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所拥有194位博士家长的小学:「拼爹教育」到底在拼什么?

米粒妈 留学杂志 2019-03-29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但愿当孩子长大,当生活向他露出狰狞面目的时候,他还能笑对生活,在心里告诉自己:

“谢谢老爸老妈,我终于成为了一个斗士!”

作者:米粒妈,来源:公众号 米粒妈频道 (ID:MilimaPinDao )


1


继前一段时间上海5岁男孩简历刷屏后,前些天,上了微博热搜#一小学有194位博士家长#的话题,再一次暴击了无数家长。



 “我爸是博士,我妈也是博士,我爸妈都是博士。”


这是上了热搜榜,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学生的日常对话。



这是个什么样的学校?


据说翰林小学在独墅湖大学城,附近有中国人民大学、中科大,南大,苏大,东南大学,西交利物浦等一堆大学和科研院所机构。


在翰林小学里,一共有133位“博士爸爸”和61位“博士妈妈”,一共有194位“博士家长”。


坐拥近两百个博士家长,翰林小学非常聪明地组织起来了“科普小课堂”活动,请这些博士家长来给孩子讲解和普及科学知识。


而这些博士家长们呢,也积极配合翰林小学开设的课外课堂。于是就有了以下让人羡慕嫉妒恨的场景:


某博士爸爸为孩子们带来了《我们的科学素养》,课堂上,博士爸爸以几位著名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为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启发孩子们学会观察,寻找事物的规律。



某博士爸爸,给孩子们带来了《新能源汽车》的最新前沿信息。



某博士爸爸,给同学们带来的一节《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引领同学们在这一世界自由翱翔。



还有博士爸爸跨班级开讲《计算机网络安全科普》。



还有吸人眼球的歪果仁博士爸爸Eric Amigues,带领孩子们徜徉在“有趣的化学”世界。



这些博士爸爸们的课程包括科学理论、细胞生物和动植物世界,还有计算机和化学知识,几乎涉及了现在大学里的各个专业。甚至,还有纳米、转基因、大数据、分子影像、物联网等这些热门高科技、黑科技走进了课堂。



这些纷繁复杂的知识,博士爸爸们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讲解给孩子们听,也难怪孩子们积极性高。


看完,不寒而栗,难怪有网友调侃,“这所学校是不是叫博士子弟小学?”



还有更多的网友自嘲:


“如今的教育,不是一个不注意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而是爸爸妈妈没有拿到博士学位输在了起跑线上。”


“突然觉得我给我孩子拉后腿了。”


“对不起,我不配生孩子,我还是不要二胎了。”



2



当然,也有别的声音,在这条热搜上看到一条留言,说“现在新闻媒体最大的爱好就是比较和制造焦虑。”



下面两条回复,我觉得说得非常到位。



拼爹教育,这可真不是新闻媒体制造出来,这是赤裸裸的现实啊。


社会阶层正在逐渐分化,精英教育不就是阶级撕裂和固化的早期征兆吗?



总有人说,现在孩子压力大,父母太焦虑,可就是因为认清未来的竞争会有多激烈,才会焦虑,才会怕孩子走错一步。


我周边关系最好的几个家庭,比如我姐夫妻俩都是海归博士,闺女一出生就开始英文启蒙了;比如跟你们说过的那对知名律师夫妇,孩子没上学都看了几千本童书绘本了;还有个我超好的闺蜜,给咱们开过名画鉴赏课的那个大学霸,爸爸哥大、妈妈港大+纽约大学,从月子里,妈妈就给闺女唱过几百首英文儿歌。


米粒班上同学们也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开发,三门外语两门编程,游泳轮滑,琴棋书画,这些都学得不亦乐乎,关键是也没看孩子们多痛苦。反倒天天都高兴着呢,他们兴趣满满、乐在其中。


孩子们怎样,父母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根本所在。你不努力,不好好教育孩子,给孩子好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孩子自然分不了层,越不了级,打不了怪。


3


常常看到有人说,现在国外都流行快乐教育,我们干嘛非要孩子那么苦?


事实真的如此吗?


所有读美高的孩子和家长都知道,在美国各大城市的重点中学,为了“爬藤”,为了4.0满分的GPA,每天4小时睡眠,喝4杯咖啡提神。



你以为的快乐教育,在好的学校压根儿就不存在。


美国有一部教育的纪录片《等待超人》,可以说这是一部打破国人对美国教育幻想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选用采访的形式,记录了五个小孩以及他们父母对于学校的看法,通过对公立学校最高负责人米歇尔·瑞以及比尔· 盖茨等名人的访谈,揭露和抨击了美国公立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纪录片中的小姑娘黛西,她家境贫寒,母亲是清洁工,父亲失业,她怀抱着“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当护士当医生”的梦想,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学校上。


她认真听课,努力学习,好好写作业。


片中谈起考上大学后的生活,她眼里闪现出满怀的期待和喜悦。然而,黛西不知道,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她家所对应的公立中学辍学率高达57%,学生的数学与阅读能力只有正常水平的13%,100个学生中,只有3个能考上大学。


纪录片还展现了公立学校让人震惊的景象——早早放学的学校,课上打牌嬉戏的学生,喝茶看报纸的老师……


纪录片直指,一个差老师在一学年里,只能教50%的规定课程,一个好老师可以教150%,相差三倍之多。


这只是美国公立学校的冰山一角,美国一些落后糟糕的地区,当地的公立学校中,高达40%以上的学生不能毕业。他们不能顺利完成高中学业,更达不到进入一所四年制大学所需的要求。


在这些高中里,9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只相当于1-3年级的水平。


而这些问题孩子和家长都茫然无知。


比尔·盖茨多次在纪录片中接受采访,阐发对公立教育问题的忧心。


这部纪录片看完后的第一感觉是沉重,却实实在在地揭露了美国教育社会分层的真相:


低收入、出身低的孩子只能去上公立学校,而美国好的公立学校又少之又少。


你出生家庭的财富决定了你能够上什么样的学校,如果你想获得最好的教育,想上4%的顶级私立学校,那么你必须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

 

之前看到哈佛大学校报《The Harvard Crimson》做过一次新生背景调查。



据调查统计,哈佛大学2021届新生(2017年入学,美国大学按毕业年份记)录取数据,有高达46%的人,来自超级富豪家庭。而往年,仅为26.6%。



这个数据表明,父母学历越高,经济能力越强,给孩子的教育资源越好,孩子成为精英的可能性就越大。


4



不只是欧美国家,在亚洲也同样如此。


韩国有部很有寓意的纪录片,它聚焦的,就是我们的邻国——韩国的残酷高考。


这部叫做《学习的背叛》的纪录片,揭秘了韩国高考现状:


学生中流行“四当五落”说法,即一天睡四小时的考生会考近理想学校,睡五小时则可能落榜。


更残酷的是,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平均比低收入家庭高43分,首都的孩子比地方的孩子容易考进大学。



纪录片一开始就提出了一句话:学习不会背叛努力的人。



然而,现实真的如此吗?


叶媛身处韩国一个很小的城市益山市,她的家庭条件也极其普通。从小她便知道,唯有通过学习才能改变命运。


然而,在益山这样城市出来的学生,很难考上首尔的大学,即便她已经是学校排名第一的学生。


在一番努力后,叶媛终于进入了理想的高中。一年6万人民币左右的学费,对于叶媛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但为了她三年后的高考,家人都尽全力支持。


片中,叶暖长期的学习,让她手上长满了老茧。因为用手过度,叶媛的手根本使不出力气来写字。为了不影响学习,她用橡皮筋把手绑着。



她的计划本里,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她每天要学的东西,计划本细致到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进行了限制。


可是即便如此勤奋刻苦,在初中次次考第一的她,高中时的第一次考试,在395名学生中,排在第313名。


高三的明基,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体验叶媛的心理落差。


他在一个只有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进去的科学高中读书。这里的学生大多在初中就学完了高中的课程,打从明基入学的第一天起,他就与其他学生拉开了距离。


让他绝望的是,好像不论如何努力,都没法赶上其他学生。


纪录片的最后,并没有得知叶媛和明基是否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只知道比明基大一岁的亲姐姐,即使已经是明基“见过最努力的人”,仍然在高考中失利,没有去到理想的大学;也只展现了叶媛发出这样的感慨:努力学习和学习的结果完全是两回事。


似乎是某种暗示。


最终影片落点在一句话上:


“学习不会背叛努力的人,但是孩子们都知道现实和书上说的是不一样的。可是这些学生所期盼的,就是一个努力就会有回报的世界。”


这部纪录片赤裸裸地揭示了,他们的高考,更像是家庭之间,阶层内部的竞争。


特目高中学生父母的平均工资,和拿基本保证金父母之间有大约500万(约人民币3万)的差距。


因为,父母收入的多少,决定了孩子是否可以有课后一对一的精英教育。


这部纪录片很现实。


但是我看完后,反而觉得,父母再怎么样也应该努力,就算再努力也没有人家起点高,那也要给自己的子女创造一个高的起点,起码是比自己更高的起点。


5


《我们的孩子》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哈佛教授罗伯特.帕特南,通过大量的采访和数据例证,生动展现了美国的教育现状,以及美国社会半个世纪来日益拉大的阶级鸿沟。


有人可能会说,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想说的是,美帝经历了三代人阶级就固化了,按照这个发展时间差来算,帕特南笔下的美国现状,很有可能就是我们孩子即将面对的明天。


换一句话来说就是,如果把这个算法搬到中国来,父母一代,我们二代,孩子第三代,那现在就是末班车了!


什么意思?直白点说,作为父母我们再不努力,再不好好培养好孩子,为孩子创造更多的上升机会,孩子面对的明天,机会只会更加渺茫啊。


在我的一个妈妈群里,流传一个段子:


周末早上,楼上楼下邻居带着孩子,正巧都在电梯碰到,家长相互寒暄这么早带孩子去哪儿啊?


一个打哈哈说:带孩子出去放松放松。


一个附和说:我也是啊。


一个云淡风轻地说:一样一样。


转头,到了辅导班、兴趣班都碰见了,大家心照不宣,点头微笑。


这些妈妈,嘴上都不承认自己是虎妈,表面上都云淡风轻的,暗地里却一个比一个使劲儿。



这年头就没有佛系的家长,我们眼中的佛系不过是人家真人不露相。



6


罗伯特.帕特南在《我们的孩子》说了一句话:所谓起跑线,其实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享受到了父母带来的红利。

 

这句话,在我看来简直是现代教育的真相。


精英家庭的孩子,日常兴趣、读物、休闲娱乐都依仗父母的日常习惯和引导。


在学习和个人发展上,仰仗父母的资源、眼界、经验指导,分分钟就超车弯道无数同龄孩子;


而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无法突破阶级壁垒的原因,首先就是父母因文化水平无法持续教育孩子。


更可怕的是,许多父母本身就放弃了改变,连极力工作改变自己家庭生活的想法都扔掉了。


拼爹教育最可怕的是什么?这大抵就是。


人人平等机会的被剥夺,从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从拼爹教育的差别开始。


父母的职业决定子女的职业,


父母的收入决定子女的收入,


父母的阶层决定子女的阶层。


父母如果不当垫脚石,那就是孩子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有句话叫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用在这里就是父母不努力,孩子徒伤悲!


所以啊,为人父母,要努力发展自己,提高收入,在能力范围内,给下一代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教育。


但愿当孩子长大,当生活向他露出狰狞面目的时候,他还能笑对生活,在心里告诉自己,“谢谢老爸老妈,我终于成为了一个斗士!”


【作者简介:米粒妈,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科学育儿、亲子阅读、剁手推荐。3-10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ID:MilimaPinDao),0-3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ID:milima666)。】

往期精彩

留学FM | 读国际学校还是出国读美高,你该怎么选?

《留学》一周资讯(2.11-2.17)

【中加快讯】中国驻加使馆:支持中国留学生的正义和爱国行动

【杂志特辑】留学如一次孤单远航,千万不要忽视潜藏的“暗礁”

英国国际学校“席卷中国第二波”,2019年中国分校或将增加一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