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问这三个问题,养成批判性思维并不难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批判性思维在阅读与写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对文本的解读来习得。
教师在课堂上多问这三个问题,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生在阅读中经常思考这三个问题,也将大大提升思辨能力。
在了解批判性思维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另一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这是一种和批判性思维相对立的思维模式,指的是单向接收,有点拿来主义的意思;而批判性思维讲求的是在吸收的同时要做出质疑,分析,评价、反思。
批判性思维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通过分析和评估做出更好的判断。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专门的思维方式,其目的无外乎是做出更好的决策和判断事情的对错。
批判性思维在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都会用到,尤其是对中学生而言,无论在阅读中,还是写作中,一旦脱离了批判性思维,思维就容易变得片面、狭隘。
想要培养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在阅读分析与写作中脱颖而出,就要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方式:
1.你的论点有什么支撑?
芝加哥大学的一间教室里坐着18个刚刚入学的年轻人,一个穿着黑色卫衣的年轻学者走进了教室,用粉笔写下了一个问题:“强权是否就是真理?”
反对的同学们纷纷开始抛出一些熟悉的词汇——人权、自由、平等——而支持的同学们则开始假设如果纳粹德国赢得二战之后,世界的价值观会有怎样的变化。年轻学者耐心地听完每个同学的回答,把同学们的回答一个一个地用“前提—结论”的方式总结成三段论,写在黑板上。
“这些前提条件可以保证结论的成立吗?”
结果是,经历了仔细的检验之后,每个同学都没法在逻辑上自圆其说。同学们尴尬地发现,虽然我们每个人心中有强烈的想要证明自己观点成立的欲望,但在证明自己观点上却无从下手。
年轻学者笑了笑:“如果你的观点在逻辑上不能成立,怎么说服别人呢?”
这是这些学生大学生涯里印象最深的一堂课,尽管他们学到的道理回过头来看并不深奥:理解观点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学会给自己的观点提供合理的支撑。
拥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不会盲从的作者,而是会对知识进行无畏的探索和质疑。
2.论点的支撑是否合理?
在可追溯的历史视野内,世界上第一个定义“批判性思维”的人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杜威在《我们如何思考》中把批判性思维称之为“反思性思维”。
杜威认为,人和物体的最重要区别在于:人可以自我革新,而物体一成不变。物体的改变只能受到外在的影响,而人自我革新的方式在于积极、主动的思考。
对于任何一个观点,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读者的第一反应不是“我需要找到正确的理解方式”,而是“作者的这个观点有什么支撑”“这样的支撑是否合理”。能够问出第二种问题非常可贵,但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们普遍缺乏这种把文本放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与之对话的能力。
高中课堂上常会讲到《独立宣言》,这篇文献的观点人尽皆知:北美殖民地应当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出来。但阅读《独立宣言》的目的并不是了解这个著名的结论,因为答案在初中历史书上已经写得明明白白。
一名教师教学生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一段一段地分析出《独立宣言》里的段落。慢慢地,他们开始读懂《宣言里》“人人生而平等”是为了证明“一个践踏人的基本权利的政府应该被推翻”;列举了27条英国国王的暴行,是为了证明“英国政府的统治在践踏人的基本权利”。以上两个证明得出一个逻辑严密的推论:英国的殖民统治应当被推翻。
用细读的方式去探究文本观点具备什么样的支撑,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就是从阅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意义。自然而然地,学生们开始思考和质疑:《独立宣言》所说的权利是否真的不可剥夺?作者的指控是否足以构成暴力革命的理由?
杜威“反思性思维”的概念点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即是教人思考。培养主动的思考、积极的反思比起单纯的知识传授来要重要得多。这其实代表了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把“育人”当成教育的终极目的。
约翰·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叫、心理学家、教育改革者
3.还有没有别的观点?
关于批判性思维,还有一个普遍的误区: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够是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体制问题。但实际上,即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美国,很多学生也并不懂得批判性地检验复杂的观点。
培养批判性思维,通过简单的文本阅读就可以做到。只要学生和老师之间有开放、尖锐的互相质疑,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是比较自然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强调标准答案。
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如要启发学生思考,就少不了提问。面对教师的提问,学生一开始肯定会期待他答中了“正确”答案,从而得到教师的表扬;即使没答“对”,也会期待教师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他。
事实上,无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工作中,有很多问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没有正确答案的,一切由人去发现、分析、理解、选择、陈述,有时还需要协调不同人的看法。
批判性思维对人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培养人的多向思维方式,使人认识到世界并不是用“对”和“错”、“好人”还是“坏人”就能简单划分清楚的,因此,教师需要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课堂。
尤其是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在任何情况下,对文本的解读都不是唯一的,只要言之有理、站得住脚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
当一个人对文本做出了解读时,除了充分肯定其回答中合理的地方,教师还应该问一问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别的观点?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别人解读的基础上“挑毛病”、问问题,寻找别人思维逻辑上的漏洞,被“挑刺”的同学也可以尽力为自己辩解。发散性的提问——回答是形成批判性思维形成的最佳途径。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思考的态度,掌握批判性思维也是一个人心智成熟的关键一步。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