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所以就拿“外国人”骗中国人?

X科技实验室 亿欧网 2022-05-19

在打造国际品牌的这条路上,冒充外国货,可能是必须经历的一段插曲。


全文3297字,阅读约需6分钟


文|X科技实验室


因为一个外国老头拍的照片,就搅黄了一家中国公司的19亿人民币上市计划,这事可能吗?


去年,中国床垫品牌慕思股份计划申请上市,证监会对他们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海报上印的那个老头,跟你们产品有啥关系?


可能证监会看见慕思的招股书时,和很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一样懵:你不是个法国床垫吗,怎么还到中国来上市了?



当然,除了外国老头的问题之外,证监会还问了58个问题。三个多月过去了,慕思还没有给出回复,上市这事儿基本算是凉了。


作为假洋品牌,慕思床垫并不孤单,说是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可没人规定,不能利用外国人来骗中国人。



过去30年,假洋鬼子在中国大地上层出不穷。这里是对一切未知感到好奇的X科技实验室。今天捋捋假洋品牌的发展史,我们相信,这部历史既能折射出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能从某种程度上,映射出民族自信心的真实情况。



假洋品牌发展的第一个章节,可以称作“无中生有”。


95年春晚小品《如此包装》上,巩汉林按照好莱坞明星波姬小丝的名字,给赵丽蓉老师起了一个“玛丽姬丝”的艺名。一位有国际范儿的评剧巨星,就这样被无中生有的创造了出来。


现实,可比小品要魔幻多了。三十年前,外国货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比如90年代一直有“日本自行车骑不坏”的都市传说,大家可以问问父母,90年代骑辆日本自行车出门,停车时会上几道车锁。


好归好,但外国货很贵。90年皮尔·卡丹正式授权的西装卖2000元,当时中国职工平均工资是一年2150元。



另一方面,想买还不一定买得到,姚明曾说,他小时候脚太大,买不到合适的球鞋,只能托人从美国带回一双特大号耐克,后来练球的动力之一,就是进国家队有耐克穿。



于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主要矛盾,为了能让每一个中国老百姓,都能用上进口货,无数的假洋品牌,无中生有地诞生了。


我们首先要拿曾经的乔丹体育,现在的中乔体育来举个例子。20多年前,一家来自福建的鞋厂拿NBA历史第一人乔丹的名字注册了品牌商标,他们的篮球鞋顶着乔丹的名号,价格还比耐克便宜,很快就在全国打开了销路。



多年后,篮球上帝不远万里跑到中国打官司,很多人这才知道,中国乔丹与美国那个乔丹毫无关系。最魔幻的是中国乔丹当时不仅注册乔丹的商标,还把乔帮主俩儿子的名字都抢注成了商标。



运动品牌算是假洋货的重灾区了,比如被调侃成了段子的阿迪王,还有361度曾经用过的名字别克等等。除了运动品牌,像是热水器品牌阿诗丹顿,和名表江诗丹顿也就差了一个字。


其它各显神通的大神们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自己买过用过的假洋货。



中国经济腾飞后,不少中国人买得起外国货了,但这套无中生有的把戏并没有消失,它们对准了下沉市场的客户,比如家喻户晓的肥料添加剂金坷垃。


金坷垃包装上这位紧蹙双眉多少带点普鲁士贵族范儿的老先生,一会是农业专家,一会又成了沙发设计师,一会是刮大白的,一会又成了烧锅炉的,孙悟空见了都得叫声菩提祖师。



不过最后网友们查出真相,这老头其实就是国外免版权网站上的一张照片,代号:businessman,与其翻译成商人,不如称他为生意侠。


广告拍的更夸张,一袋金坷垃差点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而在商标里填满日本元素的名创优品,创始人则直接坦率地说,就是对准了“下沉市场”。不过,身处大城市的朋友也没高贵到哪里去。针对先富起来的部分中国人,假洋品牌的发展进入了第二章节,瞒天过海。


2001年入世后,不少给外国人做代工的中国商家发现,很多洋品牌的质量其实也没好到哪里去,可因为有个外国户口,身价就能比国货多出一个0。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人开始造假国籍了。


我们最开始提到的慕思床垫号称源自法国,他们在去年发布的招股书中说,一张床垫的成本是900多元,然而在市面上的售价却大多在3000元甚至15000元以上。



更经典的是,2011年被扒掉一层皮的纯国货达芬奇家具,曾经号称100%意大利生产,一张单人床卖10万,一套沙发卖30万。


10年前拿博客当小红书用的郭敬明先生,就把达芬奇的名字和ARMANI摆在一起,烦恼什么样的电脑才配放在达芬奇的家具上。



非要说起来,他们的外国身份,还真有点聊胜于无的可信度。


达芬奇就是把在广东生产的家具,拉到上海的保税区转一圈,因为保税区属于境内关外,所以虽然这些家具连国门都没出,身上却沾满了一层“进口货”的金粉。


家在东莞的慕思床垫,也多少跟法国能扯上点关系。比如他们在招股书中说,公司聘了一个叫莫瑞斯的“法国知名设计师”,另外还有两个商标的注册地也在法国。


而海报上的那个老头,慕思也是在09年买下了老人家这张肖像照片的永久使用权,据说价格是1500美元。



这套瞒天过海的玩法,后来算是让中国品牌们玩明白了。国际知名运动防护品牌杰士邦,出身于武汉人福医药集团,后来澳大利亚安思尔集团购买杰士邦大部分的股份,成为真洋品牌。


几年后人福医药又再次从安思尔手中买回了杰士邦,这一通操作堪比阳澄湖里涮大闸蟹,你敢说杰士邦是假洋品牌吗?


不过中国消费者也不是傻子,最近几年,已经有品牌迈进第三章节,可以称为左右横跳。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确定,这饮料瓶上的字到底念什么,我唯一确定的是,只有日本人这么写字。



而元气森林另一款产品燃茶的广告,干脆就找来了东瀛味儿十足的和服女孩跟水手服女孩。


看到这广告时,我仿佛听见了一个声音,元气桑,故乡的樱花开了。



但在2020年9月,元气森林悄悄把商标里的“气”换成了新华字典里收录的那个“气”。先靠东洋文化把品牌做起来,再回归民族品牌初心,元气森林算是玩明白了,要不能干到估值150亿美元呢。



现在是2022年,距离赵丽蓉奶奶的小品,已经过去了27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893元,增长到了35128元。穿阿迪耐克喝星巴克吃麦当劳,早就不是所谓“小资”的特权。


另外,很多洋品牌其实都是Made in China,而中国的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去年有过一件事,因为国产AirPods的质量比越南产的质量好,网上专门有攻略指导大家如何挑选到中国产的耳机。


在很多消费品领域,中国品牌做得并不比洋品牌差,冒充洋品牌,甚至会阻碍企业进一步做大。所以,撕掉假洋品牌标签来个浪子回头的时刻,或许已经到了。


最后,我想,中国曾有那么多假洋品牌,这事或许算不上丢人。我们的近邻日本,上世纪经济腾飞时也曾出现过大量山寨、模仿、假装外国货的品牌,但就是这些品牌,后来很多都成为了享誉世界的国际品牌。



我丝毫不怀疑,中国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中,诞生大量的国际品牌,比日本更多,也比日本的更强。而在打造国际品牌的这条路上,冒充外国货,可能是必须经历的一段插曲。


一代人有一代人能干的事。当下,我相信中国已经走完那一程,是时候和假洋鬼子们说拜拜了。


而厌恶假洋品牌的你我普通人,或许也可以做些什么。曾经,假洋品牌其实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由消费者选择出的产物。今天,如果我们想帮助真正优秀的民族品牌崛起,那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抛下心中残存的偏见,用脚投票,让品牌们知道,讲中国的故事,做中国的品牌 消费者很买账。



最后的最后,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在其它国家,发现假的中国货。




参考资料:


1.慕思健康IPO:证监会逼问流行全球的“洋猴子”是谁 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2021-11-28

2.慕思床垫的洋老头,骗了中国人12年 远方青木  2021-12-08

3.杰士邦被买回中国,遭杜蕾斯碾压的它能否成功逆袭?财经网官方 2017-05-27

4.关于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2001-11-20

5.关于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 2001-09-01


以下是本期内容视频版,更多关于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解读,尽在【X科技实验室】视频号。另外也可在抖音B站微博搜索同名账号。


本文由X科技实验室授权亿欧发布,申请文章授权请联系原出处。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