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辙:我才不是没有故事的弟弟

子聿 新读写 2021-11-20
独具人气的语文杂志
点击标题下方“新读写”关注
来源:子聿说(ID:ziyushuoshuo)
一直以来,我们谈论苏轼太多了,而关注苏辙太少了。
01、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名二子说》
 
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苏洵老先生为什么给他的次子以“辙”为名?他在散文《名二子说》中解释说:“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但论及车子的功劳,车辙却从来都不在其中。即便如此,可若车子出了事故,车毁马亡,也没有人会把罪过算到车辙的头上。这车辙啊,它是善于处在福祸之间的。”
 
《战国策》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苏洵老先生便是这样的啊。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王侯将相,而是希望他能超然与祸福之外,平平淡淡安度一生。
 
那么苏辙呢?他的一生是否真的像他的父亲期冀的那样,远离福祸,平淡安然呢?
 
02、
 
实际上,苏辙的一生并不是那么顺遂的,甚至,他在历史的舞台上刚一出场就颇具争议。
 
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苏轼在才华、学识、天赋等各方面都要高于苏辙很多。其实未必,就拿他们人生等第一场开始来说吧,他们两个同时应试,但是苏辙要比苏轼小两岁,少读两年书的苏辙,成绩也没有比哥哥逊色太多。

那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也就是公元1057年的礼部会试,十八岁的苏辙名登五甲。
 
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

——《上枢密韩太尉书》
 
中第后,苏辙立即给当时的枢密史韩琦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当然是一篇渴望援引的干谒文。但字里行间却毫无溜须拍马攀高枝儿的谄媚之词,而是谈论“为文养气”之道,着重阐述自己“文者气之所形”的文学主张。用“文”与“气”引起历见名山大川,再过度到欧阳公、太尉韩奇这样的京华人物。既言辞恳切又不卑不亢。
 
会试应该是在二月,而到了四月,家乡便传来了苏辙母亲去世的噩耗。父子三人回蜀。
 
他们的身影再一次出现在京城,应该是嘉祐五年了。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在京读书,准备来年的制科考试。而争议,就在接下来的这一场开始出现了。
 
公元1061年,苏辙参加殿试。当时的仁宗皇帝已经五十余岁,已见老迈,年轻的苏辙担心皇帝倦于政事,便在自己的文章中大讲特讲兴亡得失,特别是对宫禁朝廷之事,言辞尤为激切。

如果你以为苏辙是因为气盛鲁莽,还不懂得官场法则才口无遮拦,那么你错了,他太清楚自己写了些什么,心里早已做好了被黜落的准备。这大概就是一个文人的良心吧。
 
苏辙这张考卷交上去后,在考官中引起了轩然大波。首先是胡宿与司马光两位考官就意见不同。胡宿认为苏辙出言不逊,应该罢黜。而司马光呢,不但要留,还要把他名列三等。两人找到了范镇,范镇也左右为难。最后,因为这一张试卷竟然闹到了宋仁宗面前。

仁宗皇帝说:“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意思是:我想用直言求取人才,现在有人直言我又要罢黜人家,那么天下人会如何看我?

得不说,仁宗是位好皇帝。众臣不得已,把苏辙列入下等,授商周军事推官。
 
日子太平地过了五年。五年后苏洵在京去世,兄弟俩回蜀葬父。他们俩个再次回到京城,已经是公元1069年了。
 

03、
 
公元1069年,苏辙风尘仆仆回到京城,就被调到制置三司条例司任职。制置三司条例司这个机构是“熙宁变法”时专门为实施变法而临时设置到机构,领导人就是王安石。苏辙就这样成为了王安石的手下。

王安石拿出新制订的《青苗法》让苏辙议论,并嘱咐苏辙不必疑虑,尽管直言。我倒觉得王安石多虑了。想当年殿试考试上苏辙议论朝廷政事时,连皇帝的权威也没使他有半分疑虑,如今他不过一个上司,苏辙岂会吞吞吐吐?
 
苏辙尖锐地指出了《青苗法》的弊端,毫不客气。

苏辙说:“把钱借给百姓,收取二分利息,本意是在救济百姓,同时遏制民间高利贷盘剥的现象。但出入之间,一定会有官员借机谋取私利,法律也奈何不了他们。而且钱到百姓手里,即使良民也不免乱花;到交还时,即使富民也不免超过期限。这样一来,周官难免鞭打催促,又和过去法律有什么两样呢?”

此番话一出,王安石也哑口无言,甚至对自己精心制订的新法也产生了质疑。
 
就在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事。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向朝廷申请几千份度牒。这个度牒,就是僧尼的凭证。拿到度牒的僧尼即为官府承认的出家人,是可以免除税负的。因为可以免除税负,王广廉申请度牒是想作为本钱,在陕西地区私自施行《青苗法》。这一举动正合王安石的心意,于是青苗法便开始施行。

这件事被苏辙知道之后,他就找到三司条例司的另一位领导,又给王安石写信,慷慨陈述,言辞犀利,极力要阻止此事。这一下,惹恼了王安石,就在这一年的八月,苏辙被贬出京城,任河南府留守推官。
 
被贬不久,苏辙就遇到了张方平。

这个张方平又是谁呢?那还是在苏辙参加礼部考试的前一年,也就是他十七岁的时候,父亲带领他们兄弟二人进京,在路过成都时,拜访当时出知益州的大臣张方平。张方平对父子三人的才华早有耳闻,以国士礼对待苏辙父子。这一回时任陈州知府的张方平听说苏辙被贬到了河南来,便把他召为陈州教授。
 
随后几年,苏辙从教授到学官,再到掌书记、著作佐郎,公元1077年到时候,又随张方平到应天府就职,日子也算太平安稳。直到1079年,他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坎坷。
 
其实这一次原因并不在苏辙本人。这一年,苏轼调任为湖州知州。上任后不久,他就写了一封《湖州谢表》给当时的神宗皇帝,谁知这一封信便引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在入狱一百零三日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听闻兄长获罪,苏辙心急如焚,立即上书请求用自己的官职为兄长赎罪。可惜这一来,本来无罪的苏辙也被牵扯进来,不但上书未被批准,也获罪被贬为筠州烟酒税,五年不得升调。

公元1082年,苏辙对兄长甚是想念,一路沿赣水至黄州与苏轼相见。第二年,应张梦得之邀写出了著名的《黄州快哉亭记》。这位张梦得就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张怀民。 
……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黄州快哉亭记》
 
从前宋玉、景差陪同楚王游览兰台宫。忽然一阵风吹来,楚王敞衣襟迎风说:“多么畅快的风啊!这是我与百姓所共享的。”宋玉在一旁说:“这是大王独有的雄风,百姓怎么能跟您共享呢?”宋玉的话里又讽刺的意味。

风,并无雌雄之分,而人却有境遇不同。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百姓之所以感到忧愁,这是人的境遇不同,与风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不能做到从容,那么他到哪里能不忧愁呢?假如心中坦然,不因为外物而影响自己的内心,那么他到哪里会不快乐呢?
 
内心从容,万事皆从容。一个身处浮世的人,内心的最高境界也便是如此了吧。
 

04、
 
到了公元1085年,距离苏辙被贬已经过去六年了,“五年不得迁调”的惩罚业已结束。也是这一年,神宗去世,年仅十岁的哲宗继位后由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太皇太后高氏启用司马光等人,旧党(反对新法的政治集团)当政,苏辙被召回朝廷任右司谏。
 
这个右司谏又是个什么官呢?

司,有掌管、操作之意;谏,则特指规劝君主、尊长,使之改正错误。因此司谏这个官就是掌讽谕规谏,凡朝廷阙失,大事廷诤,小事论奏。不难看出,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似乎,这也是个很适合苏辙的差事。苏辙是反对王安石新法的,所以当属旧党之人。但如果你认为他会对旧党的的一切都全力支持的话,那么你又错了。

旧党当掌权后,司马光想把新法一股脑全部废除,但毕竟新法已实施近二十年,很多方面无法说改就改。比如考试,学生们已经按新法的科举制度读书数载,如果突然改变考试制度,让近一两年考试的学生该如何应对呢?不得不说,苏辙反对得有理有据。但是司马光是个倔脾气、死心眼,他完全听不进苏辙的意见。苏辙旋即被改任为起居郎,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工作。苏辙请辞,但未被允许,后又改认为中书舍人,负责文书起草。
 
到了公元1089年,苏辙的仕途突然间开阔明朗起来。从吏部尚书到龙图阁学士再到尚书右丞,就连苏轼屡遭排挤,也未影响到他。甚至,在苏轼被排挤出京城的时候,苏辙也上书乞求外任,都未获准许。公元1092年时,苏辙被进爵开国伯,实封食邑二百户。
 
好日子在公元1093年结束了,因为在这一年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哲宗亲政。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在年幼时曾被听政或辅政。或许是傀儡当久了,太过压抑,他们一旦亲政就会完全朝另一个方向去运行这个国家。哲宗皇帝也是如此。他一亲政,就马上就把自己的年号从“元祐”改成了“绍圣”,标志着一个新的开始。然后启用新党人士,来年的科举考试也是以批判旧党为题。可想而知,苏辙他们要遭殃了。果然,苏辙上书反对哲宗皇帝恢复熙宁新法,于是被贬汝州。
 
苏辙一生去过太多地方,哥哥苏轼去过的则更多些。但在他们去过的若干州县中,汝州一定是最特别的一个,因为这里是兄弟二人最后的归宿。

宋代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中原以外出身的朝廷官员,死后可以在京城方圆五百里之内择地安葬。所以像范仲淹、欧阳修等,去世后都没有还葬故乡。苏辙任职汝州期间,苏轼曾去看望过弟弟。两人在游历郏县(当时隶属汝州)时,见这里背嵩阳而面汝水,风景宜人。尤其是郏县城西有一座小峨眉山。要知道,兄弟两个就是四川眉州人士,自小在峨眉山下长大,到这里就如同到了家乡一般,就把这里定为归宿之地。
 
苏辙在汝州时间并不长,就又被贬职了。但他却为汝州人民做了很多事情,这一点,从他离开汝州时人们扶老携幼夹道相送,人流绵延数十里就可以得知了。
 
再之后,兄弟二人都是一贬再贬。公元1097年,苏辙被贬到化州,苏轼被贬到琼州,两人在藤州相遇。两人在海滨分别,苏轼奔赴海南。这是兄弟俩人生中最后一次见面。公元1101年,苏轼在常州去世。苏辙得知后,悲痛万分,作《追和轼归去来词》和《东坡先生墓志铭》追念兄长。
 
徽宗即位后,任用蔡京为宰相,党祸又起,苏辙再一次被削官罢职。但此时已年过六旬的苏辙,早已无心官场。因先前在颍川购置了田地,便迁去颍川定居。在颍川,他筑室曰“遗老斋”,终日读书著述,修佛参禅,谢绝宾客,再也不谈政事,自号为“颍滨遗老”。
 
从那时起,到去世前,苏辙撰成《颍滨遗老传》《栾城后集序》《论语拾遗》《栾城第三集序》。
 
公元1112年,苏辙去世,葬于郏县小峨眉山苏轼墓旁。
 
05、
 
辙,车轮压出的痕迹,它是否有功有过,我无法论断。但我知道,当车轮驶过,即便车子的身影消失了,地上的辙,依然清晰可见。
 
编辑:青柠


子聿 | 一个不太着调但非常靠谱的语文老师,与诗书死磕到底,著有《身在浮世,心向清欢》。公众号:子聿说ID:ziyushuoshuo)。更多写作指导、热门时文、写作素材、读书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读写》杂志!
投稿邮箱:xinduxie211@163.com。

新读写微信相关文章


长按二维码  关注新读写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