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年蒸发1600亿,谁能“救”下顺丰?

杨晓二 亿欧网 2020-09-15

巴菲特认为,卓越的上市公司必须有一条“经济护城河”。内忧外患的“老大哥”顺丰,下重本拓展新业务,能否构起坚实的护城河?


文/杨晓二 亿欧专栏作者


有关顺丰的各种声音一直高涨不减。3月,顺丰发布了2018年财报,财报数据显示,负债总额达到了308亿元,负债率大幅提升,资产负债率达到46%,高于同行平均30%左右的负债率水平。市值也从2017年3月1日的超3000亿元跌到了2019年4月30日的1400多亿元,两年多时间市值蒸发了1600多亿元。



除了顺丰市值不断下降外,股东合计套现约27亿元离场、顺丰优选关店、顺丰2018年净利润下滑、顺丰小哥私拆包裹等消息不断撞击着顺丰。就连顺丰主营的快递业务在快递领域中也被“挤压”,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处于7.6%的市场份额,市占率低于通达系、百世,并排名末端。


没有足够的规模,对一家公司来说是危险的。


巴菲特认为,卓越的上市公司必须有一条“经济护城河”,即一种结构性优势。如果你的竞争者知道你的秘密却不能复制,那就是一种结构性的优势,就是一条“护城河”。其中,规模经济便是“经济护城河”之一。



顺丰是以快递业起家,其在快递市场的品牌度、服务质量、时效性、配送速度等优势一直被业界和用户称赞。不过,从近三年顺丰快递业务量增速来看,却处于缓慢增长的状态。显然,在电商驱动且竞争日益激烈的快递行业,这样的增长速度不足以支撑顺丰整个集团的发展。


面对这样的局面,顺丰拓展更多的领域以寻求转机,开始向电商、零售、快运、冷运、同城、国际、供应链等新业务方向开拓市场,意图扭转局面。但顺丰走的并不顺利,其中的电商、零售业务一直是困扰顺丰的难题


此外,顺丰发力新业务的同时,仍要面临着快运、冷运、同城、国际市场的强敌环绕。


强敌环伺、增长疲软,围困中的顺丰能否带着它的新业务杀出一番新天地?



新业务“挤压式”生长


快运市场:


大件快递伴随着电商化的渗透和线上线下的融合式发展,电商大件快递市场也逐渐发展起来,同时用户需求提升促使小票零担向更高要求的快递方向发展。


据易观咨询公司研究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中国大件配送市场规模将达到2.8千亿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也显示,电商大件物流总费用年复合增长率超过65%,成为继快递之后物流市场新的战略增长点。



既然是蓝海市场,那必定会有诸多玩家入局。7大上市快递企业的年报发布后,百世快运2018年营收41亿元,同比增29.1%;韵达2018年快运服务收入5.38亿元;德邦2018年快运业务收入112.06亿元,同比降13.76%。其他公司均未透露快运业务相关数据。


聚焦快运领域的其他玩家:


安能将安能快递升级为“安锐速运”,自此全面砍掉快递业务并作为独立的业务单元,和安能快运形成有效的、差异化经营的A、B两张网;


成立于2015年的壹米滴答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获得融资30亿元,且截止至2018年12月,已拥有12000余家网点、1500条干线、5000多台车辆、189个转运集散中心;


优速快递公司曾在2019年1月的九周年庆典上表示,优速在大包裹领域市占率第一,2018年限时达收入占总营收的60%,大包裹收入占比80%。


网络效应明显不足德邦、优速的顺丰花费了17亿元收购广东新邦物流有限公司,建立“顺心捷达”快运业务独立品牌。


顺丰进入货运市场,算得上是背水一战。这条路对于顺丰而言,是否能够重新演绎其在快件领域的神话还需时间验证。


冷运:


十年前,中国甚至还没有一条完整的冷链。在消费升级和中产阶层崛起的宏观背景下,京东、顺丰等企业进入冷链行业,当生鲜电商成为电商领域最后一片蓝海时,冷链变得至关重要,各路资本也都纷纷看好。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未来五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将以20%以上的年复合增速发展,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700亿元。



冷链市场规模虽大,却需要雄厚的资本作为支撑,而且投资回报周期长。尤其投资的重头戏是冷库。


申通2017年成立了上海申雪,从事冷链仓储配送业务,2018年申通冷链营收738.67万元,占营收比重仅为0.04%。而2018年冷链成本为409.56万元,占营业成本比重0.03%。由此判断申通2018年冷链的利润为329.11万元。


京东冷链作为京东物流的六大产品之一,依靠京东自有的资源大力发展相关业务,冷链卡班车、冷链城配等业务不断覆盖,还与日本物流巨头雅玛多进行战略合作;苏宁物流自建冷链仓,目前,苏宁物流在全国拥有46个冷链仓,覆盖城市188个。再加上苏宁小店和苏鲜生的前置仓设置,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联动,打造距离消费者更近的生鲜冷链门店仓。


综合来看,苏宁、京东自有仓库作为支撑,承接线上线下的运营能力。物流企业出身的顺丰2018年与夏晖合资成立新公司——新夏晖布局冷链业务,但若想将自身快递网络、线上交易平台和下线实体三者结合起来,仍有一定的挑战性。


同城:


城市配送近几年来成为了新势力并极速增长,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同城快递是快递行业增速最快的子行业。预计2020年,同城快递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而城配领域不止囊括了快递业务,即时物流、外卖配送、同城货运等也在其范畴之内。


随着物流时效性日益凸显,在“最后一公里”的保障中,顺丰、通达系等快递企业也愈发重视自身在同城业务的发展。圆通的计时达、韵达的云递配、京东的个人快递、顺丰同城急送等都在同城配送领域大展拳脚。


当日达、小时达、30分钟达等时效不断更迭,美团外卖、蜂鸟配送等外卖配送范围也不再限制于外卖,扩展到了生鲜品、鲜花、医药等多个领域。而且2018年间,点我达被菜鸟2.9亿元战略控股、UU跑腿获得2亿元B轮投资、闪送完成6000万美元的D1轮融资等等,同城即时物流企业不断获得资本的持续青睐。


同城即时物流领域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但其市场格局还未稳定成型,整体集中度偏低。顺丰想要以此为新的突破口,除了自身带有的品牌度、服务质量高等优势外,末端配送时效性、服务体系也至关重要。


国际:


一带一路政策的畅行,国家鼓励跨境电商政策的出炉,支持我国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全球跨境电商一片欣欣向荣,物流快递企业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并与其不断拓宽合作区域尝试新的合作模式。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2019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中指出,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9.1万亿元,预计2019年将达到10.8万亿元。


圆通开通跨境国际货运航线、在香港建世界级物流枢纽、收购先达国际物流控股公司等等布局国际物流市场。后先达国际物流更名为圆通速递国际,2018年全年收益约44.63亿港元,毛利同比上升至5.95亿港元;中通在海外成立合资公司,与国内的网易考拉、天猫国际等建立合作关系,还在美设置了中转仓等等。


菜鸟一直在打造全球72小时送达目标,与马来西亚、新加坡、西班牙等合作,打造物流专线,打通国际市场,搭建菜鸟智能物流骨干网;京东物流计划从中国走向全世界,建立48小时全球送达的货物配送物流体系,打造全球智慧供应链基础网络。


顺丰面对的不止是国内物流快递企业深化国际道路,还有国际上全球物流巨头UPS、联邦快递、FedEx等物流企业在“固守江山”。


虽然目前顺丰布局的新业务领域中各路玩家众多,但还未在任何一个领域出现寡头。所以,顺丰看到新业务市场的机遇,想要打造成综合物流服务商。不过,面对众多竞争对手,顺丰能否一路高歌猛进呢?



“萌芽式”发展何时开花


详细分析了在快运、冷运、同城配、国际业务方面的玩家之后,再来看一下顺丰第二春的新业务详细情况。顺丰虽然在2018年的财报中解释了2018年净利润下滑的原因,除成本上涨外还有对新业务的投入,新业务主要是对多元化物流服务的扩展。




从2016年至2018年的每年营收中可以清楚知道,顺丰的新业务营收不断上涨。亿欧物流查询顺丰2018年财报显示,新业务(包含快运、冷运、同城配、国际业务等在内的新业务)收入达171.8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75.93%,占整体营业收入的比重由去年的13.71%上升至18.90%,新业务的迅速增长对公司的整体营收增长贡献可观,但仍不能与主营业务相提并论。


对于资本密集型的物流企业来说,巩固护城河形成竞争壁垒就需要不断地资本投入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但是,顺丰布局的新业务强敌环绕,竞争激烈,而且顺丰在新业务方面进展缓慢也消耗着投资者的信心与耐心。


所以,顺丰逐步向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型,以期打造完善的供应链服务体系。2018年4月,顺丰联合其他8家供应链企业,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打造大数据运营平台;2018年10月,花费55亿元收购敦豪香港、敦豪北京;2018年以内两次投资航运物流平台Flexport。在2019年3月的财务数据披露中,更是将供应链业务单独列出,并实现了3.9亿元的营收。


顺丰王卫也曾指出,与DHL的合作对顺丰来说是一个考验,是顺丰从快递到万亿规模供应链市场的必过之关。


总之,顺丰无论是想打造综合性物流服务商,还是要平衡资本市场诉求与稳定市场长期发展,新业务的探索都将是一条艰辛之路。


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对观点赞同或支持;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


RECOMMEND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