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豆瓣9.3!这部央视最高人气纪录片,终于拍出了中国最牛大学的传奇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西南联大,心向往之。”


      1999年,中国授予23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其中8位,出自同一所学校。


      有人觉得难以置信。


      事实上,这所学校,还培养出了2名诺奖得主、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100多名人文大师以及174名两院院士。


      这就是由三所大学临时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大。它仅仅在昆明存在了8年零8个月,毕业生不过3343名,却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中国最好的大学



      西南联大培养的人才,超过战前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30年培养的人才的总和。


      许多著名学者的重要著作,都在这8年时间内铸成。如钱穆的《国史大纲》,冯友兰的“贞元六书”,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等,著作的数量与质量,至今难以超越。


联大校友杨振宁、李政道在诺奖颁奖典礼

      最近,央视推出了关于它的纪录片——《西南联大》。


纪录片《西南联大》


      纪录片一播出,就在豆瓣拿了9.3分


      这是一段百看不厌的历史,“这个学校就是起到了这么巨大的标杆作用,在血与火的岁月里,呈现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代知识分子的光辉。”五集纪录片,又唤起了人们心底的那句话: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西南联大》纪录片五集完整视频,请点击下面的链接地址收看:


第一集:八音合奏

https://v.qq.com/x/cover/fw4hh6seulgqm3k/s0028sls87n.html?


第二集:刚毅坚卓 

https://v.qq.com/x/cover/fw4hh6seulgqm3k/z00283t723c.html


第三集:大学之大

https://v.qq.com/x/cover/fw4hh6seulgqm3k/v00286ucgo8.html


第四集:火的洗礼

https://v.qq.com/x/cover/fw4hh6seulgqm3k/e0028uf5xt4.html


第五集:嘉荫长留

https://v.qq.com/x/cover/fw4hh6seulgqm3k/v002874ya9f.html



      《西南联大》所呈现的,是那个大师辈出的时代。


 采访到的西南联大校友, 平均年龄93岁

 

      《西南联大》的导演徐蓓说,这个纪录片拍了2年多,一共采访了17位在世的西南联大校友。其中最年轻的彭珮云女士89岁,还有一批都是98、97,还有100岁的。当讲到西南联大的时候,每一个人眼睛都在放光。

      他们每个人都记得自己的学号。“P字好,T字香,N字没人要。”P、T、N分别代表了北大、清华和南开的学籍身份。


      他们说,西南联大那个时候要张榜的,张榜时不会写谁谁谁得了多少分,而是把学号写在上面,所以每个人都非常在意自己的学号。


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学籍身份

      采访巫宁坤先生时,他非常激动。本来约好早上10点钟采访的,他那天凌晨2点就起来了。


      他夫人说,巫先生经常在梦里大声地说一个地名“大西门外”,“大西门外”就是西南联大校址。


      采访许渊冲的时候,他说你知道我大一跟谁同班吗?我跟杨振宁同班,他是我的同桌。


      采访杨振宁的时候,杨先生自己说,我有一个同学不知道还在不在世,他叫许渊冲。


      摄制组告诉杨先生,许渊冲说他一定要在100岁前把莎士比亚全集翻译完。杨先生就笑了,说他还在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他是嫌别人翻译得不够好吗?


许渊冲自述联大国文课 / 《西南联大》纪录片


      许渊冲说:英国伦敦大学有一个教授,说我是世界有史以来第一个,并且现在没有第二个,能够把中文诗翻译成英文法文诗,又能够把英文法文诗翻译成中文的。

      他说,“我的根在西南联大,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罗庸……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国文课。”


 中国大学史上的第一豪华天团 


      西南联大能够出这么多杰出校友,与强大的师资分不开。


      看当年的老师名单,完全就是一个豪华天团,全部是让你振聋发聩的名字: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陈寅恪、赵元任、钱穆、钱钟书、金岳霖、冯友兰、华罗庚、朱光潜、费孝通、潘光旦……



      西南联大,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名校组成。


      1937年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北大清华两所顶尖名校,开始后撤。天津私立南开大学,几乎被日军全部炸毁。其实最后三所大学的联合,是不得已而为之。三所学校南迁至长沙,后定址昆明,一路颠沛流离,却始终没有停止教育和学习。


常务委员会三名成员 / 《西南联大》纪录片


      三所大学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共同组成常务委员会,共同领导校务。


      张伯苓很厉害,曾就读于新式学堂,留洋读书。在天津,他与教育家严修一起,创办了一系列南开学校。


      张伯苓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蒋梦麟,曾任南京第一任教育部长。有人称,蒋梦麟是民国教育史中,仅次于蔡元培的第二号人物。蔡元培卸任后,他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并带领北大走向中兴。


      张伯苓和严修的学生梅贻琦,则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三个人里面年纪最小,且清华的实力保存最为完整,所以西南联大校务,他出力最多。后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学生黄严复在书中写道:梅贻琦是“一个时代的斯文”。


      除了三位校长,西南联大的师资力量,是如今任何一个学校都无法达到的。


      1941年在西南联大任教的179名教授和副教授,其中156位有留学经历,既接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又与世界学术前沿接轨。每一个能数出来的名字,都是现代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西南联大部分教师合影 / 《西南联大》纪录片


      梅贻琦是清华大学校长,因此西南联大也更多地贯彻了清华的教育理念。其中一条是通识教育:大学一年级是不分院系的,所有的人都必须要把自己的必修课修到一定的水平,国文、英文都是必修。

梅贻琦校长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这些基础的必修课,都是大师上。梅贻琦先生的理念是,“越是普通的课,越是高级的老师教。”


      许渊冲先生回忆国文课,“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唐兰讲《史通》,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魏建功讲《狂人日记》等等。每位大师,每人授课两星期。”


      英文课方面,授课的老师有钱钟书、吴宓、陈福田等。


      卞之琳教英语文学,冯至教德语文学。还有外教,英、法、德、日的文学和语言课都有,不定期还能赶上俄文、拉丁文、希腊文、梵文课。那是当时全中国最高水平的外文教育。


      经济学家陈岱孙,在哈佛拿了哲学博士,在清华已经执教25年。他在西南联大上课,时间控制之精准,全校第一。上课前一分钟站在黑板前,讲完最后一句话,下课铃声正好响起。


      和战时的其他大学相比,西南联大最大的特色是自由。学生怎么选课,老师怎么教课,使用什么教材,用什么方式讲,都是自由的。


      同一门课,没有统一的教材。老师怎么讲,全凭各自的兴趣和擅长之处。比如同一门《中国通史》,吴晗主要讲制度演变,孙毓棠侧重经济,钱穆讲的是他《国史大纲》里的观点。


历史系教授钱穆

      西南联大也非常严格。八年里面,八千多人入学,招来的都是全国各地的精英学霸,最后只有两千多人毕业。

      潘际銮先生说,我们那个时候没有时间谈恋爱,我们每一天都在担心下一次考试会不会挂掉。

风骨和家国情怀,教授们亲自诠释


    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翻译过来便是:一个好大学的关键,是有好教授。


      西南联大,之所以成为教育史上的奇迹,离不开西南联大人的气节与风骨。国难下,一群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以单薄的身躯,顶住烽火,屹立于天地间。


      西南联大教授陈寅恪的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在卢沟桥事变后为保全气节拒绝进食而死。而留学归来的陈寅恪,七七事变前,一个月的薪水有480元。若在沦陷区谋一个好差事,十分容易。


      而且当时他不幸右眼视网膜脱落,想要治疗,留在北平是最好的选择。


中国社科院研究院闻黎明谈西南联大人的精神 / 《西南联大》纪录片


      但是陈寅恪并没有选择留在北平。面临危机与敌人的羞辱,苟且存活,有违文人的傲骨。陈寅恪放弃了治眼睛,用剩下的一只眼睛继续教书工作。


陈寅恪子女回忆陈寅恪失明过程 / 《西南联大》纪录片


      在一个个重要的时代节点,很多像陈寅恪一样的“师者”,他们放弃高薪闲职,挑起启迪民智的担子,用亲身经历示范了气节二字。


      在兵荒马乱的时代,西南联大的老师们,和这座烽火下的学校一起,在历史的洪流中挺直脊梁,诠释了中国知识分子的风骨和家国情怀。


西南联大教授,著名教育家、图书馆学家黄钰生谈联大培养理念 / 《西南联大》纪录片


      迁校的过程是痛苦的,一路颠沛流离,居无定所,接二连三的空袭,吃饭都成问题……条件艰苦却还坚持学习和学术研究。后来他们说,迁校本身,即是教育。


迁校本身,即是教育 / 《西南联大》纪录片


      教授们更是在战火中保持事必躬亲的求索态度,他们不仅是为学生做榜样,也是给战火中的民众一丝希望,也为中国文化寻求出路。


西南联大学生,曾创建中国第一个艺术学系的艺术家张道一回忆上课过程 / 《西南联大》纪录片


      西南联大学生,中科院院士王希季曾对自己的一次机械学考试“耿耿于怀”。那次老师要求结果准确到小数点后三位,但他因计算尺限制,便没太在意这回事。结果这个题什么都对,就是没有准确到第三位,最后老师给了自己零分,机械学考试不及格。


      "可以说没有昨天的零蛋,便没有今天的导弹。“认真严谨的态度,在任何时代里都不容怠慢。


      当时在西南联大,有一门课叫《欧洲名著选读》,9个教授轮番上课:钱钟书、吴宓、莫泮芹、吴可读、叶公超…据说,因为老师太牛了,很多学生穿越整个昆明城,去其他学院蹭课。



      当时的西南联大,没有什么像样的教室,坟地里盖的平房,铁皮做的顶,泥巴垒的墙,窗户是拿纸糊的…遇到下雨,雨水打在铁皮屋顶上,叮当叮当,嗓门不够大的老师,上不了课。


      有一次,教授陈岱孙实在没办法,在黑板上写下来:静坐听雨。


      这一段浪漫的事,最让人感动:满屋子的青年才俊,坐在木椅子上,静静的听着窗外的风雨声…


年轻又可爱的大师们 


      今天,我们眼里高山仰止的大师,在西南联大的时代,很多都是可爱的年轻人。


      西南联大图书馆馆长的儿子叫唐绍明,他回忆有一次看电影,结果是个科普电影,英文的大家听不懂,就叫“杨老大”过来翻译翻译。杨老大是谁?就是杨振宁。


杨振宁在联大的学籍卡

      法语文学泰斗吴达元的女儿吴庆宝那时候上小学,每天上学路上要经过西南联大的一片试验田。他们就趁麦子还没熟的时候,把麦穗弄下来,烤着吃,吃得一脸黑黢黢的。


      大人批评小孩,说不可以这样。但是孩子们顽皮,还是每次都去吃,吃完以后就在河边把嘴洗干净。


      许渊冲说,以后我死了,要把我的骨灰撒在阳宗海。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在阳宗海游过泳,更重要的是,他在那谈过恋爱。他谈第一个女朋友的时候,就去阳宗海玩过。


“娃娃脸”的华罗庚

      在西南联大执教时,闻一多39岁,沈从文36岁,钱钟书28岁。


      华罗庚那个时候也才28岁,他从剑桥回国不久,身材很修长,戴着个眼镜,就是一张娃娃脸。他之前本来是一个普通中学的会计,因为发表了一篇论文,被清华数学系看上了,就直接弄到清华大学当助教。


      闻一多本身不是学中文的,他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是学美术的。他是非常前卫的一个人。他在北平的家,所有的墙壁都涂成黑色。徐志摩跑到他家里去看,很惊讶:你家的墙竟然都是黑色的。


      他个性很奔放,高兴的时候就唱《桑塔露琪亚》,还让学生们跟着他一起唱。他上课时抽烟,上他课的学生也抽烟。他在联大讲《楚辞》,是学校的一桩风景。


钱穆、吴宓、闻一多、沈有鼎曾同住一宿舍

      联大的老师们,各自有各自的脾气。钱穆、吴宓、闻一多、沈有鼎在长沙临时大学时期曾经是室友。钱穆分析为什么他们四个人会住在一块,觉得是因为这几个人脾气可能都有点孤僻,没有人选他们当室友,结果最后落单的四个人就住在一起。


      根据钱穆的回忆,有一天晚上,闻一多在看书,吴宓在备课,沈有鼎性格比较活泼,说我特想聊天,我们聊聊吧。结果吴宓很生气,斥责他说你想聊天就去别处找人聊,不想去的话就早点上床睡觉,不要在这里妨碍别人。


      还有一段有趣的事:


      闻一多班里的汪曾祺,在他的书里写:女同学也穷,听说胡萝卜还含有微量的砒,吃了可以驻颜,她们一边谈着罗塞蒂的诗歌、布朗底的小说,一边咯吱咯吱地咬着胡萝卜。



      日子虽然清苦,却也充满激情,自由自在。物理系的杨振宁和邓稼先,两个好基友经常大树下念古诗,一个背诵,另一个对照着看。



      学渣汪曾祺则和同乡同学经常逃课去泡茶馆,边看书、喝茶,边谈文学、谈理想……汪曾祺唯一不逃的课就是沈从文,他就是冲着这位湘西偶像,追随着沈从文的脚步才考进西南联大的。



      “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教出了杨振宁、李政道这两个得了诺贝尔奖的学生。在西南联大任教时他才31岁。为了补贴生活,他养了两只小猪。有段时间他因为摔倒去住院,就委托他的学生帮他养猪。


吴大猷和杨振宁、李政道


      这个学生叫黄昆,后来也是著名物理学家,得了中国最高科技进步奖。他给老师写信,说我每天赶着两只猪进它睡觉的地方,可是我就很不会。


      猪越养越野,最后几乎变成了野猪。猪卖掉后,养这个猪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吴大猷说我也搞不清楚。


      他每天上课都要带一杆秤去,讲完课以后去菜市场买菜。有一次买了两条鲫鱼,养在小盆子里,结果不幸被乌鸦叼走了一条。他就很痛心,说自己“损失过半”,因为总数只有两条。


      1945年的春天,不到20岁的李政道拿着推荐信来找到偶像吴大猷,想转投西南联大。后来,在吴大猷推荐下,李政道、杨振宁赴美国留学。



      10多年后第一个冬天,这两个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西南联大校训:刚毅坚卓 


       风雨飘摇的年代,那些大名鼎鼎的教授,几乎都过着特别贫穷的生活。据说,当时昆明的乞丐都不找他们要钱,大家都说: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战前,校长梅贻琦的工资,一个月能买一辆小汽车。来了昆明,入不敷出,不仅卖光了所有值钱家当,梅夫人还得上街摆摊,卖米糕补贴家用…


      有一天,梅校长迟到了,原来是今天出摊晚了。他对学生感慨道:今天点心卖得特好,有钱挣啊!


      冯友兰的夫人,在家门口支锅卖麻花;法律研究所的费青,变卖了家中所有藏书;闻一多干脆靠给人刻印赚钱…


      中国现代物理学之父吴大猷,每天化妆成乞丐,到菜市场捡没人要的剩骨头、烂菜叶,回去给妻子熬汤…


      这些人,本可以在沦陷区里,混一个高薪闲职,却偏要来这里受苦受累。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实践了我们中国文人身上的“风骨”二字.。



      在这样的条件下,


      吴大猷写成了《多分子的结构及其振动光谱》、


      陈寅恪写出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冯友兰写好了《贞元六书》、


      王力出版了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之作《中国现代语法》、


      吴宓用英文写就了《世界文学史大纲》、


      费孝通试图构建社会学版的卡文迪许实验室,


      还有冯景兰的《川康滇铜矿纪要》、周培源的《湍流论》……



      在组成西南联大之前,三所大学都有各自的校训。北大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清华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是“允公允能”。


      西南联大成立后,面向全体师生征集校训,最后选了四个字:“刚毅坚卓”。


      回望历史,凝望这所学校,我们可以知道,它最了不起的地方,不是出产了多少的著作、多少的院士、多少的奖项,而是在炮声和空袭的侵扰下,在臭虫和蛀虫腐蚀的政权下,在时局的动荡中,在生活的贫寒中,它竟然奇迹般的,保留下几千年的文化种子。


      它让一批学术泰斗没有变成流亡海外的亡国奴,让这个国家最优秀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让这种倔强的皮实劲儿,在火的洗礼中刚毅坚卓…



      西南联大的校歌里,有这样一句:


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乡!

莫辜负伟大的时代!

莫耽误宝贵的辰光!

赶紧学习,赶紧准备,

抗战,建国,

都要我们担当,

都要我们担当!


      抗战初期,教授物理的叶企孙先生,冒着生命危险,组织大学师生秘密生产TNT炸药和无线电发报机,偷偷送往冀中的抗日部队。


      来到昆明之后,叶企孙积极筹划在西南联大建立与战事紧密相关的航空、无线电、金属、农业和国情普查研究所,还在昆明建了一个风洞,研发我们自己的驱逐机。


当时学生参军的影音资料

      学生当中有报名考飞行员的,在美国接受训练,回来跟飞虎队一起作战。有好些学生都牺牲了,当时学生的口号是,“中国不亡,有我!”


      缅甸中国远征军是抗战后期的一段历史。日军进军东南亚越来越深入,缅甸也成了前线战场。国民政府组织远征军赴缅甸抗日,不少联大学生都加入了远征军的队伍。著名诗人穆旦,就是其中的典型。


      他经历了震惊中外的“野人山战役”,差点丧命。在侥幸逃出森林后,他去印度休养了三个月,几次都差点因为饥饿后遗症导致的过饱而死去。


      他眼睁睁地看着他的同学在森林里牺牲。逃生之后,他写诗沉痛悼念战友,诗风为之一变:


在阴暗的树下,在急流的水边

逝去的六月和七月,在无人的山间,

你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返,

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

……



      战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立了一个纪念碑,上面刻有832位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联大学生的名字。冯友兰撰写碑文:“联大先后毕业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


      实际上整个抗战期间,牺牲的联大学生总共1100多人,为战时中国大学中最多。有一些人是在长沙临时大学牺牲的,有一些是在空军部队牺牲的,被列入空军的纪念碑,没有列入西南联合大学的纪念碑。


      谈及西南联大对于抗日战争的贡献,容易说出来的,是培养人才、推动科研以及投身战场;不太好说的,那就是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如何凸显某种高贵的精神气质。


      陈岱孙说:


      我曾在一次专题演讲中提及,“联大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联大有精神:政治情怀、社会承担、学术抱负、远大志向。


      联大人贫困,可人不猥琐,甚至可以说‘器宇轩昂’,他们的自信、刚毅与聪慧,全都写在脸上—这是我阅读西南联大老照片的直接感受。”


      今年是西南联大成立81周年。今人谈论西南联大,某种程度上,是将其作为一面镜子,来观照今天的中国大学。因此,不仅仅是怀旧,更重要的是反省——反省21世纪中国的“大学之道”。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这是西南联大的校歌,她唱出了中国知识分子振兴民族的使命感、责任感。


      就像电影《无问西东》的片尾词,说的或许正是那个遥远岁月给予我们的启示:


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忘了自己的珍贵。


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


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