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中重要的不是你讲的道理,而是情感的底色
在关系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你说了什么正确的大道理?还是你无意中带出来的情绪,观念,你的眼神,动作?为什么有那种流传甚广的说法:家是讲情而非讲理的地方呢?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的情境是:一位老师训斥一个孩子,你明明可以更努力,做得更好,可是你怎么偏偏那么不上进,只知道玩……说到动气处甚至随手一巴掌甩过去。
我不知道被这样训斥的孩子内心要有多么强大,才能体会到老师行为中爱的意味、恨铁不成钢的着急,更多的,他体验到的是不被喜欢,自己不够好,害怕和老师亲近。
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一样的戏码,孩子一脸高兴地告诉妈妈,我今天考试得了90分,妈妈马上问,你在班里排第几?一听还有好几个得100的呢,90分实在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
孩子的开心遇到了妈妈的冷脸,才知道,哦,原来妈妈对我并不满意,我还不够好。妈妈心里想的是,这个孩子怎么对自己要求这么低,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以后一事无成可怎么办?
不知你是否感觉到这样的两颗心在渐行渐远。尽管父母老师都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所有的心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当你带有明显的负面情绪讲出来的任何语言,里面都充斥着不满,责备,甚至失望和贬低的底色。
这个时候即便你说的再正确,再符合事实,在对方听来都是挑剔,是永远无法让你满意,那个高标准就像一个大网扣过来,将孩子的意志和内心的需要全部覆盖掉。
那个高标准并不是孩子的需要而是父母或老师内心的某种期待,当这种期待太过强烈以至于没有觉察地强加给孩子,就会看不见眼前真实的人,忘记了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哪一个孩子天生爱学习,爱干净,那不是细思极恐吗?
自体学派的创始人科胡特说,关系中的自体客体经验对一个人的自信心自尊感是非常重要的,那是一种被看到、被理解、被共鸣到的体验。被这样对待的孩子长大了才会有共情到别人的能力。
比如说,妈妈接到放学的孩子,注意到孩子情绪有些低落。于是说:你看起来有些不开心?这是一种看到。
孩子说:我现在不想说。妈妈虽然很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她并不以侵入性的方式去刺探——有什么话还不能和妈妈说呢?她选择和孩子静静地走一会。这也是一种看到,看到孩子想保留自己的空间。
走了一会,孩子告诉妈妈,今天和好朋友吵架了,这时候妈妈会认真倾听,尽量不用自己的好恶去评判,她不会说:你和朋友要互相包容,你不能总是乱发脾气。她的倾听传达出一种努力——试图从孩子的视角来理解她的逻辑、她的心情。
在这样的互动中,妈妈对孩子的理解在加深,孩子也在和妈妈的交流中对自己的了解越来越清晰。也会慢慢内化妈妈对于情绪的容纳和处理能力。
这个时候说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妈妈尊重,感到妈妈在努力地理解自己,而不是批评教育、想要立刻改变她的不成熟。
这就是关系中最重要的基石——安全感。只有一个人觉得对方是安全的,不会轻易否定和评判自己的,她才会开放自己,才会放心地把自己的所有展现出来,而不是隐藏或者否认缺点。
如果她感到你时时刻刻会蹦出来对她挑剔指责一番,她也会盔甲防卫、随时出击,那样的关系里就感受不到爱了,眼见的都是对抗和伤害。道理有那么多元的角度,谁能讲赢谁呢?
当然关系都是两个人互动出来的。只是作为父母或者师长,天然地拥有更大的权力,更多的主导性,同时也有更多的责任来推动一段更健康的关系。
长按识别二维码联系渔歌轻飏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