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渔歌轻飏心理咨询师养成计划第20课“关于结束--无处不是路”

毛做莹 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 2022-10-20


 

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曾提到咨询师的功能。在咨询中,会常出现来访者对咨询师的父母性移情,而确实在那个过程里,咨询师既需要有父亲般的保护力量、专业带来的权威感;又需要有母亲般的共情理解、接纳与包容。因此上,我理解的来访者修通后要面临的咨询结束,就像是父母般的咨询师,让来访可以退行至固着处的孩子状态,让Ta重新体验一遍新的成长历程,在成长到可以离开时,双方好好地道个别。允许来访者开始自己接下来的、没有咨询师陪伴的旅程。

 

这一期课程,也触动了我许多感受,在课中,我会时不时将咨询结束的分离,与现实中亲眼所见的父母和子女间的分离做对比,这两个不同的历程要面对的困难、蕴含的意义、内中的感受,感觉有许多地方都很相似。

 

关于咨询结束,如果是短程精神分析就是在咨询一开始预先商量结束时间,然后预留510次讨论关于分离;长程精神分析可以和来访者约定当TA想要结束咨询则提前一定的时长来告知咨询师。比如咨询超过100次两年以上经常需要预留20次以上或半年的时间来处理分离。

 

真正面对结束时,我们要分清楚,咨询面临的结束,到底是真结束,还是来访者的阻抗。来访者要达到了修通的状态,才能进入结束。修通是一个过程,发展出了对自己的好奇,好奇后探索到的态度、对自己感受(背后的恐惧与需要)可以理解和面对——有了以上的,才会有之后的通——追本溯源地从一整条线去觉察,自己是如何长成了今天的自己,那些强迫性重复、防御机制、投射、移情、情结、创伤性的体验可以连贯起来了。那么在咨询阶段与咨询师关系中得到的新体验,可以在修通之后有意识地内化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是我可以描述出的修通。

 

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是修而不通,我想,是不是因为一方面,体验和探索没有积累到足够的深度;另一方面就像周老师说的逃入健康呢——有了觉察,但成长和改变像抽筋破骨一样痛苦所以放弃了呢?还有,就是表面上的修通,实际上是许多意识上的修通,比如在意识和精分理论的层面意识到了自己对父亲的仇恨,但潜意识的内容却没有被来访真切地拎出来看过。

 

我对修通的话题很感兴趣,但似乎我只知道一些修而不通的例子,但不知道什么是修通。因为修而不通,一定是还走在修通的路上。咨询是一定可以给来访带来一些方面的修通的,加强了来访者的自我功能,人格得到了整合。所以,周老师也给了我们一些可以衡量的,不像我上文说得那么晦涩的清晰指标——包括感到症状消除、能理解自己的防御、能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移情反应、能从事自我探索作为解决冲突的方法等。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来访者结束咨询后,再次因为一件事很焦虑时,她可以做到用咨询室中咨询师曾用过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的焦虑,来感受自己的感受,询问自己:怎么了,内心在发生什么,这种感觉熟悉吗?你在害怕什么,需要什么?记住了这些技术层面的衡量,我又有了新的盘算——一个人可不可以全面的修通呢,就像是全身的经络关节都打通了的武学奇才,无处不是路。

 

没有情结、没有创伤、没有固着……没有病……(但这样说又觉得有点诡异),像是一些集大成者、厉害的修行者。那好像是一个巴别塔,因为没去过,所以想象不出,故而完全的修通给我的感觉像是真理,很想知道它全貌,可它那么神秘。感觉,那种全面的修通像是孜孜不倦朝一个方向行进,就像那句话:理想不是用来实现的,是用来无限接近的。以上是我的想象。

 

因为对修通太好奇,所以谈的多了。我们该说说对咨询结束的分离了。分离焦虑是人一生都在面临,那也是普遍面临的主题。咨询进入结束阶段,正常状况下几乎一定会激活来访包括咨询师的分离创伤感受。我记得周老师说了一句她擅长的比喻式语言:咨询的过程就像是和来访者一起划船船,一直划啊划,直到划到了河对岸。这时候咨询就该结束,到了告别的阶段。我们要允许来访下船,从对岸开始一个人走他接下来的路。因为周老师也比方过成人礼,所以这段船的比喻也大大激活了我在开篇提到的感受,会忍不住拿咨询的结束与分离和父母与子女的分离做对比。

 

我也试着做一下比较的联想:首先,来访走入咨询室时的恐惧,在面临结束时也会感到恐惧,那个感觉,就像是初生的婴孩,功能不全来到陌生世界,不确定父母(咨询师)会怎样对待他。而咨询结束面临分离,就像是孩子长大有了独自应对世界的功能,但是仍然会抱着不确定性和我能不能应付得好的怀疑,而再次感到害怕,这个时候曾经的焦虑会被激活,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行。

 

其次,来访在咨询过程中,会对咨询师理想化,到走进对咨询师去理想化的阶段(甚至有的来访会有觉得咨询师极好或极坏的两极化体验,到最后可以把两种感受整合成一种现实的、不那么偏执分裂的感觉)。那个过程,就像是孩子很小时会理想化父母,认为父母最伟大无所不能,而慢慢长大,具备了检验现实的能力,开始对父母去理想化,认为父母也是平常人,那个权威的感觉会掉一些,这时,正是孩子开始独立,有了可以走出去的契机。

 

再次,来访者离开咨询室,就像离开滋养他的家庭,走出相对封闭的关系,去建立多元关系或走入另一段亲密关系;最后,在现实生活中,来访者的旧体验和旧方式又回来时,因为在咨询中的修通,他可以有意识地内化那些新体验,启用不一样的方式。就像是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父母做到了很好的镜映,运用了恰当的回应,那么孩子就可以在成人后的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时启用那些好的镜映和回应带来的策略,并且有良好的内心体验。写这一段比较时有些忐忑,不知是否恰当,但是,这种感受很深刻,带来奇妙的相似感,不吐不快。

 

而周老师在这之后,也讲了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咨询结束的阶段,我们需要与来访者共同面对分离的焦虑。技术上,首先我们要回顾咨询过程:为什么来做咨询?过程中的发生回顾,通过咨询对自己的人格和心理发展有哪些了解等,这些可以帮助来访者整合咨询中的收益其次,咨询师要和来访者一起体验失落和分离:如来访想起了许多经历过的分离,这些经历好像都有一些共同的模式等;之后是再度体验移情开始自我探索,就像是走一遍从婴儿化到心智化的过程,来访者可以行使咨询师功能的开始,并将持续一生。

 

 分离也是一个哀伤的过程,而我们需要对哀伤作处理,并且要一定的仪式感,这样的过程像是一种哀悼,而哀悼是可以减轻一个人的丧失感的。当然,其中有很多是咨询师要保持的态度,比如,承认和确定咨询中令人失望的、局限性的和不成功的方面;提前与来访者一起幻想最后一次面谈的情形坚持良好的边界;对来访者告别式的礼物表达感谢等。

 

我的理解(又想拿父母与子女分离来做比喻),承认失望和局限,其实就像是父母能不能在长大成熟的孩子面前,放下自恋的需要,因为那个强烈的自恋和权威会损害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自尊和竞争,还因为任何关系都一定有局限,再刚刚好的父母也不可能完成孩子的所有期待。

 

给我的感觉像是父母为孩子离家准备了一场丰盛的、合心意的道别宴——“让我们好好的道别以及我愿意体面地退出;而坚持良好的边界——一方面尊重你离家和独立的个人意志,一方面我愿意稳定地在这里,在你想回来时可以回来。所以,那个态度是来访可以感觉到的,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他可以用他的潜意识,了解你的潜意识。当然,以上的比较是我喜欢的角度,因为好像这样,我更能理解咨询师在关系中作为替代性客体的功能和应有态度了。

 

当然,我们也谈到了咨询结束的意外状况,比如脱落,单方面的结束,这个感觉像是失恋。要养育或已经在投入的一段关系突兀地脱落,几乎定会给留下来的一方带来创伤的。怎么办呢,咨询师如何处理这之后的感受?周老师说首先一定要在督导中获得结束;还有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多谈恋爱。多失恋几次,体验这个失恋的感觉。(我、、、、、、有点囧!周湘~ :~ )在个人分析里整理属于自己的分离体验。嗯……我绝对相信这两个方法都是奏效的。

        最后,就是周老师强调的一点——结束阶段切忌工作。我又忍不住做这样的比较:感觉像是长大成人的孩子离开家时,道别宴上父母就不要再做什么引导、教育了。因为,已经够了。对他做得到的充分相信比任何成人礼都好使,也是最好的临别祝福。

 

无论是咨询师还是来访者,无论是父母还是要离家的孩子,我觉得最好的祝福就是——欢迎来到现实世界,欢迎落地。因为这一切都是真实的:陪伴、离别、成长、独立、局限、获益……都如此真实。正因为真实,它一定不能满足所有期望。

 

我们需要做的,是允许真实的都发生,因为真实最大魅力就是——虽然每一条路都不完美,但无处不是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