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合肥迎来了一波“降温潮”
暖宝宝、热水袋
成为大家抵御寒冷的“神器”
但千万注意!
被窝里发热的TA
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凶器”
↓↓↓
近日,江苏盐城的周女士直接把暖宝宝贴肚皮上睡觉,醒来时感觉很烫,当她把暖宝宝揭开,皮肤被一起撕下来了。周女士表示,身上的皮就像灰一样,一道一道掉下来,伤口血淋淋的。
“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但不是非常高(通常在44~51℃之间)的热源,从而引起的渐进性皮肤和皮下组织损伤。”合肥市二院整形创面修复烧伤外科副主任医师 李旋介绍,因为温度不高,人体的感觉神经末梢不会立刻感受到疼痛或不适,因此人们可能不会立即意识到伤害正在发生。李旋告诉记者,她曾经在门诊接诊过一个高中女生,临睡觉时觉得自己腿脚比较凉,就放了一个热水袋在被窝里,结果第二天早上就发现自己的小腿起了一个大水泡,在门诊换了近一个月的药才明显好转。 “一般来说,它的损伤面积虽然不大,但多为深Ⅱ度-Ⅲ度烫伤。”对于低温烫伤的特点和典型症状,李旋表示,与高温烫伤不同,低温烫伤损伤创面疼痛感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现象,烫伤面积通常也不大,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实际上大部分创面均较深,部分严重者甚至达到Ⅲ度烫伤,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严重会发生溃烂,长时间都无法愈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婴幼儿、老年人以及患有感觉减退疾病(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人群是低温烫伤的高危人群,因为他们对温度变化的感觉不如健康成年人敏感。医生提醒,首先,应选择合格的取暖设备并按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同时,要避免暖宝宝等取暖物品直接接触皮肤,热水袋水温不宜过高,可以在外面套上毛巾套,并且避免长时间接触同一部位,因为皮肤损伤程度与热源温度、接触时间成正相关。此外,夜间睡着后,人体对温度的反应迟钝,因此在睡觉时不要贴身使用取暖物品。婴幼儿、老年人、患糖尿病和血液循环障碍者等人群应尽量避免使用皮肤接触类取暖物品,如需使用应加以特别照看,随时注意皮肤情况。“取暖后皮肤如出现低温烫伤情况,切不可大意,要第一时间冷敷,不可自行涂抹酱油、牙膏等这一类所谓‘偏方’,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伤情。”
合报医点通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唐萌 通讯员 徐媛 陈思
编辑:周楠
一审 周楠/二审 李培/三审 陈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