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吃”金龙鱼

陈俊一 亿欧网 2024-04-25

金龙鱼,怎么成了“笼”中之鱼?


文|陈俊一

编辑|王辉

题图|midjourney


这段时间大火的《周处除三害》电影,让被众多垃圾片买热搜、推流量强制喂食的大陆观众大呼过瘾,终于少见地看到了一部好片子,不吹减肥,不用高片酬洗钱,拳拳到肉,枪枪爆头,哪怕是卡壳也让人紧张——就这么,“除”掉了三害。

有些观众说,希望电影中的周处(陈桂林)最后能活下来,继续除一除电影圈中的更多“三害”。电影中的角色,已经结束了,还是从影视圈说回股市吧。如果将A股中的企业,选出来一家来“拍电影”,怎么拍出一个类似“周处除三害”、“三打白骨精”,或者,“三吃金龙鱼”的“电影”?

咱们今天就看一看,金龙鱼这家粮油巨头,怎么“三吃”。

一吃:外资为锅,国货为菜

金龙鱼作为国内粮油市场第一品牌,恐怕没有消费者还没有吃过金龙鱼品牌的粮油。但如果去问问普通消费者,恐怕都不会知道,自己常年购买的金龙鱼食用油,竟然不是国货,而是外资企业。

金龙鱼是益海嘉里的品牌之一,旗下品牌还包括胡姬花、欧丽薇兰、香满园等。而益海嘉里是在2006年由益海集团和嘉里粮油两家企业合并而成。


嘉里粮油在1989年进入大陆,通过和中粮合作,在1991年推出国内第一桶小包装食用油“金龙鱼”。但随后郭孔丰就离开嘉里粮油另寻事业,金龙鱼的掌门人也换成了李福官。

1995年,国家明文限制外资进入油脂加工行业,中粮于是和嘉里粮油分手。由于最初的股权安排非常精妙,两家合资的南海油脂,“中粮系”持有的实际股权更多,但嘉里粮油拥有控股权,“金龙鱼”商标归属权也放在了新加坡郭氏集团。

在嘉里粮油与中粮合作又分手之后,2000年丰益控股与国际四大粮商之一ADM公司合资成立益海集团,2002-2003年期间趁大豆过山车行情并购大量中小榨油企业,最终成为中国最大的粮油加工企业,与嘉里粮油形成良性互补,益海做贴牌低端产品,嘉里做品牌产品完整覆盖高中低端,并在2006年两家最终合并。

益海嘉里控股股东Bathos(持股89.99%)的100%权益由丰益国际间接持有,而丰益国际背后的主要股东,是持股比例27.1%的郭氏集团(The Kuok Group),持股20%的美国粮商ADM以及持股12.56%的郭孔丰。

当然,在创业板上市,益海嘉里的目标就是证明自己是一家在中国、为中国的企业,不是外资,而是“侨资”,证明自己的产品是国货。金龙鱼也积极参与各类媒体活动,推介自己的国潮设计,比如宣传稻米油产品的推出就结合了古法与现代工艺,赢得大陆、日本等诸多市场认可等。

当然,外资不是问题,在与中粮的竞争下,金龙鱼实际上既拓宽了粮油供应的一个渠道,又为中国居民购买粮油的提供了更多品牌选择。

对于消费者来说,金龙鱼外资为锅,国货为菜,只要端上来的菜,是好菜。那又有什么关系?

不过,到底是不是好菜,也同样有争议。

在今年“315”前夕,金龙鱼天赋五常稻花香大米被知名“打假人”王海举报,王海指出,金龙鱼旗下五常大米涉嫌用“中科发5号”冒充“稻花香2号”。也就是说,和用“洗澡蟹”冒充正宗阳澄湖大闸蟹一样,金龙鱼也玩了这么一出?尽管金龙鱼回复称“绝不会以次充好”,但多家电商平台的金龙鱼“稻花香2号”五常大米还是悄悄下架了。

图源:网络

而在五常大米造假时间之前,金龙鱼旗下子公司广州益海还陷入一起涉及国企供应链贸易的诈骗案之中。当然,金龙鱼方面也否认了该指控,认为广州益海不构成单位犯罪,系相关责任人的个人原因。具体结果还有待后续公布。

但屋破偏逢漏雨,上个月,“油茅”金龙鱼发布了2023年业绩快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515.24亿元,同比下降2.3%;归母净利润28.48亿元,同比下降5.4%;扣非净利润13.2亿元,同比下降58.5%。

超过2500亿元的营收,扣非净利润才十几亿元。被称为“油茅”的金龙鱼,还配得上这个称号吗?人家茅台自2019年以来,始终保持着91%以上的毛利率,而且还想提价就提交,2023年11月起,茅台就将53度茅台酒(飞天、五星)出厂价格平均上调约20%。

金龙鱼敢提价吗?

虽然定位是包装油中的高端品牌,但金龙鱼并不具备高端品牌的提价能力。而且,讽刺的是,有些品牌是伪装自己为洋品牌试图获得认可与溢价,有些品牌被外资收购但又继续装作国货收割感情,金龙鱼两头都不装,也两头都不占。

不装,其实是不说,当消费者认为金龙鱼是国货时,不会主动解释;当投资者质疑其外资背景时,也往往低调躲开。其实,外资不外资,并不是关键。金龙鱼的内部结构是否稳定,才是关键。

最近屡屡“撞缸”的金龙鱼,内部到底怎么了?

二吃:粮油零食,贸易正餐

撞缸,是作为观赏鱼的金龙鱼,饲养注意事项中的专业名词。

饲养金龙鱼,往往都要防止金龙鱼撞缸。但撞缸的事情时有发生,撞缸轻则掉鳞,重则导致金龙鱼死亡。为什么金龙鱼要撞缸呢?因为金龙鱼对水温和水质非常敏感,一旦水温水质出现变化,金龙鱼就想逃离,从而导致撞缸。


回到企业身上,金龙鱼最近发生的几次事件,到底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撞缸”?

是中国的环境变了?

遇到问题,首先抱怨环境当然可以逃避自己的责任。但这一点,恐怕未必赖环境。影响金龙鱼利润的,不是中国的政策,而是国际上的大宗粮食价格变动。

如果从市占率来说,金龙鱼是一个堪比可口可乐的品牌。在小包装食用油市场,已经占据了大陆将近40%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于福临门、鲁花等竞品。但作为四大粮商的大客户,金龙鱼并不掌握议价权,尽管金龙鱼也在尝试进军上游产业链,比如进军蛋鸡养殖等,母公司丰益国际旗下也掌握大量棕榈园及棕榈原材料产出,控制着上游原料种植产业,以便平滑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因素。

在四大粮商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的控制下,粮食价格的涨跌,并不会影响本身利润,甚至农作物短缺和全球地缘动荡反而能增加其利润。

比如美国限制对中国出口大豆,或者中国限制美国大豆进口,改为从南美巴西、阿根廷等国进口大豆时。那么这些国际粮食就会这么操作,将更多巴西大都运往中国,并将美国被限制的大都卖往巴西。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需求国,大豆进口价格不是由“中国需求”决定,而是由跨国大粮商说了算。

承担压力的,自然就是益海嘉里这样的企业。

益海嘉里能够抵抗四大粮商的资本,无非是拥有金龙鱼等知名度极高的品牌。四大粮商也并非没有想过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做食用油。邦吉就曾经推出“豆维家”牌大豆油和“慧质”牌植物调和油,但并不成功。毕竟,做贸易,和做品牌,其实是两类事情。

金龙鱼成功就成功在,其母公司丰益国际既懂做贸易,也懂做品牌。

做贸易,郭鹤年当年有多次惊人之作。比如,1973年郭鹤年帮助中国低价采购30万吨原糖,同时还帮国家购买了原糖期货,在给国家省钱的同时,帮助国家在期货交易中赚了几百万美元。作为海外侨胞,郭鹤年也正是因此与大陆高层建立联系,并为日后在大陆事业的开展埋下了更为顺利的伏笔。

食用油加工行业是一个微利的行业,行业普遍都要通过期货市场套保的方式来避免市场风险,自然离不开贸易。金龙鱼存货主要为原材料和库存商品。2022年,金龙鱼的536亿元存货中,就有251亿元为原材料。2023年三季度,金龙鱼存货才从年初的531亿元降低到三季度期末的370亿元。正是因为储备了几百亿元的原材料,在原材料下跌之后,高价屯下的原材料反而拉低了金龙鱼的净利润。

粮油这种产品,很难在终端对消费者加价,无奈之下,只好再经销商层面控制销售费率,减少经销商扶持。有经销商就抱怨,金龙鱼的供货价一涨再涨,零售价格不能上调,实际上是从经销商、零售商那里偷走了利润。

所以说,对于金龙鱼来说,做品牌,是给消费者看的,打个比方的话,这只是放在前台的零食。做好大宗粮食的贸易,控制好上游供应链成本,才能防止“撞缸”,才是决定利润的根本,才是能决定公司吃饱还是饿肚子的正餐。

三吃:叔叔保障,侄子调和

聊金龙鱼,就不得不提及郭鹤年。郭鹤年,这位马来西亚的多年首富、传奇华商,是金龙鱼帝国的最大BOSS。

郭鹤年当年打下了友好关系,有了这层保障,才有了后来嘉里粮油及金龙鱼。



海外华侨,特别是钟鸣鼎食之家,如果保护并增值自己的财产?有人选择和英美紧密绑定;有人选择看多中国,在大陆投资建厂,如郭鹤年。

投资大陆,其实是一种双赢。当然,在一些关于大佬的报道中,这种双赢往往就被形容成单向的、大佬不为赚钱只为帮助贫穷的中国变得富裕。这其实,也看轻了大佬的杀伐果断。

这些大佬的地位,不是慈眉善目换来的,而是在商场上真刀真枪拼杀来的。

郭鹤年的二哥郭鹤龄,就曾告诉他,政治与经济、政治与生意是互相交织,密不可分的,“你的生意做得越大,政治就会越纠缠你”。

遗憾的是,郭鹤年二哥郭鹤麟因参与马共游击队,1952年被当时的英殖民政府杀害。这也是郭氏家族永远的痛,但郭鹤年恰好也是在前往英国监视居住下,发现了糖料期货的大机会。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英国撤走部分资产更是给了郭氏家族填补产业大空缺的机会。

机会,更容易被这些有资格多头参与牌桌的大家族获得。大家族中,也总能诞生有天分之人。

郭鹤年自己很成功,郭氏家族也是多子多孙。郭鹤年的大儿子郭孔丞甚至还和邓丽君订过婚,但郭母不愿意孙媳妇抛头露面,有损郭家威仪,要求邓丽君完全放弃演艺事业,最终两人没有成婚。在郭氏子孙中,反倒是郭鹤年的侄子郭孔丰最具经商天分,获得了郭鹤年的垂青,并将大陆粮油事业交给其打理。而儿子郭孔丞、郭孔华似乎没有郭孔丰的天分,分别执掌嘉里集团、嘉里贸易,嘉里控股、Kerry Group Limited等,担任家族守业之责。

创业的重任,就落在了侄子郭孔丰身上。

金龙鱼的成功,可以说是离不开大佬保障、侄子调和的。

在2020年10月15日金龙鱼创业板上市之时,当日金龙鱼股价大涨117.9%,达到56元,总市值为3036亿元,成为当时仅次于宁德时代和迈瑞医疗的创业板第三大公司。

但市值只在其次,从2008年《关于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限制外资企业兼并国内油脂企业,到2017年《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取消油脂加工领域对外资企业的准入限制,对金龙鱼来说,上市终于证明了自己是一家国内企业。

2018年夏天,郭孔丰也公开受领“中国版绿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并表示自己终于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了”。


金龙鱼是郭孔丰在郭鹤年支持下,在中国打造的品牌。但1991年郭孔丰离开金龙鱼,自立门户发展棕榈油、在新加坡成立丰益国际时,并没有带走金龙鱼品牌。叔侄俩甚至还因为“金龙鱼”的商标归属问题打过官司。

直到2006年,丰益国际中国子公司益海集团与郭鹤年的嘉里粮油合并,成立益海嘉里集团,郭孔丰才拿回金龙鱼品牌,同时叔叔郭鹤年也同样没有失去金龙鱼。

毕竟,没有叔叔郭鹤年当年与大陆打下友好的关系基础,郭孔丰也没有机会在大陆打造金龙鱼品牌。同样,没有郭孔丰在各层关系和复杂事物中调和的商业能力,郭鹤年也未必能够找到合适的人选替自己操盘大陆的生意。

金龙鱼背后这层隐秘的关系——大佬叔叔保障,能人侄子调和,其实还有更多值得挖掘的商业逻辑。

马来西亚士满慕区州议员李健聪曾经直言,今天,马来西亚99%的华人,和郭鹤年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上不同的学校、饮用不同的水、乘搭不同的公共交通,无法像他一样,周旋于各国政要精英之间。他表示,请不要再欣羡郭鹤年,郭鹤年是上一代人物,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成为一名成功资本家,“过度怀念郭鹤年不能帮助我们厘清今天面对的政经挑战”。

作为一位成功的资本家,101岁的郭鹤年已经将主要事业从马来西亚转移到大陆、香港、新加坡。郭氏家族产业众多,年营收2000多亿元的金龙鱼,对郭氏家族来说,虽然没有夸张到只是九牛一毛,但也不过就是九头牛中的一头。

未来金龙鱼怎么走,五常大米事件等影响消费者信心的事故怎么处理,量大利薄的困境怎么破解?更重要的,益海嘉里作为融合了原本两大集团——益海集团、嘉里粮油的企业,如何调和内部的矛盾,形成合力,快速解决当前一系列已经展现出的管理混乱问题,也摆在郭孔丰的面前。

毕竟,叔叔已经过百岁,自己也已经七十余岁,千亿帝国的接班人迟迟未定,数千亿的重担,只能自己继续扛。


END

推荐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