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总分623,与上海高考最高分仅差3分!这位盲童说:无论是谁,永远都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

孙云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如果你认为“盲"只是你的一个特点,而不是缺陷,勇敢挑战自己,也许有一天你可以为你的“盲"而自豪!

     

      昨天深夜,上海许多高中学生的家长群都因为一张图片上的信息炸开了——“上海市前10名,复附4 ……盲童学校1”。


      被这张图片点名的上海市盲童学校应届高三毕业生王蕴,高考考分为623分,距最高分626分仅3分之遥!


      其中,语文127分,数学145分,英语144分。小三门选择的化学、历史和生物学科中,也有两门考取A+和一门A的好成绩。


      王蕴的考试试卷内容,是根据特殊教育教学标准制定的。尽管如此,视力全盲的王蕴取得出色成绩,还是令人大吃一惊。


      更让人吃惊的是,王蕴全家对此并不在意。昨晚,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2018年考生高考各类别成绩分布表公布后,父母才从同事和盲童学校校长口中得知分数在全市考生名列前茅的消息,但他们甚至都没有叫醒已经入睡的儿子,直到早上才平淡地告诉他,儿子的反应也正如意料中“淡定”。


王蕴一度担心考不上大学!


      今天上午,如常带着王蕴兄妹俩去体验卡丁车试驾的母亲侯峻梅表示,无论是绰号“淡定哥”的王蕴还是做父母的,他们从不考虑排名、比较,不问分数,只想着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进步一点。所以,他们最高兴的都是发挥能力获得升学机会,而不是考试成绩和排名本身。

2016年学代会开幕式前受到市领导接见


      考试结束后,王蕴一度担心发挥不好,考不上大学。


      母亲安慰他:“只要有大学上就很好了,实在没大学上,现在学习途径很多,就在家里学也可以!而且,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大学只是一个阶段。”


      很快,王蕴就放下了包袱,高考结束后,他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规划,正常自学英语、历史,重拾因高考暂时搁置的钢琴和竹笛乐器,还加强了每天几公里的跑步训练,准备下半年参加马拉松。


儿子淡定,父母更淡定


      儿子淡定,都是来自于态度更淡定的父母。


      王蕴因为早产后吸氧过多损伤视网膜,导致视力逐渐下降。他的父亲王春瑞回忆说,起初孩子还有部分视力,直到有一天,王春瑞发现王蕴在家里会走路撞到墙上,这才发现,孩子的视力已经彻底丧失了。


      不过,分别是东华大学教授和副教授的父母,从来不把他当做特殊孩子对待


      孩子从小在黑暗的世界里长大,但母亲侯峻梅的教育理念是,孩子虽然眼睛有不可逆转的疾病,但他依然享有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人的一切权利,所以,孩子的培养教育就应该与明眼人一视同仁:不过度保护,放手鼓励孩子经历体验一个明眼孩子可能触及的所有。


      “跟其他的孩子一样,我们培养他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样要为他提供更多的体验。"


      王蕴从小与明眼孩子一起玩耍,父母也从不因为觉得孩子特殊而包办代替,而是会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岁上幼儿园后,王蕴就开始自己吃饭、穿衣,洗袜子和短裤。


      8岁,王蕴开始学习游泳,后来,又在爸爸的铃铛声音提示下,学会了骑自行车。


      王蕴家住松江大学城附近,距离盲童学校很远。从初中开始,王蕴就在父母的鼓励下乘坐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独自上学放学。


      王蕴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体验这些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我有多能干,而是因为我胆子比较小,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我的胆量,另一方面培养我做事情的坚持性和对于未知的应对、挑战能力。此外还有,他们认为我应该享有明眼孩子一样尝试各种可能的权利。"



      王春瑞带着王蕴学习弹钢琴、吹笛子、游泳、骑车,甚至尝试户外越野挑战等常人认为对于盲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技能。至今,王蕴已经参加过两次半程马拉松比赛,还先后徒步五台山、武功山、杭州群山等地。


      为了给王蕴更好的教育,王春瑞夫妇考察了北京、天津、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盲校,最后选择带王蕴入读上海盲童学校。“据说就是因为上海盲校的学生可以考大学,没想到当初的选择现在看来太明智了。"


      盲校是从小学开始住读的,而且他们从小接触的都是盲文,父母并不能带他四处补课、刷题,主要靠校内学习、吸收,课外他们更多注重的是性格和眼界的培养、开拓,这使得王蕴成长为一个老师、家人、同学交口称赞的好学生,而不仅仅是一个成绩好的学生。


      正是因为从小被当做“一个普通的生命”对待,王蕴并不觉得自己特殊。


      他不仅会和普通人一样用“我看见”来形容自己通过其他感官感知的世界,没有“看见”“看不见”的区别,而且,笔下的世界往往比很多明眼人更加丰富多彩。


      王蕴还很自信,侯女士很有感触地说,在王蕴小的时候,父母还不知该向别人如何介绍这个失明的儿子,王蕴已经自己说:“我看不见的,你们别害怕哦!”王蕴的自我介绍不仅让旁人不会另眼相看,还让起初有点纠结的父母更加释然了。


家庭教育以德为先


      王蕴的班主任方雪娟说,王蕴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从不觉得学习是很吃力的事情。王蕴善于发问,遇到不懂得问题就随时问老师和家长。在课堂上,王蕴的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很高,是非常有学习计划的好学生。


      2016年,王蕴参加全国盲人英语演讲竞赛,斩获二等奖。“在学校集训时,王蕴一口标准的美式英语脱口而出,不少学校的英语教师都成为了他的‘粉丝’。"平日里,听美国之声等新闻广播、阅读书籍都是王蕴所爱。


      王蕴的母亲侯峻梅说,“我觉得儿子很优秀是因为首先他在不断地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其次,他在不断地努力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是我看重的。德是做人的根基,有了它,就好比树有了养分,繁茂是必然的。"



      在盲校,王蕴和同学一起创办了“逆光翱翔成长营”,旨在帮助与支持视障者实现与世界连接、沟通与分享的梦想,为帮助弱势群体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平台。还参加公益跑步为西藏盲童捐款、制作礼物等活动,希望盲生们都能“逆光翱翔”。


      在独立自主的精神培养和热爱学习的家庭氛围熏陶下,王蕴从小就爱学习,主动找各种机会学习本领,小学考出了竹笛10级,钢琴也达到8级,参加过松江区、长宁区和盲校的残疾人乐团。


      2016年,王蕴参加了上海市学代会,在全国盲校中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17年和2018年,先后获评“长宁好青年”和“上海市三好学生”。


      王蕴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自己的能量,只要有心总可以帮助他人,这与残疾与否并没有直接联系。不容置疑,逆光翱翔精神让曾经悲观、消沉的人重新获得了自信和力量,这是一种无形的帮助和受益。"


      今年高考前,一度传出上海市所有高校对盲生开放的消息,曾令盲校老师和王蕴全家十分兴奋,因为王蕴的好成绩一直十分稳定,很有希望“冲一冲”复旦大学,可惜最终招收盲生的学校只有三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考分公布后,有消息说清华大学等国内名校纷纷递来橄榄枝,但王蕴暂时还没有考虑好报考志愿。他现在又投入到了自己制定的暑期学习规划中。而且他深信,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大学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所以,考分高低并不那么重要,只是深造的敲门砖而已。


      这是一个多么励志的故事!


      最后,来看看王蕴一年前在高三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节选——


盲”只是你的一个特点,而不是缺陷


      高考,对于普通孩子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于我们却成了难得的机会。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样的机会,树立高远的理想,努力学习,回馈母校,回报社会。


      如果你认为“盲”只是你的一个特点,而不是缺陷,勇敢挑战自己,也许有一天你可以为你的“盲”而自豪!


      曾经,父母让我学习游泳、骑车,尝试户外越野挑战等常人认为对于盲人几乎是不可能的技能,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我有多能干,而是因为我胆子比较小,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我的胆量,另一方面培养我做事情的坚持性和对于未知的应对、挑战能力。此外还有,他们认为我应该享有明眼孩子一样尝试各种可能的权利。


      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从来没有认为我和别的孩子有什么不同。所以,许多看起来对盲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我看来却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畏惧困难不是由于视力上的障碍,而是由于很多人为的暗示让我们失去了自信,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思想:一旦自己办不到的,便归因于视力上的障碍;长此以往,这种自怨自艾的思想也许就变成了人生最大的障碍。


      所以,无论是谁,永远都不要人为地给自己或者别人的人生设限。


      我们不断地接受着社会的关怀,在成长之路上,也获得过无数鼓励与支持。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感恩。


      有人疑惑:你们自己是残疾人,本身就需要帮助,又怎么能帮助他人呢?其实,残疾只是某一方面的功能障碍,并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行。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自己的能量,只要有心总可以帮助他人,这与残疾与否并没有直接联系。


      从长远讲,无论我们选择怎样的人生之路,终究必将踏入社会与社会同行。


      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必须尊重我们,但我们可以选择张开双臂主动融入、温暖社会这个大家庭;


      我们无法选择看到世界,但是可以选择带着“盲”这个特点,怀揣一颗感恩助人之心,自信地走出去,照亮世界,让世界看见我们!


      相信,逆光中成长的我们,一样可以翱翔!



综合新民晚报报道。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