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 | 孙玉文:解读唐诗“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
作者简介丨孙玉文老师
孙玉文,男,1962年5月生,湖北黄冈人。1983年在湖北大学获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随即留校任教;1986年在湖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唐作藩、郭锡良、祝敏彻、刘宋川等四位教授,1989年获得硕士学位;1994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郭锡良教授,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2003年,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工作。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唐代贺知章(659—744),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人,他的《回乡偶书》之二,《全唐诗》卷112:“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此诗大概是他在天宝三载(744)告老还乡以后写的,他离开家乡已经50多年了。作此诗不久,他就去世了,年86。旧题明李贽《疑耀》卷1“贺季真乞休”条:“贺季真乞鉴湖归老,古今以为美谈。余考其时年已八十余矣,故其《回乡诗》:‘幼小离乡老大回,声音难改髩毛衰。家童相见不相识,却问客从何处来。’”宋人或以为此诗为黄拱所作。其中“衰”字,有不同释读:
(一)“衰”作“减少”解,属平水韵的灰韵。明谢榛《四溟诗话》卷3:“凡字有两音,各见一韵,如……四支‘衰’,减也;十灰‘衰’音崔,杀也,《左传》‘皆有等衰’……作诗宜择韵审音,勿以为末节而不详考。贺知章《回乡偶书》云:‘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此灰韵‘衰’字,以为支韵‘衰’字误矣。”谢氏据近体诗的格律断定“衰”应该读平水韵的灰韵,作“减少”讲,他并没有改字。谢氏错误在于,他认为“衰”作“减少,衰减”讲,读灰韵。这是不对的,这个字义应读楚危切,止摄字。
(二)“衰”在这里押先秦古韵,“回、来”也是使用先秦古韵,它们都属平水韵的支韵。明郎瑛《七修类稿》卷27《辩证类》“正音注差”:“‘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君从何处来?’此贺知章诗也。注曰:‘衰’字出四支韵。殊不知此诗乃用古韵,‘来’字有读为‘厘’字者,若《楚辞·山鬼篇》:‘知路险难兮独后来。’‘回’字与‘危’‘为’同协,皆四支韵之诗也。注者不知,反以为灰字韵者差用‘衰’字。且吴才老《韵补》辩明十灰古通于四支,可知矣。若今人不知韩文‘此日足可惜’皆是古韵,以为‘跳’用各韵,误矣。故才老尝曰:‘元和圣德’诗与‘此日足可惜’诗,俱用一韵。”郎瑛认识到“衰”字是止摄字,不是蟹摄字,于是借助所谓的“古韵”,将“来”读“厘”,“回”也处理为止摄字。“来、回”中古没有止摄正读,只好说这两个字是用“古韵”。此说无可靠依据。
(三)“衰”是“摧”的讹字,“回、摧、来”都是灰韵。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原本‘鬓毛衰’,‘衰’入四支,音司。十灰中‘衰’音縗。恐是‘摧’字之误,因改正。”他据近体诗押韵规律,断定“衰”不能读支韵,有理;但认“衰”是“摧”之讹,根据不足。
“衰”是否讹字?如果是讹字,是哪个字的讹字?如果不是讹字,“衰”字是个异读字,当读何音、作何解?本文试作探讨。
壹
这是一首七绝,其中“回、衰、来”相押,“回”灰韵,“来”咍韵。有人说“衰”要读shuāi。现在根据唐代近体诗格律评价此读是否正确。
近体诗押韵的规则,灰咍同用;平水韵中,灰咍合为灰韵。规则如此,唐诗的实际情况也如此。鲍明炜《初唐诗文的韵系》和《唐代诗文韵部研究》统计了初唐(618—712)约1个世纪的诗文用韵,其中就有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鲍氏以为“鬓毛衰”当作“鬓毛催”,注释说:“催一作衰,《广韵》脂韵衰所追切,不叶。”[1]他统计初唐近体诗中,止摄字入韵236次,绝不与蟹摄字合韵;蟹摄字入韵240次,也绝不杂一个止摄字。蟹摄中,灰咍合韵180次,灰独用2次,咍独用25次,灰咍二韵不跟其他蟹摄字相押。[1]稍晚,据鲍明炜《李白诗的韵系》:李白近体诗,止摄入韵38次,蟹摄30次,二摄分用不混;[1]据荀春荣《韩愈的诗歌用韵》:韩愈近体诗,止摄字入韵24次,蟹摄18次,两摄没有互相押韵的例子;[2]据鲍明炜《白居易元稹诗的韵系》:白居易、元稹近体诗中,止摄入韵318次,蟹摄185次,二摄不混。[1]唐作藩《唐宋间止蟹二摄的分合》一文说,盛唐孟浩然、李欣、王昌龄、王维、李白、高适、储光羲、杜甫、岑参等,和中唐刘长卿、韦应物,“他们的近体诗一般是蟹摄齐韵独用、灰咍同用,皆佳同用;止摄支脂之同用,微独用”。[3-4]可以认为,终唐之世,止、蟹二摄在近体诗中是不通押的。即使有个别例外,那可能是版本问题。不能以个别否定通例。
宋代,据唐作藩《苏轼诗韵考》:苏轼近体诗蟹摄入韵117次,灰咍独用、同用达85次,不与止摄字相押;止摄入韵157次,不与蟹摄字相押。金代,据崔彦《〈全金诗〉韵部研究》:止摄和蟹摄齐韵入韵941次,不跟其他蟹摄字通押;蟹摄479次,除了齐韵与止摄相押,灰咍与脂韵相押只1次,也是分得很严的。
古体诗则止摄和蟹摄没有那么分明。据李荣《隋韵谱》:“蟹摄和止摄通押共六例。”[5]唐代古体诗有更多用例,仅就平声字来说,通押的数量不算太多:鲍明炜《唐代诗文韵部研究》,平声中止蟹通押有6次;《李白诗的韵系》《白居易元稹诗的韵系》中,止蟹二摄未见通押。[1]荀春荣《韩愈的诗歌用韵》中,止蟹二摄通押4次。[2]可能在唐代其他韵文中止、蟹二摄相押的多一些。唐作藩《唐宋间止蟹二摄的分合》说,“这种两摄字偶尔相通的现象,在中晚唐的诗文中就不是个别的了”。[3]
《回乡偶书》是一首近体诗,必然是押蟹摄。单从读音看,不结合字义,如原文是“衰”,则“鬓毛衰”的“衰”尽管是多音字,在诗中也只能是灰咍韵的字。有人主张“鬓毛衰”的“衰”要读shuāi,“衰”读shuāi,来自止摄所追切,不来自蟹摄。认为“衰”读shuāi,则是止蟹二摄相押,不合唐代近体诗押韵的规则。
贰
“衰”读cuī,对不对呢?这要解决“鬓毛衰”的“衰”的词义和音义关系问题。“衰”字是多音多义字,有仓回切一读,蟹摄字。《回乡偶书》的“衰”如取这一读,则不能作“衰减,衰白”讲;但“鬓毛衰”的“衰”,字义一定是“衰减,衰白”,止摄字,押韵不合。先看“衰”字的音义关系。
下面主要根据《经典释文》等古书讨论“衰”字的音义关系。《释文》给“衰”作注79次,其中注音77次,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衰”的音义配合情况。
(一)苏禾切(《集韵》[6])。果摄。根据《说文》,“衰”是“蓑”的古字。衣部:“衰,艸雨衣。秦谓之萆。从衣象形。”大徐本注音:“苏禾切。”这个字很早写作“蓑”。《诗·小雅·无羊》:“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毛传:“何,揭也。蓑,所以备雨。笠,所以御暑。”《释文》:“蓑,素戈反,草衣也。”这是蓑衣的“衰”,引申为用草覆盖。《释文》注音1次。《公羊传·定公元年》:“仲几之罪何?不蓑城也。”何休注:“若今以草衣城是也。”《释文》“蓑”作“衰”:“不衰,素戈反。或作蓑。或音初危反。”
(二)楚危切。止摄。共注音16次。有4种用法:
1.指由大到小依等级递减。1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圻,列国一同,自是以衰。”杜预注:“衰,差降。”《释文》:“以衰,初危反。注同。差降也。”
2.这一义的引申义,指由大到小依次递减的等级。5次。《周礼·夏官·司弓矢》“天子之弓合九而成规,诸侯合七而成规,大夫合五而成规,士合三而成规。句者谓之弊弓”郑玄注:“体往来之衰也。”《释文》:“之衰,初危反。”贾公彦疏:“体往来之衰也者,此皆据角弓及张不被弦而合之,从合九、合七、合五、合三,降杀以两,故言衰也。”《秋官·掌客》“诸侯之礼……亲见卿皆膳特牛”郑玄注:“公铏四十二,侯伯二十八,子男十八,非衰差也。”《释文》:“衰,初危反。”《仪礼·乡射礼》“下舌半上舌”郑玄注:“中人张臂八尺,张足六尺。五八四十,五六三十,以此为衰也。”《释文》:“为衰,初危反。”《左传·桓公二年》:“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杜预注:“庶人无复尊卑,以亲疏为分别也。衰,杀也。”《释文》:“等衰,初危反,杀也。注同。”《昭公三十二年》:“迟速衰序,于是焉在。”杜预注:“衰,差也。序,次也。”《释文》:“衰序,初危反。注同。”
3.赵衰的“衰”。9次,都是初危反。例如《礼记·杂记上》“内子以鞠衣……其余如士”郑玄注:“《春秋传》曰‘晋赵姬请逆叔隗于狄,赵衰以为内子而己下之’是也。”《释文》:“赵衰,初危反。”《左传·闵公元年》“赵夙御戎”杜预注:“夙,赵衰兄。”《释文》:“赵衰,初危反。”《僖公二十三年》:“从者狐偃、赵衰。”《释文》:“赵衰,初危反。”
4.用于地名“臼衰”。1次。《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杜预注:“解县东南有臼城。”《释文》:“臼衰,初危反。”
(三)仓回切(《集韵》)。蟹摄,是《释文》给“衰”注音最多的一个音,有50次(有异读的未计入),指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也用作动词。例如《周礼·天官·内司服》:“凡命妇,共其衣服,共丧衰亦如之。”《释文》:“丧衰,七雷反。”《地官·闾师》:“不树者无椁,不蚕者不帛,不绩者不衰。”注:“不衰,丧不得衣衰也。”《释文》:“不衰,七回反。”《仪礼·丧服》:“丧服,斩衰裳,苴绖杖绞带,冠绳缨,菅屦者。”郑玄注:“凡服,上曰衰,下曰裳。”《释文》:“斩衰,七回反。又作縗。后皆同。斩者,不缉也。縗,以布为之,长六寸,广四寸,在心前。縗之言摧也,所以表其中心摧痛。”《礼记·曲礼上》:“五十不致丧,六十不毁,七十唯衰麻在身,饮酒食肉处于内。”《释文》:“衰麻,七雷反。”《左传·昭公三年》:“在衰绖之中。”《释文》:“在衰,七雷反。本亦作縗。”《论语·子罕》:“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释文》:“齐,音咨。衰,七雷反。”《庄子·天道》:“哭泣衰绖,隆杀之服,哀之末也。”《释文》:“衰,音崔。绖,田结反。”
(四)所追切。止摄,是中古的“如字”音,《释文》很少注音,指事物发展由盛而衰,衰落。例如《书·咸有一德》“终始如一,时乃日新”旧题孔传:“言德行终始不衰杀,是乃日新之义。”《释文》:“衰杀,色界反。衰,微也。”只释义,未注音。《释文》共注8次(兼注异读者除外)。例如《诗·齐风·东方之日·序》:“《东方之日》,刺衰也。君臣失道,男女淫奔,不能以礼化也。”《释文》:“刺衰,色追反。”《礼记·檀弓下》“有敬心焉”郑玄注:“逾时哀衰而敬生”。《释文》:“哀衰,所追反。”《王制》“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郑玄注:“此文改周之法,关盛衰之中,三七之间以为说也。”《释文》:“关盛衰,并如字读。”《问丧》:“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孝子之心亦益衰矣。”《释文》:“益衰,色追反。”
《释文》中,有的“衰”还注了异读。除上文所举《公羊传·定公元年》,还有2次,《周礼·冬官·轮人》“三分其辐之长而杀其一”郑玄注:“杀,衰小之也。”《释文》:“衰小,刘初危反,一音如字。”反映了对上下文中“衰小”的理解有不同:刘昌宗初危反,依次递减;一音如字,即读所追反,衰微。《孝经·丧亲章》旧注《释文》:“衰,七雷反。字或作縗,同。并义俗作衰,色追反,非也。”原注文已佚,此例存疑。
据《释文》注音,“衰”读仓回切,字义是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不是事物发展由盛而衰,衰落,衰退,也不指由大到小依等级递减。因此,《回乡偶书》“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如读仓回切,就不能作“事物发展由盛而衰,衰落,衰退”或“由大到小依等级递减”讲;如果按这两个字义讲,就不能读仓回切。“衰”作“由大到小依等级递减”讲,用来解释“鬓毛衰”的“衰”,无法讲通;作“事物发展由盛而衰,衰落,衰退”讲,可以讲通“鬓毛衰”的“衰”,理解为衰白,但是这个“衰”读所追切,不能解释“回、衰、来”的灰咍押韵。
叄
古今辞书的反映情况如下。《广韵》“衰”收了两个读音:一楚危切:“衰,小也,减也,杀也。”二所追切:“衰,微也。”均非蟹摄字。仓回切的“縗”下注释说:“丧衣,长六寸,博四寸。亦作衰。”蟹摄字。蓑衣的“衰”,中古规范用字为“蓑”,因此《广韵》苏禾切只收“蓑”:“草名,可以为雨衣。”
《集韵》收有“衰”5个读音:一初危切:“衰,减也”;二双隹切:“衰,寖微也”;三仓回切:“縗衰,《说文》:服衣,长六寸,博四寸,直心”;四苏禾切:“衰蓑,《说文》:艸雨衣。秦谓之萆”;五丘追切:“衰,减也”。这里也只是第三个音项是蟹摄。
当今不少权威辞书,往往将读仓回切、作“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和读楚危切、作“由大到小依等级递减”讲的“衰”的读音混同起来,以为古代这两读没有什么区别。例如《汉语大字典》“衰”的第三个普通话读音cuī,将读楚危切和仓回切的两个音项都收列进去,作为不区别字义的异读列出来,下辖古代楚危切和仓回切的音义。《汉语大词典》“衰”的第二个普通话读音cuī,只收初危切,将古代初危切和仓回切的字义都放置在楚危切这个读音下面,造成部分字义张冠李戴。
《王力古汉语字典》[7]和《辞源》(第3版)据古代的实际音义关系,将楚危切和仓回切的音义配合区分开了。《王力古汉语字典》楚危切下列有“等级次第的差别或依次递减”的义项,仓回切下列有“古代丧服的一种”的义项。《辞源》(第3版)楚危切下列有“由大到小,依照一定的等级递减”的义项,仓回切下列有“古代的丧服,有‘斩衰’、‘齐衰’之分”的义项,均合乎中古音义配合。
《王力古汉语字典》cuī的楚危切下除了列有“等级次第的差别或依次递减”的义项,还说“引申为减少,稀疏”,举的例子正是《回乡偶书》的“乡音无改鬓毛衰”,引例后加注:“按此诗‘衰’已转入灰韵,读仓回切,故与‘回’相押”。据唐代近体诗的用韵和音义配合情况可知,此说根据不足。如果楚危切变成仓回切,那么不仅韵母变了,声母也变了,得假定它是例外音变,但缺乏事实支撑。唐代,“衰”作“等级次第的差别或依次递减”已非习义,作“事物发展由盛而衰,衰落,衰退”已为“如字”;“衰”作为韵脚字全部是止摄字,没有读蟹摄字的情况。这其中包括“鬓毛衰”的“衰”及类似表达,可见唐代“衰”的“减少,稀疏”义并没有转入灰韵。据下文的讨论可知,唐代可以有“鬓毛衰”的表达,但这个“衰”的意思是“事物发展由盛而衰,衰落,衰退”,具体指鬓发由黑变白,“衰”读所追切,不读楚危切或仓回切。
说“鬓毛衰”的“衰”是作“减少,稀疏”讲,是读楚危切的“衰”引申出来的,恐怕有问题。这个意义的“衰”,根据古注和今天的读法,它是由“事物发展由盛而衰,衰落,衰退”一义,也就是读所追切的“衰”发展来的,今天读作shuāi,因此“减少,稀疏”义应置所追切之下。“衰”的常见意义是事物发展由盛而衰,衰落,衰退,引申为减少,稀疏,都是读所追切;它的“等级次第的差别或依次递减”一义大概是“事物发展由盛而衰,衰落,衰退”一义变声构词而来,读楚危切。
鬓毛变白,古人不担心白鬓减少、稀疏,他们甚至将白鬓弄掉。《释名·释首饰》:“镊,摄也,摄取发也。”《南史·齐郁林王纪》:“高帝笑谓左右曰:‘岂有为人作曾祖而拔白发者乎?’即掷镜、镊。”唐代李白用镊子拔取白发,写了《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一诗,其中有:“长吁望青云,镊白坐相看。”杜甫《秦州杂诗》之十五:“东柯遂疏懒,休镊鬓毛斑。”方干有好几首诗讲到去掉白鬓的事,例如《示乡叟》:“如何镊残鬓,览镜变成丝。”《山中言事》:“山阴钓叟无知己,窥镜撏多鬓欲空。”贺知章告老还乡写《回乡偶书》时已经80多了,他的鬓发早已变白。如果“鬓毛衰”的“衰”作“减少,稀疏”讲,他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因此,“鬓毛衰”的“衰”不应指减少、稀疏。
肆
唐五代韵文中,“衰”入韵多次,但押止摄,不押蟹摄。“衰”作“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讲,在唐诗中未见入韵。“衰”在韵脚字位置上,都取“事物发展由盛而衰”义,偶取“等级次第的差别”义。许多“衰”只跟止摄相押,基本不杂蟹摄字。偶尔止蟹相押,其中“衰”仍然是止摄字。
唐诗中,毛发衰的“衰”多次入韵,都只是跟止摄押,从不押蟹摄。例如:
刘孝孙《送刘散员同赋陈思王诗游人久不归》:归、菲、衰(“稍觉私意尽,行看蓬鬓衰”)、衣。
张说《南中送北使二首》之一:飞、归、衰(“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违、衣。(脂微)《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时、私、姿、龟、帷、逵、司、期、迟、兹、追、持、嬉、滋、疑、遗、思、衰(“夜魂灯处厌,朝发镜前衰”)、词、师、丝、诗。
李白《秋浦歌》之四:衰(“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丝。
严武《酬别杜二》:时、私、旗、追、期、垂、诗、持、衰(“但令心事在,未肯鬓毛衰”)、思。
戎昱《送吉州阎使君入道》之一:悲、时、池、随、衰(“洞里花常发,人间鬓易衰”)、棋。
卢纶《春日灞亭同苗员外寄皇甫侍御》:思、迟、衰(“对酒山长在,看花鬓自衰”)、悲。
韩愈《喜雪献裴尚书》:簁、池、窥、危、吹、枝、卑、移、施、随、知、澌、披、奇、螭、羸、衰(“灶静愁烟绝,丝繁念鬓衰。”)、规、宜。(这是近体诗,支独用,荀春荣以为支寘通押,其实是支韵自押。《集韵》相支切:“澌,《说文》:水索也。”)
白居易《昔与微之在朝日同蓄休退之心迨今十年沦落老大追寻前约且结后期》:遗、司、衣、墀、危、悲、知、期、衰(“况今各流落,身病齿发衰”)、之、时、资、归。《叹发落》:衰(“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丝。《感发落》:衰(“昔日愁头白,谁知未白衰”)、丝。
李频《勉力》:时、迟、谁、衰(“人间不得意,半是鬓先衰”)。
贯休《桐江闲居作》之十一:衰(“忆在山中日,为僧鬓欲衰”)、师、危、为。
张乔《将归江淮书》:期、时、移、衰(“未老多如此,那堪鬢不衰”)。《望巫山》:迟、悲、时、衰(“边海故园荒后卖,入关玄发夜来衰”)、期。
罗邺《早发宜陵即事》:时、岐、迟、衰(“身事不堪空感激,鬓毛看著欲凋衰”)、谁。
郑谷《寄膳部李郎中昌符》:诗、知、澌、衰(“夜夜冥搜苦,那能鬓不衰”)。
崔涂《送道士于千龄游南岳》:期、离、时、祠、衰(“无因陪此去,空惜鬓将衰”)。
李中《寄庐山白大师》:时、诗、迟、枝、衰(“别后音尘隔,年来鬓发衰”)、期。
可见唐代确有“鬓毛衰”之类的表达,“衰”是指衰白,就是由盛而衰的“衰”,读所追切,押止摄,不押蟹摄;不作“减少,稀疏”讲,不读楚危切,也没有变成仓回切。元稹还在“潘鬓去年衰”下自注:“予今年始三十二,去岁已生白发。”可证“鬓毛衰”的“衰”指衰白。尤其是严武《酬别杜二》,正好有“鬓毛衰”,诗十韵,都是止摄。上文所举不仅韵段多,而且还有止蟹二摄长篇用韵不混例,如上面所举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再如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都是止摄相押100字,均不杂蟹摄字,其中就有“衰”。再往前,北周庾信《和何仪同讲竞述怀诗》“别有平陵径,萧条客鬓衰”,“客鬓衰”的“鬓衰”相当于“鬓毛衰”,押止摄,不押蟹摄。可见,“鬓毛衰”的“衰”都是取“衰老,衰白”义,这个字义发展到隋唐,也都是止摄,没有蟹摄读音。这进一步证明《回乡偶书》的原文如果作“鬓毛衰”,则只能是止摄字,这个音义跟“回、来”不押韵。
“鬓毛衰”的说法宋以后多有,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13《寄阁老刘舍人<嘉祐五年>》“梦寐江西未得归,谁怜萧飒鬓毛衰”,韵脚字“归、衰、时、随、池”止摄;陆游《陆游诗全集》卷3《秋晚湖上》“灵药不治怀抱恶,好诗空益鬓毛衰”,韵脚字“迟、时、衰、旗”止摄;钱谦益编《列朝诗集》甲集第20明林鸿《谪居寄冶城同志》“远别悠悠泣路歧,丹心虽在鬓毛衰”,韵脚字“歧、衰、知、期、私”止摄;丁集第十五明冯梦祯《馀不溪回舟寄讯章元礼吏部是日雪》“山川闻问隔,日月鬓毛衰”,韵脚字“诒、衰、诗、思”止摄。大约元代以后,止蟹二摄完全混同,近体诗中“鬓毛衰”开始跟蟹摄一起押,例如《元诗选》二集元释行端《拟寒山子诗六首》之三:“耕桑枉辛苦,须白鬓毛衰。”这里“衰”跟“灰、哀、开、衰”一起押蟹摄;明邓雅《玉笥集》卷4《洪武壬戌夏六月诏征天下贤良赴京擢用……赋此为谢并述鄙怀》:“秋风萧飒鬓毛衰,怀抱无因得好开。”这里“衰、开、才、来、杯”一起押蟹摄;《王阳明集》卷20《立春二首》之一:“才见春归春又来,春风如旧鬓毛衰。”这里“来、衰、回、开、莱”一起押蟹摄。
因此,按照音义关系和“鬓毛衰”这种组合对“衰”的字义的取舍,《回乡偶书》“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不作“减少,稀疏”讲,其词义是事物发展由盛而衰,衰落,衰退,具体指鬓发衰白、衰枯,读所追切,止摄字。据柯昌泗《语石异同评》卷4载贺知章《醉后逢汾州人寄马使君题抱腹寺》诗,有“八十余数年,发丝心尚殷”,发丝,发如白丝;据唐人诗作,贺知章告老还乡时,已是满头白发。例如何千里《送贺秘监归会稽》:“姓名当系上清箓,齿发不知何代人。”有人将此时的贺知章比作须眉皆白的商山四皓,席豫《送贺秘监归会稽》:“南山四皓德,东海二疏名。”梁涉《送贺秘监归会稽》:“储安四皓去,荣足二疏归。”但按近体诗押韵的规定,“鬓毛衰”的“衰”只能是灰咍韵的字,因此这个“衰”必须取灰咍韵中的字音,但与“鬓毛衰”的“衰”字音义不合。
伍
怎样解决“衰”字按照它的音义配合在《回乡偶书》中不押韵的矛盾?必须寻找其他的途径解决“乡音无改鬓毛衰”的释读问题。唐人诗歌,后人改动的地方不在少数。宋苏轼《东坡志林》卷5注意到当时人喜欢改古书:“近世人轻以意改书;鄙浅之人,好恶多同,故从而和之者众,遂使古书日就讹舛,深可忿疾……自予少时,见前辈皆不敢轻改书,故蜀本大字书皆善本。蜀本《庄子》云:‘用志不分,乃疑于神。’此与《易》‘阴疑于阳’、《礼》‘使人疑汝于夫子’同,今四方本皆作‘凝’。陶潜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今皆作‘望南山’。杜子美云:‘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盖灭没于烟波间耳。而宋敏求谓予云:‘鸥不解没,改作“波”字。’二诗改此两字,便觉一篇神气索然也。”因此,《回乡偶书》完全存在宋以后人改动之可能。
今所见《回乡偶书》经过了宋以后人的改动。古人所引,此诗的字句往往不同,就是明证。例如《类说》卷15引《侯鲭录》“《回乡诗》”条:“贺知章《回乡诗》……又云:‘幼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却问客从何处来。”明代“鬓毛衰”可能已占上风,焦竑《笔乘》卷4“诗误出韵”条:“又贺知章‘少小辞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髩毛衰’,‘衰’字出支韵……皆趁笔之误。”这里“髩”即“鬓”的异体;“离家”作“辞家”,“未改”作“无改”。《全唐诗》卷112作引此诗,原注“鬓”:“一作‘面’”,注“笑”:“一作‘借’,一作‘却’”。按:今所见《回乡偶书》从诗题到语句,远比《全唐诗》的说法复杂。其中有些字的异文,存在着贺知章本人或后人改动的两种可能性,但“衰”字断为后人改动无疑。贺知章诗作,生前可能没有结集,但唐末宋初时即广为流传。后人有改动,是免不了的。
宋人已经在他们的记录中提供《回乡偶书》原作的关键信息,对解决“乡音无改鬓毛衰”原文及释读问题提供了契机。孔延之《会稽掇英总集》卷2载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二作:“幼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面毛腮。家童相见不相识,却问客从何处来。”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诗》同。
赵令畤《侯鲭录》卷2:“四明狂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云:‘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鉴湖水,春风不减旧时波。’又云:‘幼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面毛䰄。家童相见不相识,却问客从何处来。’一说云:黄拱作。”这里“䰄”是谓词,上下文中文从字顺,原作应是“䰄”。明徐火勃《徐氏笔精》卷3“䰄”条:“贺知章《回乡诗》云:‘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面皮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今本俱作‘鬓毛衰’,非唐韵矣。近睹《侯鲭录》,始知是‘面皮䰄’。䰄,多须也。”上面《会稽掇英总集》这里“腮”占据的是谓词的位置,而“腮”字是名词,指面颊下半部,因此“腮”字应是讹字或借字。“䰄”字很生,于是换成了同音的“腮”字。
据《会稽掇英总集》《侯鲭录》《万首唐人绝句诗》等,贺知章的“鬓毛衰”又作“面毛䰄”,其中“鬓毛”还有“面皮、面毛”之异;作“年幼,未成年”讲的“幼小”又作“少小”;“难改”又作“未改”;作“私家奴仆的统称”讲的“家童”又作“年龄大于婴儿而尚未成年的人”讲的“儿童”;表示转折的副词“却”又作“笑”等,均未知原文孰是。但可肯定,后人将“䰄”改成“衰”。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续集》的“事为门”以此诗为黄拱所作,“诗集”之“儿童不相识”条:“‘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䰄。家童相见不相识,却问客从何处来。’黄拱”。这里“䰄”完全不入韵,意思也配不上,显然是“䰄”字形近而讹。这个讹误,从一个侧面证明“腮、䰄”原来都应该作“䰄”。
宋陈应行《吟窗杂录》:“幼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面皮衰。家童相见不相识,却问客从何处来。”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25亦以此诗为黄拱作,《还乡偶书》之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面皮衰。家童相见不相识,借问客从何处来。”可见宋代就有人将“䰄”改为“衰”。
“䰄”《广韵》未收录,《集韵》桑才切:“䰄,䯱䰄,多须貌。或作思。”蒲枚切:“䯱,䯱䰄,多须貌。”“䰄”看来可单用,据《徐氏笔精》解释,“䰄”取“多须也”一义,《回乡偶书》应该是“䰄”作此义讲的难得的早期用例。《汉语大词典》“䰄”下所举的第一个用例即《侯鲭录》所引《回乡偶书》的例子。写作“思”,先秦已出现,《左传·宣公二年》:“于思于思,弃甲复来。”杜预注:“于思,多须之貌。”《释文》:“于思,如字,又西才反,多须貌。贾逵云:‘白头貌。’”《古今韵会举要》桑才切:“䰄,䯱䰄,多须貌。或作思。《左传》‘于思于思,弃甲复来’。”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左传·宣公》:“《诗·卢令》篇云:‘其人美且偲。’《释文》云:‘偲,多须貌。’按:‘思’、‘偲’同。‘思’为多须貌,‘于’为语助词。杜以‘于思’连文立训,似非。”按:《诗·齐风·卢令》“其人美且偲”《毛传》:“偲,才也。”《郑笺》:“偲,多才也。”朱熹《诗集传》提出新说:“偲,多须之貌。”“䰄”是咍韵字,跟“回、来”正属灰咍韵,完全符合近体诗用韵的要求,因此是《回乡偶书》的原文,“鬓毛衰”出于宋代以后人的改动。
陆
“䯱䰄”应该是“婆娑、罘罳”和“徘徊、彷徨、翩跹、盘桓”等词的同源词,都有“一个主体部分向四周回旋散开”的含义。“婆娑”指飞舞貌。《诗·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毛传:“婆娑,舞也。”王褒《四子讲德论》:“婆娑呕吟,鼓掖而笑。”引申为纷披貌,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杜甫《恶树》诗:“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司马光《忆同寻上阳故宫路》诗:“常时秋天落宫槐,今此婆娑皆合抱。”又引申为醉态蹒跚貌,葛洪《抱朴子·酒诫》:“汉高婆娑巨醉,故能斩蛇鞠旅。”又引申指盘桓,逗留。杜挚《赠毌丘俭》诗:“骐骥马不试,婆娑槽枥间。”卢照邻《释疾文》:“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床,婆娑小室。”
“扶疏”,枝叶繁茂分披貌,《吕氏春秋·任地》:“树肥无使扶疏,树硗不欲专生而族居。肥而扶疏则多秕,硗而专居则多死。”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枝柯扶疏,世罕其比。”引申为回旋貌,飘散貌,《淮南子·修务训》:“龙夭矫,燕枝拘,援丰条,舞扶疏。”高诱注:“扶疏,槃跚貌。”《文选·嵇康<琴赋>》:“忽飘摇以轻迈,乍留联而扶疏。”李善注:“言扶疏四布也。”
“扶苏”,也叫“扶胥”,树名。当取“枝叶纷披貌”得名,《诗·郑风·山有扶苏》:“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毛传:“扶苏,扶胥,小木也。”
“蒲苏”,相当于“扶疏”,枝叶茂盛分披貌。《公羊传·宣公六年》“子某时所食活我于暴桑下者也。”何休注:“暴桑,蒲苏桑。”陈立《义疏》:“《易林》:‘扶疏条桃,长大茂盛。’扶疏,即蒲苏。”
“朴属”,附着丛生貌。《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郑笺》:“白桵相朴属而生者,枝条芃芃然。”《尔雅·释木》“朴,枹者。”郭璞注:“朴属丛生者为枹,《诗》所谓‘棫朴’‘枹栎’。”
“朴樕”,丛木、小树。当取“枝叶丛生”义。《诗·召南·野有死麇》:“林有朴樕,野有死鹿。”《毛传》:“朴樕,小木也。”刘禹锡《琴曲歌辞·习鸢操》:“朴樕危巢向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引申为蓬勃茂盛貌,朱弁《曲洧旧闻》卷5:“东坡至儋耳,见野花夹道如芍药而小,红鲜可爱,朴樕丛生,土人云‘倒黏子花也’。”《本草纲目·果二·槲实》:“朴樕者,婆娑、蓬然之貌。其树偃蹇,其叶芃芃故也。”又有“仆遬”,短小貌,比喻才短不中用,《汉书·息夫躬传》:“诸曹以下,仆遬不足数。”颜师古注:“凡短之貌也。”
“毰毸”,披拂貌。《广韵》薄回切:“毰,毰毸,凤舞。”《集韵》蒲枚切:“毰,毰毸,毛羽貌。”指毛羽、毛发纷披貌。储光羲《射雉词》:“幂䍥疏蒿下,毰毸深丛里。”曾巩《不饮酒》诗:“况从多病久衰耗,自顾白发垂毰毸。”司马光《水鸭》诗:“褵纵出短蒲,毰毸浴清水。”清钮琇《觚剩·神僧》:“出遇一僧,毰毸披发,覆被肩面。”也指飞舞貌,王安石《集禧观池上咏野鹅》:“池上野鹅无数好,晴天镜里雪毰毸。”用作抽象义,精神抖擞貌,韩愈《咏雪赠张籍》:“狂教詩硉矹,兴与酒毰毸。”又作“毰毢”,《广韵》苏来切:“毰,毰毢。”《集韵》桑才切:“毢,毰毢,鸟羽张貌。或从思。通作鳃。”
“罘罳”汉代已有,指设在门外或城角上的网状建筑,用以守望和防御。因盘旋在门外或城角,故名。《汉书·文帝纪》:“未央宫东阙罘罳灾。”颜师古注:“罘罳,谓连阙曲阁也,以覆重刻垣墉之处,其形罘罳然。一曰:屏也。”《五行志上》作“罘思”。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台榭连阁,集观增楼。中者祠堂屏合,垣阙罘罳。”引申指设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之一:“黄鹂度结构,紫鸽下罘罳。”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贬误》:“士林间多呼殿榱桷护雀网为罘罳。”《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宦者曰:‘事急矣,请陛下还宫!’即举软舆,迎上扶升舆,决殿后罘罳,疾趋北出。”胡三省注:“唐宫殿中罘罳,以丝为之,状如网,以捍燕雀,非如汉宫阙之罘罳也。”
一个主体部分向四周回旋散开,则含有“缓行”义。上文“婆娑”发展出“盘桓,逗留”的意思,是佳证。“盘桓”,徘徊,逗留。《文选·班固<幽通赋>》:“承灵训其虚徐兮,伫盘桓而且俟。”李善注:“盘桓,不进也。”又指盘旋,曲折回绕。《水经注·桓水》:“雍戎二野之间,人有事于京师者,道当由此州而来。桓是陇阪名,其道盘桓旋曲而上,故名曰桓,是今其下民谓是阪曲为盘也。”
“徘徊”,往返回旋,来回走动,《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群匹,越月逾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杨倞注:“徘徊,回旋飞翔之貌。”又指游移不定貌,《汉书·高后纪》:“产不知禄已去北军,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内,徘徊往来。”颜师古注:“徘徊犹仿偟,不进之意也。”向秀《思旧赋》:“惟古昔以怀今兮,心徘徊以踌躇。”引申指流连,留恋,《汉书·杜钦传》:“仲山父异姓之臣,无亲于宣,就封于齐,犹叹息永怀,宿夜徘徊,不忍远去,况将军之于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魏曹植《上责躬诗表》:“是以愚臣徘徊于恩泽,而不敢自弃者也。”又指安行貌,徐行貌,班固《西都赋》:“大路鸣銮,容与徘徊。”《文选·张衡<南都赋>》:“总万乘兮徘徊,按平路兮来归。”李善注:“徘徊即迟迟也。《毛诗》曰:行道迟迟。”张铣注:“徘徊,安行状。”又指回环,《西京杂记》卷3:“屋皆徘徊连属,重阁修廊,行之移晷不能遍也。”
“彷徨”,犹徘徊。《诗·王风·黍离序》:“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又指盘旋貌,《庄子·天运》:“风起北方,一西一东,在上彷徨,孰嘘吸是?”成玄英疏:“彷徨,回转之貌。”引申指优游自得貌。《庄子·大宗师》:“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成玄英疏:“彷徨、逍遥,皆自得逸豫之名也。”《韩诗外传》卷5:“孔子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遥乎无形之乡。”又引申指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白虎通·宗庙》:“念亲已没,棺柩已去,怅然失望,彷徨哀痛。”
“翩跹”,飘逸飞舞貌,杜甫《西阁曝日》诗:“流离木杪猿,翩跹山巅鹤。”又作“蹁跹”,元稹《代曲江老人》诗:“掉荡云门发,蹁跹鹭羽振。”也指行不正貌,跛行貌。苏轼《哭干儿》诗之一:“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
“屏营”,彷徨貌。《国语·吴语》:“王亲独行,屏营仿偟于山林之中。”曹植《感婚赋》:“顾有怀兮妖娆,用搔首兮屏营。”
据向熹《汉语复音词语单音化举例》的研究结论,联绵词也可以单用,于是单用“罘罳”的“罳”,作“胡须披拂貌”讲,《回乡偶书》就是这样用的。贺知章在诗中用了一个比较生的字“罳”,而古书中“鬓毛衰”的说法不少,止蟹二摄后代完全混同,这大约是后人将它换成了“衰”的一些重要原因。“乡音难改鬓毛罳”的“罳”放到整首诗中文从字顺,合乎押韵要求,因此应是贺知章原作的用字。
参考文献
[1]鲍明炜.鲍明炜语言学文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荀春荣.韩愈的诗歌用韵[J].语言学论丛:第9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唐作藩.唐宋间止蟹二摄的分合[J].语文研究,1991(1).
[4]唐作藩.唐诗“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字读音[M]∥语文修养与中学语文教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5]李荣.隋韵谱[M]∥音韵存稿.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6]丁度.集韵[M].赵振铎,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7]王力.王力古汉语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0.
本文原载于:孙玉文.解读唐诗“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06):123-131.
往期回顾
学术 | 胡敕瑞:对汉字与汉语性质的一点认识
学术 | 程苏东:也谈战国秦汉时期“作者”问题的出现
编辑:中文系团委微信平台 杨传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