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古代的特殊称谓你知道吗?

新读写 2021-04-17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中国人的称呼,实质上就是一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的沉淀与变迁。中国人的称呼是宗法、习俗、等级、地位、声望等的反映,尊长、后辈、上级、下属各有各的一套称呼,谁也不能逾越。从称呼中我们可以看到国人对宗法礼制、尊卑长幼等礼法习俗的重视,对官职、科举的表示方式。古往今来,中国人的称呼既反映出了人们对于成功的观念,又透射着一种“自卑下之道”的“谦恭精神”,这种人生精神,必定要在人们的语言、称呼中体现出来。

【人的称谓】

1、称名或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子20岁,女子15岁)取字,如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古人的名大都用于自称,极少有人直呼其名。称字的多为长辈或同辈。以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张学良将军为例,将军常对人自称“学良”,而他的师友多呼之为“汉卿”,有亲切、亲近意味。

2、称号:号(别号)多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称别号多是表恭敬之意。

3、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谥文正、欧阳修谥文忠。

4、称郡望郡望是指一个人的故乡,如唐代散文家柳宗元祖籍河东,韩愈世居昌黎县,因之后人分别称他们为柳河东、韩昌黎。二人又分别有《河东先生集》、《昌黎先生集》传世。

5、称官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6、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称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7、古代帝王对贵戚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8、称书斋:蒲松龄因其书房名为聊斋,世称聊斋先生,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闻名。

9、称代表作:宋词人张先语言工巧,曾以三处善用“影”字,人称张三影。

10、称居所:清才子袁枚因居随园,称为随园主人。


【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不毂( gǔ)。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谦词: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贱妾、婢子、奴、奴家、小奴。


【敬称】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年龄称谓
1、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亦作“襁保”、“强葆”,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4、龆龀: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5、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8、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9、及笄:女子15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女子满十五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称为及笄。也形容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
10、束发:男子15岁。古代汉族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为成童的代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1、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2、弱冠:男子20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时汉族男子成年礼20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13、而立:3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14、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40岁的代称。
15、知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50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16、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后以“耳顺”为60岁的代称。
17、古稀:70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18、耋:70-80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19、耄:80-90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20、期颐:100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交友称谓

1、贫贱之交: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
2、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3、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4、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5、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6、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7、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8、杵臼之交:指交友不嫌贫贱,亦称为“杵臼交”。


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