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毛尖:但是,不要让悲伤把你变得更机械更冷漠更局外人

新读写 2020-09-1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记住,为了让太阳重新升起,我们付出了多么惨烈的代价。

      宅在家里,在满屋宁静里体验兵荒马乱,大概就是现代的战争经验了。什么也干不了,什么也写不进去,理旧书的时候,随手翻翻,看到青春期用力划出的句子,“那些话我们原不肯说,只因为怕被人牢记”,却完全想不起来,当时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下买了这本书,又为什么用彩色笔划下深深的印痕。

      这是成长还是老去,我也说不清楚。但是网上看到当年钦佩的师友,用着高冷的知识分子语气在指手画脚,随口发配他们臆想里的中国,我就倒吸一口气。
      扔掉自己的肉身,局外人一样俯瞰这片土地,本来只要一个文化研究大纲,现在是几个数据就够。你可曾真正看见人民在惊慌也在忍耐,在流泪也在坚守,在死去也在重生。
      没错,这个世界早就不会好了,但这依然是我们要继续等待春天的世界。即便是NBA明星齐泽克,往疫情里投完一个漂亮的三分球,也知道说一句,这是一个需要无条件团结和全球协同的时刻。
      《加缪手记》里有一段话很有意思:一个瞎子跟他的瞎子朋友说,半夜一点到四点间出门,这样不会在街上碰到任何人。即使撞到路灯,也可以很自在地笑出来。瞎子的经验是,如果是白天,别人的同情心会让他们笑不出来。
      谁都知道现在不是笑的时候,但在这个例外变常态,大家都是瞎子的时刻,知识分子置身人群外的站位大概是最让人讨厌的。
      所以,我们更喜欢一个村接一个村的粗暴广播,“宁把自己灌醉,也不参加聚会。宁把自己灌倒,也不出去乱跑。”虽然,也发生了有些地方村民,把村里发的消毒酒精当白酒喝了下去。
      但疫情中涌动的中国人元气依然饱满可爱,小区门口贴着新版《囚歌》: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算球了再关十几天就自由。

      论坛上,大家用张学良互相打气,没有赵四小姐,但是我们有万恶的朋友圈啊,光是辟谣,就够忙乎一整天。到晚上,也筋疲力尽了,想起对门的姑娘,给她写首诗: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走地鸡。是为一天。
      是的,一次地方抗疫已经变成了一场举国决战,填在这场战疫里的肉身,够我们一整年降半旗够全中国默哀十个春天,但是,我更喜欢张宏文医生鼓舞人心的声音:坐在家里,就是战斗。我也喜欢被抢救回来的重症患者,拔出器官插管后,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吃你妈了个逼的蝙蝠。
      在整个中国重新格式化自己的时刻,我们先需要凝结能量,因为未来的重启会非常耗电
      衢州乡干部的做法就很值得推广,他们也不带人去挨家挨户地砸麻将桌,他们收走全乡十三个村462张“幺鸡”,等疫情结束,日子还要继续。这是我们狼藉不堪又生生不息的世界,齐泽克的“后末世电影”怎么够他想象中国,这块土地上的罪与罚从来都不是教材可以预判,因为手持湖北身份证,只能流浪在高速休息区。十岁的孩子,一个人被隔离在家。
      但是你别马上哭,也有在逃十一年的杀人犯投案自首,疫情排查那么严,他真的太难了。也有机智的姑娘遇到采花贼,一句“我是武汉回来的”就击败了西门庆。
      这是我们的中国。小区外面有光膀子的大爷在马拉松步,小区里有戴口罩的大妈在双脱手机械跑,网上有人在裸泳,网下的快递小哥深夜还奔波在没有一个灵魂的大街上。

世界卫生组织在2月6日晚通过推特发文,对李文亮医生的去世感到悲痛,“我们所有人都应当赞美他就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所做的工作”。           今夜,让我们一起为英勇的李文亮医生点上蜡烛,让我们一起为他念一段丁尼生:
      相信万事万物都有其目的。      没有一个生命会被废弃,      会被当做垃圾投入虚无。      相信没有一条小虫会被白白劈斩,      没有一只飞蛾会以生命追求徒然,      它不会在毫无意义的火焰中凋零枯萎。
      但是,也让我们像余则成一样,面对左蓝的遗体,尽情地哭,但尽快把眼泪擦干。明天我们还要和这个世界更广大的病毒战斗。

2月7日上午,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市民在门诊楼前摆放花束和照片,悼念昨晚在这里因感染新冠肺炎抢救无效逝世的医生李文亮。花束中的卡片上写着:“疫情吹哨人,你是英雄,一路走好。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把知识分子的那点小资情调和矫揉造作全部抛弃,就像余则成对翠平说,他现在不敢想成家的事,因为随时会死。翠平一听就光火了,她扔下抹布问他,太行山里的女人你没见过?曾经有一次,她一天给二十多个寡妇发了烈属证,也没见一个女人哭哭啼啼的。
      这是我最喜欢《潜伏》的地方,也是我觉得至今没有一个女共产党员形象超过她的地方,她既有真正的信仰,也有全部的生活。
      今夜,为李文亮哭吧,五百六十四个死者有了自己的名字。但是,不要让悲伤把你变得更机械更冷漠更局外人。记住,为了让太阳重新升起,我们付出了多么惨烈的代价。
      《挽歌》最后,也要我们在哭泣的梦里用狂悖的体温说服自己:
      虽然我们不是每件事都懂,      但还是相信,等到很久以后,      等到世界的终点,等到每一个冬天变成春天,      一切都会走向美善。
李文亮医生的朋友圈封面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