下面的部分。


“冰山”下面是什么?除了知识,更多的是学习的能力


为什么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都考得很好,而到了初中高中,就出现了那么大的差距?因为为冰山下面所做的看不见的努力,每个人是如此的不同。


甲同学为准备考试做针对性极强的复习,反复刷题;乙同学完全靠平时积累,不做针对性的复习,只依靠实力,即使两者分数完全相同,但背后的含金量却完全不同。这就是所谓的“同分不同质”。


过于窄化的急功近利为求高分的学习,一旦出现考试内容的调整或扩展的情形,不适应甚至是不知所措的情况也比比皆是。


为“冰山”上面的部分做出的努力过多,而为“冰山”下面做出的努力太少。为了短期的显性的分数而拼命,而忽略了长期的隐性的能力的形成,势必会影响一名学生将来的发展,使其得不偿失。


如果把人生比成一场考试,这场考试没有范围,或者说范围无限大,需要全方位的更多的能力。仅仅针对每一次考试所做的极为窄化的复习远远不够。甚至可以说,这种窄化的复习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你视野和能力的扩展。



第二,消耗过多时间和精力去追高分,是典型的高投入低产出。


假设从80分提高到85分,需要花费两小时时间复习。那么,从85分到90分,同样都是5分,则可能需要花3小时或者更多。但如果从90分到95分,时间可能就要翻数倍。而从95分到100分呢?则可能是数倍的时间我们也很难达到。


为了追求更高的分数,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大面上的主干知识,还要关注边边角角的零碎知识,甚至需要费很大劲儿去记住我们目前理解能力所不能达到的结论,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可是,在这个时间投入的过程中,因为我们是针对特定范围的考试内容反复练习,所以只是分数上看起来有所提高,但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做重复、机械的脑力劳动,实际能力并没有获得多少增长。


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宽,不纠结于这短期的5分或者10分,而是更广泛地学习,勇于接触更多新的知识,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就能充分开发大脑潜力。或许,以前需要5个小时解决的问题,在有了更强的能力之后,5分钟就解决了。


这样比较起来,你觉得哪一种是更为“经济”的做法呢? 


第三,反复操练应试技巧,会严重磨蚀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产业工人在产线上反复重复同样的动作,很快就会心生厌倦。同样的道理,为求得高分针对特定的狭窄的考试范围做反复的机械训练,也必然会让学生心生厌倦。


一个人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因为好奇才可能充满热情,而在已知领域的不断重复却伤害这种热情。反复操练应试答题的技巧,就像是在一遍遍地重复劳动,习惯了这种劳动模式,大脑就很容易陷入舒适区而不愿做更多的探索。好奇心之火一旦被熄灭,即使再面对未知事物的时候也很难燃烧。


提起厌学,很多人都会以为这是“学渣”的专利,其实,不少“学霸”也厌学。他们一边害怕接触新的知识,一边还要为了取得高分费尽心思,分裂程度更高。



第四,一味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一定程度上是很低端的事。


基础教育中的绝大多数测试都还是偏向于在试卷中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做出一个答案。这个答案不能偏离命题人所给的参考答案,也就是师生口中所谓的“标准答案”,不然即使言之有理,也很难得到全部的分数。这一点在文科考试中尤其突出。


但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能力更为重要。一个很容易被标准答案解决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并不是有价值的问题。


因此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和问题和平共处,要学会带着问题前进,且行且钻研。仅仅满足于做出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得到一个高分,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满足于记住一个结论,而不关注解决问题的类型和现象,这些都是形成真正学习能力的大忌


综上所述,读书时代追求好成绩是不是就没有意义?按照这样的说法,考60分就够了吗?


不是。如果每次都只能考60分,那就意味着还有相当一部分知识没有掌握,或是思考的方式存在问题,对许多知识一知半解。而考到80分以上,则意味着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已经掌握了,还可以进一步地扩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追求90分乃至100分,但所谓“过犹不及”,如果为了取得超高的分数疯狂刷题,很有可能会染上上面所讲的种种“病态”。



除了分数,这些习惯更值得培养


要把孩子从对高分的盲目追求中解放出来。那么,剩下的时间应该用来干什么呢?


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培养这几种习惯与能力,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第一,自学的习惯。


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容易受到老师的特殊“优待”,上课时会被频频叫起来提问,课后被老师“开小灶”额外辅导,甚至作业也有可能被优先批改……这种“优待”很有可能会削弱学生学习上的独立性,使他们养成跟着老师的指示亦步亦趋的学习习惯;一旦没有老师的额外关照,甚至不知应该怎样学习。


有些很优秀的学生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因而很少反思自己学习上的弱点,这样就很容易让自己陷入“盲区”,看不到自己的缺陷。一旦考试失常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往往不是在第一时间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不管孩子学习成绩怎么样,最重要的是尽早让他养成自学的习惯。学会从每一次作业和考试中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学会在老师公布正确答案前主动订正;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遇到难题时学会主动向别人求教;养成按时学习、定时定量学习的好习惯。


第二,阅读的习惯。


阅读不仅仅是指读课外书、看报刊杂志,所有从已有的固态知识(包括书本、网络)中获取信息的活动都可以看作是阅读


人生的考试没有范围,需要我们通过各种途径,从各个方面去努力寻求答案,这就需要我们拥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阅读是学习的主要途径。小学、初中阶段是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的关键期,错过了这个阶段,再想培养就得花更大的力气。


最好多读经典。经典著作讲述的道理是普适且不容易过时的。精读一本或者几本经典,把它们存在你的头脑中,随时随地可以取用。经典可以成为思维的武器,丰富和深化一个人的思想,让人能够看清纷繁复杂的世界。



第三,固定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的兴趣点可能不同,也不必求同,而应该求异。因为越是独特,则意味着越是不可替代。这个兴趣可以是一个针对某一特定学科的研究,可以是一门艺术,也可以是一门手工技能……


每个人都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要顺从内心的驱动,有意识地在你感兴趣的一两个方面深入钻研。这种深入钻研过程中所获得的方法和能力,在某些时候,有可能被迁移到其他的学习和工作中去,成为意想不到的助力。 


第四,拥抱变化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社会,变动会更为剧烈。很大可能上不再是掌握一门知识,一个技能,在一个行业从一而终。拥抱变化,就是积极接受变化并作出反应,需要开阔的视野和勇于挑战的能力。


视野开阔的人,总能在危机中看到机遇,可以变“危”为“机”,从容地面对挑战。


仅仅就专门的某一工作而言,如果有开阔的视野,就有可能从已有条件中看到别人不曾发现的优势,比别人看到的更多;勇于挑战的人,敢于别人不能做、不想做的事情,就会有别人得不到的收获。因此,视野和挑战力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一生所能到达的高度。



第五,沟通合作的习惯。


人是社会的人,想要做成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他人的支持与帮助,群体生活也更利于信息的获取、灵感的激发,更利于保持开朗积极的心态。


除了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一个成功的人还必须具备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适应所处环境的能力、洞悉他人心理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展现个人魅力的能力。这些能力只有在与他人的沟通、协作中才能培养。


第六,运动的习惯。


法国思想家蒙田说:“只要失去健康,生活就充满痛苦和压抑。没有它,快乐、智慧、知识和美德都黯然失色,并化为乌有。”


体育运动既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强大意志力的来源。学会一两项体育技能,不仅可以让人保持健康的体魄,还能于无形中培养坚韧顽强的意志力。意志力是成就任何事业的必备品质。


本文编辑:艾彼



部分内容综合自公众号:水寒说语文、彭城万里。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