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国际顶尖建筑师作品聚集地 竟是南京一个不出名的小湖边
本文转载自大门Doors,欢迎您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平台。本文多图,建议在wifi下查看。
大门常常觉得,建筑跟人一样是有自己的地盘的。
就好比人和人之间有安全距离,陌生人要是靠得近了些,就觉得全身的毛孔都要炸起来,浑身的不自在,只有那些极为亲近人才能没有防备地相处。
建筑也是,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气场。
走近一个建筑的时候,需要一段距离,好让人把注意力从周遭转换到建筑上。要是建筑和建筑之间挨得近了,很多好就看不到了,有一些美的角度也会消失。
所以,好的建筑,一般不扎堆出现。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这个例外,就是四方当代美术馆。
王澍、妹岛和世、矶崎新、斯蒂文·霍尔、张雷、埃塔·索特萨斯……如果在一个地方可以看到他们所有人的建筑作品,你信吗?
...等等,我没做梦,我说的也不是模型公园。
这些环游世界都不一定看得完的大师作品,在我说的那个地方,真是蒙着眼睛瞎走都能撞见,而且就在中国,在“包邮区”南京。
《纽约时报》为它发过长篇报道。《华尔街日报》更夸张,租了小飞机360°无死角拍。哈佛、麻省理工、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学院更是院长亲自带队,整个学院组团来参观。感觉整个建筑界都疯了。
别急,先看个王澍在那儿造的三合宅解解馋
怎么去?可没有偷懒的办法。喏,乘车到老山国家森林山脚下,沿着山道缓缓步行上山。
这个地方野,常能看到老鹰在天上飞。要是春天去,蒲公英在风中飘舞,跟下雪一样,落满山间。
馆方说,十年前,建设团队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还必须用定位器像一个探险家那样来导航。
大约20分钟,走个1500米,
远远看见个漂在空中的大盒子,
那就到地方了。
二十几个国际顶尖建筑师和艺术家的作品耗费了十年,时间设计、建造,目前还有一些尚未完成。
下面,大门就好好跟你们盘点盘点。
概览图
▼
NO.1
四方当代美术馆
斯蒂文·霍尔(美)
美术馆四四方方,“人如其名”,
轻盈地悬浮在花园墙上,
二楼空中展廊蜿蜒展开,
从黑色混凝土竹板中穿过,
沿着兀然出现的悬空楼梯而上,
每一脚都仿佛在踏云,
却又每一脚都结实地踩到踏板上。
二层展廊顺时针展开,
移步换景,光阴巧妙地变换,
一直到远眺南京城的最佳视角。
还有一个小秘密也不怕告诉你,这里与明朝都城南京的视觉轴线相连。大白话就是,全南京没有比这儿更棒的俯瞰整个南京的地方了。
NO.2
原舍酒店
刘家琨(中)
刘家琨在建筑师里算是个另类了。他喜欢画画,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出版过不少书籍,对建筑其实也不怎么感冒,却偏偏国内的大小建筑奖都要来找他。
不像很多建筑师喜欢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扎堆”,他一直扎根在巴蜀之地过着巴适日子。
他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样,充满着文人气质。从正面看,原舍酒店像薄纸片,深一片,浅一片,渐次错落,构成了高度抽象的现代水墨画。
转过角度来看,
才发现它是藏在周围草地山坡里的,
顺应山势,化整为零。
NO.3
会议中心
矶崎新(日)
矶崎新呢,是一个走在时尚尖端的建筑师。出席重要场合身上总是一套三宅一生,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三宅一生是他的邻居兼好基友。三宅一生总是要给他设计衣服。
他在中国的设计,最有名的可能就是日本侵华罪行馆。是的,一个日本建筑是来中国设计了日本侵华罪行的纪念馆。记者们都追问他为什么,他只含蓄地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才是重要的。
矶崎新先生本人是很东方的,古典、细腻。他未完成的作品反倒比完成的作品名气大。
他建的会议中心,乍一看其貌不扬。从高处往下看,大楼也不是很大。不过,它可是能容纳400人开国际会议的地方。要走进去,才能发现大玄机,内敛的气质像极了东方人。
NO.5
归隐
周恺 (中)
好多人喜欢说隐居,
周恺的退隐是不露锋芒,
他在屋面覆土,让别墅隐身,
以一己之退让换芳邻之展现。
它融入自然,顺应山势,
取材自然,只是木头和砖,
建筑内外并不完全隔开,
自然就在建筑里面,
就好比,归隐其实只在心中。
NO.6
流动空间
妹岛和世&西泽立卫(日)
妹岛和世每年差不多只做一个工程,用她的话说,刚可以维持事务所的开支。正是因为这份对待作品的认真,才是普里兹克奖的评委会对她青眼有加,还把建筑界的最高荣誉颁给了她。
流动空间是个微展露水面的环形半岛,白色、轻盈、流动。
NO.7
碉堡
张雷(中)
是的,就是那个用竹纸糊了把椅子拿到大奖的张雷,爆改西湖边二十几平米老宅院的张雷,其实...他是一个建筑师啊。
NO.8
睡莲
马休斯·克劳兹(智)
有人说,马休斯·克劳兹的的建造过程犹如在撰写电影剧本一样,尽心细致,传达出周围发生的不同故事。
整个建筑狭长、平缓,沿着小溪向湖面展开。屋顶只略高于旁边的道路,是一个水生植物的种植园。浅浅的水池中散布着如睡莲一般的圆形石板,自由散落的圆石小径颇有中国园林的味道。
NO.9
光盒子
戴维·艾德加耶(英)
戴维·艾德加耶——英国时尚教父Alexander McQueen的家宅是他设计的,每年所有的诺贝尓奖都是从他设计的房子里颁出去的,美国丹佛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他设计的。
光盒子是一个架起的60米细长箱体,横亘在小溪前面。
整个房子像一个精密的光的容器。
外墙除了两个起居室开有大玻璃窗,
其余部分只有像舷窗一样的小方洞。
屋顶布满带形天窗,
宽度、间隔各不相同,
阳光透过天窗投下许多细细的光带,
随着时辰和四季太阳高度的变化,
光带缓慢移动,
像日冕一样精确记录大自然的周期变换。
架空的地面,纯净的外形,
谨慎的开窗,内部精确的光线,
它宁静、克制,
创造了建筑和大自然之间的新的平衡。
NO.10
佛手
路易斯·曼西拉&埃米利奥·徒弄·阿尔瓦雷斯(西)
建筑师说,佛手是丛林中的一片空地。空地用两个边界划分。内部的边界是连续且透明的。外部边界是蜿蜒的竹子屏风。
它的外形像释放在空气中的呼吸。它在召唤你每个感官的呼吸,即使站在外面,也仿佛置身其中一样。
NO.11
竹影
肖恩·葛德赛(澳)
在透明的内表面密集排布着竹筒,据说,走进去会体会到一种无拘无束的感觉。
NO.13
折房子
刘珩(港)
刘珩说,
这里的山与水有着可望不可及“模糊”的暧昧,他想象中的房子应该像一张很长的“纸卷”折成的四维空间,从山路迂回着“走进”水中,山水由此形成了“可望又可及”亦模糊亦清晰的关系。
用清晰去实现这个模糊,是一个更加模糊的事。用文字“说”一个房子再由建筑师“做”出来,这房子必将是个有趣的误差。
NO.14
晶舍
袁烽(中)
晶舍是一个藏在树林中的盒子,玻璃砖砌成的。
它仿佛现实中的梦境,又仿佛是不属于真实世界的一处世外桃源,一个既在于当下而又游离于现世的梦幻所在。
NO.15
三合宅
王澍(中)
王澍的建筑,每一次材料都很与众不同。破瓦片,旧砖头统统被他拿来造房子,竟然还都很好看。
这次他用产自苏州的水磨清砖贴面和切割打磨过的大青砖,秀气、素雅。
他说,房子是“睡着了”。房子与居住者同为“梦游者”。整个空间和人一起做着缓慢、沉重、颠簸、不中断的移动。
房子中间围着一方浅池,水波、睡者、房子互相荡漾。温暖的目光看着周围世界的流衍。
NO.16
六间
艾未未(中)
身为诗人艾青儿子的艾未未其实一点儿也不抒情,反而很颠覆。经常由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部分结果不予显示”。
他不只是一个艺术家,更是厉害的建筑设计师。他有个自己的建筑公司,叫Fake Design(假设计),真是有够调皮。
对了,差点忘了说,鸟巢他也有参与设计哦。
NO.19
水榭
阿尔伯特·卡拉奇(墨西哥)
NO.20
舟泊
马蒂·沙那克塞那豪、皮若·沙那克赛那豪(芬兰)
这可能是绿得最好看的建筑。
建筑师别出心裁地在建筑表面用了绿色的青铜。他们说,这座别墅可以看作船离开海岸线时的样子,像中国灯笼一样反射到湖面上。
可是不是大红灯笼么...
房子里面铺满了樱桃木,
当地的天然石头铺盖电梯通道,
壁炉和屋顶露台,
一切看起来都很北欧嘛。
细心的人是不是发现大门漏了几个数啊。没呢,下面说,这几个都是未完成的建筑,原因么,各种各样。不过大门看起来,只有一个想法,遗憾。
NO.4
休闲中心
埃塔·索特萨斯(意)
老先生一把年纪,却童心未泯,
他的建筑是最让人开心的,
色彩明亮,活泼跳跃,
跟他其他的设计作品一样。
休闲中心建筑模型
埃塔·索特萨斯先生的产品设计
老先生在2007年去世了,所以休闲中心永远只能是个未完成的建筑了。但是在美术馆的地图上,还一直留着这个建筑的位置。
NO.12
马踏飞燕
欧蒂娜·戴克(法)
爆炸头、烟熏妆、黑色指甲油和夸张的戒指,这就是来自浪漫国度法国的女建筑师欧蒂娜·戴克。
有人说,她是建筑界的朋克反叛者。她说,建筑对她来说就是持续的发现和冒险。(挺起来好酷)
大门还是很期待朋克女建筑师在中国的设计作品的,尤其是作品还起了“马踏飞燕”这么中式传统的名字。
NO.17
吊脚楼
张永和(中)
前面说到好几个普利兹克奖获奖建筑师,其中就有张永和先生投票选出来的。没错,他就是传说中的普利兹克奖评选委员会评委。
可惜了,见不到张永和先生的吊脚楼。
NO.18
竹下斋
崔恺(中)
只有效果图敬上
看完了还等什么呀,行李趁周末,赶紧出发吧~
建筑啊,还是要去现场,走进去东瞅瞅西看看才知道它到底好在哪里。
建筑是造给人用的,你就是检验建筑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