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杂志特辑】日本:世界“最聪明”的国家?

欧阳 留学杂志 2019-03-29

2019年初,英国Vouchercloud门户网站编制了一份“全球最聪明国家与地区”榜单,该榜单排名基于三大因素—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人口平均智商以及小学生学习成绩。在该榜单中,日本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第六位、人均智商第六位和小学生学习成绩第五位的指数,综合排名第一。


无独有偶,五年前的2014年,日本Gadget网站报道外媒网站omgtoplists.com也发布了世界人民选出的“最聪明国家”排行,日本仍然位列第一。


两次在“最聪明国家”榜单中位列榜首,足可以说明日本在国民教育水平和创新力方面的优越性。


然而日本经济在20世纪90年下行,政府债务高企,GDP总量下滑,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出现严重短缺,造成企业效益减弱,甚至许多日本企业深陷经营危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日本社会创新力仍然不降不升,如此怪异的现象让很多人困惑不解,而纵观日本社会上下,能解决这个疑惑的或许只有日本的教育制度。


文章原载于《留学》杂志2019年第03-04期合刊,总第121期

“抗战”后的日本 创新教育受重视


在教育体系上,日本在“抗战”后的教育改革中确立了“六三三四制”的学校教育体制,明确规定,“所谓学校,系指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大学、高等专门学校、盲人学校、聋哑学校、养护学校以及幼儿园。”其中小学6年和中学3年属于日本的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每年4月开学,一年有3个学期,分别由夏休、冬休、春休分隔开;在教学内容方面,文部省对学习内容、教科书进行统一管理,全国大致都开展同一内容的课程;在校级之间也没有重点和非重点之说,日本政府坚持致力于教育的平等与公平,不断缩小校际之件的差异化;在师资配备上由文部省统一分配,在相对落后地区也会有较好的师资储备。


而日本的学生培养方案是其教育的重中之重,也为日本领先他国的卓越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性的作用。


谈到日本的创新教育20世纪70年末是个绕不开的时代。当时日本的应试教育让学生苦不堪言,家长疲于奔命,社会民怨高涨。这种背景下,日本文部省发布了《关于改善小学、中学及高中的教育课程基准》的报告,这部报告正式开启了日本的“宽松教育”的序幕。“宽松教育”旨在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归还学生更多的自由,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日本,学生的创新力培养分布在各个学习阶段,这也造就了日本社会强大的社会创造力。即使日本经济在20多年来持续走低,也难以影响到日本本土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虽然日本在全球电子消费领域的影响力有减弱的趋势,但是在上游核心部件和商用领域里的话语权却在提升,而且这种优势越来越明显,也将会在未来转化为大众消费市场的竞争力。而这些优势的奠定是基于日本扎实且稳定的教育水平以及日本政府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坚持。



幼儿园: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始阶段日本人创新能力的培养始于幼儿园阶 段。走进日本幼儿园,你很难看到“现代化”的影子,无论是公立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教室布置都很简洁,孩子们的玩具也多是一些简单的包装盒、纸盒、筷子、绳子等用品,教师们会利用这些简单的物品来开发孩子的无限智慧,引导他们去发现去思考去创造。除此之外,日本在幼儿园阶段还着重孩子社会能力的培养,比如家长会帮助孩子准备好几个大大小小的包包,让孩子对自己的物品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以此锻炼孩子的自理意识;让孩子多多参与爬山活动或者户外活动,以此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团队意识等。总之,相对于知识的普及,日本在幼儿园阶段更注重孩子各种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孩子创造能力的开发。


义务教育阶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课标目的


进入义务阶段后,日本学校在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方面也没有松懈。

1976年日本文部省发布的《关于改善小学、中学及高中的教育课程基准》的报告就明确提出降低教学大纲的标准、减少规定学时等要求,以此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增加学生自主时间,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以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为目的,在此基础上逐步减少学生课业压力,但同时杜绝以往宽松教育阶段对孩子过于宽松的情况,既让孩子在学校掌握课堂知识,又锻炼孩子的创新力。

另外,日本学校还增加“综合学习时间”的课程。“综合学习时间”课程始于2000年,它不是课外小组活动,而是利用教学时间进行的综合课程,主要包括:国际理解、环境思考、社会保障、家庭知识、食品营养、信息情报、自然体验、学校特色等内容。“综合学习时间”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存能力,尤其注重学生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日本学校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课堂上老师的责任更多的是引导和辅助,而非应试教育时的主导作用。例如体育课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器械,自由分组活动。


注重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课堂上摆脱了应试教育时期呆板沉闷的课堂氛围,学生有一定的自主性,在许可范围内可以自主活动,上课时可以小声交谈,也可以在教室内自由走过。



在课业上坚持教师的个别化指导与学生个性化学习相结合。有日本学者认为,“集体教学范式,面向班集体进行统一教学和学习,难以发展学生的个性化。”而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面对的问题作出不同的指导反馈,极大弥补了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集体而忽视个体的现象。

大学阶段:推动创新力走向实践

进入大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得到了有效的实践和培养。

日本非常重视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对大学教授采用终身制,看重教师的素质和责任心,教师教学压力小,教学氛围相对比较轻松。除此之外,日本高校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在科研项目给予全力的支持,加强科研经费和研究设备的持续性投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高校在师资上还引入FD(Faculty Development),旨在引导教师有组织有系统等的讨论教学模式,放弃以往的单人作战模式。


同时,高校还积极引导学生在大学阶段参与科研项目。日本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参加一定量的讲座,每一个讲座由某领域内专业教授、大家参与主持,参加者除了学生外还有副教授、助教、技官、事务官各一名,由学校提供经费,购置设备。在讲座上,学生可以就最近的研究进度,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发展进行阐述讨论。


除此之外,日本高校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向来密切,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诸多日本高校的关注点。日本大学积极与地方企业建立联系,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企业实践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往期精彩

2019 US.News全球教育最佳国家排行榜发布,美国竟不是第一!?

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出炉: 这部中国风动画, 戳痛了每个妈妈的心

美国名校录取公式大揭秘,“红包项目”竟能加40分!

卡戴珊6000万豪宅何以在加州大火中毫发无损?背后的体制问题让美国人怒了

《留学》一周资讯(2.18-2.2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