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管得了远处的哭声吗?”李诞辩论首秀刷屏,结果赢的却是蔡康永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最近一期《奇葩说》,很多人大呼精彩。李诞辩论首秀,赢了辩论大神黄执中41票,以至于网上都在吹爆李诞。


反转的是,最后打赢这场辩论的,其实并不是李诞,而是蔡康永。


      这次的辩题是这样的。


      一家美术馆着火了,一幅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正方立场是:救画。反方立场是:救猫。


      双方战队的成员分别是:詹青云、黄执中、罗振宇、蔡康永,傅首尔、许吉如、李诞、薛兆丰


      想一想,作为救名画一方的辩论队,说出来的理由你大概都能想得到。但是,参加奇葩说的毕竟都是高手,他们给出了一个观点:救名画,是因为这是远方的哭声——谁敢让凝集了人类文明的艺术在远方哭泣?



      反方二辩许吉如,讲述了两个论点。


     第一个论点:艺术本身就是在看见人、关注人、关注生命的本身,如果你真的尊重艺术,就应该选择救那条鲜活的生命。你救那只猫,捍卫的才是艺术的意义。


      第二个论点:灾难面前应该拯救弱者,相比一幅名贵的画,一只可怜的猫是弱者。如果你不拯救弱者,有一天你是弱者的时候,你发出的声音也不会有人理会。


      但是她遇到了正方二辩、辩论大神黄执中。



      黄执中首先驳斥了许吉如的论点:


      在这个场景里面,猫不是最弱的,那幅画才是最弱的。


      那幅画不会呼嚎,那幅画不会求救,那幅画不会移动,那幅画不会喊救命。


      对方说:万一我是那只猫呢?我想问:万一我是那幅画呢?



      黄执中是个辩论高手,他一开口就把现场所有人卷入了他构建的逻辑漩涡里,直接进入到另一个层次:


      为什么你选择救猫而不选择救画?是因为你听不到更遥远的哭声。


同理心跟不忍心是有范围的,而范围的大小和你对世界认识的高低有关系。


黄执中先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在小学教书的朋友讲,他在教室讲读朱自清的名篇《背影》,念到父亲弯下腰去捡橘子的时候,好多同学哈哈大笑,因为朱自清的父亲是个胖子,同学们就大笑说“胖子捡橘子”。我这朋友开始很错愕,但转念也就懂了,不是这些小孩冷血,是因为他们太年轻,还不理解父亲捡橘子里蕴藏的伤感。


小孩子不懂《背影》中的感情,不是小孩冷血,是因为他们对感情对世界的认知有限,他们听不到更遥远的哭声。



      黄执中说:


      人的同理心和不忍心是有范围的,而它范围的大小,跟你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的高低很有关系。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高,你听到的哭声就越遥远。



      最后,黄执中总结道:


      这道题考验的是什么,不是救画还是救猫,它考验的是你期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到了什么层次,在那一刻你期待,你只能听得懂猫叫,看不懂八大山人,那你就去救猫。


      言下之意,层次低才听不到遥远的哭声


      关键时刻,李诞作为最后导师辩手,出场了。


      这就是那段被认为非常精彩的辩论,一定要看视频才更能体会——



      有人说,段子手的高级感,估计在全中国就属李诞了。


      李诞说了三论。


      执中刚刚聊什么艺术的价值,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


      艺术最大的价值就是永远地活在人们的心中,而生命最大的价值是活着。


      什么是艺术的价值,我觉得名画最好的归宿就是“烧了”比《蒙娜丽莎》更美的,就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比神秘的微笑更神秘的就是“烧没了”的微笑。


      康永哥收藏了很多画,买很多艺术品投资,他给我讲过一个道理,艺术品的价值都是人们赋予的,就是谁的故事越多,谁就越值钱。


      还有什么比烧掉更好的故事,尤其还救了一只猫。《蒙娜丽莎》烧了,为什么烧了?是为了救一只小猫,达芬奇听了都会流眼泪。所以我救猫,不光拯救了一条生命,我还成就了一件艺术品。


      言下之意,《蒙娜丽莎》被烧了才会拥有更多想象空间,才能真正永恒。


      接着他话锋一转——


      我是一个很自私的人,他们呢想着文明、想着理性,我就想我自己。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想着别人,我就是一个很自私的人,我就想我在大火中镇定地思考,我救画好,还是救猫好?救猫肯定是更好的。
      我救《蒙娜丽莎》有什么好处,又不是我的,我救出来之后,还不是要上交卢浮宫,法国人给我发一个法国锦旗,给我一顿夸。
      而且大家很快就会忘掉这件事,大家都用社交网络,没有人会记着一件事超过一周。李诞救火,救《蒙娜丽莎》的英雄,你刚刚还在刷这个热搜。下一条,罗振宇深夜买醉,你的注意力就转移了。
      评论也很搞笑,罗振宇用贩卖焦虑的钱,去买醉呀。而我,在无数个无人的深夜都会梦到一只炭烤小猫,你们谁管我?我长此以往,活在这样的精神压力下,轻则抑郁“自杀”,重则“报复社会”。
      而救猫的好处太多了,我肯定会养着它的嘛,我每天都被猫踩唤醒每一脚都踩在我的良心上,这个猫的每一脚都在提醒我,李诞你是个好人。
      这还是猫吗?这是我养在我们家的道德之眼。
      所以我救了这只猫,这个世界上不光多了一只猫,还多了一个好人。



      接着是最能打动人的一段话——

      这道题我们辩的,是救画还是救猫吗?不是,我们辩的是你能不能识别远方的哭声。
      我觉得我们每个人,还是要从朴素的地方做起,近处的哭声你都不管,你管得了远处的哭声吗?
      我觉得还是可以辩一辩的,那这道题究竟真的在打什么?这也很像黄执中的话,我还真的面对过一个这个问题。
      我的一个记者朋友问过我,他说李诞我在采访生涯中有一个很大的困扰,就是我经常采访一个当事人,他把他的故事告诉给我,我觉得我报道出去,会帮助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个社会的一些阴暗。
      但是我报道之后,这个人的人生可能就完了,因为那些残害他的人,也会看到,他就死定了。
      那你说这个报道,我要不要发?我要不要为了更多人,牺牲这一个人?
      我要不要为了人类的文明,牺牲这一只小猫?
      我当时听完什么反应,我差点一脚踹在他脸上。不要这样想问题朋友们,不要这样想问题,因为那不是远方的哭声,那是你想象中的哭声,你为了一个想象中的哭声,你就把一个活生生的人牺牲掉了。

      我有很多这样的知识分子朋友,他们知识多了之后,他就觉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他也不苦其心志,他也不劳其筋骨,他就天天想怎么牺牲别人。
      他每天都在想,我怎么牺牲这个去救那个,我怎么牺牲小的去救大的,我怎么牺牲这个近的,去救那个远的。

      李诞这番妙论,赢了黄执中41票。因为很多人认同这个观点。
      你们疯了吗?不要这样,历史已经告诉我们了,这个世界维系的靠的是我这样“自私”的人。
      我们这样“自私”地活着,但是我们不伤害别人,这个世界才能运转。而正是这些,为了一些所谓宏伟的事业,为了一些远大的目标,去不计后果地牺牲别人,牺牲别的小猫的人,频频地让我们这个世界,陷入大火。


      “远方的哭声”,变成了我们需要警惕的声音。
      接下去的辩论,太难了。
      都说李诞赢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因为正方四辩蔡康永来了,可惜没有找到这一段的视频,真的让人感动——
      蔡康永首先问杨超越,如果一个男生说他非常爱你,但他规定你的一切,每顿饭吃什么,头发剪成什么样子,你觉得这是爱吗?回答当然是:不是!

      蔡康永自问自答:这个问题看上去理所当然,有什么好问的?是的,我在问的本质就是,那不是爱啊,你规定一个人的毛发长什么样,每一顿吃什么,这不是爱,这是我们对宠物的爱。我们自以为我们付出了爱,可是那个爱是我们人类有特定立场的爱,不是什么普遍的爱。


      我跟大家介绍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他有一句话千古流传,一直引起共鸣: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思就是,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这句话听起来很傲慢,其实很卑微。我们人有办法以猫为尺度吗?不可以,所以,人为万物的尺度这件事情不是我们故意的,是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我们只好如此。
      我们不要放大自己的地位,认为我们是救世主,对所有的生命充满悲悯,不是这样的。
      如果在一个博物馆里面着火了,我们面对一幅画和一只猫,也没什么办法用别的标准来衡量。这时候你要衡量的就是猫对我有什么意思,画对我有什么意思。你的猫对你一定有用,但你的猫对我没什么意思,我的猫对你也没什么意思。

      可是同一幅画能够感动那么多人,周杰伦新唱的一首歌大家唱起来都觉得会感动、会回忆起很多往事,那是艺术的力量,不是你家的猫能够做到的。

      而谁把这些东西保存下来?艺术馆、博物馆,以及所有者战火灾难中拯救它们的人。
      你要做一个自私的人,你尽管去做。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在路边遇到李诞先生未出版的小说手稿,我会捡起来,替他保存好。
      我不知道你写的小说手稿对我会有什么用,可是我会相信它跟周杰伦的歌,或者苏东坡的画一样,它会对某些人有用。
      艺术是怎么发挥作用的?艺术是因为我们人类知道生命如此脆弱而渺小,所以我们想要呼唤我们有没有不朽的可能,我们能不能做一首歌、写一本小说、画一幅画,
即使是壁画,即使是招财猫,我们能够做这件事,是因为他们会比我们存在久一点,就是说它会不朽,而我必朽。


      你在美术馆里面对的是一幅画和一只猫吗?不是,你面对的是猫的必朽和画的可能不朽。
      而画的可能不朽,建立在你救不救它这件事情上。
      有一个圣经故事,上帝发怒了,要把人类灭绝,要发大洪水,发大洪水之前还通知说你们造一艘大船,把所有的物种留起来。

      博物馆是什么?博物馆就是我们人类文明的诺亚方舟啊!


      你有资格走进一家博物馆,而却选择救猫,你懂不懂你走进去的是什么地方啊?
      你走进的诺亚方舟,在保存所有人类对于不朽的微弱呼喊,说求求你让我们不朽吧,如果我们必定会死,那让蒙娜丽莎的微笑留下来,让宋徽宗的书法留下来,让苏东坡所画的山水留下来……因为我们希望我们人类记得我们曾经达到的地方,而不是我们现在堕落的样子。
      所以,你不是听不到遥远的哭声,你会走进博物馆,你就是知道有遥远的呼声,不然你走进去干嘛?去看猫吗?你已经进了博物馆,却这么没有慧根到让你救的时候你救了一只猫!

      我们知道我们现在很不行了,很堕落了,可是我们努力地把过去了不起的人、头脑最好的人、最有热情和创造力的人所做的东西好好地留下来,提醒我们自己,我们曾经这么美好过。当你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堆积在一起的时候,它有一个功能,就是如果有一天地球不属于我们的时候,它会让未来的接收者,看到人类曾经的样子。

      各位热爱猫的朋友可以想象一件事情,如果过了两千年,接收地球的是猫,猫在沙漠中把博物馆挖出来,发现里面保存的是三只猫,你觉得他们会做何感想?
      蔡康永这一轮讲完,你看看比分——


      最终赢的不是李诞,而是蔡康永。
      很多人为李诞点赞,也有很多人感叹:幸亏还有蔡康永。对于这场辩论,你作何感想?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