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收费的意义
关于心理咨询
收费意义的探讨
因最近因为有个朋友在考虑做公益心理咨询,我们探讨了心理咨询收费的意义,大体分两部分:收费对来访者的影响;收费对咨询师的影响。
对来访者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不收费的心理治疗(咨询),对来访者没有益处。
不收费可能导致来访者不珍惜咨询
人性的特点是,对自己付出过的东西更珍惜。不收费,可能导致来访者不够珍惜咨询时间,比如把对内心的探索变成单纯的吐槽,或不遵守约定时间,或用咨询来满足其它需求。我之前曾接过免费心理热线,整理过去的录音时,发现了一些人打电话的目的是性骚扰。
不收费会压抑来访者的攻击性
人都是有良心的,当咨询师免费为来访者服务时,来访者多少会有一些愧疚感。为了表达对咨询师的感谢,来访者可能会很懂事,非常配合咨询师,不好意思惹咨询师生气。但事实上,攻击性不完全是坏的,而是生命力的一种体现,很多来访者需要的恰恰是修通被压抑的攻击性。这在免费的心理咨询中很难做到。
付费意味着对自身成长负责
以精神分析的视角看,我们不仅要探讨怎样做一件事,还要探讨做这件事背后的动力和象征意义。
不付费对来访者的象征意义是:咨询师是我的理想父母,因为只有理想父母才无条件爱孩子,不要求孩子付出什么。这可能会导致责任失衡,本来咨询师和来访者对咨询各负有一半责任,如果来访者强烈地把咨询师移情为理想父母,就会把成长的责任更多地推给咨询师,让自己处于像孩子一样无力的位置。
付费对来访者的象征意义是:我对自己的成长负有责任,我愿意为此付出努力。所以,哪怕只收一块钱,也要走这个流程。假设咨询有十次,不能一次付十块钱,而是要分成十次,每次付一块钱。这样每一次付费,都在提醒来访者自身的责任,保证他在咨询中的主动性。
这种负责,也可能会带来自尊的提升。比如我当来访者的时候,每次给咨询师转账,内心活动是:“这可是我凭本事赚的钱,用在了有意义的地方,觉得很骄傲啊~”
付费意味着学会尊重别人
心理咨询有效的原因之一,是带来修正性体验。比如有些来访者在过去的人际关系中,喜欢剥削别人。在咨询中付费,对这一类来访者是修正性体验,帮助他明白要尊重别人的付出。
明白这一点,更有助于他在生活中与人合作,提升社会功能。
还有些来访者,希望咨询师提供免费服务,并不是为了剥削咨询师,而是对关系存在幻想——你不收费,才是无条件爱我。付费会打破他的幻想,但打破幻想是有必要的。咨询师也是人,有自己的需求,要养家糊口,而不是全能的、无欲无求的神。
当来访者尊重咨询师的真实存在时,也就能在生活中尊重别人的真实存在,而不是仅仅看到自己的想象。
合理收费是一种榜样行为
有时候,咨询师要用自己的人格为来访者做榜样。比如咨询师勇敢地对自己的劳动收取回报,是敢于维护自身权益的榜样。这对那些不敢维护自身权益、对赚钱有道德上的羞耻感的来访者,能起到榜样作用。
我的亲身体验是,咨询师收费明显低于自己能力的话,不利于来访者修通俄狄浦斯冲突——我的咨询师都不敢成功,我怎么敢?有一阵子我的咨询师由于一些原因只收我200(下面会说),后来又改回了500。我的想法是:还好她改回了500,不然我自己做咨询的时候,怎么好意思收费超过200?
对咨询师的影响
收费保证咨询师的生活与专业提升
生活需要钱,大家都懂。咨询师专业能力的提升,也需要钱,比如学费、督导、个人体验。粗略算下来,不乱花钱的话,培养一个合格的咨询师,需要20万。这还不算完,心理咨询是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也就意味着终生交学费。
收费让咨询关系更清晰
绝大多数咨询师都是普通人,如果付出劳动得不到回报,会有怨言。或许咨询师意识中认为自己给经济困难的来访者提供免费咨询,是在做一件好事,但潜意识中或许会对来访者有不满,进而破坏咨询关系。
也有的咨询师,做免费咨询的动机,是想从来访者身上获得其它东西,比如价值感、被需求感、道德优越感,或者把内心的弱小感投射给来访者,然后感觉到自己的强大。搜搜陈光标做慈善的照片,或许能体会这种心情。这样做是在利用来访者,很可能对来访者造成伤害而不自知,比只期待在来访者身上获得咨询费要糟糕得多。
收费意味着咨询师对来访者负责
根据权利与责任对等原则,收费意味着咨询关系正式建立,意味着咨询师承诺对来访者负责,遵守伦理,为来访者的成长而工作。
有时候,不收费会让来访者担忧:咨询师会不会对我不够用心?咨询师是不是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咨询师会不会随时抛弃我?这些担忧都有道理。
我作为咨询师,感受过收费和不收费的差异。
接热线时我不收费,遇到困难的个案,会安慰自己:“做不好也没有关系啊,毕竟正常人不会对免费服务期待太多,我已经花时间陪伴他了呀。”后来我开始做收费咨询,责任感蹭蹭地增长了,把伦理手册仔细学习了一遍,遇到困难的个案,会去找督导讨论,可能做50分钟咨询,要花5个小时写逐字稿+督导+写督导总结。我的内心活动是:“一定要对得起来访者对我的信任,对得起他们给我的钱。”
除了固定收费外,我还见过一些特殊的收费方式。我目前不确定怎样做更好,只是把我见过的各种情况列出来,稍作探讨。
按照来访者的经济能力收费
有些咨询师会给经济困难的来访者适当减免费用,比如南希在《精神分析治疗》中写到过这件事。
我的咨询师很有趣,曾经有个计算费用的公式,按照来访者的收入和资产决定咨询费用。她是这样说的:“有些来访者收入很高,咨询费对他们毫无压力,导致他们不够珍惜咨询时间。有些来访者收入很低,咨询费给他们造成很大压力,不利于咨询的持续。比较理想的收费是,对来访者造成一定压力,但又不造成太大压力。”
这种灵活的收费方式可能有个弊端,就是每个来访者的付费不一样,会让咨询师的内心产生波动,而咨询师的内心稳定非常重要。
接受固定名额的低费个案
也有些咨询师,每周接受固定名额的低费个案。简单心理上有些咨询师会在自我介绍中注明接受低费个案,通常第一次正常付费,从第二次开始按照协商价格付费。只是低费名额很多人抢,通常要排队。
咨询师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确定低费个案的人数,比如每周两个。这样既照顾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也照顾了经济困难的来访者。
允许来访者用其他方式付费
欧文亚隆有个女性来访者,非常有写作天赋,同时经济状况不佳。欧文亚隆跟她协商,每次咨询后两个人分别写下对咨询的感受,等到20次咨询之后互相拿给对方看,她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抵咨询费。后来他们两个的咨询记录出了一本书,叫《日益亲近》。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来访者为咨询付出了,不会有被同情、被视为弱者的感受。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伦理争议,到底算不算利用来访者,存疑。
我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也有免费咨询,由应用心理学临床与咨询方向的研二学生提供。我们在征集免费来访者时,已说明会录像,作为督导的素材,并且咨询结束后会回访。这相当于来访者用对学术的支持交换了免费咨询。
总之,收费是保护心理咨询正常进行的必要环节。合理的收费不管对来访者还是咨询师,都有积极影响。
作
者
朱丹
渔歌轻飏第七期养成计划学员,咨询收费200元/50分钟,预约请扫描文末二维码。
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
豆瓣小站:https://site.douban.com/176565/
新浪微博:weibo.com/u/2735233553
预约请扫码
八月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