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

其他

招募|长程精神分析体验成长(网络)小组招募组员

招募|长程精神分析体验成长(网络)小组招募组员“本次招募的(网络)精神分析体验成长小组是为满足全国各地心理咨询师/心理学爱好者/或有自我探索、自我修通和成长需要,同时又苦于不方便参加地面成长团体的人士而设;参加动力性小组体验是助人自助的过程,可以实现体验式的学习动力性团体治疗。小组使用ZOOM视频会议室同步在线视频互动,效果和安全性好。诚邀您参加内心探索之旅。
其他

亲密关系动力性团体(深圳)招募

亲密关系成长团体LOVE'走进亲密关系LOVE'本团体是以精神分析理论为背景的动力性成长团体,由两位心理咨询师协同带领,在一个清晰严明的设置框架内,为组员提供安全,接纳,尊重,诠释及抱持性的心理成长空间,关注此时此地的人际互动,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亲密关系体验,也关注个体早期的成长背景。鼓励组员之间真实的情感反馈,探索自己在关系中的互动模式,去触碰根植于内心里很多未被解决的童年创伤。同时团体会自发形成动力场,促发团体和成员的潜意识流动和呈现。团体潜意识也会激活成员过去的痛苦体验、关系模式、内心冲突、想法行为、心理症状及既往创伤,当这些会活现在团体里,就有机会被成员互相看到和自己体验到,被团体容纳和尊重,进而获得领悟和修通。“LOVE
其他

心理咨询设置的实践-如何告知设置(六)

渔歌轻飏第八期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现正在招募学员!欢迎您的报名参加,向周湘老师学习如何稳定设置,共同进步。咨询设置是心理咨询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保护伞。那么在实际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和来访者一起解读和维护咨询设置?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又该不该突破咨询设置呢?以下是周湘老师之前在简单心理对咨询设置相关的思考和经验的一篇演讲稿,稍作修改,把宝贵的临床经验分享给大家。因为原稿比较长,所以做成一个小的连载专题,连续发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心理咨询设置的实践。心理咨询设置的实践
其他

心理咨询设置的实践-如何制定咨询设置(五)

渔歌轻飏第八期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现正在招募学员!欢迎您的报名参加,向周湘老师学习如何稳定设置,共同进步。咨询设置是心理咨询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保护伞。那么在实际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和来访者一起解读和维护咨询设置?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又该不该突破咨询设置呢?以下是周湘老师之前在简单心理对咨询设置相关的思考和经验的一篇演讲稿,稍作修改,把宝贵的临床经验分享给大家。因为原稿比较长,所以做成一个小的连载专题,连续发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心理咨询设置的实践。心理咨询设置的实践
其他

心理咨询频率、请假、休假和缺席的设置(三)

渔歌轻飏第八期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现正在招募学员!欢迎您的报名参加,向周湘老师学习如何稳定设置,共同进步。咨询设置是心理咨询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保护伞。那么在实际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和来访者一起解读和维护咨询设置?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又该不该突破咨询设置呢?以下是周湘老师之前在简单心理对咨询设置相关的思考和经验的一篇演讲稿,稍作修改,把宝贵的临床经验分享给大家。因为原稿比较长,所以做成一个小的连载专题,连续发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心理咨询设置的内容。心理咨询设置的内容
其他

心理咨询收费、保密和咨询外联系的设置(四)

渔歌轻飏第八期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现正在招募学员!欢迎您的报名参加,向周湘老师学习如何稳定设置,共同进步。咨询设置是心理咨询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保护伞。那么在实际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和来访者一起解读和维护咨询设置?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又该不该突破咨询设置呢?以下是周湘老师之前在简单心理对咨询设置相关的思考和经验的一篇演讲稿,稍作修改,把宝贵的临床经验分享给大家。因为原稿比较长,所以做成一个小的连载专题,连续发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心理咨询设置的内容。心理咨询设置的内容
其他

心理咨询角色和时长的设置(二)

渔歌轻飏第八期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现正在招募学员!欢迎您的报名参加,向周湘老师学习如何稳定设置,共同进步。咨询设置是心理咨询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保护伞。那么在实际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和来访者一起解读和维护咨询设置?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又该不该突破咨询设置呢?以下是周湘老师之前在简单心理对咨询设置相关的思考和经验的一篇演讲稿,稍作修改,把宝贵的临床经验分享给大家。因为原稿比较长,所以做成一个小的连载专题,连续发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心理咨询设置的内容。心理咨询设置的内容咨询角色的设置咨询角色的设置,就是来访者和咨询师他们本身都有角色的设定。比如说来访者要负责出勤,他要来到咨询室见到你,然后他尽量的准时,如果他迟到了,他可以开放地来讨论,他能够有倾诉的愿望和能力,同时他能参与咨询,对咨询师要有基本的尊重。比如说不进行人身的攻击,肢体的攻击,鼓励他用语言的方式来表达失望和不满,同时就是它能够把所有行动都聚焦在言语的层面,内心体验的层面,而不是付诸行动。包括不能进行性行为的骚扰,如果咨询师允许讨论的话,他可以表达性的幻想。这个角色的部分,我们也会在咨询里尽量地去邀请来访者。当然我们不可能去设想说来访者都做得非常的完美。但是我们可以告诉他说,“你需要在约定的时间能够来见到我”,并且询问他有没有困难。包括告诉来访者:“如果说你对我一些失望和不满的话,你可以来告诉我,我是非常欢迎的。但是如果说你因为一些失望,对我恶意的人身攻击,比如说我会具体去约定哪些属于恶意的人身攻击,那我是不接受的。”对于咨询师来讲,也有角色的设置。比如说我们要用中立无批判的态度去倾听来访者在说什么,还有他同时伴随的情感表达,去澄清,去解释来访者的一些行为意义。包括面质的能力,以及尽可能地去共情到来访者的能力等。谈话的咨询本身,没有身体的接触。因此我们要去明确单一的咨询关系,而不是社交的关系。并且我们要告诉我们的来访者,咨询结束以后,可能三年以内,甚至是一生,我们都是咨询关系。所以当我们跟来访者这样被确立以后,就有很多其他的设置,相应地需要得到确定,才能保障我们始终在这样的两个角色上进行工作。无论我们三年五年或者是八年十年,我们都在一个来访者与咨询师的角色上进行工作。心理咨询设置的内容
其他

渔歌轻飏心理咨询预约流程及咨询师介绍

心理咨询预约流程1请提前添加预约微信:13021089411。工作室会了解你的情况,初步评估是适合精神分析动力学取向的咨询,还是适合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MRI短程咨询。如果都不合适,会向你推荐其他机构。2选择咨询师并预约。工作室会协助你了解咨询师的擅长及风格。由你选定咨询师后,协助你与咨询师进行预约。3预约成功后,需在网上填写来访者登记表,详细阅读首次咨询告知函,之后工作室会发送一条包含咨询时间、地点及交通路线的确认信息。预约后无需付费,第一次咨询请提前十分钟到达,可以使用化名鼓励你用真名,所有登记表和咨询协议及会谈内容我们会遵循伦理严格保密。在第一次咨询结束后付当次的咨询费。心理咨询师介绍周湘深圳专业资质: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入行15年全职从业11年,细腻个案咨询9000+小节,精神动力团体咨询1000+小时,提供心理咨询师个案督导加团体督导2000+小节。咨询收费: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取向咨询800元/50分钟,个案督导收费600元/50分钟,MRI短程个人或短程家庭咨询收费600元/50分钟。主要受训:第六届中德班精神分析连续培训督导组结业,第五届中挪班精神分析连续培训团体组学员,首届中美短程家庭治疗连续培训学员(美国家庭心智研究所(MRI)短程治疗中心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举办)。接受朱宏博、王瑞娟老师持续督导300+小节。丛中、徐勇、Walter
其他

心理咨询设置的意义、内容和实践(一)

渔歌轻飏第八期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现正在招募学员!欢迎您的报名参加,向周湘老师学习如何稳定设置,共同进步。咨询设置是心理咨询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咨询师和来访者的保护伞。那么在实际咨询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和来访者一起解读和维护咨询设置?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我们又该不该突破咨询设置呢?以下是周湘老师之前在简单心理对咨询设置相关的思考和经验的一篇演讲稿,稍作修改,把宝贵的临床经验分享给大家。因为原稿比较长,所以做成一个小的连载专题,连续发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心理咨询设置的意义。心理咨询设置的意义咨询设置对于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意义在心理咨询中,咨询设置可以让我们对咨询的设定和进展有一些清晰的框架。这是咨询设置的重要意义,不管对于哪个咨询流派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精神分析/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因为动力取向的咨询师会试图陪伴来访者去寻找潜意识的一些含义。
其他

渔歌轻飏第八期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2019年)

渔歌轻飏第八期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渔歌轻飏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从领读专业书籍开始,每年一期到现在逐渐完善。2019年1月31日第七期养成计划的课程即将全部完成,至此我们的养成计划已经陪伴了近百位咨询师的专业成长。这七年里我作为主要的带教老师,受益良多。从开始带读专业书籍,到形成讨论小组,再到整合成包含实习和督导的养成计划,越来越深刻地学习到如何更加有效的帮助到新手阶段的咨询师,去理解他们的困境和需要。回看前七期学员的发展以及去听到他们对课程的反馈,第八期养成计划有了新的模样,增加了精神动力学诊断,来帮助学员们初步建立评估的知识体系,内化评估诊断的共情态度。还增加了两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读书小组,带领者都来自于养成计划里发展稳定的学员。七年来欣慰地见证着学员们的一步步成长,我相信第八期学员们也能在渔歌轻飏打下夯实的地基,走得更远。如果你有兴趣预报名,请预约我的入组访谈,让我有机会来澄清教学内容和目的,也想听到你对课程的期待和需要,如果我们在做的恰好是你想要的,那必然是执业路上非常美妙的相遇!我始终相信学习精神分析的过程一定不能十足理性,我们要带来许多投射和幻想,伴随许多复杂的体验,我们的课程欢迎这些呈现!渔歌轻飏第八期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精神分析取向)开始招募,课程内容包含精神分析基础理论、团体体验、模拟实践、执业伦理、精神病学基础与诊断、实习与督导、工作室签约咨询师及持续发展关注。
其他

心灵探索之旅 || 北京•朱宏博动力学团体成长工作坊招募

.您在这里有机会体验早年的生活中与重要他人的各种情感、无意识冲突、人际关系模式。找到令自己五味杂陈的内心困扰的根源,修通和重建内心体验,获得对自己和他人的深层领悟、理解,使内心变得强大和改变……
其他

心理咨询收费的意义

关于心理咨询收费意义的探讨因最近因为有个朋友在考虑做公益心理咨询,我们探讨了心理咨询收费的意义,大体分两部分:收费对来访者的影响;收费对咨询师的影响。对来访者的影响弗洛伊德认为,不收费的心理治疗(咨询),对来访者没有益处。
其他

心灵深处的交换 || 心理咨询视角解读《卧虎藏龙》

我想以心理咨询的视角解读《卧虎藏龙》。在我看来,这是关于寻找理想父母,心灵深处交换的故事。玉娇龙,一个心灵的孤儿玉娇龙是孤独的。她的孤独在于无人看见她的真实。她要隐藏内心的想法,欲望,这样才不会伤害她的父母,师娘。她身边的权威太脆弱了,这使她不能释放孩子的那部分夸大需要,也无法发展出自发性。她不能像个小婴儿那样去撕咬他们,因为害怕自己会毁掉他们。但她内心那充满力量又无比脆弱依赖的婴儿需要去撕咬一个乳房,需要那个被她撕咬的母亲以温柔的目光回应她,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论咨询工作的艰难性,心理咨询是一件逆天而行的事?

曽奇峰心理咨询师,是一个荒唐的职业,因为来访者花钱找我们,却拒绝我们改变TA。所以,我们做的事是在逆天而行。心理咨询是一件简单的事?心理咨询在大众眼中,首先是件神奇的事情,之后是件简单的事情。
其他

读《人类沟通学》第四章 || 于鹏

后面的分层架构描述比较好理解,我想不出怎样更简练地解释,我也不想照抄原文,因此我直接跳到了4.3的部分。4.3开放系统的特性4.3开始讨论开放系统的特性,可以说,沟通在本书里已经被归类为开放系统。
其他

长程心理动力学评估内容及意义

长程咨询动力学取向的心理咨询在开始正式的咨询之前,需要经过一个评估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收集来访者的基本信息,基于对来访者的求助原因和状态的认识判断此方式是否可以帮助到ta,以及基于评估阶段的认识来理解来访者出现某些困难的原因和过程,相应建立后续工作方向和预估可能的咨询困境。评估内容评估的内容一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1)长程心理动力学咨询对来访者的求助问题是否有效(2)来访者是否适合于心理动力学的咨询就好像医院的门诊分科室一样,心理咨询不同的流派取向也适用于不同的求助问题,需要考虑问题与有效领域之间的交叉,需要对来访者的状态做细致的了解区分,才能确认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咨询真的能对“此时”的“这位”来访者有效。比如当一位来访者的困难和问题来自于生理病变、遗传或外伤导致的躯体或大脑受损,继而影响了其情感认知能力,那么这就超出了心理咨询的范围,需要求助于外科医生,另外患有精神障碍的病患也不适合仅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因为心理咨询——尤其是长程心理动力学心理咨询,是一个需要来访者和咨询师都“在场”的探索过程,不同于生理疾病,病人可以打过麻药后躺在手术台上,医生进行手术,该切除的切除、该缝补的缝补,或者开出药来,病人按时服药即可,心理咨询需要来访者和咨询师一起探索,关于来访者的生活:过去现在和未来。除了每日可见的生命轨迹之外,我们隐藏在无意识中的欲望、需求、痛苦、哀伤和欢愉,
其他

嘉锦小故事 || 我叫阿罗伊

咨询师的奇妙冒险嘉锦小故事自从学习了精神分析,我多了一种思考方式,就连身边的生活也和以往看起来不一样了。我希望通过自己身边的一些小故事,来说说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是如何思考的。
其他

心理咨询和我想的不太一样!咨询师,我对你有些恼怒。

嗨,你想象中的心理咨询是什么样子?两把椅子,一个温馨的咨询室,一些干净的水,温度舒适。咨询师温和的面孔,TA或年长或专业,仔细的聆听你,然后给出你专业实用的建议。这种交流使你振作,也更清晰如何面对当下的生活……如果抱着这些“幻想”走进咨询室。很遗憾,当咨询开始时,你可能有些失望。心理咨询的规矩让你摸不着头脑,你对那冷静的咨询师也有些恼怒。咨询室中有那么多让你不理解是事儿。今天我们来搭建个小平台,让你和你的咨询师对话一番。你随意吐槽,TA也可以好好解释。来访者有话说我最不明白的是,我明明是来做咨询的,为何我还要遵守莫名其妙的规矩?!而且,咨询师和我想的也不太一样,我有些恼怒。我对咨询有点失望。01首先,是对咨询设置的不理解当咨询师,对你吧啦吧啦讲了一堆设置——
其他

经典案例 || E先生:自恋需求的升华

在咨询后期他从事的艺术工作,不只让他对融合与接触需求的升华释放成为可能,也成为一种外在肯定甚至是经济上成功的重要来源。预约咨询请扫二维码八月文章:渔歌轻飏心理咨询师介绍及文章
其他

渔歌轻飏心理咨询师介绍及文章 || 于鹏

我是谁于鹏,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取向,MRI短程家庭咨询取向。我可以帮你什么短程咨询:可与个人、伴侣、或家庭一起工作,聚焦于当下单一问题的解决,一般持续4-10次。长程咨询:心理动力取向,与来访者一起探索来访者的内心世界,了解问题的起因,发展,除了当下的问题,更关注来访者的成长,带来深层、持久的改变。我的受训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900课时)渔歌轻飏第六期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学员(170课时)第一届美国MRI短程家庭治疗培训学员(学习中
其他

每一个年轮 || 于鹏上调咨询费感言

然而成长又是那么不知不觉,就像每天照镜子一样看不到变化。只是偶然间翻开了自己很久前的案例报告,惊觉那时自己竟有那么多不该出的错漏,才恍然已经不知不觉成长了不少。
其他

感谢梦——潜意识带来的礼物

梦记得小时候放了假,放寒假留一本寒假作业,放暑假发一本暑假作业。剩下的时候如果老师想再虐我们的,那就再加上抄生词多少遍,写作文多少篇,写日记多少篇。有的同学喜欢,刚放假一两天,把作业全写(抄)完,有的同学喜欢一直拖着,从那时候就有拖延症了,拖到还有三天开学了,赶紧没日没夜的赶作业。有一次忘了是几年级,开学的那天早上,我醒得特别早,因为梦里面,我梦到一篇作文没写。其实现实生活中我是完全忘了这件事儿。原来我的梦帮我记着呢。赶紧起来,写完作文上学去了。那么,梦到底是什么呢?有的人说,梦是故事,每次做梦里面都会有不同的故事,还会梦到童话里的故事,白天看什么电视剧,晚上还会进入电视剧的情节里。有的人说,梦是愿望,有的人想当画家,梦里面真的梦到过,还会梦到过当孙悟空、仙女儿。有一句话“我做梦都想当……”非常应景儿。有的人说,梦是白天的延续。我的梦很平淡无奇,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工作,好累呀。有的人说,梦里面我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XXOO)。梦里面才不用受什么道德约束呢,喜欢跟谁在一起,就和谁在一起,不过这就像摇号似的,得看运气了。那么心理学上是怎么定义梦的呢?所思1.精神分析学家认为,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或愿望,以变形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为什么说变形呢?举个例子,有一个妻子希望丈夫在家多陪陪她,因为丈夫很忙,有一天她做梦梦见丈夫得了白血病。当她醒来的时候,很郁闷,她说我为什么梦见他得白血病了呢,这是什么不好的预兆吗?经过分析,原来是希望丈夫多留在家里,多陪陪她,所以在梦里才出现,“希望了丈夫得病”,这种变形的形式满足了自己的愿望,因为得病就待在家里了。你可能会说,妻子为什么希望丈夫得病呢?因为梦里面表达的是最原始的愿望,而且是没有道德判断的。(在精神分析式的心理咨询中,释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2.生理学家认为,梦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一定数量的刺激,可以维持脑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当我们睡觉的时候,因为外界刺激减少,我们的神经系统会产生一些自主的随机活动。这也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有时候会说梦话、梦游。3.认知的观点认为,梦还负担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觉的时候,我们的认知系统,依旧对存储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的过程,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成为我们所做的梦。心理咨询中,梦还有什么用呢?寄托无论是你喜欢的黄粱美梦你的升官发财之梦你和暗恋的人进入温柔乡之梦你痛扁仇恨已久的上司之梦……
其他

让我们在曼陀罗绘画中相遇

由于曼陀罗绘画有自我疗愈的功效,来访者可以在家自行彩绘,不用在咨询中完全依赖咨询师。定期的跟咨询师会面,去谈论绘画中的感受和疑惑,加速咨询的进展,让咨询效果快速的呈现。曼陀罗绘画疗法的适用人群及范围
其他

读《人类沟通的语用学》第三章 || 于鹏

下文举了一个母亲和精神病女儿的例子,女儿曾试图攻击母亲,原因是自己想索要感情,母亲说女儿并不想索要感情,因为如果自己想亲女儿,女儿会说,别这么多愁善感。但女儿反驳说:“但你从不让我亲你啊。”
其他

你爱我吗?

你爱我吗爱你爱我什么恩……都不知道爱我什么还说爱……你爱我吗爱你爱我什么眼睛、鼻子和嘴巴原来你只爱我的外表……你爱我吗爱你爱我什么善良……我难道不漂亮吗?……你爱我吗爱你爱我什么和你在一起很舒服我喜欢这种感觉
其他

我作为来访者的成长

回想自己刚走进咨询室时,我心理是有许多忐忑的,对面的咨询师能够帮助我么?我大概多长时间能够好?她有能力么?同时心里也感到一些踏实:我所有的努力跟尝试都失败了,我开始向这个人求助,她或许会有办法。
其他

我们为何要学习婴儿心理

动力取向心理咨询的一大任务,就是要让来访者的心理朝前发展。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需要特定的条件和“营养”,现代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学派就强调:咨询师要能弥补来访者在早期缺失的母亲功能(母爱)。
其他

我想要开心

我想要开心于是去找了个开心的人似乎开心了那么两天然后他走了我还是我……我想要美丽于是找了个帅哥他每天健身保持身材我好像也变得精神了些然后他也走了我仍是我……我想要被爱于是找了个会哄我的人他每天对我甜言蜜语我好像从未那么幸福然后他也走了我依然是我……我愤恨这个世界所有的男人都嫌弃我我真的不值得被爱吗?有一天,我路过商场看到对面有个人一直用嫌弃的目光看我我走过去,也用那种眼神回敬她看着看着,我哭了她就是我,镜子里的我原来我一直用那种眼神示人原来别人的快乐给不了我原来最难接受我的是我自己哭过之后,我尝试笑笑原来“她”笑起来是那么好看原来我就能让自己快乐作者张玥渔歌轻飏第六期养成计划学员,咨询收费200元/50分钟,预约请扫描文末二维码。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豆瓣小站:https://site.douban.com/176565/新浪微博:weibo.com/u/2735233553预约请扫码图/来源网络七月文章:上篇:“阉割”之殇——记《白鹿原》|
其他

什么时候才能好?

才能好什么时候张玥“我就盼着你上大学,上了大学就好了我就盼着等你上了班,上了班就好了我就盼着等你结了婚,结了婚就好了我就盼着等你生了娃,生了娃就好了……”家长希望有一天孩子能让自己幸福。但是想过给孩子了什么?可能是承载着一家人命运的诺亚方舟。1然后呢?“我学习不好,妈妈就不幸福,全家就不幸福”“我不争气,全家就没有希望……”你可能会说,有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他们快乐吗?身上背负的太多就像上了发条的小青蛙,不停地蹦哒永远要奋斗,但是内心却没那么确定,自己是为了什么要努力2后来呢?可能顺利上学就业(有的人可能没有大学毕业,却事业有成),然后结婚生娃,会出现几种情况1.父母满足了,家里终于出了状元可是自己却失去了方向2.父母一直不满足,替孩子定下个十个亿的小目标,孩子啊:我觉得你应该再努努力,争取今年当个科长啊。我觉得你应该趁年轻,再要个老二我觉得你应该……3.孩子在个人的工作中探索到了乐趣,在工作之余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或者第二职业。4.也许有的人平平凡凡,却安于现状。个人认为选择4如果能知足,知足常乐也挺好。选择3的人可能更容易幸福,到了中年也不容易有“不惑”的中年危机。选择1和2的,有些人时间长了会感觉跑不动了,发条没有劲了,身体出了问题,心里超了负荷,会想起寻找内心缺失的那一角。3古人云“四十而不惑”,心理学家欧文亚隆讲死亡焦虑。一切都满足了,有家有业有娃,人生可能就到了向内探索的时候——我为什么活着?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死亡焦虑的侵袭,可能会有很多的懊悔,追没追过喜欢的人,做没做着喜欢的事,还有什么地方没去过,还有那么多惊奇都没体验过。但是还有一部分人,找对象可能按照家长的意愿找的,越来越发现枕边的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在关系中出了问题,争吵不断,过后两个人感觉既陌生又疏离。关系出了问题或者找不到自己在哪的人,有时候会来做咨询。咨询经常有两个方向:解决问题和个人成长。当然两个方向不能完全分开,解决当下心理问题的时候多少也会碰到个人成长的内容,不过要看来访者对咨询的期待。所谓个人成长,大多带着迷茫,对人生的焦虑,对关系的担忧,不过也有对自己的不放弃,和改变自己的勇气。
其他

心理咨询学习心得:设置 ‖ 朱丹

当我只是一个来访者、还没开始当心理咨询师的时候,觉得心理咨询的设置不是一件大事,不就是按时来、来不了早点说、不拖欠咨询费吗?有些资深咨询师拿这件事对新手咨询师谆谆教诲,小题大做了吧。但是,当我自己成为咨询师后,我发现这还真是一件大事,非常大的事,反复强调也不为过。心理咨询的设置包括了这些:时间;频率;费用;迟到、缺席、请假、更改时间等问题的解决方法;保密和保密例外;咨询的取向、范围与过程;转介;调价……每一项设置的不能坚持,都说明了很重要的问题。最初,我做不到准时结束,每次都要延时5-10分钟。如果来访者迟到,我不好意思按照设置在原定时间结束。我问督导:“怎样才能坚定地遵守设置?”督导问:“你觉得遵守设置的障碍在哪里?”我说:“我担心自己显得冷酷无情。”督导说:“看来你想做个好妈妈。那你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是个坏妈妈呢?这可能有你自己的需求,可以跟你的咨询师聊一聊。人要从分裂走向整合。”也有的新手咨询师,无法遵守时间设置,是出于和我不同的原因。B同学说:“我给来访者延长几分钟,是希望TA觉得值。”L老师说:“你怎么知道这样TA就会觉得值呢?”C同学说:“对啊,我会怀疑咨询师是不是能力不行,要靠时间弥补。”C同学的话和督导跟我说的话一样一样的,非常神奇,看来人的心理真的有规律可循。督导说:“咨询师有能力准时结束,守住自己的边界,会让来访者感到安全。随意让来访者突破边界,来访者会产生不安和恐慌,怀疑咨询师是不是能力不足,要用时间弥补。”我怕自己显得冷酷无情,B同学希望来访者觉得值,我们都用自己的想法揣测来访者的需求,但是这并不一定对。咨询师猜测的来访者的需求,来访者意识层面的需求,来访者潜意识层面的需求,以及能让来访者成长的东西,很可能是不同的。明白了这一点之后,我对自己说:“想当个好妈妈,只是你自己的需求,不是来访者的需求。”来访者再迟到,我就好意思按时结束了。最近我自己也作为来访者体验了一下,咨询师延长时间会发生什么。有一次个人体验,不知为什么,我的咨询师延长了五分钟。是因为最初的五分钟网速不好,我一直在调网?还是她觉得我没说完,想把这个话题收个尾?还是她没注意到时间?我不清楚,总觉得好像哪里有点奇怪,猜测了半天。的确,无法预料的变化会让来访者感到不安。解决了时间问题后,我又面对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来访者没有提前24小时告知我改时间,或者临时有事不来了,我要不要收TA钱。按照咨询行业的一般原则,是要收的。我写自己的设置时,最初只说要提前24小时通知,没有说如果做不到会怎样,是因为我不好意思在来访者违约的时候照常收费。又是不好意思……我不好意思的事情太多了。后来认真学习了一下设置的意义,并且督导给我讲了一件事,我就好意思了。在来访者违约时照常收费,不是要占来访者便宜,而是为了维护咨询关系,为了促进来访者的成长。首先,设置的清晰是为了关系的清晰。咨询师违约的概率非常低,并且设置了如果违约,如何赔偿来访者。如果来访者违约没有程度近似的代价,那么咨询师会感到不公平。就算咨询师是个很好说话的人,意识层面可以不介意,潜意识中也可能有所不满,进而在潜意识层面破坏咨询关系。这样动力就复杂了。所以还是要说清楚,如果来访者违约要怎么办,设置的清晰是为了关系的清晰。第二,设置有特定的功能。孩子要有父亲、有母亲,才能更好地成长。在咨询中,咨询师的倾听、共情、无条件接纳,类似母亲的角色。而设置,则扮演了父亲的角色,意味着边界、规则、社会化。心理咨询需要有限度的退行,接纳促进了退行,设置保证了退行不会无限度,还是要遵守基本的社会规则。接纳与设置刚好保持了平衡,让来访者能够发生变化,也能够适应生活,把这种变化迁移到生活中。督导讲的故事是这样的。她年轻的时候有个来访者,试图在咨询费的支付方式上突破设置,跟她软磨硬泡,她同意了。后来,来访者脱落了,她总结的原因是这样的:访者从小没有感觉到父亲的力量,而她在设置上的妥协,再一次让来访者感到缺乏力量感。这个故事给我触动很大。我重新写了一份更详细的咨询协议,明确规定了来访者违约的解决方法,补充了咨询范围与一般流程、咨询师和来访者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并在咨询前保证双方知情同意,签字确认。万事开头难,第一次在与钱相关的问题上执行设置,很需要勇气。有个来访者没来,没有提前通知我,而是约定的咨询时间结束后才要求改时间,我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边给自己打气,一边按照设置收了咨询费,并邀请TA如果对此有什么感受的话,下次可以谈谈。来访者没有攻击我,也没有就此决定不来了,而是继续跟我约了下次。所以说,咨询师所担心的,来访者会对咨询师坚持设置感到愤怒,其实是咨询师自己的投射,有时候恰好蒙对了,有时候则不对。不管对不对,意识到自己的担心不等于现实,就好了。关于设置,我暂时没能体会它全部的意义。等以后体会更深时,再来继续探讨。作者朱丹渔歌轻飏第七期养成计划学员,目前招募实习个案,收费150元/50分钟,预约请扫描文末二维码。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豆瓣小站:https://site.douban.com/176565/新浪微博:weibo.com/u/2735233553预约请扫码
其他

心理咨询学习心得:焦虑与理想化 ‖ 朱丹

如果说新手咨询师最明显的感觉是什么,可能是焦虑,外加紧张、激动、热情、充满期待……我有个朋友,两个月前开始接第一个个案,是线下的。她一整天都特别激动,在屋里转圈圈,用她自己的话说:“第一个来访者好像比初恋都重要。”我当时不太理解她为什么这么激动,后来想了想,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成长路径不一样,所以焦虑程度也不一样。我的上一份工作,公司相当于搞了个免费的心理咨询热线(现在没了),让我积累了一些语音咨询的经验。正式当咨询师后,最初的个案在异地,视频咨询。中间考了个研,面试也要模拟咨询,做过一些练习。再之后,开始了第一个线下个案。语音——视频——线下,是个递进的过程。如果说面对面咨询,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焦虑水平是100,我把它拆成了30(语音)+30(视频)+10(面试)+30(线下)=100,第一次接线下个案的焦虑增长只有30。但我朋友没这个过渡,直接就是100,所以焦虑感非常明显。这或许说明,新手咨询师在个案比较少的时候,可以接热线练练手,至少能从容一些。何况有的热线还给安排督导,也能学到东西。我还记得第一次接热线有多紧张。来访者的问题比较严重,持续了好几年,肯定不是一次电话能解决的。我当时的内心活动简直是一锅粥:哎呀,来访者比我大好多,会不会觉得我太幼稚?她生过孩子,我没生过,怎么才能共情她对孩子的感受?什么?还看过精神科医生?不同的医生诊断还不一样?问题复杂了。来访者不在国内,还得考虑文化差异,更复杂了。她好像很聪明又事业有成,居然问我这个小球怎么办,惭愧啊惭愧。虽然我解决不了她的问题,但至少给她提供了倾诉的途径,也算有点作用吧,相信自己……最后还是给出了建议:“听医生的话,如果需要辅助心理咨询,找个资深咨询师,反正钱对你来说不是问题。”放下电话,我深深地松了口气,仿佛已卸下重担,把锅甩给了医生和前辈们。曾经看资深咨询师谈经验,说最初的几百个小时特别重要,如果用心的话可以经常感觉到自己的成长。我觉得挺对的,至少对我来说,收费咨询后的前80个小时,有个明显的焦虑感上升然后又下降的过程。焦虑感都包括了哪些呢?首先是新手咨询师共有的不自信。接热线的时候还可以安慰自己:“反正是免费的啊,最差也不过就是没有效果,并没有坑对方钱。正常人对免费服务的期待不会太高吧?”但是收费咨询就不一样了,会在内心嘀咕:“收费意味着职业生涯正式开始,我得对来访者负责,我到底对不对得起他们给我的钱?”这种焦虑,促使我去看书,找督导,写个案记录,写学习体会……除了共有的焦虑,还有比较个人化的焦虑。每个新手咨询师因为人格、经历、教育背景的不同,面对的困难不太一样。我听一些同行讲过他们感觉最有压力的场景,有的容易被来访者的抑郁情绪卷入,有的担心被来访者攻击,有的听到来访者对自己的性幻想时第一反应是“我卖艺不卖身啊”。至于我自己,最焦虑的可能是来访者的理想化期待。这种理想化期待,一部分是针对咨询师角色的,一部分是针对我个人的。很多来访者会问一个问题:“我该怎么办?”不少对心理咨询缺乏了解的来访者会觉得,心理咨询就和看医生一样,我先BLABLA讲一遍我的症状,然后你来给我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好是一劳永逸的),就像医生开药一样。稍微更主动一点的来访者会表示:“你需要什么素材,我尽量都告诉你。”“你告诉我该怎么配合,我会好好做。”“你来确定个咨询目标吧,带着我向前走。”也有的来访者,最想知道的不是“我该怎么办”,而是“我到底怎么了”。对精神分析有爱好的可能很快问出这个问题:“我的童年经历怎样导致了我现在的问题?”以上都是对咨询师的理想化期待,一些来访者以为我们能够告诉TA怎么办,能够指引正确的方向,只要听TA讲讲症状和童年就立刻知道问题的来龙去脉。然而,我们不能替来访者做决定,就算有时候知道怎么做更好,直接提建议也没有用,因为来访者常常很聪明,什么道理都懂,困难在于做不到。我们能做的,是帮助来访者发现,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然后独立做出决定。我们也没法单独决定往哪个方向走,人的发展没有唯一正确的途径,要看来访者想去哪里,我们陪着一起过去。至于分析,是咨询师的工作内容之一,但是没有那么快。人是很复杂的,就算心中已经有了来访者的模型,也还是要在继续了解TA的过程中不断修正。最初我对没能满足来访者的需求感到愧疚。后来跟督导聊过,明白了几件事:1.
其他

心理咨询学习心得:节制 ‖ 朱丹

某一次上课时,我和同学们分别扮演咨询师、来访者、观察员。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做完练习之后可以探讨一下,咨询师为什么要说这句话,来访者对此怎么想,以及观察员看到了什么。这相当于下棋之后的复盘。
其他

“病入膏肓”也是痊愈的开始 ‖ 李墨漪

人们没有活成行尸走肉,而是结结实实地被一些事刺痛了,这往往是重新激活生命力的契机。有症状,觉得痛,是免疫机能还在运转的证明。比起毫无警觉地突然“猝死”,也许感觉到自己病入膏肓了,也是痊愈的开始。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多少会经历一些损伤。当我们受了皮外伤的时候,因为它在身体的表层,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每分每秒的感觉,我们的注意力必定会马上集中在此处。因为皮外伤的可观可感的特性,我们往往能及时采取措施,并且能从始至终监管伤口的愈合情况。
其他

一名“社畜”的自我救赎之路 || 李墨漪

最后的结局有几分浪漫主义情怀。当杰克意识到泰勒只是自己的另一个人格时,为了阻止泰勒的疯狂行动,为了拯救玛拉,他最后选择了朝自己开枪,杀死了泰勒。他的自我终于在“弑父娶母”的模式中完成了整合。
其他

觉得心理咨询有用的十个瞬间 || 朱丹

提出那个问题的朋友,也在做个人体验。她说:“好像没有什么认知上的提升。”我说:“像我们这样的聪明人,总是懂得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改变认知吧?”然后她表示释然多了。
其他

下篇:“阉割”之殇——记《白鹿原》| 吴玉婷

作者吴玉婷渔歌轻飏第七期养成计划学员,目前招募实习个案,收费150元/50分钟,预约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接上文)前文提到过,一个备受指责的孩子很难在自主性和独立性方面得到发展,他们会更加努力地做些什么来获得父母的认可和赞赏,也许是讨好,也许是绝对的服从,也许是与年龄极不相称的早熟和懂事。幼小的孩子其实并不能理解父母那张声色俱厉的面孔背后所谓的用心良苦,他们还太稚嫩和简单,只能接收到父母以最直白的方式传递过来的爱,也许是一个意味着体谅和宽容的微笑,抑或是一句慷慨的赞美,甚至只是一个接纳的眼神。对于这个时期的他们来说,父母的接纳、认可、喜爱、赞赏以及这些行为共同表达的情感——真实且稳定的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氧气。他们孤单单来到这个世界上,除了父母,无人可依;除了父母营造的爱的环境,无处可栖。试想,如果年幼的孩子缺乏这样的“氧气”,他们将活在怎样令人难以想象的恐慌和担忧之中,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初体验又将是怎样的冷酷严苛且难以预测?又怎么能发展出对于世界、对于自己的安全感和信任感?他们会为了获得父母的爱不惜一切代价,为此压抑或者说“自断筋脉”——主动抛弃自己身上与生俱来的如火焰般有热度、有力量却也附带一些毁灭性的生命力的部分,也就不足为奇甚至是令人心痛了。白孝文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心痛的孩子,是一个被“阉割”的孩子。他不知疲倦地为了获得父亲的认可而努力着,却因为总是得不到而在这里止步不前。他不能超越父亲的形象对他的人生的限制,无法发展出真实的自己。他去了“势”,希望以此来换取父亲的爱。然而悲哀的是,他依旧总是处于“缺氧状态”,这样的状态又使他更加迫切地想要讨好父亲。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早期一直陷在这样的周而复始之中,成长也因此显得比同龄人更加步履沉重,甚至蒙上了一层忧伤的色彩。后来,他长大了,长成了一个墨守封建礼教、对父亲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自尊心脆弱、性格阴郁压抑、既不敢爱也不敢恨、缺乏勇敢和担当的男人。压抑之人的生活总是在受挫与补偿之间来回摆荡,此中的落差又更加令人痛苦。成亲之后,白孝文开始沉湎于夫妻之事。对于他来说,现实生活是如此令人沮丧,父亲对他的不满无休无止,同龄人的优秀让他羞愧难当,性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就成为了他的“救命稻草”,成为了这个沮丧又忧伤的“孩子”聊以自慰的港湾。只是,这样的补偿终究“上不得台面”,在父亲的眼里,这个儿子除了无知自负怯懦无能之外又加上了一个纵欲。有一天,美丽热情的田小娥出现在白孝文的生活里。彼时,她是黑娃的妻子。这个顶着“荡妇”之名、勇敢冲破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的女人为他了无生趣的生活注入了活力,就像为一个将死之人打了一剂强心针。田小娥身上那种富有原始本能气息的自由和勇敢唤醒了白孝文内心深处还未完全熄灭的火焰。从见到她的那一刻起白孝文就陷入了痴迷,他平静且沉闷的生活也从此掀起波澜。一方面,他是村里公办学堂的老师,每天嘴里讲的是礼义廉耻;另一方面,他无法抑制自己对田小娥不可告人的迷恋。他在渴望和禁忌之间来回徘徊,在道德和欲念之间反复挣扎。可他依旧“有贼心没贼胆”。他需要继续在村人面前维持着道貌岸然的体面,因为他仍然把未来做族长(成为父亲的翻版)当做人生的唯一选择。当这样的执念融入骨髓、渗入血液,白孝文甚至已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只是认为自己生来就是要做族长的,至于自己是否喜欢做族长、为什么要做族长他从未想过。在那样一个家国巨变、人心沉浮的时代,白嘉轩依靠对封建道德中那些正义、良善、忠贞的信仰,在无数个危难关头化险为夷,保全了自己的族人,成就了传奇般的功绩。其实,这些忠义和良善并不为封建礼教所独有,而是被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化所共有,因为人性中的光明和人性中的灰暗一样,是超越时空和种族的存在。然而,固着在“孩童水平”的白孝文不能领会其中真义,再一次为了向父亲看齐照猫画虎:他把自己变成了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对于其中那些陈腐僵化、泯灭人性的部分奉若神明。他为自己套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也陷入了更加激烈的内心冲突之中。命运是人生的最佳导演,她用那双翻云覆雨手将白孝文和田小娥牵到了一起。其中的过程复杂曲折,在此不做描述。虽然披着正人君子的外衣,但是内心的懦弱和贫乏让白孝文不具备抵抗诱惑的定力。况且对于白孝文来说,田小娥的意义远不止一个美艳的诱惑。东窗事发,自己寄予厚望的儿子居然跟声名狼藉的荡妇鬼混在一起,这样的事实几乎将白嘉轩彻底击垮。本就脆弱不堪的父子关系从此走向决裂。父亲的不满如今变成了绝望和憎恶,这个不曾拥有过“父爱”的孩子被彻底抛弃。白嘉轩在村人面前对他施以酷刑,将他逐出家门,断绝了父子关系。他如同一只遍体鳞伤的丧家之犬,仓皇躲进了田小娥的温柔乡里,沉沦于虚幻的幸福之中。内心深处,这个一直以来独自忧伤却不曾放弃的孩子陷入了彻底的绝望。他知道,父亲将永远不会原谅他。他的英雄,他的领袖,他的父亲,以抛弃的方式对他的离经叛道进行了决绝的报复,虽然这离经叛道与力量无关,而与无力有关。白孝文在族人面前体面尽失,与田小娥成了一对人人唾骂的奸夫淫妇。他终日蜷缩在田小娥那破窑里的土炕上,自暴自弃,深陷毒品。田小娥不明白,自己的一片真情怎么会让这个七尺男儿更加的颓废和瘫痪?她期盼着白孝文振作起来,为她撑起一片天,与她共同创造梦想中的自由自在、自立自强的幸福生活。天真的她如何能明白,一个“小男孩”是无法承担起一个男人的责任的。这个在强势且严苛的父亲身边长大的男孩,他的身体虽然长成了男人,但是内心中的一部分永远固着在了小男孩的状态。父亲的抛弃让他陷入了巨大的哀伤和迷茫之中。一方面,内心的脆弱无力让他无法面对被抛弃的悲伤,更遑论化悲痛为力量实现“触底反弹”。他自暴自弃自毁的行径更加像是一种绝望的呼唤,让父亲痛心,让他后悔,让他回来。另一方面,他从未领略过父亲的生命之外的风景,“长大之后成为父亲”是他苍白人生的唯一指引。这指引为他屏蔽恐惧,也将他限于牢笼。他不敢踏出这牢笼半步,因为一个从打压和贬低中走来的孩子不具备探索世界、探索未知的勇气,也不能发展出真正自我实现的能力。父亲的抛弃,让白孝文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如果没有田小娥,他很可能在父亲不屑的目光中还是勉强当上族长。然而,这样的“自我实现”与自由独立无关,仍然是一个被“阉割”的生命对另一个强大生命的依附。决裂的父子关系看似将白孝文推向了自由,他不再需要为做族长而努力。然而,令人唏嘘的是,当命运真的把自由交到他手上的时候,他依然不能救赎自己,而是将自己陷入了新的牢笼。既然不能做一村的族长,那就去做更大的长官,向世人证明我的能耐,让父亲后悔当初的绝情。这大概是白孝文的内心独白。随着这部宏伟的戏剧进入尾声,白孝文的人生似乎开了挂:他步步高升,如鱼得水,扬眉吐气,一扫当年被逐出家门的狼狈和不堪。他真正完成了自我实现吗?我想他只是离开得更远了。这个一直努力讨好父亲的“孩子”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向父亲、向世界证明自己的价值,因为他从未相信自己本身生而为人的价值吧。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虽然地位今非昔比,他脸上的忧郁却从未散去。虚假的自傲之下,他依然是那个不快乐的男孩。权利带来的满足感让他自卑的内心暂时得到了解脱,却无法填满灵魂的空洞。于是,我们只能看着这个可怜可悲的“小男孩”走向贪婪和疯狂,去往人生的荆棘之地。《白鹿原》中那么多有趣且深刻的人物,之所以挑了白孝文来写,除了我本身对于他的怜悯和同情之外,还因为他身上有着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子。或者说,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的身上或多或少有着他的影子。在时代的力量面前,个人是何其渺小。与独生子女政策、社会贫富分化共同应运而生的,是焦虑的父母、控制的父母、怀揣着“爱之深,责之切”的信条的父母,是“阉割”式的养育。所以我们这一代,是纠结的一代、迷茫的一代、不知何去何从的一代,却也是渐渐觉醒的一代。如今,光阴将我们慢慢从孩子变成孩子的父母。当我们开始承担为一个新生命打开世界大门的重任时,也许可以通过反思和觉察少走一些弯路。当然,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养育本身就是无比艰难的任务,苛求在此毫无意义。但是,带着对生命本身的自由属性的理解和敬畏,我们或许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免受牢笼之苦,更加靠近真实且丰盈的生命体验。《致孩子》纪伯伦“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为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其他

上篇:“阉割”之殇——记《白鹿原》| 吴玉婷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为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纪伯伦《致孩子》在一次心理学培训的课堂上,老师说《白鹿原》是一部描绘人性的电视剧,值得一看。虽然早前不论是电影版还是电视剧版都在各种媒体上占过一时的风头,但是对于这种被大肆渲染、夸得天花乱坠的影视作品,我总是有些莫名的抵触,好像被人为的宣传攻势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我因为太在乎独立思考这件事,不愿成全那些花哨的宣传。可是当这部作品已经过了热度,老师的几句不经意的评论,反而让我燃起了想要一探究竟的热情。《白鹿原》讲的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与其说是个故事,不如说是两个家族在时代的巨变中挣扎求存、跌宕沉浮的历史。在这样一场宏大的戏剧中,各路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正直的、邪恶的、高贵的、低贱的、善良的、贪婪的、开明的、迂腐的、单纯的、复杂的、深情的、负心的、热忱的、冷漠的,然而在这些纷纷扰扰的众生相之中,最让我触动的还是男主角白嘉轩与他的长子之间的爱恨纠葛,以及背后的真正动力:俄狄浦斯情结。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呢?弗洛伊德认为,4-6岁的孩子开始对异性父母产生占有欲或“恋情”,对同性父母产生嫉妒以及由竞争而生憎恨,他把父亲、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三角关系称为俄狄浦斯情结。以小男孩为例,由于潜意识中对父亲产生了想要取而代之、夺得母亲的“弑父”冲动,他害怕父亲察觉到他的“图谋不轨”之后会惩罚他,比如阉割他,这样的担心就是阉割焦虑。对心理学不太了解的朋友看到这段话可能会觉得真是无稽之谈,小小的孩子怎么会有这些恐怖的念头呢?其实这些触目惊心的字眼,比如弑父,比如阉割,不过是一种心理学语言,是一种象征化的表达,为的是让看的人能够理解其背后的人类本能欲望。把刚才的话翻译一下,大概是这样:如果发展顺利,一个4-6岁的孩子已经获得了基本的对世界的安全感,并且在自主性和自控性方面达到了一种建设性的平衡。他们开始慢慢从母婴的二元关系中向前走了,进入到三元关系。也就是说,此前孩子的世界里几乎只有母亲,或者是母亲的替代者,但是现在,他们的世界开始有第三个人加入进来了,那就是父亲。仍然以小男孩为例,他渐渐发现,母亲并不是完全属于自己的,虽然他十分希望母亲只是自己一个人的,但是事与愿违,母亲的身边还有一个父亲,并且母亲是父亲的女人。小男孩因此感到对父亲的嫉妒和敌意,他开始有意识地疏远、违背或者对抗父亲,并且对母亲表达出强烈的占有欲。“弑父”这个形容我想是这样的含义:小男孩希望消除掉母亲心中的父亲,让自己成为她的唯一。在这个过程中,小男孩对父亲产生了一种本能的恐惧,因为在这场争夺母亲的“战争”中,弱小的他如何能敌得过强大的父亲呢?他担心来自父亲的打压和报复,就像担心自己被“阉割”一样。阉割的同义词是去势,这个“势”指的是什么呢?字面含义当然是指性器官。不论是人还是动物,一旦性器官被除去了,意味着不再有繁殖后代的能力。我认为,阉割或去势,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毁灭掉一个人最核心的生命力中的那些极其鲜活的部分,比如自主性、攻击性以及带有自由独立色彩的自我实现的倾向。被阉割的动物会表现得顺从、听话,只知道吃草和干活,再无烈性和野性。被阉割的人,也必然会陷入无法自拔的丧失感和抑郁之中,变成一具服从指挥的行尸走肉。一些不甘心如此了却残生的个体,会转向扭曲的、疯狂的补偿行为,试图填补生命的空洞。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人物,且大多是反面人物。然而无论如何补偿、如何折腾,哪怕富可敌国,哪怕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们始终都是在对“被阉割”的创伤做出某种反应,与真正的自我实现毫无关系,与深刻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就无限偏离了。毕竟,生命由依赖而来,却要向自由独立而去。回到小男孩的例子。正常情况下,小男孩一边恐惧着来自父亲的报复,一边企图在与父亲的竞争中胜出,但是他会发现,他总是无法赢过父亲。小男孩终于认识到,只有爸爸那样的男人才能占有妈妈。于是,他开始向父亲身上的男性特质认同,慢慢学习如何做一个男人,这样以后就可以拥有像妈妈那样的女人了。心理学意义上的性别发展由此开启,而在此之前,幼儿虽然有生理学的性别,但是在心理学层面表现出中性的特点。如果这个过程出现了偏差,比如小男孩在与父亲的竞争中轻易获胜,妈妈表现出对爸爸的疏远以及跟儿子的结盟,小男孩将很难向父亲的男性特质认同,也很难成长为具有典型的男性性格特征(比如坚毅、勇敢、进取、果断、理智等等)的“真男人”。他在某些方面会固着在小男孩的状态而无法向前发展(比如依赖、胆小、犹疑、幼稚、没有责任意识等等),因为他不需要做任何努力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占有”妈妈。“妈宝男”很可能是这一类小男孩长大之后的状态,他们的背后也总是有着一对情感疏离的父母。更有甚者,在父亲长期缺席又没有其他男性替代者的情况下,在强大的母子联盟中,母亲和儿子一直处于融合状态,小男孩逐渐向母亲的某些女性特质认同,最终形成性别认同紊乱或者同性恋的倾向。传统的精神分析理论用俄狄浦斯情结来解释人的性别身份感是如何发展的,然而,从更加广义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有关超越与自由的故事。一个健康发展的孩子总是怀揣着“弑父”的愿望,希望取而代之从而确立自己的位置,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来自父亲的报复过于强烈,孩子会被巨大的阉割焦虑击败,失去原本的自主性,在心理学意义上真正变成被阉割的孩子。这句话可能又会引发一些朋友的不适感了,其实翻译过来是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向父母的性别特质认同,还会向他们的其他方面认同,比如将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相信不少人在年幼时都曾有过这样的梦想:我将来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或者,我将来要成为妈妈那样的人。孩子会通过学习、模仿、崇拜、维护等等的方式试图成为父母的翻版,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孩子的学习和模仿其实是在为超越做准备。如果父母为孩子营造的养育环境是相对宽松和自由的,孩子便能在这样的空间里“自由发挥”,充分体验自主性,而不担心因此失去父母的爱。自由与独立的种子便被埋下了。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身体日渐强壮,他们的思想羽翼渐丰。有一天,他们终于不再满足于成为父亲或者母亲的样子,因为他们对世界有了自己的思考,对事物有了自己的好恶,对是非有了自己的判断,对未来有了自己的憧憬,对人生有了自己的选择。他们厌倦了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渴望做自己,也敢于做自己。此刻,这些怀揣自由与独立的种子的孩子便完成了“弑父”。当然,对于母亲更为强势的家庭,此处的“父亲”也可以是母亲。换言之,他们在心理层面上摆脱了父亲的形象对他们的控制性影响,并取而代之,开始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他们超越了父亲作为引领者的形象,突破了父亲的人生为他们的人生划定的“安全范围”,努力朝着更加自由广阔的世界展开探索和冒险,铺就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画卷。他们开始拥有一些与成熟有关的品质,比如自由,比如坚定,比如果敢,比如责任。至此,一个孩子成长为了一个成熟的完整的人。他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向何处去。他将具备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和满足的能力。试想,如果上述的过程是另一番情景:由于强烈的焦虑感或者控制欲,父母不能容许孩子脱离自己的掌控范围,并且努力地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他们可能会对孩子这样表达:这个世界很危险,而且没有回头路,所以你绝不能行差踏错;如果你不听从于我,或者不让我满意,我就不再爱你了;因为你的生命是我给的,所以你的任务就是回报我。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这样的父母容不下孩子的“弑父”愿望,他们不能忍受孩子超越自己,因为一旦如此,他们便不再被孩子需要了,不得不与孩子从融合的状态走向分离。他们无法眼睁睁地看着孩子离开自己,成为一个可以独善其身的完整的人。这种避免被“抛弃”、需要与孩子融合的欲望常常带着偏执的色彩,而且是潜意识的,其背后的原因很可能与父母自己经历的创伤或者糟糕的婚姻关系又或者人格中不安全的部分有关。但是无论如何,这与孩子本身的需要背道而驰。为了避免陷入被“抛弃”的境地,他们施展各种手段、拼命地打压孩子身上冒出来的生命力——自主性和攻击性(此处讲的攻击性与暴力无关,而是指孩子表现出的对于成就和赞赏的渴望,有着主动、积极进取的含义)。有一个例子:一个五岁的男孩精心折了一个纸飞机,为了与普通的纸飞机不同,他把父亲的香烟粘在机翼下面假装是涡轮引擎,并认为这样他的飞机就可以飞向宇宙。他对自己的杰作洋洋得意,跑去向父亲炫耀。父亲看了一眼他的飞机,说:“你怎么又乱动我的烟!”“这是引擎,有了它,我的飞机可以飞到外太空去!”“那你飞一个我看看。”小男孩拿起飞机使劲儿抛向空中,可是飞机马上头朝下栽到了地板上。父亲笑了。“你这个傻孩子,你给飞机增加了重量,当然飞不起来了。而且你这飞机折的乱七八糟,根本就不对。要说折飞机,你还得跟老爸学呀,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可是折飞机的能手。”说着,父亲折了一个纸飞机,递给了小男孩。“试试吧,我这个肯定比你那个飞得远多了。”小男孩也许真的在父亲那里学会了如何折一个标准的纸飞机,但是他的自发性和创造力却遭到了嘲笑和贬低。如果这样的事情日复一日的上演,不难想象,总有一天,父母以教育的名义成功完成了对孩子的“阉割”——孩子身上与生俱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进入休眠状态,甚至被彻底扼杀。他们可能变成让父母省心又骄傲的“乖孩子”,安静、顺从、懂事、守规矩、绝不“惹是生非”。父母将孩子与自己牢牢捆绑在一起,完成了有意为之的“融合”:他们的所思所想替代了孩子自己的真实愿望,孩子变成了他们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他们的生命的延续,更是他们的精神与思想的延续。渐渐地,孩子自己也难以感觉到内心深处那份自主与独立的冲动了,他们习惯了听从父母的安排,在父母划定的有限范围内感知这个世界,以为这就是全部,而对“界限”之外的精彩壮丽一无所知。他们的生活体验常常止步于他人的思想范围,更有甚者,即使在他们成年之后父母不再干涉他们的生活,他们也会自己画地为牢,不敢迈出“安全范围”去追求那些内心深处真正的渴望,哪怕生命真的只是一趟单程的列车。带着这些理解和思考,我们回来说说《白鹿原》。白嘉轩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白孝文,二儿子白孝武,小女儿白灵。白孝文无疑是白嘉轩最重视的孩子。他娶过六任妻子,却都因为疾病早早去世,没有留下一男半女。那个年代的生命有多么的脆弱,由此可见一斑。白孝文是他的第七任妻子所生,儿子出生的时候,白嘉轩的同龄人的儿子都会打酱油了。因为得来太不容易,他在这个儿子身上寄予厚望,早早为他规划好了人生:长大之后接过自己的衣钵当白鹿村的族长,而且要当一个好族长。怎样算是好族长呢?他认为儿子必须要像他自己那样,刚正不阿,心地纯良,坚强勇敢,大公无私,一心为族人谋福利,不居功,不自傲,行得正,腰板直。这样的要求放在一个做族长的人身上无可挑剔,但是放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就显得有些令人为难了。然而,这正是白嘉轩从小对白孝文的要求,所谓“爱之深,责之切”。有人会说:这也没错呀,父亲对儿子高标准严要求,儿子才会成才不是吗?对这个问题,《白鹿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从孩提时代起,白孝文就是一个不快乐的孩子,这一点从他的妹妹白灵口中也得到了印证。他确实快乐不起来,因为他似乎永远都无法达到父亲的要求,永远都无法让他满意。白孝文看过父亲以威严的一族之长的身份站在高台中央杀伐决断的样子,那个形象是如此的光辉而深刻,让这个小男孩由衷地崇拜。他多么希望自己长大之后可以成为父亲那样的人。他开始模仿父亲的样子,希望可以向自己的“偶像”靠近一些,然而,孩童的模仿总是照猫画虎、形似而神非的:他在小伙伴中间“作威作福”,以高高在上的族长的儿子自居;对于自家长工鹿三的儿子黑娃,总是想要在他面前展现作为主人的权威,并期待着黑娃也能像鹿三对白嘉轩那样俯首帖耳地对待自己,这样他就更加像一个“族长”了。作为孩子的白孝文并不明白,父亲的权威和声望来自与族长之位相得益彰的品行和能力,而不是压迫别人。可想而知,严厉的父亲白嘉轩对于儿子的行为十分反感,也十分失望。他认为这个孩子无知又自负,缺乏同情心,与自己期待的样子相去甚远。于是,他更加严厉地批评和责罚白孝文,希望把这个“有点歪”的苗子纠正过来,却没有看到在这些行为的背后,是一个小男孩在以一种不太可爱的方式向自己的“英雄”致敬。因为缺乏这样的理解,白嘉轩对于儿子的管教总是透着一种贬低和厌恶,而父亲这样的态度也成为了白孝文一生的难以承受之重。(待续)作者吴玉婷渔歌轻飏第七期养成计划学员,目前招募实习个案,收费150元/50分钟,预约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豆瓣小站:https://site.douban.com/176565/新浪微博:weibo.com/u/2735233553预约请扫码六月文章: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渔歌轻飏MRI短程咨询预约流程及咨询师介绍渔歌轻飏第七期咨询师养成计划学员文章系列
其他

读《人类沟通的语用学》第二章 || 于鹏

简介:本书是家庭治疗领域的殿堂级教科书,沟通理论领域的奠基之作,家庭治疗领域之系统理论课程必读书目。本书讨论人类沟通的语用(行为)效应,尤其关注行为障碍,另一方面,重视了沟通的作用。本书尝试构筑模型和一些看似可以支持该模型的事实,全书共分为七章,内容包括参考框架、试论沟通原理、病理性沟通、人际互动的组织、从沟通角度看戏剧《谁怕弗吉尼亚·伍尔芙》、悖论沟通、心理治疗中的悖论等方面展开了一项关于互动模式、病理学和悖论的研究,对人类沟通的语用学加以阐释。对临床工作者思考人类和问题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分享第二章的内容:试论沟通原理。
其他

抱持的温度

抱持的温度今年6月初,我参加了回龙观医院的中巴温尼科特精神分析的受训。一直以来,我都在精神分析的框架下跟来访者工作,相比于精神分析,我更喜欢称自己为动力学取向的咨询师,精神分析从本质上就是在探索人活着的意义、动力是什么。动力学取向,总感觉比“精神分析”更有温度一些。在此之前,我对精神分析的各个流派都有所涉猎,若严格来说,更偏向于关系取向,用早年关系来理解来访者的发展过程,以建立新的关系来疗愈来访者。温尼科特的理论,是我在精神分析的众多派系里,第一个深入探索与研究的一个学派。课程从婴儿的“担忧阶段”开始学习,“担忧阶段”的意思,是婴儿有了抑郁的能力,开始担忧自己的母亲。这时婴儿可以把兴奋时自己攻击的妈妈与宁静时抱着自己的妈妈视作同一个人。并且具备了区分想象与现实的能力。感觉这与客体关系理论中“抑郁位/心位”的理论很相似。在抑郁位之前,婴儿眼中是两个妈妈:及时满足自己需要的“好妈妈”与未能满足自己需要“坏妈妈”;而在抑郁位时,婴儿也终于认识到这两个妈妈是一个人。在学习中,我发现不同的理论流派,对同一个现象给与了不同的名词,我感觉这与流派创始人的气质有关。他们观察着同一个现象,然后在冠名时让自己的味道也渗入了名字里。在我印象里,克莱因是一个有力量、强硬的人,“偏执分裂位”、“抑郁位”这些名词也给我坚硬、客观、固定的感觉。而温尼科特本身是一个温和的人,“担忧阶段”也显得更温和一些。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担忧阶段”这个名词,只因这个名字里渗出的淡淡人味。在随后的案例督导中,我也感觉到这份人味,渗透在温尼科特学派的咨询关系中,以更为关心、抱持的方式展现出来。在报告案例时,咨询师因为来访者的需要,屡次打破了设置,这在过去的我看来是不可想象的。我感觉咨询设置就是一个框架,在这个框架下跟来访者工作,才是安全的,有效的。然而,巴西的老师屡次说咨询师做得很好,并且举了自己的例子:“她的一个来访者需要每天凌晨3点给她打电话,并且经年累月地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老师也举了温尼科特的例子:“有一次来访者临走时气愤地摔了咨询室的一个瓷瓶,到了下次咨询,温尼科特完全没提这件事,只是在原先的位置又摆了一个瓷瓶。”他甚至被一个来访者咬伤了屁股,但双方的咨询关系仍没有断绝。老师说,在温尼科特式的咨询中,你必须去判断来访者的要求是“需要”还是“欲望”,如果是欲望,咨询师可以考虑不满足,可如果那是基本的“需要”,哪怕要打破当下的咨询设置,也要给来访者更个性化,更关怀的空间。这是对我触动最大的一句话。培训结束后,有一个小小的告别仪式,我觉得这个告别仪式无关紧要,但还是留了下来。在告别仪式上,想到今后见不到两位巴西的授课老师,我不自觉地流泪了。我想起课上提问时老师有些困难的说着并非母语的英语,在翻译的帮助下为我解答,到后来,我甚至觉得问题本身的答案不重要,我的问题被老师看到了,认真对待了,这已经给了我心灵上的滋养。其实,温尼科特中的温度和抱持,一直就在这几天的授课中,我也一直泡在这样的味道里。我想这是在理论之外的,另外一种温尼科特式的“浸泡”。当失去它的的时候,我因悲伤而流泪。这一期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精神分析世界的孩子,想要去够到树上的苹果,我在这几天里不断奋力跳起,一次次触碰到它。终于在结束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手中有了这个苹果,剩下的,就是用这个苹果,去滋养我的来访者了。作者简介于鹏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渔歌轻飏签约咨询师精神分析动力取向与短程家庭治疗取向·北京师范大学二级心理咨询师培训·渔歌轻飏第六期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学员(周湘)·美国MRI短程家庭治疗培训学员(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中-巴国际温尼科特精神分析取向培训学员(北京回龙观医院)·沙盘游戏咨询师培训(杨培荣)·持续7年以上的个人体验(超过300小时)与团体体验(超过500小时)。·每周固定接受一对一案例督导。预约于鹏的咨询,请扫文末二维码渔歌轻飏陪伴成长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豆瓣小站:https://site.douban.com/176565/新浪微博:weibo.com/u/2735233553预约请扫码六月文章: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渔歌轻飏MRI短程咨询预约流程及咨询师介绍渔歌轻飏第七期咨询师养成计划学员文章系列
其他

短程治疗(Brief Therapy)——不一样的思考方式

Hayley:知名家庭治疗师,关键在于他是艾瑞克森博士的重要伙伴!二、有哪些不一样的思考方式?与结构式家庭治疗的异同,受到大师和流派的主要影响,好奇的隐喻,谁是来访者除了图中内容,我们强调两点:1.
其他

心理占星微课之一(中)

伴你成长六月文章: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渔歌轻飏MRI短程咨询预约流程及咨询师介绍渔歌轻飏第七期咨询师养成计划学员文章系列
其他

心理占星微课之一(下)

当然并不是说一个相位就能造就一个人,仔细去研究这张星盘的话,以这个t三角为主要轴线,还有许多行星以及星座,相位,宫位的加持,不断的累积和强调,当然盘主自身不断的努力和突破。
其他

心理占星微课之一(上)

大家好,我是姜姗。接下来的时间里将由我为大家带来今天微课的内容,占星的基础知识。因为是基础知识,所以今天的内容比较简单易懂,当然我们只有一次课程的时间,内容还是蛮多的,有些内容可能会讲的比较简略,如果有小伙伴感兴趣想要学习更多,我建议大家可以读一读书,然后遇到问题或者不懂的地方可以在群里向我提问。我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如果看到就会来回复大家的问题。
其他

读《人类沟通的语用学》第一章 || 于鹏

简介:本书是家庭治疗领域的殿堂级教科书,沟通理论领域的奠基之作,家庭治疗领域之系统理论课程必读书目。本书讨论人类沟通的语用(行为)效应,尤其关注行为障碍,另一方面,重视了沟通的作用。本书尝试构筑模型和一些看似可以支持该模型的事实,全书共分为七章,内容包括参考框架、试论沟通原理、病理性沟通、人际互动的组织、从沟通角度看戏剧《谁怕弗吉尼亚·伍尔芙》、悖论沟通、心理治疗中的悖论等方面展开了一项关于互动模式、病理学和悖论的研究,对人类沟通的语用学加以阐释。对临床工作者思考人类和问题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大家好,我是于鹏,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签约心理咨询师。今天由我来跟大家分享人类沟通的语用学的第一章内容。
其他

给你的宝贝一份特别的关注

邀请你参与Tavistock模式婴儿观察项目(仅限北京地区)尊敬的朋友:在此致信是寻找2018年8-10月有婴儿出生的家庭,并向你介绍和邀请你的家庭参与Tavistock婴儿观察项目。我们深信:从婴儿出生开始,给婴儿足够的关注对其一生都有积极的影响,同时,对于刚为人父母的你而言,他人的陪伴也具有鼓励性的意义。我们希望了解这个项目之后,你也愿意把这一份特别的关注送给自己即将出生或刚刚出生的宝宝。本次婴儿观察项目计划在2018年9月开始进行婴儿观察,在2020年6月底结束观察。所有有关参与家庭的资料都是保密的,只有接触该家庭的观察员知道,本项目不涉及任何费用。在近两年的时间里,观察员需要每周到同一个新生儿的家庭中进行一个小时的观察,理解婴儿的成长和发展,观察员的责任是维持稳定、不介入、友好并全神贯注的观察态度。该婴儿观察项目自开展以来,一直在美国华盛顿精神病学学院(Washington
其他

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成长 || 刘艳咨询费上调感言

咨询费上调感言时光匆匆,从不停歇或放慢脚步,转眼之间,进入心理咨询行业已经三年了。回想起来,从中学对心理学感兴趣,作为一个爱好者阅读心理学书籍,到2013年拿到入门的资格证书,再到不段深入在心理学方面的学习,一直到正式走进这个行业,成为一个心理学从业者,获得督导和持续的培训、体验等多方的帮助,这中间有无数的时刻值得铭记和感怀。犹记得,当初刚刚进入咨询行业,深感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欠缺和不足,也实实在在的发现有那么多的理论、实践的技能需要学习,于是进入一个自我补充的阶段。学习很多的理论、技术指导:华夏心理咨询师实务培训课程、曾奇峰心理咨询师实践课程及督导、回龙观主办第二届中法精神分析临床实践课程(C.Hoffmann)、赵然焦点解决短程治疗(SFBT)课程、释梦(Dr.Erik
其他

为什么有些人不能认错||孙屹男

你一定遇见过从来不认错的人,或者即使他嘴上认错了,内心却还想着,谁还没犯过错误呢。和这样都人相处时,有时候他可能做了一些伤害你的事情。
其他

经典案例 || 一名企图自杀的来访者

咨询的目的试图通过帮助帮助来访者调整“全或无”的绝对化想象,使来访者意识到他所憎恨的客体所具有的可爱的一面,以及他所热爱的客体所具有的消极的一面,发现恨的同时有爱相随,体会爱的呵护时隐伏着恨的萌芽。
其他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次,我们邀请了两位咨询师谈论死亡“死亡,我们每一天都会有与它相遇的可能性…或许我们的防御太好了,有时我们对死亡抱着忽视甚至戏谑的态度。”——于鹏“生命开篇妈妈助孩子抗击死亡,最后时刻死亡也是每个人的妈妈,贪玩许久后总要回家。然而,这样出来贪玩的时刻,并不多……”——毛做莹于鹏渔歌轻飏签约咨询师死亡,我们每一天都会有与它相遇的可能性。过马路时可能会遇到一辆刹车失灵的汽车;吃东西时呛到了气管;某种未知的疾病突然发作......谁也无法说,这些百分百不会发生。只是身为正常人,我们都有最基本的自恋,那就是:“自己此时此刻是平安无事的,在家里天花板不会突然掉下块砖,走路时不会脚下突然裂开,用电脑时显示屏不会突然爆炸。”这种健康的自恋,将我们与死亡从心理上隔开,我们每天才不必活得担惊受怕。但是,或许我们的防御太好了,有时我们对死亡抱着忽视甚至戏谑的态度。国外有一部影片叫1000种死法,每一个死亡的案例都是以荒诞戏谑的手法呈现,之后再由医学专家理智地拆解分析。观众看完只是一笑,死亡被完全的娱乐化了。(笔者自己就下了好几部看,乐此不疲)今年五月,笔者正好去上海学习,特意去了下死亡体验馆,触碰这个一般人忽略、回避、甚至假装不在乎的议题。坦白说,我来这里的原因是好奇,也想收获一点什么。当完成进入的仪式,每一个人都拿到了一个ipod,当时大家还是一团谦让和气,至少那时我没有想到,这个ipod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给与了我们决断他人与自己生死的权利。每一轮都由一个问题开始,让人必须做出选择:开始是道德两难问题,许多人都站在了道德的一边,只是,这些问题渐渐卷入了我们的亲人,甚至卷入了我们自己,大家的答案越来越不一样。问题就像一个遥远的影子,悄悄穿过一层层心防,尖锐地叩问着内心。在每一个选择中,你可以站在道德的一边,也可以自私,但是必须阐述自己的理由。每一轮大家都要去投票,选择一个最不相信的人,哪怕你可以在所有问题上中立、道德,保持某种干净的完好无缺,可你还是要投票送走别人。第一个人被丢进了打开的死亡大门,消失在呜呜的风声里,他不是因为任何问题,只因大家对他“不喜欢”。没过几轮,我也被所有人选中,我自认为所有的答案都发自内心,我在惊讶声中问:谁选了我?可以告诉我为什么?第一个回答我的人告诉我:因为在正式开始之前的一轮问题投票中,我也被大家选出来“去死”,当上帝视角的声音问我要不要选一个人替死时,我毫不犹豫地选了她,所以她也要找机会把我送进去。在我的理解里,这是复仇,而且她成功了。我怀着某种怨愤走进了死亡大门,我甚至忘了这件事,但明显别人没有忘。我在怨愤之中穿过漆黑的通道,顺着点点光芒来到焚化炉。火焰燃烧,热风鼓起,我希望火焰可以把我心中的怨愤烧尽,但没有成功。焚化过程结束,身体在象征层面烧尽的我,灵魂却还是一个怨灵。顺着有光的通道,我这个“怨灵”在狭窄的产道中挤出,来到一个安静和谐的白色空间,地上放着各种情绪牌,每段情绪背后都有一段反思的话。不断有人从产道进入到这里,有的人被别人投票,有的人却是被自己所杀。一个体验者在答完一道题后,才发现自己在内心中最重要的事务上付出的反而是最少的,于是她自己走进了死亡的大门。她带着尚未平息的情绪与泪水向我们讲着过程,死亡让她发现了真相,她在死亡之后知道了接下来如何更好地活着。我想,她真正获得了新生。所有轮次结束后,上帝视角的主持给了每个人一个关键词,给我的词是“傲娇”,主持人对这个关键词的评语是:你并不掩饰心中恶的部分,可你也希望被人认可和看到。这个关键词感觉还是有几分精准的,我在较早的轮次死亡后一直等到结束,就是在等这个关键词,我希望自己这不长的“一生”也会被看到,并想知道它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子。那个对我复仇的体验者也问:当初选择她替死,是不是因为她看着最好欺负,最没有攻击性?我告诉她:只是因为那时的选择她跟我意见最为相左。这一次的死亡体验,我自己并不满意,感觉参加的轮次太少,收获不太多。或许是常年的心理咨询让我对自己的内心足够了解,或许这次的体验中并没有触碰到真正攸关我生死的议题。大家分别时,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只是在那天之后,这个微信群,就没人说过一句话,这个微信群是死的。我想在那天分别后,我们这个小团体就死亡了,只是大家都不想承认这个事实,以建群的方式假装它还活着。看来,死亡依旧是我们要面对的议题。毛做莹渔歌轻飏签约咨询师死亡和生命;消亡和存在;渴望和抑制……我们成对来谈——婴儿出生时,或撕心裂肺地痛哭,或弱如小猫地畏怕;而父母们,却都满心欢喜。父母在体验一种极致的满足吧,微渺人类有能力孕育生命。那是种很古老的自恋满足——从无到有的造物感;而这样一个弱小堪怜的生命,全权握在父母手里,抬手间决定Ta的生死荣辱、快乐悲辛。这是种极致的权力感、也是种热烈的荣耀感。这足以让一对在生活里撞的头破血流的夫妇,像被注入灵药还魂。他们开始计划有孩子的生活,想赚更多钱、买更大房子,给孩子更好的教育,也会忍不住想让自己感觉骄傲的东西,通过这个孩子的生命传承下来;但婴儿的体验或许截然不同,我猜度那是种濒临死亡、或就是与死亡同在的痛苦体验:在妈妈子宫里很安定,但从产道被挤压出来、丢盔弃甲,不知去何处。而我相信婴儿在自己能够“无情”地使用妈妈之前,是能感知到自己的无力、卑微、可能被碾压的恐惧的,所以他们剧烈地啼哭,为一无所知却即将袭来的命运。
其他

渔歌轻飏MRI短程咨询预约流程及咨询师介绍

所见皆有温度渔歌轻飏短程心理咨询(MRI)招募渔歌轻飏MRI短程咨询师团队的七位心理咨询师,均参加了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美国心智研究所(MRI)短程治疗中心等共同主办的首届中美短程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他们既有系统的精神分析受训背景,同时兼具灵活的短程咨询基础,深入浅出的咨询风格将带给你最实用的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