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张爱玲、莫言等名家告诉你北京应该这么玩!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香山的红叶,钓鱼台的银杏,陶然亭的芦花……北京,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迷人古都无论在哪个季节都显得尤其美丽,难怪鲁迅、老舍、郁达夫、张爱玲、三毛等文人皆不吝溢美之词并因此留下了不少名篇佳作。
杨朔:
把叶子送到鼻子上闻了闻,那叶子发出一股轻微的药香……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
点评
从曹雪芹到纳兰性德,多少文人墨客迷恋那漫山遍野的一抹鲜红。正所谓闹处无美景,美景必静观,赏红叶需选霜降时节,秋高气爽,风日晴和,幽静的深山中可见红叶随风飞舞,正如李白在《夜泊牛渚怀古》中所描写的“枫叶落纷纷”的绝美景致。
郁达夫:
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点评
江南生人的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回忆,每到初秋总会想起北京。在天高云淡的季节,郁达夫总安享于“清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史铁生:
她总是看着我,轻轻地跟我说,‘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母亲是喜欢花的……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点评
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里回忆起自己母亲带他去北海赏菊。其实,北海早在明代就有皇家和大臣们“西苑观菊”的记载。“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之雅景可谓美不胜收。
鲁迅:
秋天的月,无论是瘦弱的,还是丰满的,总是最明亮的……俯瞰北京古城的色彩。紫禁城的红墙、金色的琉璃瓦、深红的廊柱、墨绿的古柏、汉白玉的雕栏……这些色彩总是异常分明。
点评
千余年来北京城遗留下来大量不同类型的建筑,其中最重要的是宫殿、祭坛、园林、陵墓等建筑群,而紫禁城、王府和皇家园林共同构成了北京内城的皇家文化。秋日漫游景山公园,俯瞰故宫,感受它的沧桑,思绪总会不自觉地飘荡在它的历史当中,静静的,一种别样的意味油然而生。
三毛:
后海最初吸引我的,当然跟你们一样,必须是酒吧里的各种啤酒和姑娘。穿过拥挤的人流,这里几乎是帝都中心唯一的一片亲民水域。自由游弋的野鸭们灵动地穿行在造型搞怪、行动笨拙的脚踏鸭子船之间。
点评
秋天的什刹海安静祥和,夕阳西下泛舟水上,更有白居易《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感觉。
林语堂:
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不足为奇,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慨,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的意味。秋天的景色,更华丽,更恢奇,而秋天的快乐有万倍的雄壮,惊奇,都丽。
点评
走在北京秋天的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满目的黄叶迎风飘舞,其中,钓鱼台的银杏大道最为知名。一叶知秋,北京城里的秋叶,可谓是秋天最美的“信使”。
莫言:
秋天,北京的天是最蓝的,蓝得好似澄澈的海,如果天上有几朵白云,白云就像海上的白帆。如果再有一群白鸽在天上盘旋,鸽哨声声,欢快中蕴涵着几丝悲凉……
点评
莫言在《北京秋天下午的我》所描绘的,都是北京胡同里淳朴而独特的气息,斑驳的木门和砖墙,昭示着这里的浓厚的文化历史和传统。在北京的老城区里,错落分布着白塔寺,福绥境大楼,鲁迅博物馆和旧居,还有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旧宅……随意一个秋日的午后来这里走走,十分惬意。
张爱玲:
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沥沥的声音。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袈裟鲜艳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的洗礼。那潮湿的红砖,发出有刺激的猪血的颜色和墙下绿油油的桂叶成为强烈的对照。
点评
潭柘寺,是朱自清心中最有诗意的寺院,更是众多名人的静心之所。它拥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古树参天,佛塔林立,寺院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呈马蹄形环护,宛如在九条巨龙的拥立之下。更有翠竹名花点缀期间,环境极为优美。张爱玲笔下的雨天潭柘寺更是意境幽远。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