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巴西国家博物馆:万年人类文明一把火没了!当时消防栓里没有水……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巴西博物馆着火了,这场大火堪称灾难!


当地时间9月2日晚,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巴西国家博物馆突发大火,近2000万件展品中大部分被毁于一旦,仅有10%的馆藏得以幸存;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具备12000年历史的古老人类化石“露西亚”已被确认“死”在了这场大火中。


2000万件是个什么概念?中国的故宫博物院有文物编号的馆藏为100多万件,大英博物馆馆藏文物有800万件。博物馆中珍贵的藏品有:

世界上最大的陨石——渥拉斯顿环形山陨石;

拥有1200年历史的最古老人类化石“Luzia”;

公元前750年的埃及木乃伊“公主Kherima”;

来自希腊罗马皇帝特蕾莎·克里斯蒂娜的收藏“科拉雕像”;

本地土著文化中的“拟人陪葬翁”等。 

      截至目前,博物馆整个三层建筑基本被烧毁,且仍存在坍塌风险。


巴西国博大火


      从现场照片来看,人们在疯狂抢救文物,几乎可以说是能拿一点是一点。但是这样的努力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抢救文物


      当地时间9月3日,大火后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内部一片狼藉。据副馆长介绍,逾2000万件藏品有九成在火灾中损毁。馆藏世界最大的陨石渥拉斯顿环形山陨石有幸保留下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7763zmzhs&width=500&height=375&auto=0

          

          巴西总统米歇尔·特梅尔在推特上痛心表示:


          “二百年来的努力、调查和知识毁于一旦,这对所有巴西人来说都是悲伤的一天。”



          巴西人类学家戈麦斯在社交媒体上发出悲鸣:“巴西就500年历史,国家博物馆见证了其中的200年,我们仅存的记忆现在全没了。”


          巴西前环境部长席尔瓦也慨叹,这座博物馆记载着整个巴西的民族特性,如今这场灾难无异于“将巴西人的整体记忆一刀切除


          大火来临时,人们奋力抢救博物馆藏品


          人们站在被烧毁的博物馆前失声痛哭


          巴西国家博物馆刚刚迎来它的200岁生日,它是这个国家最古老,也是最大的历史与科学博物馆,拥有两千万件馆藏文物——而巴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不过500年。


          巴西国家博物馆由葡萄牙国王若昂六世立于1818年,命名为“皇家博物馆”,初衷是为了促进巴西的科学研究。


    若昂六世


          在那之前,那里是一个巨大的野生聚居地,几乎未经科学开发。最初的时候,博物馆里收藏了大量的动植物样本,尤其是鸟类的样本,因此被人们称之为“鸟之屋”。 


          若昂六世的儿子、巴西第一位国王佩德罗一世奥地利莱翁波迪亚公主结姻,博物馆开始吸引19世纪欧洲最伟大的博物学家,如马克西米利安·祖·维德-诺伊维德和卡尔·弗里德里希·菲利普·冯·马休。其他探索了该国的欧洲研究者也贡献了皇家博物馆的藏品。


    皇家博物馆原址


          在19世纪末的时候,由于巴西国王佩德罗二世的个人偏好,博物馆开始涉足人类学、古生物学和考古学。


          佩德罗二世本身也是一个业余科学家,他还收集了大量古埃及的艺术品和植物化石。由于佩德罗二世的努力,国家博物馆开始向现代化发展,成为南美自然历史和人类科学最重要的博物馆。 


          佩德罗二世深知巴西缺乏真正的科学家和博物学家。他通过邀请外国科学家到博物馆工作来修复这个问题。第一个来的是德国植物学家路德维希·里德尔,曾参与冯·兰斯道夫男爵从1826年到1828年在马托格罗索的著名探险。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博物馆逐渐出名,继续吸引了几位希望在巴西完成他们的工作以实现科学地位的外国科学家。


    巴西国家博物馆全景俯瞰


          我们现在所见的巴西国家博物馆,位于里约热内卢市的昆拉达博阿维斯塔公园,这里原本是国王官邸——圣克里斯托旺宫殿。当巴西前国王佩德罗二世1889年的军事政变中被废黜时,这些科学家都被时任博物馆馆长拉迪斯劳·耐托解雇了,国家博物馆及其所有藏品、贵重物品和研究人员都被转移至这座三层宫殿,直至今日。


          1946年,博物馆的管理工作转交给巴西大学,即现在的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直到现在。



          巴西国家博物馆目前馆藏有2000万件,很多都是无价之宝,涵盖了自旧石器时代至19世纪以来生活在美洲、欧洲、非洲和中东的多个文明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重要文物。


          展品有动物、昆虫、土著居民的餐具、恐龙化石、牙齿像军刀一样的虎骨、埃及木乃伊、鱼标本、哥伦布时代前的美丽陶器、南美考古器物、陨石、化石等,大多来自每个时期各方人士的捐赠。


          展馆内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古埃及、地中海文化、前哥伦比亚考古和巴西考古,而最后的巴西部分更是展馆的核心部分。


    Luzia Woman


    巴西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最早的人类化石 


    巴西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馆藏世界上最大的陨石“渥拉斯顿环形山陨石”(重5.36吨)


          古埃及部分收藏了700多件物品,是拉丁美洲最大的,也是美洲最古老的考古学馆。 这些文物曾属于著名的意大利探险家贝尔佐尼,他曾负责挖掘底比斯墓葬地和卡纳克神庙。


    Sha-amun-en-su的石棺及木乃伊,公元前750年


    埃及木乃伊(“公主Kherima”),公元1至3世纪


    Raia的石碑, 公元前1300 - 1200年


    祭司Hori的石棺, 公元前1049-1026


          地中海文化部分则收藏总计约750件馆藏,主要包括希腊、罗马、伊特鲁里亚和伊塔利奥特的文物。


          此前大部分作品都属于希腊罗马女皇特雷莎⋅克里斯蒂娜的收藏品,她从小就对考古学感兴趣。 女皇于1843年来到里约热内卢,在她与皇帝佩德罗二世结婚后,她带来了赫库兰尼姆和庞贝城发掘过程中发现的文物。


    科拉雕像,希腊文明,公元前5世纪


    庞贝城的一对壁画,公元1世纪


    罗马时期的四边形烧瓶


    女性雕像


         前哥伦比亚考古部分收藏了前哥伦比亚时代美洲土著人民生产的大约1800件文物以及安第斯木乃伊。


          整个19世纪,该系列从巴西皇室的藏品中崛起,其中一些物品来自皇帝佩德罗二世的私人收藏,后来通过收购,捐赠,交流和挖掘扩大馆藏。在19世纪末,该系列藏品作为南美考古学最大的收藏品之一,已然拥有了相当大的声望。


    南美洲希瓦罗人木乃伊头


    人型陶瓷雕像(秘鲁瓦里文化),公元500-1200年


    鸟纹纺织品(秘鲁钱凯文化),公元1200-1400年


    秘鲁的陶瓷制喇叭


          巴西考古部分收集了大量文物。这些文物由前殖民时期在巴西领土上繁荣的文化所产生,有超过90,000件物品,这些来自巴西各地区的文物也组成一条超过1万年的文物时间表。


          自19世纪初以来,这些文物逐渐被聚集起来系统收集,并通过挖掘,收购和捐赠不断扩展至今。同时,此地也作为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等机构进行研究项目的基地。


    拟人陪葬瓮(马托格罗索文化),公元400-1400年


    陶瓷器皿(“女象柱”花瓶),圣塔伦文化 ,公元1000-1400年


    圣塔伦人的青蛙形状的护身符


    巴西土著居民的木制拟人面具


    亚马逊的编织盾牌


          现在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原本是国王官邸——圣克里斯托旺宫殿,这座由当时的国王为传播、发展科学文化而贡献出来的建筑本身也是一件金碧辉煌的艺术品,弥足珍贵。



          巴西国家博物馆每个展厅不仅藏品丰富,而且风格各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求知、探索。今后,也许将再也没有人能看到这些;多年以后,还有没有人会记得这一切?



          火灾之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博物馆馆员称:“这是一场文化劫难。”巴西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则说,博物馆长期遭受资金短缺,从未得到过足够的支持

          巴西文化部长塞尔吉奥·莱唐对媒体说,火灾可能是因电路短路或人们放飞的“天灯”引起的。 

          据媒体报道,大火之所以会不受控制地迅速蔓延、短时间内“吞噬”掉整座博物馆,是由于博物馆灭火设施缺水从而导致消防队耽误了灭火的最佳时机。

          在火焰的考验下,巴西政府在文物保护工作上的无力暴露无遗:


          今年目前为止只给博物馆拨款2.4万美元,早前500多万美元的“防火补助”至今还未到账;工作人员只能自己掏钱维持博物馆运行;去年年底,该博物馆恐龙化石展区遭遇“白蚁灾害”,工作人员不得不在网上众筹集资灭灾;事发时博物馆前的消防栓竟然没水,消防员只能从附近的河里抽水灭火……


    大火过后,一片废墟


          事实上,从博物馆官网2015年拍摄的一支视频来看,由于年代久远,博物馆多处已需要进行翻修,而资金短缺的状况,让年久失修的状态一直处于搁置之中。此外,这幢古老的建筑有着许多易燃材料,包括大量木质楼梯、文件、档案等。虽然最近已有财团同意为博物馆投资修缮馆内设施,但已经太迟。



          2013年至2017年间,政府对该博物馆投入预算削减三分之一,至64.4万雷亚尔(约合美元15.5万);2018年1月8月间,博物馆更是只拿到可怜的9.8万雷亚尔(约合美元2.4万)。用这些钱来维护2000多万件文物,可谓捉襟见肘。馆长杜阿尔特讽刺道“我们从来没有得到过应有的帮助”,并指责巴西政府对于灾情难辞其咎。


          据《纽约时报》透露,对于“被毁文物此前有没有上过保险”的问题,巴西相关部门“没有正面回答”。


          巴西国家博物馆馆长杜阿尔特还对巴西《环球》电视台曝料,今年6月,巴西政府宣布将通过该国国家发展银行(BNDES)拨款的方式,向国家博物馆提供2160万雷亚尔(约合美元523万)的资金,用于“改善博物馆的防火措施”,但这笔拨款至今仍未到账;巴西政府称将在10月7日大选后转账,最终导致火灾悲剧发生。杜阿尔特对此直呼“黑色幽默”。



          而这也并不是巴西文物第一次遭火灾洗礼。西班牙《国家报》指出,早在2015年,位于圣保罗的葡萄牙语博物馆发生严重火灾,一名消防员当场牺牲——该馆建筑主体有117年历史。


    圣保罗葡萄牙语博物馆火灾现场

          文物保护在巴西不受重视,文化事业在该国政府眼中甚至是一个“累赘”。2016年,在杭州参加G20峰会的时任总统特梅尔曾经为了削减开支,曾提出取消文化部的建议,世界艺术圈为之震怒。


          “国家博物馆之殇”深深地刺痛了巴西人的民族感情。尽管总统特梅尔在3日发推,为“巴西这次遭受的无法计量的损失”而惋惜,但他至今还未给出确切的“重建博物馆”的时间——仅仅在3日表示会“尽快”。


          但是民众是等不及了。


          据《纽约时报》3日消息,火势得到控制后,国家博物馆门外引来大量的抗议人士,他们控诉巴西政府的“无能无力”。还有人试图翻过铁门,想进入被关闭的博物馆废墟之中,并与当地警方发生冲突,后者还向抗议人群投放催泪弹。


          这次火灾引发众怒的背后,除了政府对文物保护的力度不足外,还有多方因素的加持:高达12.7%的失业率(2018年5月数据),近年来在“零线”徘徊的巴西GDP增长率,以及该国多年来的政坛腐败问题,民众早已积怨已久。


          “这座城市只剩渣了,”一位参加现场抗议的19岁历史系学生梅德罗斯说道,“医院里没医生,在学校教书的老师们也养不活自己,我知道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都是自己掏钱买清洁用具。太悲伤了,要不是因为腐败,这些问题本可以避免的.……”


           从前,我们大多数人对巴西国家博物馆都不太了解,却未曾想今日会以这种方式认识它。


          如今看到这座宫殿的每个角落、每一件馆藏,都愈发觉得心痛。



          巴西历史学家雷吉娜·丹塔斯说:这就像一场噩梦,我多么希望这真的只是一场梦,我可以从梦中醒来,这样就可以看到博物馆还在。



          或许这场大火给了巴西被掩盖已久的社会问题一个暴露的机会,但那些珍贵的馆藏,有的或许将再也回不来,对巴西来说,这场大火无疑是一场历史与文化的浩劫。


    编辑:艾彼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