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朗读者》第二季温暖回归,这些新看点千万不能错过!(视频+书单)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时隔一年之后,全新升级的《朗读者》第二季于5月5日晚在CCTV-1迎来首播。第一期以“初心”为主题词。


如节目总导演、主持人董卿谈及《朗读者》第二季的“突破”时说:“我希望理性的东西更多一些,而不简单地屈从于流泪的意愿。”“除了温情的那部分还在延续以外,是不是增加一些思辨的东西?”


初 心


什么是初心?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


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而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去靠近它。


孔子说: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当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抛开一切世俗的附加,我们所坚守的信念和本心是最为宝贵的。它存在于向善、向美、向真的追求当中。


《朗读者》的初心,也很朴素——用最真挚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抚慰人心。


2018,朗读依旧,初心不改。


舞台中央,聚光灯下,董卿讲述着初心的含义,拉开了第二季首期节目的序幕。


一开场还是熟悉的开头,还是熟悉的味道——虚拟的图书馆舞台上,飞出的《红楼梦》《论语》《唐诗三百首》《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数字书本中融合动态的影视图像,那个熟悉的用“最真挚的情感,最美好的文字,抚慰人心”的《朗读者》又回来了。


朗读者的镜头,从预告片到首播开篇,走过山川,走过河流,走过高山,也到了草原田园,捕捉各行各业里的“朗读者”,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朗读,他们的声音,都让《朗读者》的舞台更加完满和厚重。


董卿说:初心在最开始的时候往往简单朴素,但是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


初心,可能是一份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初心也许是一个简单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荣誉……


第一期里的这些朗读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细腻情感,用诚恳的声音讲述他们行走在人生之道的不变初心。 

姚明: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纵观中国篮球几十年的发展史,姚明绝对称得上中国迄今为止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如今,作为中国篮协的主席,姚明对于篮球和运动员这份职业也有了不同的理解。

 

对姚明来说,初心并不是获得地位头衔,而是最终能够让更多人认同、让大家真的可以去模仿和喜欢的东西。姚明说:“体育本身就是竞争,每个人的成功都淘汰了无数人,正是那些离开的人成就了我们,包括和我们竞争的对手。”



现场,姚明以一篇海明威的《天真的高贵》献给所有体育爱好者:“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026ofj2it&width=500&height=375&auto=0

贾平凹:写作,还是用双手


在当代文坛的文学地位已无需赘言。这次参加《朗读者》,是贾平凹首次参与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录制。

 

现场,这位年近古稀的文学大家说,现在自己写作基本上还是用手写,需“在豪华笔记本上先打草稿”,写作还得“挑日子”。



在胡德夫先生弹奏的《朗读者》第二季节目主题曲《一幅画》的钢琴声中,贾平凹先生和他的朋友及读者以“朗读会”的形式展开了一段朗读,他们分别朗读了贾平凹先生经典著作中不同的精彩片段。

 

作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贾平凹用四十多年的笔墨书写秦岭这座他心中最崇高的山,但他“总觉得写得还不满意,总想着下一部”。


《朗读者》重温他的经典文学片段,所要传达的态度一如董卿所言,“文学创作只是一部分人,阅读可能也只是一部分人,但是初心却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它关乎我们快不快乐,安不安详,从哪里来,最后走向哪里。”


薛其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并非“天才”。薛其坤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决定读研究生,结果他“考研考了3次”。

 

一次失败后,有多少人会选择二战?二次失败后,有多人敢于第三次尝试?但薛其坤没有踌躇和犹豫,他仍然走下去,选择三战,终于成功。

 

几年后,薛其坤奔赴日读博。在异国他乡,薛其坤感觉异常孤单,跟家人通电话,几乎要落泪。他说一年中,会有七八个月是想放弃,想回国,想回家。



回国后的薛其坤,已经完全像变了一个人。在接下来的20年间,他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假期和周末。每年,平均工作时间在330天以上,每天,工作时间在15小时左右,年平均工作时间,高达5000小时。

 

2013年,薛其坤的团队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比东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维尔茨堡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的团队们更早。



薛其坤和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学者们共同了朗读一段《大学》节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清华大学的这群先生们身上得到了印证,因为那也是他们的初心所在。而如今,这份初心也应该属于当代所有的青年。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645zr796q&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物理学家薛其坤朗读致敬叶企孙先生


宗庆后:我并不恐惧


第四位嘉宾是曾蝉联多年内地“首富”的宗庆后。成功的背后,从来不缺乏坎坷的故事,卖过冰棍、做过农活、修过大坝,一直到42岁才开始正式创业,这位看似平凡的企业家,却极富传奇色彩,如今,年过七十的他还坚持在工作中做到“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他说“一个人要做点事业,首先要有理想。现在我是应该不需要再继续赚钱了吧,我这几辈子也用不完。但我还在努力工作,只想要为社会、为国家做点贡献。”这就是他的初心。 


73岁的宗庆后,是生活朴素的“布鞋老总”,也是全公司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一个。他把季羡林的《八十抒怀》献给正在奋斗的年轻人:“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


徐卓:一直想去叫作扎龙的那个地方


90后“守鹤人”徐卓,她的大姑为寻鹤不幸落水遇难。而她的父亲,也在扎龙湿地殉职。大学毕业后,她告别繁华都市,回到黑龙江齐齐哈尔扎龙,做起了第三代守鹤人,每每回忆起姑姑和父亲,她的心总会隐隐作痛,但只要聊到丹顶鹤,她的眼睛就会发光,她说:“这样他好像在我身边,从未离开过。”


一个家,三代人,认真做了一件事“守护丹顶鹤”,听”朗读者”徐卓以一篇张抗抗的《白色大鸟的故乡》献给她的家人:“很多年,一直想去叫作扎龙的那个地方,只是因为那些白色的大鸟——丹顶鹤。”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r0026iqvds1&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朗读者》第二季返璞归真的态度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有观众这样写道,“很感谢董卿坚持做了它,终于发现并捡起了自己丢失已久的东西,感受到快要被自己忘记的语文素养在一点一点地回归。”

 

第二季除了延续前季的阅读理念,还在形式上进行了不少革新。比如在嘉宾的选择上,领域将进一步拓宽。除了科学家、企业家、文化艺术大家之外,有些意想不到的人物,或者说,还会有一些在某个领域更具代表性的、色彩更鲜明、更稀缺的人物。


在读本的选择上,第二季《朗读者》种类也更加丰富,涵盖了文言文、戏曲、戏剧、童话等各类经典作品。比如两个物理学家不约而同选择了文言文,所以能听到他们朗读《礼记·大学》、楚辞的《九歌》;学戏曲出身的袁泉,选择了符合她气质的《牡丹亭》;除了《小王子》等畅销书外,还有《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样比较严肃的文学作品。 


每期节目依然会有一个主题词,比如说初心、纪念日、生命、父亲、想念、等待。 


  • 薛其坤说,“只要你勤奋、执着、专注,就不会在世上一事无成。”

朗读者:薛其坤(清华大学副校长)

朗读篇目:《大学》(节选) 

选自图书:《礼记·大学》

作者:相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



朗读者:徐卓(90后扎龙湿地“守鹤人”)

朗读篇目:《白色大鸟的故乡》

选自图书:《白色大鸟的故乡》

作者:张抗抗



朗读者:姚明

朗读篇目:《真实的高贵》

选自图书:《海明威文集》

作者:海明威



朗读者:宗庆后

朗读篇目:《八十抒怀》

选自图书:《季羡林自传》

作者:季羡林



朗读者:贾平凹和他的朋友及读者

朗读篇目:《秦腔》 《浮躁》《西大三年》《月迹》《山本》

作者:贾平凹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看完整视频

编辑:小皮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