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深度 | 如何成为大脑抗衰老的超级老人?关键要做到这6点

2017-05-12 贝壳社




编者按:抗衰老在近年来吸引了业内的大量关注。因此,我们在今日推出与抗衰老有关的几篇专题文章,介绍这一领域内的全新动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读到从“超级老人”身上得到的几点启示。在科学的方法下,老年人的大脑认知水平,可以依旧和年轻人不相上下。



随着年纪增长,我们有一天可能会突然发现,脑子不再和年轻时那样可以轻松记住很多事情。这是人们一直以来深以为然的观点。我们甚至会认为上了一定年纪之后不可能学会新技能和新语言。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往往面临常见的精神障碍,比如健忘,或者注意力集中时间变短。但有些人却成功地保持了头脑的敏锐。比如美国四院院士钱煦教授,如今80多岁高龄仍然勤奋地工作在科研一线,硕果累累,过去十年总共发表了150多篇文章。


超级老人(superager)

为什么一些人老了思维依旧敏捷,另一些人却每况愈下呢?“超级老人”(Superager,由神经学家Marsel Mesulam博士造出来的一个词)是指记忆力和专注力不仅超出老年人的平均水平,还与健康活跃的25岁年轻人不相上下的人。最近,麻省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研究人员对超级老人做了研究,试图弄清他们大脑青春永驻的奥秘。


研究人员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并对比了17名超级老人及其同龄人的大脑。成功地找到这两类人群的脑部差异区域。年龄相关性萎缩会让普通老年人脑部的某些区域变得较薄,而超级老人脑部的这些区域与年轻的成年人别无二致,似乎没有受到时间的摧残。


大脑中这类至关重要的区域都是哪些呢?如果让大多数科学家猜猜看,他们可能会提到大家心目中的“认知性”区域或致力于思考的区域,比如外侧前额叶皮质。但该项研究发现并非如此。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和“情绪性”区域有关,比如中扣带皮质和前脑岛。


这一发现令人感到惊讶。


20世纪40年代,一位名叫Paul MacLean的医生提出了人类三层大脑模型。古老的内层承袭自爬行动物,包含与基本生存能力相关的神经回路,称为“爬行脑”。中层是“边缘系统”,包含源自哺乳动物的情绪神经回路,称为”情绪脑”。最外边的一层掌管人类所独有的理性思维,称为“逻辑脑”。 MacLean医生把这个模型称作“三重脑”


▲“三重脑”模型,包括爬行脑(reptilian brain),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情绪脑,新皮质(neocortex)-逻辑脑。(图片来源:Wikimedia)


三重脑开始在媒体界、商界和某些科学圈子里流行开来(至今依然颇有市场)。但研究大脑的专家早在数十年前就对它提出了质疑。


现代神经科学已经打破了人们关于“认知性”和“情绪性”脑部区域之间存在差别的错误认知。人类的大脑并非沉积岩,其进化也不是认知成熟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层缓慢累积的过程。相反(用神经科学家Georg Striedter博士的话说),大脑是像公司一样进化而成的:它们一边拓展,一边重组。人们如今已经知道,MacLean医生眼中掌管情绪的脑部区域,比如“边缘系统”内的区域,是脑内常规通信的主要中枢节点。但是除了情绪,它们还与很多重要功能有关,比如语言、压力、内脏器官的调节,甚至负责把五种感官体验(视、听、触、嗅、味)协调成一种综合性体验。


现在,麻省总医院的研究显示,这些主要的中枢区域对于超级老人的表现极具意义。这些区域越厚,受试者在参加记忆力和注意力测试时,比如记住一长串名词并在20分钟后加以复述,表现得就越好。


使用或失去(use it or lose it)

关键问题是:如何才能成为超级老人?如果有些行为能增加你在上了年纪以后保持头脑敏锐的机会,那它们是什么?科学家仍在研究这个问题,目前所能给出的最佳答案是:努力做点儿什么。很多实验室都已注意到,当人们执行困难的任务时——不论是需要付出体力还是脑力——这些关键的脑部区域的活动都会增加。因此你可以通过剧烈运动和大力用脑来帮助这些区域维持其厚度。举个例子,每天游泳,参加桥牌比赛。


不过,变成超级老人的道路并不平坦,因为这些脑部区域有另外一个有趣的属性:当它们的活动增加时,你会觉得非常糟糕——疲惫,为难,沮丧。想想你上一次绞尽脑汁地做一道数学题或者挑战体力极限的情形吧。努力做事会让你在当下不太好受。海军陆战队(Marine Corps)的一句格言很好地体现出了这一原理:“疼痛是虚弱离开身体的表现。也就是说,运动带来的不适意味着你正变得更强壮、更有纪律性。超级老人就像海军陆战队员一样:他们善于承受付出巨大努力所带来的暂时不快。一些研究显示,善于用脑的结果就是拥有更加年轻的大脑,有助于保持敏锐的记忆力以及更强大的注意力。


这意味着数独之类令人愉悦的谜题游戏还不足以让你成为超级老人。各种“益智游戏”网站上的那些颇受欢迎的玩乐也不行。你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直到会在心中默念“可恶”的程度。要做到觉得受了伤害为止,然后再多做一点。


▲认知冲突是“可恶”的。它会增加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包括心率下降,血压、换气及去甲肾上腺素增加),引起瞳孔扩张,脸部肌肉收缩,负面评价,产生焦虑和沮丧。认知冲突跟一系列原始情感相关。我们会本能地厌恶冲突,因此大脑会主动避免执行冲突的任务。(图片来源:Emotional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control)


现代生活当中,人们对追求幸福感分外着迷。但研究显现,随着年龄的日益增长,人们会通过回避令人不快的境况来制造幸福感。有时,这是一个好办法,比如在避开粗鲁邻居的时候。但如果不停地回避与脑力活动或者体育锻炼相伴而生的不快,这种抑制就会对大脑造成损害。疏于使用会让脑组织变薄。如果不用它,你就会失去它。


重新定义老人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心理学教授Rachel Wu发现,认知老化其实是一种学习方法和习惯的问题人的一生,通常会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学习”(broad learning)慢慢变成工作后的“专业学习”(specialized learning)。这个过程会导致认知退化,最开始是对不熟悉领域的认知退化,最后在熟悉和不熟悉两方面的认知都发生退化。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心理学教授Rachel Wu


因此,如果像孩子一样学习,就能重新定义“老人”。具体而言,如果老人可以接受“广泛学习”,他们的认知可能就会变好,而不会自然退化。


“广泛学习”包含以下6大特征:

1. 开放思想,输入为导向的学习(学习新模式,新技能,探索自己的舒适区之外的知识)。

2. 个性化教学(接受教练和导师的持续指导)。

3. 成长型思维(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获得)。

4. 宽容的环境(允许犯错,甚至失败)。

5. 认真投入学习(遇到挫折仍坚持不懈)。

6. 同时学习多种技能


相对应的,“专业学习”包含以下6大特征:

1. 思想封闭,知识驱动的学习(喜欢熟悉的东西,留在我们的舒适区)。

2. 没有教学(没有专家或老师)。

3. 严酷的环境(失败后果严重,如被解雇)。

4. 固定的思维(相信能力是天生的)。

5. 对学习的投入很小(成年人通常会花几个月学习新爱好,但往往由于没时间和难度而放弃)。

6. 一次学习一个技能


▲固定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差异(图片来源:bayschools.com)


当我们从婴儿变成成人,尤其是开始工作时,自然而然地会从“广泛学习”转向“专业学习”。专业学习带给我们一些好处,比如工作效率提升,但缺点是认知衰退开始发生。在婴儿期和童年期间,“广泛学习”实际上增加了基本的认知能力(例如记忆,压抑,注意力)。如果通过以上6个因素进行广泛学习,老年人可以将认知功能扩大到目前已知的限度之外。


年纪变老=认知退化,这其实是某种自我加强的意识。人类可以在任何年龄学会新东西。所以,投入到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中去吧。学一门外语;参加在线大学课程;熟练掌握一种乐器。让大脑动起来!


参考资料:

[1] How to Become a ‘Superager’

[2] You're not too old to learn that


来源 ▎药明康德


· END ·

- 推荐阅读 -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深度 | 互联网医院遭遇政策“滑铁卢”?智慧医疗如何合法合规?


独家 | 五种医疗信息共享模式,构建开放平台,闯出信息孤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