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任常驻文莱大使: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区域和平发展重要支柱
11月22日,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迎来又一次提质升级。在当天举行的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双方正式宣布建立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站在“三十而立”的关键节点,为区域合作注入新动力。
2021年恰值文莱担任东盟的轮值主席国,恰逢中国—文莱建交30周年。“没有相互的了解,就不能建立深厚的情意(tak kenal maka tak cinta),”回望30年,中国首任常驻文莱大使刘新生接受今日广东(GDToday)、南方英文网专访时引用马来谚语表示,“中国与文莱已成为真诚朋友和重要合作伙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不仅为睦邻友好和互利共赢作出重要贡献,也已成为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的重要支柱。”
谈到美国在其“印太战略”框架下正在推行的所谓“南海新政”,刘新生认为南海地缘政治格局已经形成“无序”向“有序”演变的历史规律,无论是“南海新政”还是“印台策略”,在南海的市场已越来越小。
中国首任常驻文莱大使刘新生
美国“南海新政”难如愿以偿
GDToday:近期,美国在其“印太战略”框架下加快更新重组其地区同盟体系。您如何看待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对中国-东盟关系将带来什么影响?
刘新生:近期,美国在其“印太战略”框架下,正在推行一项“南海新政”,试图拉上英国、德国及日本、澳大利亚,借助南海区域内一些国家的策应,构建起一个以遏制中国为共同目标的“小集团”,其核心就是希望东盟国家能联手遏制中国在南海扩大的影响力。美国的如意算盘能够成功吗?
首先,避免卷入中美之间的竞争几乎是所有东盟国家的共同愿望。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早已代表东盟向国际社会表明了这一坚定不移的立场。美国声称不是要东南亚国家选边站,但其显然是“口是心非”。事实上,中国与东盟之间早有共识,南海问题不是中国-东盟关系的全部,东盟绝大多数成员国也不愿因为南海问题而卷入大国竞争,影响与中国之间经贸合作关系。
其次,菲律宾是美国在南海地区最为重要的盟友,但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并不愿意成为美国“南海新政”的“马前卒”。杜特尔特今年7月的国情咨文中也再次明确表示,将通过外交而不是地缘政治竞争来处理中菲南海争端。
最后,美国试图利用海上争端挑拨中越关系,但中越对于避免南海问题影响两国关系大局早有共识。今年4月,越南国家主席阮春福明确向中方表示,越南将警惕和坚决抵制任何破坏越中关系的图谋,永远不会跟着其他国家反对中国。美国可以通过武器供应、疫苗援助、经济合作拉拢越南,但显然无法挑动久经考验的中越关系。
当前,南海形势发展已经进入以规则谋和平、以规则立秩序的新阶段。今年以来,暂停了一年的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会议得以恢复;中国和东盟国家已就“南海行为准则”的“前言”部分达成初步一致,“准则”二读正积极以线上方式推进。不可否认,美国“武力至上”“权谋至上”的政策与举动令中美之间的战术对抗和战略较量升温,将促使得个别争端国实施海上单边油气资源开发计划,但无法改变南海地缘政治格局从“无序”向“有序”演变的客观历史规律。由此可见,美国“南海新政”的如意算盘恐将落空。
2019年11月,东盟防长扩大会反恐专家组联合实兵演习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南部战区陆军某旅综合训练场18国国旗和东盟会旗迎风飘扬,各参演国官兵整齐列队。南方日报记者 张梓望 摄。
东盟担忧美国“印太战略”致其边缘化和分裂
GDToday:东盟国家对美国的“印太战略”有什么不同的反响?
刘新生:2019年6月,美国正式发布《美国印太战略报告》,其核心是通过肯定东盟在“印太战略”中的中心地位,换取东盟国家对美国“印太战略”的支持,在安全、经济议题上对抗中国。
虽然东南亚地区国家并不排斥大国的战略重视,但对美国“印太战略”的目标、手段、政策重心等普遍感到不安。出于对被边缘化和被分裂的深刻担忧,东盟选择以地区共识的方式发布《东盟印太展望》,表达了不同于美国“印太战略”的区域构想,即“印太”是东盟中心框架下的地区,“印太”被视为一个对话与合作而非竞争的区域。东盟的认知与反应,预示着美国“印太战略”在东南亚的推行将囿于种种局限而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GDToday:在目前情况下,东盟的大国平衡战略是否仍是明智之举?
刘新生: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年。回望30年,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丰富。可以肯定,东盟不会改变其长期奉行的“大国平衡战略”。在当前情况下,双方要以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为契机,着眼于擘画未来30年发展蓝图,共同努力推动双方关系迈上新的台阶,携手建立更为密切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可以坚信,未来30年,中国东盟关系将更具活力、更加精彩。
“广东可否派一个贸易团组赴文莱考察?”
GDToday:2021年是中文建交30周年,也恰逢文莱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对中文关系具有特殊意义。新时代的中国文莱关系有哪些更丰富的内涵?
刘新生:确实意义特殊。回顾30年来,中国和文莱双边贸易额从最初的不足千万美元增长到19亿美元,增长200多倍。双向投资从无到有,迅速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文莱第三大贸易伙伴、最大的外资来源地。新冠疫情发生后,两国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谱写了新的友好篇章。作为中国首任常驻文莱大使,我对中文关系取得如此可喜发展感到由衷高兴。如今,中国与文莱已成为真诚朋友和重要合作伙伴。
9月11日,在第18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现场,参会者在东盟国家展区泰国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面向未来,中文两国关系发展面临诸多重要机遇。两国战略契合,中文双方以庆祝“双三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中国“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与文莱“2035宏愿”战略对接,推动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两国经济互利,可以继续稳步推进石化等重大项目合作,积极培育新增长点。
前不久,中文双方已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核准程序,即将于2022年1月1日起生效。RCEP生效后,不仅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互联互通,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推动经贸合作和经济增长,为地区经济复苏注入新动力。同时,对中文两国来说,双方正聚焦疫后经济复苏,挖掘后疫情时代新的合作领域,必将为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发展,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GDToday:广东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外贸第一大省,又是著名的侨乡。对于,广东与东盟未来的交流与合作,您有什么建议?
刘新生:广东凭借其地缘,人缘优势,曾占据着中国对东盟贸易总量的近三成。随着RCEP即将生效,广东省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广东省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与东盟侨乡的优势,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抢抓发展先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作为第一步,可否考虑以中文建交30周年为契机,派遣一个贸易团组,赴文莱考察当地市场情况,介绍广东地理区位和经济发展优势,并视机举办一次“中国—文莱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论坛”,探讨如何构建RCEP框架下的广东与文莱的经贸合作,明确双方合作具体领域,为今后双方合作搭桥铺路。
“我们第一次在文莱升起了五星红旗”
GDToday:作为中国首任常驻文莱大使,可否讲述您初到文莱的印象?回首往事,在任中国文莱大使期间,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高光时刻?
刘新生:中国与文莱是同频一海的友好近邻,两国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根据我国史书记载,中国与当时文莱(古称“渤泥”)交往至少已有1500余年。早在西汉年间,双方就开始商品交换。但自公元16世纪末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文莱后,两国来往中断。1984年文莱独立后,两国接触与交往逐步恢复。
1991年9月30日,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文莱驻华使馆于1993年10月16日在北京设立,我驻文莱使馆于同年12月8日在斯里巴加湾市开馆。文莱是东盟的第六个成员国,也是最后与我国建交的东盟国家,中文外交关系的建立,不仅为两国友好关系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的全面发展。
两国决定在各自首都互设使馆后,我十分荣幸被任命为中国首任常驻大使。1993年12月26日,我从正值严冬季节的北京,到达全年盛夏的文莱。在文莱工作和生活了四年多时间,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良好的印象。旖旎质朴的风光、纤尘不染的街道、设计精美的民房、谦和有礼的人民,无不使我折服,这里真是一个“世外桃源”。回想这四年来的工作与生活,我感到愉快和充实,愉快在于,外部两国关系发展顺利;内部关系整体来说是和谐顺当的。
在四年多的任期内,我们第一次在文莱升旗了五星红旗,开启两国友好关系新的一页。一位旅居在外地的老华人来到首都,专程到中国大使馆,要求在五星红旗下照张相,带回去给子孙看。记得还有一次,我应邀出席由中国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承建的文莱第一座水泥厂竣工仪式,并第一次公开用马来语致辞,没想到第二天文莱报纸全文刊登了我的讲话。从此,中国大使会讲马来语的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我的知名度也随之大增。其实,文莱人对外国人会说他们的语言是很高兴的,只要知道你会说马来语,他们马上就与你亲近起来。由于工作关系,我曾走遍了文莱,结交了不少文莱官员、社会名流和各界人士,有的至今还保持着交往和联系。
来源:南方新闻网
记者:尹珏文
编辑:赵杨 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