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瀑挽联送别“中国核司令”:隐身40年,记住他就是记住这一代人!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我们总不愿说再见。

更何况,是与英雄作别。


      11月21日上午,“两弹一星”元勋、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程开甲院士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至此,我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仅余四位在世。


      19位辞世的“两弹一星”功勋的风采,从此只能长存于我们民族的记忆中。


      来自社会各界的悼念人士排起了长队,送行的队伍绵延数十米……



      在现场,一位程老浙大校友的回忆,再次把我们带回了共和国的砥砺岁月:


在程老家的书房里有一整面墙的书柜,一块独立支架的黑板上,还留着一些公式演算的字迹。黑板边放着一叠叠手写标签的录音卡带,那是程先生当年在大漠深处做研究时,从电台录下来的古典音乐。


戈壁大漠,隐姓埋名

谁能数清

这些音乐陪伴过多少科研日夜

见证过多少家国热血的朝日晚霞

如今,斯人已逝

怀念却如音乐一样,永远流存


在告别仪式现场

挽联如瀑




      网友们也纷纷在线送别程老,致敬国家功臣


李连达、陈创天、侯芙生

邓起东、谢世楞、程开甲

一个月内,中国痛失6位重量级院士


在这6位科学家中,

年纪最大的是101岁的程开甲,

最年轻的是81岁的邓起东,

他们都在各自领域立起了座座丰碑。


程开甲走了

两弹一星元勋在世仅余4位



中国“核司令”,

曾“消失”20多年不发一篇论文


直到离世,程开甲这位老科学家

对很多人而言可能都还比较陌生。

有人说,

他可能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

公开学术成果最少的一位了——

一个直观的数字是,

在他参加核武器研试的20多年中,

其发表论文数量为零。



就是这位个头儿不高

穿着旧背心、不起眼的“小老头儿”

设计领导了包括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在内的

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

首次竖井试验等

共计30多次核试验

(中国总共进行过40多次核试验)

成为让美国、苏联都颤栗的

中国“核司令”


如果你是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

今天,一定要知道他的故事


从留级三年的顽劣少年

到奋发图强的物理天才


1918年

程开甲出生在江苏吴江的富商之家

程开甲的祖父是

丝绸之乡吴江远近闻名的成功商人

他期望子孙能考取功名

孙子还未出生

他连名字“开甲”都预想好了

开,就是开转

甲,就是第一名

可祖父没等到这一天

去世后第二天,程开甲出生了


少年程开甲


7岁时丧父,9岁时生母出走

家庭的重大变故

让少年程开甲的性格变得更加叛逆

他上小学时因为留级三年

得了一个外号“年年老板”


12岁时,程开甲拿了家里的钱跑到了上海

花个精光后露宿街头

被家人找回后痛打了一顿

这破天荒的一顿痛打惊醒了梦中人

从此,程开甲开始发愤读书

第二年,就考入了嘉兴秀州中学

这所中学,培育出了

10位院士级的科学家

陈省身、李政道都毕业于此


前排左三为程开甲


初中二年级时

程开甲开始崭露头角

不仅能把圆周率轻松背到小数点后60位

更能将1~100平方表倒背如流

他甚至设计了一艘不用烧煤

靠水力驱动的大船

他对科学的兴趣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程开甲的另一强项是英语

高三时,他代表秀州中学参加

浙江全省的英语朗诵比赛

得了第一名


▲1937年程开甲(右二)获浙江省教会中学英文演讲比赛第一


1937年,程开甲高中毕业时

因为成绩极为优异

被上海交大和浙江大学同时录取

他最终选择了

当时被称为“东方剑桥”的浙江大学



在浙江大学

程开甲遇到了中国科学界数位顶尖大师

除了校长竺可桢先生

物理系更是一支“王牌军”

有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先生

核武器研制奠基人王淦昌先生

数学家苏步青先生、陈建功先生

几年后,李政道考入浙江大学

成为程开甲的师弟



在浙江大学就读的四年中

为了躲避日本侵略者的炮火

浙大搬了7个地方

1939年,日本军机轰炸浙大

程开甲的衣服、被褥、书籍

笔记本都化为了灰烬


程开甲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两行字:

“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科技落后。

拯救中国的方法:科学救国。”


程开甲在浙大的成绩单


三十年代,留学德国的王淦昌回国以后,

就在浙江大学任教。

程开甲当时是浙大物理系三年级学生,

听王淦昌作有关《铀的裂变》的报告。

王淦昌介绍了三十年代末

哈恩和迈特纳发现铀原子裂变现象的经过。

程开甲就这样第一次接触了原子核的问题,

因为印象极为深刻,

以至于他说自己搞原子弹是命中注定


从浙江大学毕业后,

程开甲即到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

拜在量子力学理论奠基人马克思·波恩的门下,

攻读量子力学理论。


▲1946年程开甲(前排左4)赴英留学时在香港启德机场


先后师从波恩的中国留学生有:

彭桓武、杨立铭、程开甲和黄昆。

波恩的学生中,

有福克斯、卢森堡、费米

也都是搞原子弹的,

他们都是程开甲的洋师兄,

程开甲的中国师兄彭桓武也来搞原子弹了。

程开甲说,

他来搞原子弹,除了用“命中注定”,

还真找不出什么更好的解释了。


▲程开甲(后排左1)与导师玻恩教授(前排右1)在一起


1949年4月的一天晚上

身在苏格兰出差的程开甲

从一个电影新闻片上看到

长江上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

不顾人民解放军的警告,公然挑衅

被解放军炮火击中,升起白旗



看到停在长江的英国“紫石英号”军舰,

被中国军队赶走了,

程开甲心中非常高兴。

“我们那个时代的青年人,

都爱国,

看到中国有了希望,

我就决定回来。”


在程开甲90多岁高龄时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仍然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已经拿到博士学位的程开甲

在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的研究员

他后来回忆说:

“那时已经是新中国了,

要想回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经过几番周折,

1950年回到中国。



一张纸条,程开甲三个字

成为国家最高机密


因为曾在浙江大学读书,

程开甲回国后就在浙江大学任教。



如今,经常会有人不解:

 “他们这代人抛弃金钱、地位,

回国为的是什么?”

程开甲回答:

国外你再大也是外国人!


▲1957年南京大学物理系合影(第2排右6程开甲)


1960年3月的一天

程开甲正在实验室全神贯注地忙碌

忽然接到通知调他到北京,

到花园路报到,

也不知这是个什么单位。


程开甲说,

后来李觉接见了我,

才告诉我调我来搞原子弹。

李觉说,调我来北京,

是钱三强推荐,经邓小平批准的。

我当时就想:

我没有这样重要吧。



从此,这位物理学教授的命运发生改变

他走下讲台

在科学界销声匿迹几十年

“程开甲”这个名字

和他从事的核武器事业

成为了当时中国的

 最高机密!


藏身罗布泊22年
成为中国的“核司令”

程开甲来到九所时

原子弹研制正处于起步阶段

当时的技术副所长有三位

朱光亚、郭永怀、程开甲




1960年,苏联专家突然撤走

中国的核武器研究全面陷入巨大困难中

那段时间

为了能尽快取得原子能技术的突破

程开甲脑袋里想的全是数据

一次排队买饭,他把饭票递给师傅,说:

“我给你这个数据,你验算一下。”



那时候,中国研制原子弹条件艰苦到

以算盘、计算尺和仅有的手摇计算器

来处理大量的数据

经过无数次的研究、推算、验证

程开甲在国内首次估算出

原子弹爆炸时弹心的压力和温度

为原子弹的总体力学计算提供了依据


科研之路容不得一点马虎!


1962年,核试验正式提上日程

钱三强等领导决定

兵分两路:原班人马继续原子弹研制

另外组织队伍,进行核试验准备

程开甲听从国家安排

放弃自己最熟悉的理论研究

毫不犹豫转入全新的领域:

 核试验!


这是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中国核试验基地,罗布泊马兰红山基地!


在短短两年里

程开甲召开了近两百次任务会

制定了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总体方案

研制了原子弹爆炸测试所需的

1700多台仪器和设备


程开甲提出的“百米高塔爆炸方式”

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立下了汗马功劳


1964年4月

程开甲带着他的人马开进

位于死亡之海罗布泊腹地的

中国核试验基地——马兰

至此,第一颗原子弹的

总装战役全面打响了


刚到罗布泊时,

他们在孔雀河边搭帐篷住了下来。

当时罗布泊试验基地的一些地方还没有名字,

基地司令张蕴玉说:

还是按照苏联编号方法。


可是张爱萍说:

这个地方叫孔雀河,

这样好的名字不用,还用什么。

孔雀开屏多美,

这个地方就叫开屏吧。


程开甲说:我们对基地进行了考察,

每到一个地方,

张爱萍就给那个地方命名。

兵站附近又有一条河,又生长甘草,

他起名为“甘泉”,

女同志住的地方叫“木兰村”,

此外还有“黄羊沟”“蜻蜓山”“骆驼山”“白云岗”,

基地大本营所在地有马兰花盛开,

所以取名为“马兰”。



这是一场异乎寻常的“测试”

人测试设备的性能

设备也测试人的技术和意志

50摄氏度的高温、又涩又咸的饮用水

戈壁滩上的飞沙走石

颠簸不平的“搓板路”

严峻地考验着每一个人


中央决定,将原子弹试验的

时间定为1964年10月16日15时


14日、15日两天

程开甲既紧张又兴奋

他的神经,每分每秒都死死绷紧

14日晚7时20分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

被平稳、安全地吊上102米的塔顶

在密闭工作间就位



作为核试验基地的最高技术负责人

从原子弹吊上塔顶的那一刻开始

他就把心悬到半空中


10月16日,天刚亮

程开甲就披衣起床

那天,他的岗位在离爆心17公里的主控站

和张蕴钰、张震寰、李觉、朱光亚等在一起


▲第一颗原子弹主控站(左2为程开甲)


在爆炸前,程开甲不止一次地说

它不可能不响

他薄薄的嘴唇颤抖着

那样子像是对原子弹爆炸成功祈祷


14时50分,张震寰在主控站发出口令

全系统进入自控状态,9、8、7、6…

在读秒声中,大家屏住呼吸



顷刻,惊雷般的巨响打破了万般寂静

蘑菇云腾空而起

总指挥张爱萍立刻接通周总理的电话:

“我们成功啦!原子弹爆炸成功啦!”

周总理也很激动

但他镇静地反问道:

“怎么证明是核爆炸?”


法国第一次核试验没拿到任何数据

美国、英国、苏联第一次核试验

只拿到很少的数据

而程开甲领导的核武器试验研究所的

1700多台仪器全部拿到测试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

程开甲给了张爱萍一个肯定的回答:

“这次爆炸是核爆炸,

爆炸当量为2万吨。”



这一声戈壁惊雷

让祖国各地一片欢腾

它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让所有的炎黄子孙扬眉吐气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程开甲则开始了他

长达20多年的“罗布泊时间”

更开始了此后30多次

与“魔鬼”的较量

深入“核爆中心”
与魔鬼较量


许多人谈核色变

说核是魔鬼

而程开甲

就是专门跟魔鬼较量的人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珍贵的

曾被保密很多年的画面


1966年10月27日

中国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年6月17日

中国第一颗氢弹核爆炸成功

采用的是空投的方式


1969年9月23日

中国首次地下核试验成功

同年,程开甲妻子高耀珊带着孩子们

离开江南的家,扎根戈壁

一住就是十多年


1976年,程开甲与妻子高耀珊在罗布泊红山基地


从1962年筹建核武器试验研究所

到1984年离开核试验基地

22年里,程开甲一直坚守在罗布泊

先后主持了30多次

各种类型的核武器试验


这位身份高度保密的中国“核司令”

一次又一次地震惊世界


20世紀70年代,程开甲在做任务前动员


在第二次地下核试验成功后

程开甲和朱光亚

决定进入地下核爆后的爆炸中心实地考察

到原子弹爆心作考察

在我国前所未有

在世界试验史上也无先例


在地下深层岩石中发生的核爆炸

埋藏着看不见的核爆现象

更埋藏着看不见的、恐怖的核污染

但程开甲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左3为程开甲


他们无惧危险

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

就钻进开挖直径只有80厘米的管洞

匍匐着爬行10多米来到了测试间

见到这里四周布满了黑色玻璃体

就像一座怪异的水晶宫


为了掌握准确真实的数据

程开甲、朱光亚冒着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向已被爆炸波挤扁的洞口前进


▲程开甲在地下核试验现场


他们已顾不上自己身体

遭受了多少核辐射剂量

抓紧时间查看着试验中所发生的问题

他们用自己的身体

为中国的核武器发展

拿到了许多第一手珍贵的资料和数据


向中国核司令
程开甲,致敬!


中国为什么要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

发展核武器技术?

程开甲的回答掷地有声:

 “世界上最可靠的安全,

  就是让敌人知难而退。” 



1996年7月29日中国最后一次核试验现场


1996年7月29日

中国成功进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实验

当晚,中国政府发表声明

郑重宣布:

从1996年7月30日起

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程开甲得知这个消息激动万分

他说:

“我永远忘不了

过去中国被人看不起、受人欺侮的滋味。

有了原子弹,

中国人才真正挺直了脊梁。

我们为核武器事业而献身,

为的是让我们的祖国

能硬邦邦地站在世界人民面前。

我们做到了……”


1999年9月18日

国家授予23位科学家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直到这一刻

隐姓埋名了40年

为核武器做出巨大贡献的

中国“核司令”

才第一次走进了公众视野

程开甲三个字

才终于不再是秘密


99岁的程开甲院士,授勋“八一奖章”的照片!


军内作家彭继超在马兰基地工作近30年,

曾多次采访程开甲。

1978年在马兰基地程开甲的书房里采访时,

他住的就一座简朴的“干打垒”平房,

房子旁边有一条无名的小溪,

小溪周围是天山山脉一群无名的山峦,

群山外面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当时,他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中隐姓埋名十多年。


“程开甲喜欢数学,

但那时手边却连一个最简单的计算器也没有,

他只能在一块小黑板上

密密麻麻写下一个又一个数学公式;

他喜欢听交响乐,

当时甚至没有一个砖头式录音机;

他那年近花甲的老伴

每天穿着带补丁的旧军装,

扛着铁锹和随军家属们一起去开荒、翻地,

种植土豆和大白菜;

院子里,

经常跑着几只正在刨食的老母鸡。”


程开甲对小黑板情有独钟,家里的办公室也有一块


在采访中,彭继超问程开甲:

“您如果不回来,

在学术上会不会有更大的成就?”


程开甲感慨地说:

“如果不回来,

在学术上也可能有更大的成就,

但那我最多只是一个二等公民身份的科学家,

绝不会有现在这样幸福,

因为我现在做的一切

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程开甲说:

“我是一个中国人,

我不可能到美国去喊‘美国万岁’,

我只能喊‘中国万岁’。

我这辈子的最大心愿就是

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20世纪50年代,中国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钱学森、邓稼先等后来家喻户晓的科学家,当年隐姓埋名去了戈壁大漠,参与这项秘密工作。

  

      钱三强当时找邓稼先参加原子弹研制时,告诉他“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是邓稼先的至交好友。多年以后,他问过邓稼先“两弹”研制成功后的奖金问题。

  

      邓稼先告诉他:“奖金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这还是最高级别的奖励。当年,发给整个“两弹”研究团队的奖金总额是1万元,奖金按照10元、5元、3元等级下发。

  

      1999年9月,国家表彰为“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当时,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已经去世。

 

      近20年来,“两弹一星”奖章的主人们,随着年岁增长,渐次告别人世。目前在世的4位是97岁的王希季、92岁的于敏、89岁的孙家栋和89岁的周光召。


在世“两弹一星”元勋(4位)


王希季(1921.7-)火箭、卫星

于 敏(1926.8-)氢弹

孙家栋(1929.4-)导弹、卫星

周光召(1929.5-)原子弹、氢弹


已故“两弹一星”元勋(19位)


王淦昌(1907.5-1998.12)原子弹、氢弹

赵九章(1907.10-1968.10)卫星

郭永怀(1909.4-1968.12)原子弹、氢弹、导弹

钱学森(1911.12-2009.10)火箭、导弹、卫星

钱三强(1913.10-1992.6)原子弹、氢弹

王大珩(1915.2-2011.7)卫星、原子弹

彭桓武(1915.10-2007.2)原子弹、氢弹

任新民(1915.12-2017.2)火箭、导弹、卫星

陈芳允(1916.4-2000.4)卫星

黄纬禄(1916.12- 2011.11)导弹

屠守锷(1917.12-2012.12)火箭、导弹

吴自良(1917.12-2008.5)原子弹

钱 骥(1917.12-1983.8)卫星

程开甲(1918.8-2018.11)原子弹、氢弹

杨嘉墀(1919.7-2006.6)卫星

陈能宽(1923.5-2016.5)原子弹、氢弹

姚桐斌(1922.9-1968.6)导弹、火箭

邓稼先(1924.6-1986.7)原子弹、氢弹

朱光亚(1924.12-2011.2)原子弹、氢弹



国之栋梁,一路走好!

程老,一路走好!



综合自文汇报、北洋之家、中国青年网等。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欢迎订阅《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