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共读《心理治疗实战录》收获 || 渔歌轻飏二期读书小组感言

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 2022-10-20


从2017年8月到11月,渔歌轻飏第二期读书小组的咨询师们共读了巴史克的《心理治疗实战录》,看看她们都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许永勤


尽管咨询师愿意在来访者面前,成为一平面镜,在这里,来访者可以试着去发现、去看见自己的轮廓,给自己起个名字,说着自己的名字,告诉自己,现实虽然很痛苦,但会选择活下去,选择面对和适应自己的欲望,选择去发现、创造和承担自己生命的意义。


要完成这一目标,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有时会陷入绝望的孤独,对咨询师也是如此。还好有读书会,有那么多的同道一起读书相伴,是一件幸运的事。


第二本书,心理治疗实战录,更加具体生动地还原了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言语互动,咨询师该如何进行评估,如何从日常的大量的琐碎事件中,帮助来访者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并找到今后的欲望客体。读后,深受鼓舞。


在这本书中,用具体案例,呈现了自体心理学流派对来访者主体的尊重与信心。同时,在同伴间相互的理解和支持下,我们小组也更加稳定成熟。来日方长,愿相互共勉,都会成为一道风景,让自己能认出他人,也能让他人认出自己……


刘丽英


用自体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我们读书小组的同学之间更多是密友移情:原来你也有着跟我一样的困惑;书上这句话让我们共同感动着,那一刻,体会到了共鸣的快感;你说的话启发了我,大概头脑中某一对神经元“突”地一下就接通了。总之,这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携手共进。


这个空间里没有权威、没有老师、反而让大家的思想更加自由地流动,自由地言说,这些都是我自己读书不曾体验到的。


巴史克的这本《心理治疗实战录》理论并不多,有很多的对话实录。其实,这位大师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的开放,他对于各种流派的接纳态度,这是大师的气度,他说的话也自带一种疗愈的温暖。


王宾


本次,和大家一起研读了巴史克的实战录,这本书在大家讨论时,仿佛是深入现场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不管哪一个人的意见,被同意、被反驳,大家都是一直在一起的,我想,这是多么温暖、多么亲切的一种爱,爱,就是双向的,不索取,而是要把彼此装进心里!


魏星


“我们需要与别人保持某种程度上的沟通,使自己能够被别人理解,并由此感受关心,体会安全、得到激励以及获得赏识;这种需要一直是我们行动取舍的主要动力,尽管通常我们不会主动的觉察它。”


书中的这段话也仿佛在描述我们这个读书小组的需要,在这里收获的不只是巴史克向我们传达的书上的内容,还有我们自己与之共鸣的部分,以及来自小组成员间真实的体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汇,每周日两个小时的见面、讨论、陪伴,每个人都在这里侵泡着,滋养着,成长着......


孙希同


每周日的下午,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却漫长,短暂是觉得两个小时转瞬即逝,而漫长是觉得我们进入了时间隧道般徜徉,进入到一个又一个治疗情境中去。


读书会十人小组,每个人都是那样不同,但同样都有着对心理咨询临床工作的热爱,每一次的相聚都是在彼此温暖。而更多的时候我会感觉读书会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智慧且圆融的巴史克。他一次又一次化解治疗难题与窘境,一次又一次的应对与解释,让我们不得不由衷的为他叫好!


《心理治疗实战录》以咨询案例的视角,对话的形式呈现了完整的咨询过程,其中包含了从一般心理问题到边缘型的多个个案,他们在咨询中,一点一点表达各自的人生故事。其实,咨询师不就是这样一个职业么,一层一层抽丝剥茧,和来访者一起回溯或者看到过去或现在发生了什么,一点一点去认识他,理解他,共情他。


自体心理学把移情治疗的领域扩展至自恋型人格,无疑走上了更高的层次去俯瞰世人。读书会就好比一起登山的同伴,互相提携互相鼓励,不说我们已经登上顶峰,但我们一直在努力!


再次感恩,感恩彼此的遇见,感恩巴史克,也感恩我的来访者们,是你们让我看见这世间的风景!


贾海英


书中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对话,让我体会到咨询的进程中不仅会有倾听,有共情,还会有不被理解和错误,但是这正是发展的契机,借由那些不被理解和错误的诠释,那些郁结多年的感受被消融,被晾晒,被理解,从而得到接纳。


书中还有作者对咨询的分析,让我体会到悬浮在咨询之外如何理解看待咨询,从而减少咨询中的卷入,更加中立的面对咨询,也深深的明白做到“中立”是多么的不易,需要持续不断的挑战自我,扩展自我的界限,才能做到咨询中的抱持,成为容器。


和小伙伴们一起读书,大家交流不同的理解,让我深深体会到人和人之间的不同,同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视角,增加了我看问题的角度,也更加明白咨询中的共情是多么的不易,感谢有这么一群小伙伴提供这样快乐友好的环境,让我可以肆意生长!期待新的碰撞!


姜姗


这本由一串好似分别独立,但细究起来又好像存在着关联的案例组成的“实战录”,着实是值得反复阅读和体味的。最初读起来好像故事一般轻松,却总觉得缺了点临场的味道。感谢读书会的场合再现,使得仿若身临现场,再仔细体会过去,咨询场景已变得有血有肉。


与同伴讨论着作者当时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进行这样的回复,来访者的感受是怎样,又为何有了如此变化。自己在咨询里是否有过类似经历,是否可以借鉴作者的方法操作,又会带来怎样的不同。随着案例一点点地展开,我们可以好好的跟随着来访者在咨询中的心理历程,以及作者的展开思路,作者的描写竟也是如此贴近咨询师的感受,有些也会活生生的解释清楚一些咨询中的困惑,实在是不可多得的珍贵经验。


同伴的理解角度和讨论使得对案例的理解更多的深入和细致,也正是共同读书的优势所在。






点击了解第三期读书会招募信息






报名请扫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