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蚂蚁忙织网,靠什么撑起1600亿美金估值?

郝歆雅 亿欧网 2019-04-11

IPO近在眼前的蚂蚁金服,简单的金融公司还是科技公司已经难以用来“标签”它,不管是金融业务的能力还是科技输出的能力,已经融入了蚂蚁金服的生态成为其独一无二的优势。


文/郝歆雅 亿欧智库分析师


2007年支付宝经历“出淘”,2014年整合了支付宝、阿里小贷等一系列业务的蚂蚁金服正式独立,至今估值1600亿美元的蚂蚁金服已成为和BAT比肩的超级独角兽,在不断扩张和战略调整的背后,“小蚂蚁”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初心?



蚂蚁金服业务架构


蚂蚁金服起步于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在2013年3月,支付宝的母公司——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宣布将以其为主体筹建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小微金融(筹)成为蚂蚁金服的前身。2014年10月,蚂蚁金服正式成立。


蚂蚁金服正式成立后,除了支付宝的相关业务,阿里小贷为主要业务的阿里金融也被合并其中。目前蚂蚁金服旗下自有和作为发起股东的业务包括:支付宝、余额宝、网商银行、蚂蚁花呗、芝麻信用、蚂蚁借呗、蚂蚁财富、招财宝、网商贷、蚂蚁达客、蚂蚁金融云等板块。


这些业务板块分别涉及支付、基金、理财、保险、银行、消费金融、小额贷款、现金贷、征信、股权众筹等金融基础设施领域。除了蚂蚁金服自身业务作为蚂蚁生态的基础外,蚂蚁金服还接入了数十家数据合作企业,依靠场景和数据的支撑为蚂蚁金服的生态保驾护航。其中支付业务服务覆盖13种不同的消费场景,包括网购、零售店、游戏、日常缴费、餐饮、汇款、公益、信贷、金融服务、充值、校园服务、交通和医疗服务。


从蚂蚁金服的产品类别可以看出,蚂蚁金服几乎实现了业务全覆盖,不论是2B还是2C的业务,都有相应产品提供服务。但是其业务结构还待优化,尤其是支付业务对应子类少,但是市场占有率较高,业务量过于集中造成对冲相关风险调节能力较弱。




蚂蚁金服国内投资版图


除了蚂蚁金服自身业务体系的不断丰富,对外投资也是另一种路径的扩张。除了蚂蚁金服本身,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蚂蚁金服旗下全资子公司,也是蚂蚁金服对外投资主体之一。


根据亿欧智库整理,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蚂蚁金服独立4年发生121次对外投资(拟投资事件未被统计),投资版图极速扩张。其中,在2013年蚂蚁金服未正式成立时,就已经开始对外投资,并购宝粉网(天弘基金)只是蚂蚁金服投资版图的第一步尝试。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些投资事件虽然并未公开,但是亿欧智库整理被投企业工商信息和股权变更时,对这些投资事件进行整理,构成了蚂蚁金服对外投资版图全景(下图)。


从2013年到2018年五年时间里,蚂蚁金服共发生122次投资事件涉及112家企业,覆盖19个行业包括:金融(37次)、企业服务(19次)、出行(11次)、人工智能(7次)、餐饮(7次)、生活服务(7次)、电子商务(6次)、汽车交通(5次)、文化娱乐(4次)、医疗健康(3次)、物流运输(2次)、教育培训(2次)、农业(2次)、房产(2次)、旅游(2次)、零售(2次)、工具软件(2次)、区块链(1次)和环保(1次)。


可以看出在对外布局领域上,蚂蚁金服早已不满足于单纯的金融业务。在2018年的50次投资事件中,金融领域仅有6起,占比12%。虽然减少了在金融领域的投资,但是2018年蚂蚁金服开始重点关注零售、医疗健康、旅游、物流运输、工具软件、区块链和环保领域的投资,而且这七大领域也是蚂蚁金服首次关注并尝试布局,未来会成为新的重点关注对象。




姓“Tech”还是“Fin”?


频繁投资非金融企业,蚂蚁金服不再关注金融了?


起家于金融业务的蚂蚁金服,曾公开表示如今定位于:金融科技公司。如今姓“Tech”而不是“Fin”,为什么急于贴上“科技”的标签,通过梳理蚂蚁金服的投资版图作为佐证,亿欧智库认为背后的逻辑可以总结为三点:首先,定位于科技公司,是因为在监管收紧的大环境下,金融公司的高利润收入无疑会伴随着更严苛的监管,而科技公司则一定程度上“逃离”了监管的压力,虽然在业务利润上有所让步,但重新定位后的蚂蚁金服估值从750亿美元飙升至1600亿美元,“科技”的标签为蚂蚁金服收获了资本市场的高倍市盈率。


其次,巨头之间的竞争,很难依靠一种核心业务支撑,最终会归结于生态的竞争。如今所有科技公司都在讲生态建设,蚂蚁金服业务架构和投资领域都很丰富,导致“蚂蚁生态”成为了一个无法复制的命题。用自然生态比喻蚂蚁生态,如果支付宝业务只是一颗种子,那么余额宝、网商银行、芝麻信用就是由此生长出的树木,当基础的“气候”和“环境”都适宜后,蚂蚁金服投资的企业就成为被宜居环境吸引来的“新物种”,最后所有的元素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在构建自身生态环境时,蚂蚁金服以金融为主,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逐渐拓展丰富核心业务。


而在拓展生态体系的过程中,蚂蚁金服也走过弯路。2016年,支付宝和财付通在移动支付和红包上较劲了三年后,终于决定不做社交,而是在消费场景上发力。戏剧化的结果是,在重新转回自己主战场后的支付宝,日活竟然提升了40%,走过了这段弯路的支付宝,重新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从国内对外投资数据中,可以看出,蚂蚁金服80%的投资事件发生在2016年以后,而且涉及领域逐渐增多。从争夺流量、数据到现在抢夺场景,从社交到小程序,这场硝烟远没有结束。


最后,随着央行对金融业务的监管推进,从备付金交付、杠杆率调低到断直连,蚂蚁金服介于消费者、商家和银行间的角色开始尴尬,提供支付连接和金融服务的利润空间也会越来越小。从利润空间考虑,低净利润的支付业务和金融服务并不适用于蚂蚁金服的长期业务增长,尤其是在IPO前。而通过了解金融科技公司的技术服务和收费模式,发现其净利润率可以达到60%。蚂蚁金服有意调节和强调技术服务比例和规模,长远考虑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利润率。


亿欧智库认为蚂蚁金服在定义金融业务的技术服务时,可能会催生第三方机构和银行新的合作模式,为市场胶着的竞争状态添加新的不确定因素。


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技术输出提到最多的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蚂蚁金服也不例外。蚂蚁金服的技术开放战略“BASIC”分别对应:区块链(blockchain),帮助建立可靠的全球互联系统,可用于储存、交换以及处理数据;人工智能(AI),帮助建立智能系统,为消费者提供更低廉、可持续以及最优的服务;安全(security)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的核心;物联网(IoT)是连接物质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为物质世界带来和数字世界一样的变革;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充足的计算能力为数字金融甚至数字经济带来了新的可能。


从支付宝到蚂蚁金服15年间的技术沉淀正在帮蚂蚁金服占领新的主场,从银行巨头到互金公司,从国内到海外,除了输出技术给合作伙伴、蚂蚁生态企业,未来蚂蚁金服的技术产品会延伸到各个行业。彼时看似无意、非公开的投资举动,正是为了此时甚至未来占领赛道的先发优势积累。


IPO近在眼前的蚂蚁金服,简单的金融公司还是科技公司已经难以用来“标签”它,不管是金融业务的能力还是科技输出的能力,已经融入了蚂蚁金服的生态成为其独一无二的优势。独一无二并不是说蚂蚁金服会成为某类业务的寡头,而是无法复制的蚂蚁金服生态体系,正在为未来金融业务的变革带来很多想象。


亿欧智库认为短期内,蚂蚁金服自身业务会继续以金融为核心,对于金融业务的投入会以自建和并购为主;而对外投资动作上,会继续以拓展领域为目标,通过投资企业的方式,积累服务不同行业的数据和场景基础。


亿欧智库正在进行《蚂蚁金服企业案例研究》报告撰写,欢迎与业界各位朋友进行交流探讨(作者微信:haoxinya0111)。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


RECOMMEND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