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印象中南|那束注视的目光,来自时光深处

钻进时光机的 中南大学 2023-02-22

总说万物有灵,“石头”亦然

一座座饱经风霜的塑像

一个个笔力遒劲的题字

立于中南校园

看岁月变更,挺立的身影不随草木荣枯

只愿坚守,在最初的地方

等年华老去,镌刻的文字不随风雨消沉

只想等待,盼下一次重逢

盼时光静好,遒劲的骨气不随霜雪消融

满心祈愿,燃一盏未来的灯

你,要来听听

藏在中南“石头”里的故事吗?

第一站

我们一同致敬矿

一位目光深沉的守望者

 岳麓山脚下,绿林掩映间,中南大学本部校区一办门前,一座近3米高的半身人像特别醒目。

在板正的眼镜之后,一双和善的眼睛坚定地注视着前方。这便是中南矿冶学院的建院元老、首任院长,被誉为“有色之师”的陈新民先生塑像。

陈新民(1912年11月-1992年12月),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一生致力于冶金物理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其研究成果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2年11月1日,中南大学举行集会纪念陈新民院士诞辰100周年,为陈新民塑像揭幕。塑像的座基,镌刻了“无私奉献,后人楷模”“求实师表,治学典范”的字样,这一十六字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为纪念先生诞辰90周年的题词,是陈先生一生最恰当的写照。

时光荏苒,尽管塑像仅仅矗立十载春秋,但陈新民先生“见证”了从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工业大学到如今中南大学的70年光阴。

在战火纷飞、时局动荡的年代,先生怀着“科学救国、工业救国、教育救国”的抱负,积极投身科学、投身工业、投身教育。1952年,陈新民先生奉中央部命令到长沙筹建中南矿冶学院,他和中南的故事从此开始。

建校初期,经费和设备都很困难,陈新民开创性地走出了一条高校科研和生产厂家相结合的科研之路。“凡是生产中提出来的研究课题,都是有价值的。”到1956年,学院完成的科研项目达到89个,取得成果43项。多年来,陈新民致力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冶金物理化学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他的“金属—氧系热力学和动力学”“高温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成果,为中国有色金属的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陈新民先生作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等教育的开拓者,被誉为“有色之师”。

作为师长,陈新民在兼顾科研和学院建设的同时,从未忽视教师教书育人的首要任务。陈新民先生之子陈启元曾回忆道:“在没有任何现成模式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为了给学生上好课,他通宵达旦地编写讲义,X射线学、结晶学、金属腐蚀与防护等手稿堆起来足有半米多高。”冶化641班同学曾回忆说“老师的教学,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如奏一曲阳春白雪,高音上得去,低音下得来,清新高雅,叫人流连忘返。”作为中国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之一,他也格外重视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他的第一位研究生黄克雄回忆说:“有一次我按往常计划去老师家汇报科研情况,他正卧病在床,但他依然坚持让我坐在床边汇报。”从科学事业到对共产主义事业和党的坚定信仰,陈新民先生始终潜移默化地教授引导人。中南大学老教师陈赫回忆,陈新民先生曾全凭记忆给彼时身为青年教师的他讲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先生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给当时许多的师生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学生胜过先生,是对先生的最大安慰,事业后继有人,是我最大的心愿。”先生一贯重视对学生的培养,关心学生的成长。凡是与学生合作的论文,学生的名字总是在前,获得的奖金和荣誉证书,概由学生领收,他从不吝啬以自己的心血为学生铺平道路。为人师表,无私奉献,在一代又一代学子心中,先生永远是那始终闪烁着光芒的红烛。

阳光穿过树叶在铜像上投下细碎的光影,走过的学生常常满怀敬意地驻足停留。在他的注视之下,一代又一代怀着求知以报效祖国的学子在此相遇。在他的目光中,中南人传承先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继续书写先辈们创造的历史。


往 期 精 彩



@新中南人,快来晒一下你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吧!

什么是生命的奥秘?让它来带你研究!


CSU拍了拍你,并给你发来一段语音


来源 | 大学生通讯社

记者 | 夏永秋 

编辑 | 于岚驹

审核 | 韩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