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科学家
竺可桢(1890.3.7—1974.2.7),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们不能忘记,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始终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或许没有直接参加民族解放的斗争,但他们为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他们或许没有在战场上抛洒热血,但他们为人民军队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他们或许没有活跃在国际关系的舞台上,但他们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挣得了最充足的底气。
在实验室里、在课堂上,甚至在工厂和田间,他们专心致志、日复一日,用智慧和心血书写着属于中国的科学故事。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科学家。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
当我们去勾勒这一群体的塑像时,会发现,无论是那些百年前最早举起“赛先生”大旗、将现代科学引入中国的老一代科学家,还是在新时期正创造着共和国科技新辉煌的当代科技工作者,身上都闪耀着宝贵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伟大的时代需要这样伟大的精神。
今天,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担当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时代使命,亟须在全社会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更多人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激励更多人开展自主创新、开发核心技术。
宣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培育科学文化土壤,是时代交给我们的重大命题。
值此新中国70华诞之际,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套用中国的语言、以具有中国画法特点的图画讲述中国科学家故事的绘本丛书出版了。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以高度中国化的表现形式,讲述了竺可桢、钱学森、何泽慧、吴征镒、刘东生、梁思礼、袁隆平和屠呦呦八位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体现出科学家精神深厚的教育价值和面向未来的现实意义。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
北京出版集团公司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科学家精神,是一个广泛的命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但差距和问题也很明显。
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中国已然称得上科技大国,但还算不上科技强国。
当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需要科学文化建设和科学精神的弘扬。
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抓手,切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和舆论氛围”。
钱三强与何泽慧(左)
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求实创新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所依赖的基本精神。
对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不足,是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当代中国科学技术自主创新和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
弘扬科学家精神,增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是以创新引领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发展形势所迫、世界大势所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刻不容缓。
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利于培育科学文化。科学家是科学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践行者,科学家精神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科学文化特点的重要表现。
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近代以来饱经患难的民族命运,形塑了中国科学文化在普遍科学精神之外,不尚空谈、注重实际的鲜明特点。
可以说,追求民族图存、国富民强,成为近代中国科学文化的重要特色。中国知识分子正是在接受、传播和弘扬这种科学文化的艰难历程中,塑造了极其深沉的集体感受、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
也因为如此,爱国、奉献、协同、育人等精神,才能成为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涵。弘扬科学家精神,有利于培育科学文化,加深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以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
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多样的形式。弘扬科学家精神是一个广泛的命题,在科技界改进学风、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固然是其最重要的题中之义;在全社会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改善科技创新的舆论环境,培育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更多样的载体形式、更广泛的传播方式,触及更多人群、产生更强影响、发挥更大作用。
吴征镒(1916.6.13—2013.6.20),江苏省扬州市人,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图为1984年,在云南省武定狮子山考察,吴征镒给科技人员讲学。
何为科学家精神?
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提炼自千千万万科学家的科研和教学实践,却不应抽离于实践,变成抽象的概念。
我们提出科学家精神,不是为了创造概念,而是为了指导实践。因此,我们讲述和阐释科学家精神,也就不因应仅仅用概念解释概念、用理论阐释理论,而应立足实践、讲好故事,让科学家精神真正有骨肉、有血脉、有情怀,让脱胎于实践的科学家精神最终归于实践。
科学家故事,是科学家精神的具体化和人格化,也是科学家精神最有说服力的载体。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讲述的正是这些生动鲜活的故事。
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7日,江西德安人。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青年何泽慧以纤弱之躯研习弹道学、抵抗侵略者的决心;是已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的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放弃优渥生活,毅然返回祖国参加国防建设的选择;是袁隆平为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矢志研究杂交水稻,在祖国的田间地头留下的足迹。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何泽慧在显微镜下观测到的重核裂变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是刘东生走遍祖国的黄土区域进行科学考察,提出的“新风成说”;是梁思礼从“东风”到“长征”的火箭征程。
梁思礼(1924.8.24—-2016.4.14),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子,火箭系统控制专家,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图为1936 年,在南开中学读书的梁思礼(前)和五哥梁思达(左一)等在天津饮冰室院门前。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为大自然写下的日记;是屠呦呦从2000多种方药中提取青蒿素经历的数百次失败;是吴征镒用十年时间整理出的三万张植物卡片。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92岁高龄的何泽慧每天背着双肩包去上班;是年近九旬的袁隆平仍然在稻田里奔波;是屠呦呦在身披巨大荣誉后继续开展的青蒿素研究。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60多家单位、数以千计的科研工作者参与的523项目,艰苦攻关13年,找到了抗疟新药青蒿素;是无数科技工作者隐姓埋名、投身戈壁,付出青春甚至生命的“两弹一星”,铸就大国重器,奠定国防基石;是80多家单位、300多位作者、160多位绘图者,历时45年编纂的《中国植物志》。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是钱学森自编教材给学员上课;是竺可桢培养的中国第一批气象学家;是吴征镒在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后的感言:“我愿做垫脚石,让后人继续攀登高峰。”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还在继续。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家传承不息、奋斗不止,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将现代科学与洗刷民族屈辱、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紧紧连在一起,把自己的人生构建于时代大背景下,着力攻克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前沿难题和核心关键技术。
科学家精神之所以成为一种精神,也正在于其融化在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的血脉中,世代承递、绵延不断。为社会公众讲好科学家的故事,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为少年儿童讲好科学家的故事,才能引导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为中国科学作出贡献。
刘东升院士在黄土高原考察
以中国化方式来讲述
由中国的作者和绘者创作,绘图风格具有中国画法特点,讲述中国科学家的故事。绘本涉及的八位科学家,无不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作出过重要贡献,他们所展现出的精神特质,也具有显著的中国科学文化特点。这就使得整套丛书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在用中国语言、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精神方面,不失为成功的尝试。
我最初接触这套绘本是“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首席专家张藜教授交给我的草稿。依托采集工程,从2017年策划至今,这套绘本的创作历时两年有余,经过数次修改,力求在内容准确、史实无误的前提下,贴近读者尤其是青少年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做到有趣、可读,让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走近他们,发挥榜样的作用。
采集工程由中国科协联合中共中央组织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2个部委共同实施,启动于2010年,至今已逾10年,已采集500多位科学技术专家,获得了数万小时的访谈音视频和20余万件手稿、书信等数字化资料,为研究共和国科技发展历程积累了大量历史资料,为深入挖掘和研究中国科学家的科学与人文精神提供了丰富而独特的案例。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是采集工程在公众宣传领域作出的一次全新尝试。有写作经验的朋友大概可以认同:在可以罗列很多材料、长篇大论的时候,说明一个问题或讲述一个故事,并不难;而要用简单的语言讲述复杂的故事,三言两语间传达出丰富的精神,非常困难。这套绘本丛书所做的,就是这样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丛书文字作者以采集工程学术团队的科学史研究者为主,保证了丛书内容的可靠性。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团队与儿童文学作家、绘本研究专家、著名绘本作家的多次研讨,反复修改,才形成了最终的文字稿,使绘本文字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丛书各本的绘画风格大体统一,又各具特色,《折纸飞机的小男孩》充满童趣,把钱学森这样一位大科学家描绘得可爱可亲;《第191号的发现》以写实手法,描绘出屠呦呦带领团队提取青蒿素的过程,色调古朴;《植物的好朋友》用彩色铅笔细腻地呈现出了各种植物;《中国第一代航天人》在写实的基础上充满想象力,还隐藏了13颗星球在画面中;《揭开黄土的奥秘》开篇大气磅礴,将一位老人“嘘!”的动作融在黄土高原里,十分巧妙;《中国的“居里夫人”》结尾用不同时期何泽慧的形象来烘托,富有诗意……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导读手册
总而言之,“‘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在讲中国科学家故事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未来,期待读者通过这样触手可及的方式了解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成长为创新社会的栋梁。
本文作者韩启德,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往期好文推荐
文末可以评论
写出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