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使瑞典成为世界上家庭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瑞典能成为世界上家庭幸福感最高的国家,除了政策保障,还归功于其先进的“性别中性”理念。在瑞典人看来,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为了孩子未来能生活在更平等的世界里,请不要让性别的刻板认知去代代相传。
男孩也玩过家家、学习做饭,这样他以后走到哪里都不会饿肚子;女孩也可以开越野车,这样以后她以后开车就不会迷路,看地图也不会转过来了。
在北欧,人们高收入、高福利,生活节奏慢,幸福指数高。无忧无虑的人们看中的早已经不是物质,而是生活品质。瑞典,一个多年来在人民幸福度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北欧国家,因它先进的人文精神,领先世界的人性化福利制度,和超越传统的生活理念而闻名于世。
瑞典有句老话,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在北欧,没有人步履不停行色匆匆,每个人都自在漫步,从容优雅。
被房子、车子、票子充满的人生,和被孩子、妻子、园子充满的人生,北欧人选择后者,因为他们要的是品质,而不是物质。瑞典人用他们的生活方式,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
01、
在瑞典,人们不早出晚归加班应酬,没有乱七八糟的饭局酒局,他们闲下来的时候都在干什么呢?
晚上7点以后街上就静悄悄的,此时正是不开电视机的Family time。瑞典人都早早地回家和家人一起吃晚餐、聚会。每天早上,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吃早餐,如果有事情要忙,也要保证父母中有一人留下来陪孩子吃饭。
比如,爸爸宁可选择凌晨3点钟去加班,家里至少还有妈妈可以陪小孩吃早餐,爸爸也只损失早餐的 1小时相聚。凌晨加班听起来匪夷所思,但瑞典爸爸们却愿意为此来增加了3小时的晚餐家庭相聚时光。
一位叫Fredrik的爸爸直言:“我一天不看见我的孩子,不给他讲故事,不在他的小额头上亲一下,我就什么都做不了。如果错过了孩子叫第一声‘爸爸’,我可能恨不得撞墙。”
在瑞典,男人带孩子甚至比女人更细致,在路上经常看到胳膊上都是文身,却在胸前兜着一个婴儿,手上牵着一个孩子,拎着购物袋的金发帅哥;公园里常见有推着婴儿车晒太阳的金发的帅哥奶爸,换尿布的时候动作十分娴熟;大街上也随处可见爸爸们推着婴儿车出去散步;咖啡馆里几个爸爸喝着咖啡聊天,旁边就停着几辆婴儿车,毫无违和感 。
因此,这里是世界上最适合有孩子家庭居住的幸福国度。
读到此处,你可能很想知道,瑞典的男性为什么会如此顾家呢?
答案就是:他们对性别平等的追求,已经成为了当下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对瑞典的男人来说,孩子是生活品质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瑞典政府鼓励父母双方平均分享长达16个月的带薪育儿假,父母双方一共享有480天的福利育儿假,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在这480天的育儿假中,爸爸妈妈可以各休240天。
瑞典社会呼吁更多的爸爸,卸下男人的性别包袱和面子,与妈妈共同承担育儿与料理家庭的责任,同时也让妈妈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避免因休过长育儿假,而在职场发展受阻。
当父亲母亲共同分担育儿工作成为一种社会主流,企业还会在招聘时歧视适龄女性吗?女性还会因为生育问题而在职场碰壁吗?
02、
瑞典在全世界最先提出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教育理念——“性别中性”教育理念,即从孩子幼年起,就让孩子从小接受不带性别偏见的教育。
1998年,瑞典政府通过投票决定,在瑞典幼儿园全面推进,性别平等的教育观念及做法。最终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从小顺其自然地发展,而不是受到教育中,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和由于社会文化中的性别期望,而不知不觉地进入相应特定性别角色—— 称为性别中性教育观。
这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目标,可是当时没人知道具体怎么去实现。Lotta Rajalin女士是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多个幼儿园的负责人,她决定接起这个意义重大的教育任务。她在自己的幼儿园里录下了老师与孩子们的互动,结果非常惊人且明析:幼儿园老师们在对待男孩和女孩的方式上有显著不同。2006年瑞典政府发布的公开报告中也确认了这一发现:老师们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给予男孩更多关注,并允许男孩比女孩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Lotta Rajalin认为她必须在老师区别对待男女孩的行为上做点什么了。
经过12年的努力,Rajalin终于在2010年成功开设了瑞典第一家由政府财政支持的性别中性幼儿园Egalia。不到两年时间,Egalia成为了瑞典最有名的幼儿园,同时也是最受争议的。
瑞典作为世界上性别平等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发明了一个新中性词hen,是他(han)和她(hon)的中和,类似于我们在网络上经常使用的TA。在Egalia幼儿园里,老师们不再说男生女生,而是统一叫“小朋友们”,不再使用她(hon)或他(han),而是用hen取代。
瑞典设有专门的“HENS”卫生间,男女可通用
在Egalia的书架上,找不到充满了性别局限的传统童话故事,取而代之的是两只雄性长颈鹿收养了一个鳄鱼宝宝,这类重新定义性别与现代家庭的故事。
当老师在和孩子们讨论职业时,他们会尽量回避刻板印象:说到宇航员时,他们给孩子看的是女宇航员的照片;说到舞蹈家的时候,给孩子看的是男舞蹈家的照片。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感到,一切都是可能的,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情,不被自己的性别限定职业选择。
然而,不出所料,Egalia的理念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在开园初期,Rajalin与幼儿园老师经常收到匿名威胁信,以及贴在幼儿园大门上的纸条,指责他们试图把男孩变成女孩,把女孩变成男孩。也有专家站出来声讨他们的做法,是在混淆孩子对性别的认识,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辈子,孩子以后迟早会暴露在社会对男女性别的不同期待之下,对于文化中形成的既定性别,所该扮演的社会角色无法回避。
Rajalin与幼儿园老师对反对声音表现得很淡定,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是,报名上Egalia幼儿园的人数增长飞快,排队等候名单上的人已经排到了两年之后,名额难求。可见,性别中性的教育观,受到许多瑞典家长的青睐与拥护。
Rajalin表示:“我们只是希望为孩子提供一个最好的开始,让他们在离开Egalia的时候,有一个强大的个性并且学到,他们可以忠于自己的内心,做任何想做的事情,性别不会,也不该成为他们追求梦想的绊脚石。
“Egalia不是要混淆孩子的性别认识,我们选择忽略的是,社会长久以来对不同性别角色,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而不是孩子的生理差异。孩子们在Egalia有自由,玩他们喜欢的一切:女孩可以玩芭比娃娃,男孩也不会被禁止玩汽车。”
03、
如今六年过去了,Egalia在瑞典已不再是特立独行的存在。自2008年起,瑞典政府投入了1200万欧元,致力于消除学校与幼儿园中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关于此话题的讨论,仍在喋喋不休的进行之中,并被政治家列入政治议题。性别平等的内容,也已被纳入考核瑞典幼师与老师教育资格的一部分。
这一场由Egalia引领的性别平等教育理念,早已不再局限于幼儿园与学校,它渐渐渗透到瑞典的各个生活与工作领域。一些童装品牌主动在商店布置上,取消了男装女装的分区,在衣服设计上采用更中性化的颜色和图案。
玩具宣传册上印着穿牛仔裤的小女孩开越野车,男孩们的偶像蜘蛛侠竟然推着粉色的婴儿车!此外,常常可以在玩具商场和幼儿园中看到男孩被鼓励光明正大地玩洋娃娃和过家家。
瑞典玩具商场里的海报
甚至出现了性别中性的公共卫生间,再也不会出现每次膀胱在炸裂边缘还要绝望地排长队,而隔壁男厕所的男人们哼着歌换了一批又一批。
在瑞典,存在着四种厕所标志,其中性别中性厕所(左三)在别国很难见到,是瑞典人性化社会的体现之一。
瑞典的性别中性教育理念,是对现有教育的一大挑战,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社会文化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性别刻板印象 —— 男主外,女主内。
性别平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世界上的女权运动,大大提高了女性进入劳动市场的比例,女性在经济独立上,也有了前所未有的飞跃,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被社会的性别期待所支配着,或主动或被迫地接受,性别赋予我们的定义。
“女人过了三十就成了剩女,有男人要就不错了,还挑什么挑?”
“你是男人,你就该买房买车装修,婚礼度蜜月全包,我把人都给你了,你还想有什么要求?”
“女人在职场上表现得太强悍太有野心,是没有女人味的表现,家庭肯定不幸福;男人养家再苦再累,压力再大也得顶着,男儿有泪不轻弹。”
“女孩子就是小学成绩好,到了初二数学物理就学不过男孩了。”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们家的财产都是你弟的,他还要买房娶媳妇呢,你别跟弟弟争!”
在性别不平等的社会,每个人都是其中的受害者。我们都不由自主地被自己的性别角色所禁锢,无法自由地选择和表达,不论男性还是女性。
04、
演员艾玛·沃森在联合国演讲上说:虽然她在成长过程中对父亲的需要和对母亲的需要同样多,可是她却感受到父亲在育儿上付出的价值被社会低估。18岁时,她身边的男性朋友无法自然表露他们的情感。
在英国,自杀是20-49岁男性的第一大死因,超过车祸和疾病。许多男性因压力过大,患有精神疾病却不敢寻求帮助,因为怕被人耻笑“缺乏男子气概”。
性别平等不止是关乎女性,对男性也很重要。
而对我们大多中国人来说,可能瑞典的中性教育理念也太过前卫,难以接受,毕竟我们现在连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都还广泛存在。
但是瑞典能够成为世界上家庭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除了政府的政策,其超前的性别中性教育理念,应该对我们所有的中国父母,以及教育工作者们有所启示,并加以借鉴。因为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孩子,我们的一点点改变,或许就能为孩子的人生迎来新的契机。
男孩的父母可以在孩子哭的时候支持孩子:哭吧哭吧,你可以尽情释放和表达你的情绪。孩子,你不必因为是男孩就必须假装坚强,强忍眼泪。父母这样做,说不定以后我们的社会,就又多了一个高情商懂体贴的丈夫,少了一个面对妻子的情感需求,不知所措的木头人。
女孩的父母可以在,孩子学不好数学的时候避免去说:妈妈以前数学也不好,理科女孩天生学不过男孩。这样的性别暗示,只会让孩子在理科学习上找到偷懒的理由,难以跨过学习中的困难。就算孩子的确没有数学天赋,你也没有必要,一定要把它与性别挂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项和强项,扬长避短即可。
男孩可以学习做饭,这样他以后走到哪里都不会饿肚子;女孩也可以玩乐高积木,锻炼她的空间方向感,这样以后女同胞们开车不会迷路,看地图也不会转过来了。
男孩玩布娃娃的时候不要去阻止他,说不定以后又多了一个愿意多陪孩子的好父亲,少了一个甩手掌柜;给女孩选择书时,不要光选《灰姑娘》《白雪公主》这类充满性别刻板印象的故事,说不定以后就能多一位独立自信的女性,少一个只会做着公主梦、希望不劳而获的物质女人。
学习北欧人的性别中性教育理念,因为性别平等能让我们每个人都受益,为了让孩子将来能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为了孩子未来能生活在更平等的世界里,请不要让性别的刻板认知去代代相传。
就像艾玛·沃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为“他为她” 运动举行的特别活动上讲道:
“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敏感;男人和女人都可以强壮……是时候把性别理解为光谱,而不是南辕的两派。”
编辑:艾彼
内容来源:公众号“MissAG”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