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勇于创新 追求卓越——学校举行“我与校长面对面”师生交流活动

信息

动态

学在

医大

教在

医大

医路

教研

更新

功能

我与校长面对面

      “大家从进入温医大学习的第一天开始,就踏上了揭示生命奥秘的征程,肩负了崇高的行业使命,要立志成为一名有情怀、有大爱医生”“温医大的青年教师不仅仅给学生灌输‘术’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道’的思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培养学生对真理的追求和渴望,才是教师和教学的魅力所在”……

      5月12日下午,“我与校长面对面”卓越创新人才培养专场在智慧教室6A104举行,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校堃院士与青年师生亲切交流,倾听师生心声,回应问题关切,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朱雪波出席活动并主持。

      在交流会上,临床医学(新医科班)、眼视光医学(新医科班)、生物医学工程(新工科班)、临床医学(中外合作班)、临床医学5+3等专业的学生代表和青年教师代表,围绕“勇于创新 追求卓越”的活动主题,结合自身学习工作体会,畅谈对专业的感悟,分享对未来的憧憬,现场气氛轻松活跃,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和朗朗笑声。

     李校长一边耐心倾听,一边不时记录下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困惑。他鼓励同学们,医学学习是探索并认同生命规律的有趣过程,在大学期间要积极了解行业的前沿知识,培养医学研究的兴趣,让研究生命成为不懈奋斗的动力和源泉。

     李校长与在座的师生们分享了自己及其团队三十多年来在成纤维生长因子(FGFs)研究领域遇到的困难,经历的波折和取得的成果。他从壁虎断尾后能再生的自然现象入手,剥丝抽茧,逐步深入,经过长期而艰苦的研究,最终发现了生长因子这类广泛参与组织再生和代谢调节的重要功能蛋白。团队持续推进科研转化,研发出新药应用于创面愈合、神经再生、糖脂代谢调控等临床病症的治疗。李校长勉励广大青年师生们要树立医学的全局观,用系统的思维、发展的眼光、严谨的态度看待临床疾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锻造精益求精的精神,无论是专业学习还是教书育人,始终秉持一种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用专业和执着诠释责任和担当。要坚守医学的初心,勇担健康使命,永葆家国情怀,传承温医精神,不负青春韶华,让白衣荣光成为一生的精神指引。最后,朱雪波处长寄语师生们要积极拥抱变化、拥抱未来、拥抱世界,在最美好的年华,在奋斗中书写梦想,在执着中绽放青春。


部分师生的发言摘要

      “对待学习和科研要有工匠精神。”眼视光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信息系苏建忠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科研上的跨界经历,鼓励同学们传承温医大“仁肃勤朴”精神,只要保持认真的态度,把事情做细做实,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自身驱动力的挖掘是非常关键的。”基础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陈薪安老师结合自己观摩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教育后的思考,鼓励同学们要树立主动学习的理念,逼自己一把,相信在努力过后、一定能取得更多收获。

      “课堂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单毓娟老师结合《公共卫生》课程的教学经历,分享了亲身见证每位同学在课程之初和课程即将结束的过程中的成长、成熟和渐入佳境的喜悦,同时教师们也在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技能方面获得了明显提升。

      “本科这几年是同学们最关键的一步。”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吴迪老师结合个人成长经历,为同学们提供了两方面建议:在专业学习方面可以先定下一个小目标,然后起而行之,务实地完成。重视实验课程学习和课外实践活动,以实践学习反哺专业学习,促进个人提升。

“新医科的关键词之一是‘学科交叉’。”2021级临床医学(新医科班)陈冠绮结合达芬奇机器人与参观中国眼谷的经历,表示“新医科”能运用交叉学科知识来解决未来医学领域前沿问题,医学知道患者需求的方向,工科明白达到患者需求路径、帮助医学完成效率的提升,医工结合必定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不仅专业新,所学科目也很新。”这是2020级眼视光医学(新医科班)张缘对自己专业的认识。她介绍了新医科班提供的导学论坛、参观眼谷大会、配备科研导师等专业培养内容,以及眼生物力学、材料学等新设的专业课程,期望自己未来学有所成后能更多地救治他人。

“新工科班提供了全新的学习体验。”2020级生物医学工程(新工科班)叶开诚表示,参观中国眼谷、国科温州研究院等活动帮助自己了解到了最前沿的医学设备和医学研究方法,配备科研导师则帮助了自己确立发展目标、明晰未来规划,助益个人成长。

“希望成为一名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医生。”2021级临床医学(5+3)专业曾晨子分享了“‘H型’卓越医师培养”这一概念,表示身边许多同学通过科协等平台和渠道去了解和接触课题组,通过“医术人生”等活动接触临床医生的诊疗思维,并在交互和活动中不断加深对专业的了解、更加努力去成为一名优秀的未来医生。

“从特色课中感受到了学校在医学人才培养上的创新。”2021级临床医学(5+3,放射医学方向)邓茗认为,专业开设的医学创新思维与实验技术课程,以及青创中心组织的青蓝智库双创师生对接会,有助于从理论与实践双方面提升同学们的创新能力。

“在整合班上课最大的感受是课程是以器官系统为中心。”2019级临床医学(5+3,精神医学方向)吴笔畅表示课程老师们在讲授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会提供最新的临床进展。此外,学院也提供了精神卫生文化节、参与课题组等丰富的实践资源,助力同学们专业上的成长。

“麻醉的老师特别关照我们。”2021级临床医学(5+3,麻醉医学方向)沈瑒表示,学院从大一起就为同学们一一配备了科研导师,使同学们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想法。此外,文献检索课、实验动物学等课程的开设也让同学们初步接触到了科研的门扉。

信息来源:教务处


--The End--


审核:金伟琼

图文:杨鸣哲、郑   璐

编辑:郑   璐



更多精彩热文:

· 青春逢盛世 奋斗正当时——学校举行“我与书记面对面”Master’s Tea活动

· 夯实医学教育基础 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学校召开教育教学管理培训会

· 学校召开2022年大学生学科竞赛工作交流会

· 我校举办第五届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

温州医科大学教务处

我们分享教育教学理念和发展趋势

我们发布学习和教学的最新信息

我们聚焦学生老师最关心的问题解析

我们传播医大“教与学”的正能量

投稿邮箱:jwctg@wmu.edu.cn

欢迎大家投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