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均每天读书8小时,一年读了600多本书:这个“图书馆女孩”火了!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平均每天读书8小时,1年读600多本书……近日,山东大学文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丁安琪走红校园,因为热爱读书、读书量惊人,她被同学和老师们称为“图书馆女孩”


平均每天读书8小时,1年读600多本书……


丁安琪就读于现当代文学专业,她告诉记者,自己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是8小时,目前正在研究著名作家巴金和萧红的作品,每天至少精读两本巴金的作品。


丁安琪在山东大学小树林晨读。


除阅读专业书籍,她还广泛涉猎文学、历史学、哲学等多学科的图书。丁安琪说,多元化阅读很重要,她喜欢现当代作家余华、严歌苓等人所写的风格独特、贴近生活、能够引发关于对生命思考的书籍。


“读书时,就像在和他们进行心灵对话。”


丁安琪在山东大学图书馆内读书。


“我很享受一本厚厚的书越看越薄的那种过程。”


丁安琪说,她还记得有一天早晨借了5本书,结果到晚上9点时,全部读完了,一天基本没出图书馆。

  

通过不断学习,不断阅读,到大三下学期结束,她的学习成绩已经上升到了班级第二名。丁安琪说,如果不读书,我超越不了他们。

  

由于成绩优异,2018年,丁安琪被保送山东大学研究生。


“一天不看书,我会恐慌,觉都睡不着。”


谈及为何喜欢读书,丁安琪说,她从小受父母熏陶。爸爸是教师,妈妈从事文职工作。从小爸爸就为她在图书馆办了借书卡,之后除上学时间外,课余空闲,丁安琪都在博览群书,从普通作文选到人物传记、文学典籍等。


“书和我已经融合为一体,一天不看书,我会恐慌,觉都睡不着。”


丁安琪说,读书已经成为她的一种生活习惯,为让自己能读下去像砖头一样厚的书,她常将手指插在书页里,把手放在书中,直至自己坚持读完。


丁安琪在写读书笔记。


“很多现代人因繁忙或其他原因丢掉了珍贵的阅读习惯,变得浮躁。用聊天表情代替一切,提笔忘字,让文字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逐渐丧失。”丁安琪觉得,阅读不仅对学习有重要意义,还能塑造性格,让人学到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冷静、博大、宽容的心态看待生活。


她说人们不仅要读书,还应该读经典好书。“何谓经典?经典蕴含着独特的思想与精神,且不会随时间而改变。”


丁安琪说,自己感到疲惫时,也会将古风小说、穿越小说等类型的书籍作为调剂,以放松大脑。但是,此类难度不高的书籍启发心灵的作用不大。


网友吵起来了:有啥用?


面对丁安琪,网友却吵了起来,不少网友为她点赞,“爱读书的姑娘最美”。但也有网友却表示,一年读了这么多书“用处不大”,还有网友认为,“读书在质不在量”


      这种观点遭到其他网友的反驳:




读书这件事,当然不能以“用处”去定义评价。莫言曾说,文学最大的用处就是无用,这种境界放在读书上同样适合。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保证一天8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可能有点难度,但是睡前把手机放在一边,总能挤出时间看一些书。怎样利用好时间,读好书?董卿的这段采访相信会给你更多的启迪。



问:你的阅读习惯是?


我一直保持每天睡觉之前一个小时的阅读,这个是几乎雷打不动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很多人说)你还能坚持吗?我说这个好像无所谓坚不坚持。就是你习惯了,卧室里没有电视机没有手机,没有任何电子产品。这个是我的一个习惯,安安静静地看会儿书就可以睡觉了。


问:值得反复看的书有哪些?


其实可值得反复看的的书不多,我有特别热爱的书,比如说《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茶花女》。但我不会反复看,好多人一本书看十遍八遍,一首歌听个上百遍的。我很少干这样的事情,包括一部电影,我爱到一部电影比如说我可以坐着飞机,飞到一个正在公映的地方。有时候我们(这边)可能看不到,看完了再回来,但我也不会再去看第二遍。时间有限,把时间留给新鲜的东西。


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反反复复阅读的,唐诗宋词,因为他短小。随着你年龄的增长,不同的生命阶段,读一首诗一首词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可能小的时候就觉得风花雪月的东西会更触动到自己,但是大了之后就为什么会越来越喜欢苏东坡甚至喜欢陆游,觉得哎呀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他们都写在诗词里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说他简单吗,没有一个字你不认识的。可能你小学,甚至没到读小学的小朋友,早教都有了。你写不出来呀,我觉得这个太伟大了,它的这种精神的内涵,他面上的极简,和它背后所包含的,纵横捭阖的这种精神的情怀和高度,就让你赞叹不已。写出千古能够引起共鸣的情感,挺难的。


问:听说书有治愈效果?


其实我从来不觉得书是这么直接了当的,好像有治愈功能啊,这个人群去读这本书你就好了,你就治病了。读什么都有帮助,真的。开卷有益这四个字我还是很信的。你没发现么,我觉得不要说好像抱着目的去读一本书,哪来那么多目的呀,高考失利了,那就去看看《约翰·克里斯多夫》吧,人这一辈子到底要经历多大的挫折和坎坷啊,才会有所成就。

编辑:青柠



综合自中国青年报(ID:zqbcyol)、中国新闻网、环球人物等。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