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云宣布做回马老师:信息时代,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就在人们还在讨论如果刘强东出事京东何去何从时,马云却挥一挥衣袖,在教师节这天主动宣布,将在明年辞去董事局主席职位,投身教育事业。


马云出生于1964年9月10日,1999年9月10日创办阿里巴巴,19年后,2018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马云发出题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宣布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马云说辞职之后会去做老师。这就是中国第二富有者马云的履历上可能出现的新变化,携400亿美元身家,从“马爸爸”做回“马老师”。


      

      做一名教师一直是马云的愿望,他曾在2014年成立了马云基金会,主要致力于改善中国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教育系统。对于中国教育,他也多次发表个人的见解:


“在技术革命到来的今天,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我们担心机器将取代人和控制人,这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不能再把孩子变成考试机器,而应该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建设性,机器永远不可能比人类更有创意。”   


马云最新演讲:

未来的教育应该什么样?


  我想未来几年我还是会回到教育这件事上,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这件事里,我觉得它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讨论的是教育,我自己觉得教育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技术革命的到来,使得我们都在担心机器人,都在担心未来的科技会把很多就业人替代,人越来越可怕,现在越想越糊涂了。


      大家认为未来机器会控制人,各种担忧,各种恐慌,各种焦虑都出来了,其实大可不必。人类永远会越来越厉害,机器是不可能取代人类。我一直讲,机器只有芯片,人类是有真正的心,这个心是智慧的源泉所在,人类在不断地改变。


  但有一点是可能的,我们近百年来的教育方法是为工业时代准备的。到了数据时代、信息时代,什么是我们要教的东西。过去一百年,我们学会用知识和科技如何适应工业时代,适应的人越来越成功。但是进入信息数据时代的时候,应该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我有时候在想,我们这些人落后了,失败了,没工作了,我们还能熬一熬。如果未来孩子失去了把握未来的机遇,那真的麻烦大了。


  什么是未来的教育?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教育孩子?其实我觉得我们大家都是家长,最头痛的是回家以后看到孩子天天在忙着教育,天天忙着补课,家庭作业多得要命。但是没办法,就得把孩子往那儿送,就必须得补课。


      什么是未来的教育,今天我们不能把孩子变成高考考试的机器,未来的孩子要学的是创意,创造性、建设性,所学的东西还真不一样。因为今天最怕所学的所有东西,机器都做得比你好,孩子会越来越沮丧,而且他越辛苦越搞不过人家。



  我那一年就笑话那些下围棋的,Alpha Go,那些棋手组织起来和机器人搞。第一天就想到不要和机器人下围棋,肯定下不过它。它记性好,算法比你快,而且没有脾气。棋手脾气大了,一大就乱出棋。


      围棋是设计给人玩的,不是人和机器玩的。从汽车第一天设计时,你就知道你是跑不过汽车的。有吊车出现这一刻,你就知道你的力气一定没有吊车大,所以人要和机器去比谁下围棋快,那是自取其辱,没机会。现在大家理解了,也慢慢放弃了。


  什么东西是你永远可以取胜的,这是未来教育要认真去研究,去思考的。我今天早上讲我们要有爱商,因为只要有爱商的人,人们才会越来越向他靠拢,很多资源会向他靠拢。其实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全世界教育碰到的问题,不是中国碰到的问题,是全世界的教育都碰到的问题。


  我觉得一个国家最大的资源是什么,我认为中国最大的资源不是煤矿、石油,中国最大的资源是每年两千万新生儿童的脑袋,14亿人的脑矿是真正的金矿。


  过去四十年中国的开放,中国的进步,最重要是改革开放是一个巨大的红利,我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恢复了高考,我们有了知识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过去三四十年中国进步有一个了不起的教育,中国人可能比任何一个民族都注重教育,注重学习。像我们这种人高考考了三次,还得考。原因就是知识武装了我们。


  今天也一样,每年中国大概诞生两千万左右的儿童,全世界可能加起来就一两亿儿童,中国至少占了10%不到的数字。这些脑子,我们怎么把它开发好,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让他们的智商,让他们的情商,让他们的爱商,让他们所受的教育和未来不一样,这是我们今天所面临最大的挑战和最大的机遇所在。


  我其实是蛮担心今天中国很多人口袋里有钱,脑袋里啥都没有,你脑袋里有的东西——知识,你学到的东西是谁都剥夺不了的。


      钱,会破产,会被人骗,会瞎投资没了。但是这些孩子脑袋里的知识,他学到的东西是没有人可以从他们身上剥夺过去的,他们终身受益。父母给孩子的,我自己这么觉得,良好的身体,还需要有个教育,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有良好的性格。


  中国以前的教育,我认为很好,但现在出现大量资源放到大学、研究院和博士,我认为这是不靠谱的。我认为应该把教学资源放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你放到大学、研究生已经太晚了,木头已经成型了,很难搞。


  我自己觉得,我们在幼儿园教学、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上应该倾注大量心血。一个人爱不爱读书,其实小学、幼儿园、初中,已经把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了。


      一个人前面不想读书,基本上怎么搞也搞不好了。包括我们的教育,是应该把资源投入在城市里呢,还是资源投入在最贫困的地区?我个人觉得,衡量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文明程度,不在于大城市、精英阶层,而在于农村教育做得多好,农村教育文明发展得多好,贫困地区所受的教育资源是否足够,这是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准。


  我们现在确实有北大清华,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北大清华。所以我在想,一个社会的进步不在于有多少精英,而在于底层数字,我们做得是否足够。


      乡村教育发展,国家教育才会好;乡村教育振兴了,这个国家的教育才会振兴。我们消灭的是贫困,而扶贫真正的目的是去扶人,让人自强,让人有信心,让人有能力,让人懂得怎么样再度起来。


  我们今天如何让未来两千万儿童各个不同,做最好的自己。我有时候想想,有些人读书就是有天赋,你怎么读也读不过他,他就是上辈子读书带来的,你真生气,没用。有些人呢,读书读不好没关系,他体育好、唱歌好,总有东西很好的,让他在这个地方成长起来,做最好的自己。


  现在我们的教育整个世界都一样,中国尤其严重,不管是楠木也好、杉木也好,全部锯成木板。每个人都不一样,怎么把每个人的天赋发挥起来,每个人受到尊重,每个人有自己的成长,这是教育应该要有专注的东西。


      老师累,不是累在一天备多少节课,而是一个班40个学生,你要明白40个学生的强项和弱项,根据他们的特点教育。


马云和云谷学校创校团队合影


      我们在试验的云谷小学,为什么一定每个人都得有回家作业,我就不相信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待了6个小时还没有学完,回家做3个小时会学完了。


      每个学生的回家作业应该是不一样的,有些语文好,有些数学好,就是应该不一样。回家最应该做的是什么,多做运动,多搞艺术。


  中国家长有一个问题,认为运动不就妨碍读书了?其实不是那么回事。运动会促进读书,读书好的人,要真正运动好的才牛。


      我三天前在印尼和奥委会主席巴赫一起坐着聊。其中他讲到科学证明,人只要运动,大脑里就有氧气,氧就多。氧多的人记忆力好,能够专注,能够记的东西长一点。反正我没有试过,但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其实运动和读书是不矛盾,合在一起才是真正我们要的人,他们是活生生的人。


  我前段时间讲要把学校拆并了,网上一片骂声。还有人跳出来说我不接地气,我觉得我比他们接地气多了,我看的乡村老师,我去的乡村学校一定比骂我的人多。但有一样,包括贫困地区怎么发展。


      我记得汶川地震的时候,我去了汶川,到了青川去看了一个村,后来我要当那个县的经济顾问。我去了那个村之后,真不知道该怎么当,啥都没有,没法发展。


  但是这个村里有100多户人家,领导说为了保障这些难民,原村住在原地,这个地方就在这儿建好回去。我是大不以为然,这些村民可能几百年前由于战乱的原因,由于什么原因,可能两户人家搬到这个地方,待在那儿。那时候森林资源、土地资源能够养这一两户人家。经过一两百年之后变成100多户人家,它的资源不能支持,有时候该搬出来的就得搬出来。把孩子搬出来,老人自然跟出来。


  现在农村的问题还是挺大,所以我个人觉得乡村教育是可以搞得好。教育农村最差,但是正因为农村薄弱,农村才是我们明天教育最大的机会所在。


      其实农村也想应试考试,但它没有机会。我考试进大学之后一个班24人,23个从农村来的。现在大学里越来越少纯农村出来的,前两天媒体上看的,爸爸拎着包,推着车,把孩子送到北大读书,上了大新闻。我觉得我们那时候都这样,现在的问题是农村的孩子怎么没机会这样了。


  农村的孩子有很多的天赋,在音乐、体育、美术各方面都能够发展。所以我自己觉得马云公益基金会,我是不太喜欢加这个名字,在我脑子里,“马云”跟我不是一个人,马云是马云,我是我,这是两回事。他们说一定要加上“马云”,意味着承诺,承诺我是愿意做的。


      但大家记住,我不是那个人,那个人是你们想象中的人。他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好,也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坏,你们已经把他想象成那个样子,反正我是不愿意当那个人!


  我们基金会在乡村教育上面,我希望多关注音乐、体育、美术,这些都是要从小开始教起,从托儿所、幼儿园开始教起。这些文化是种子,教和育是两回事。


      我们现在的学校过度关注了教,而忽略了育,育是品德,育是性格,育才是一个人有魅力


      有的时候这个人很聪明,读书很好,但我就不喜欢他。育不行,德不行。尤其中国过去是独生子女家庭,我们太需要孩子学会团队。不会团队合作,中国怎么和世界团队合作。我们的孩子不会团队合作,他们怎么可能受人欢迎。


  有时候这个人读书不好,但他与众不同,他懂得很多跟人之间交往的东西,他有爱,他讲义气。我是属于这样的人,读书不咋的,但是朋友很多。


      教育把它倒过来,有些孩子每天垂头丧气回来,考试考不好,多大点事,明天再来一次。但如果人不喜欢你,你身上缺乏这种东西的时候,没人愿意。这样的孩子培养出来都没有意义,这是我现在想的。


  所以我特别感谢姚明、惠若琪这些体育明星,体育的人出来以后到乡村教育,帮助那些体育老师,帮助那些人唤起对体育的热爱,对运动的热爱。我们对运动的热爱,对美术的热爱,对艺术的热爱欣赏,对音乐的欣赏,这些东西机器再牛也搞不过的。


  你去哈佛北大,看看国外这些名牌大学里面读书好的都是中国人,特能考试又怎么样呢,毕业之后又怎么样呢。你如果不懂得跟人合作,没有大爱,没有责任,没有担当,不敢出来说no,这种人是不会受人欢迎的。


      教育不是把孩子送给学校,而是学校、家庭、社会的责任都应该合在一起。


湖北18岁起就从教的朱幼芳老师

身患绝症会逐渐失去活动能力

她就用一根拉力绳

又守了三尺讲台数个春秋


  另外,我自己觉得如何搞好乡村教育。我也有不少想法,也感谢马云公益基金会的同事做了大量努力,不断总结经验。其实乡村教育,特别是贫困地区很多小学空无一人。大家知道希望小学有多少空在那儿,很多学校里六七个孩子分成四个年级,哪个老师愿意去。


      我们经常说鼓励乡村教师,但有一个东西,我们做公益的人是唤起社会对教育和乡村教育的关注。如果乡村教育不是国家社会全部投入,靠公益是撑不下去的。我们这些人就是呼唤、努力,尽最大的努力让社会关注。但真正要干事是国家要相信,家长要真正相信,大家共同去投入。


  每个人都希望他成为雷锋,但我们不能让雷锋穿补丁的衣服。我们要让乡村教师受尊重,但不能让乡村教师连工资都发不起。让他们跑到很远的地区,四五个学生,十来个学生,条件之差,我觉得这是不公平的。我自己觉得学生少,老师不愿去,学生教不好,形成了恶性循环,学校难以为继。大家看到的都是好学校,你要看看真正的学校,所以我提出要并校,住宿学校制。


  时代变了,我们那时候考试考得好的是农村学校,那时候知识青年下去了一帮人,那帮人教书教得很认真。后来教育改革后,好的老师都抽到城里,今天留在乡村的留守儿童,爸爸妈妈在那儿打工,留下的老头老太加上一些孩子们,谁愿意去这些地方。


      我最近还看到一份报告,当年中国国家就搞过并校计划,没成功。当年没成功,那是90年代、80年代。当年没成功,我是每天不成功每天在努力。


      凭什么八九十年代不成功,今天你就不努力了。今天高速公路已经是这个样子,而且这些孩子留在家里,所有父母都在城里。爷爷奶奶管不了他们,一下课全乱了套,所以乡村教育,寄宿制教育使得我们把学校资源整合起来,教师资源整合起来,把社会资源整合起来,真正开始关注,这是我们应该要走的路线。


冬天的甘肃山区大雪封山

送试卷的车辆开不进学校

校长就带着三位老师步行下山

在风雪中背回了3000份试卷 


  当然,好在我们这些人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骂,怎么说的,觉得自己对就搞下去了。阿里巴巴也搞了19年,我认为乡村教育搞个二三十年问题也不是很大。反正我们不要人家钱,他支持很好,他不支持,我们也要干的。


      因为这个不是为了说我们做得多了不起,而是我们觉得真正你到农村去看的时候,真不可思议。21世纪,在中国这样的土地上面,七八个孩子,两三个老师。而且七八个孩子还是不同的年级,就乱了套了,我们应该把他们并起来。


  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些东西搞好,真正想做的人永远不缺理由。不想做的人,永远少不了借口。哎呀,这里做不好。反正我自己觉得,我们真正学会的是,别人在努力做一件事情,你有不同意见,你和他交流,人家要坚持做,very good。我觉得在座每个人请多关注乡村教师,他们变革是我们国家巨大的进步。


  假设我们今天这样的社会,每年依然有上千万贫困儿童缺乏良好的教育,大家知道缺乏营养我们看得出来,像我这样瘦,感觉叽叽歪歪的样子,如果能把缺乏教育的图画出来,非常可怕。


      缺乏教育的这张图如果描绘出来,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有多少人是严重教育缺乏者,这些人一定会给社会带来麻烦,给我们的孩子带来麻烦。


      你不要认为你照顾好你的孩子就可以,因为他的同学,他的时代将来会有大批这样的人出来。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多花点时间在乡村教师上。


      而乡村教师也希望大家多关注乡村的校长,很多校长是没有经过训练的。因为老师干了十年,没有其他老师,他就当校长去。他也不知道什么叫财务,什么是招聘,什么叫激励。如果校长没有经过领导力的培训,管理的培训,系统的培训,会发生什么事情?校长没有远见,这个学校还搞得好吗,搞不好。


  我们去年推出乡村校长计划,我深以为傲。尽管这是第一年开始,我们尽量让乡村教师走出去。住宿制学校有太多的东西做,都是麻烦。总得有人尝试,总得有人分享这些东西。   


  今天马云公益基金会专注在教育,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议共同参与,哪怕你去待半天,看看住宿儿童,看看乡村教师,我觉得这就是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包括网上只要有乡村教师的新闻,点开看一下,给他们点个赞,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福报,最大的功劳,谢谢大家。

编辑:小皮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