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患“不死的癌症”坐轮椅考上清华。来路不易,但请相信奋斗的力量!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他,6岁时患上了“不死的癌症”。11岁,他的身体就被困在轮椅上。但是,他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还获得了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
他是清华研二学生矣晓沅。尽管身体被局限在一方轮椅上,但他却用自己的行动走出了一条宽广的路。
在《朗读者》节目,矣晓沅朗读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尽管身体被局限在一方轮椅上,但矣晓沅却用自己的行动走出了一条宽广的路。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69062bqaj&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因为有身体的束缚,才更想去追寻自由。在节目中,矣晓沅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站起来:6岁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11岁并发双侧股骨头坏死,永远无法站立,“一开始我只是跑不快,跳不高,走不远。但是慢慢地我发现,我跳不起来了,我跑不动了。”晓沅这样形容他的处境。
有时候,病痛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折磨。对常人来说简单的举动,对于矣晓沅来说,却成为困难。
矣晓沅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有一次,他的父母家人都出去办事了,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人。他忽然要用到一本参考书,参考书在书包里,书包在地上,他够不到。“当时我用尽手边一切能找到的工具,尺子、绳子,想方设法像钓鱼一样,把那本参考书从书包里钓出来,折腾了40分钟,终于拿到了那本参考书。”
矣晓沅说:“当那本参考书拿到的时候,我的父母也回来了,当时我就觉得我这40分钟白忙活了。”
面对类似境遇,有些人会自暴自弃,但矣晓沅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强。他不想让自己彻底沦为别人的负担,能对家人和朋友表达感激的最好方式,对他来说也是唯一的方式,就是“好好学习”。
他坚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高考取得了679分,全省第16名的成绩。正担心着怎样面对今后求学的困难和未知的未来,清华的招生老师找到了他,说:“清华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位优秀的学生。”
最终,他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录取。
来到清华园时,已是晓沅坐上轮椅的第十个年头。他全身大小数十个关节都被破坏,甚至严重变形。连转头、抬手、弯腰等基本动作都变得十分困难。
清华园很大,矣晓沅的求学之路,就是从“飙轮椅”开始,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大学本科,矣晓沅没有缺席一堂课。
矣晓沅的成绩,也从初入学时的排名靠后,到大一69名,到大二31名、大三第9名,到四年级的时候,他拿到了全校的特等奖学金。这是清华学生的最高荣誉,每年只颁给10个本科生和10个研究生。
“我有身体的束缚。但是正因为这种束缚的存在,才让我真正想要去挣脱这束缚、追寻自由,这也是我参加很多活动的理由。”他参加辩论赛,站在鼓励贫困学生的演讲台,出现在前往腾冲的“中国远征军战斗遗址考察支队”中,走上学生节舞台剧的排练场……
他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计算机自动集句作诗(SRT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开发了“Web端和移动端的集句作诗系统”。
这个人工智能系统将文学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生成集句诗,其移动端的APP,还可以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自动生成符合照片内容的集句诗。
即使再难,星星点点的火光也将驱散黑暗。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这个叫做“九歌”的人工智能系统,也仿佛冥冥中给他指明了一条新的大路。
矣晓沅说,这是人工智能的一种探索,做这个系统,并不是说期望让机器超越人类、让机器碾压人类,而是希望让人们从机器的视角去感受,诗词的美到底是什么,世界的美到底是什么。
矣晓沅说: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还能阅读,还能用双手编写程序代码,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身体比我更加不便的人。学习对他们来说,有更多阻碍。我希望将来能继续进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在语音识别、文字识别和输入法等领域,创造出能让他们更加方便使用的工具。
这是他的一个小小的梦想,而这个梦想也将带来广阔的前景:用人工智能改变残疾人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矣晓沅说:
或许我们的世界曾经充满黑暗,但关怀与帮助是一支火炬,我们从各位的手中接过了它,照亮了我们小小的一方天地。那么,即使再难,我们也愿将这支火炬继续燃烧并传递下去,总有一天,星星点点的火光将会驱散黑暗。
对于未来,矣晓沅说,希望有一天,能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自己手中诞生出来的技术,去帮助更多的人,尤其是像他一样身体有困难的残疾人。因为他相信,身体不方便的人,比正常人更需要技术的帮助、更需要技术的支持。
路只在自己脚下
文 | 矣晓沅
高考之后,全省第16名的优异成绩,带给我的不是喜悦,而是挥之不去的阴霾。
天地之大,高校之多,却不知有哪里能容得下一个残缺的我?即使有,千里之外,山重水隔,我小小的轮椅又能走多远?母亲愿意放弃工作去陪读,可生活费与高昂的治疗费用又何以维系?我像一个走失的孩子一样,在雨中无助地徘徊。难道这么多年的不离不弃,换来的只是一声叹息?
或许是命运,或许是前世修德,又或许是苍天不负自强之君子,我接到了清华大学招生老师的电话。
“清华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优秀的学生,我们会尽可能提供帮助!”这是我多年来听过最有力的话语之一!坐着轮椅,怀抱紫色的录取通知书进入清华,进入计算机系,梦想终于不再遥不可及。
身为残疾人,大学中的生活依然有很多不便与困难,我偶尔仍会感觉大雨滂沱。可是,当残联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我伸出援手时,当陈吉宁校长亲手把学校捐赠的路费和其他生活用品交给我时,当自强计划的校友导师朱学姐帮我规划未来时,当系里的老师不辞辛劳帮我申请免修体育课时,当物业的老师帮我减免住宿费时,当同学抱着我爬五楼进教室时,当我获得了国家助学金时,我觉得一把又一把的伞在我身旁撑开,替我挡住了袭来的风雨。国家的资助减轻了家中的负担,老师和同学的帮助让我坚定了信念。
清华人的厚德,包容了我的残缺,我便奋发自强,努力创造奇迹。
有人说怜悯我的无助,我便做了这份刻苦,与他看。不论风霜雨雪都在母亲的陪伴下,认真听课,努力学习,成绩不断进步。
有人说无奈我的桎梏,我便挣脱这份束缚,与他看。参加清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带队前往腾冲考察中国远征军战斗遗址,行程1500公里,最终获校级金奖。
有人说担心我的怯懦,我便许下此生拼搏,与他看。参加辩论队,身体上无能为力,就在思想和语言上驰骋征战。从系队到校队,从北京到天津到南京,即便只能坐在轮椅上,也能高谈阔论,唇枪舌战。
他人眼中的我,努力又坚强。可我知道,不是我选择坚强,而是坚强选择了我;不是我能面对痛苦,而是我想战胜痛苦。
从前的我没有梦想,只是在永远的阴雨中默默前行,因为那时,努力是我仅有的选择。而如今,大学韶光飞逝,已是大三学生的我,不会忘怀每一个受到帮助的瞬间。我在自己的路上疾步前行,同时明白是沉甸甸的“恩情”二字为我铺下了这条路。我愿为这份恩情许下此生的梦想和承诺。
编辑:小皮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