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博士毕业,28岁成为大学副院长,90后女科学家再次刷新“最年轻”记录
近日,“90后”女学者刘明侦继入选2015年最年轻“国家青年千人”之后,再踏新起点——被任命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她也成为该学院最年轻的副院长。
这位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丰富的“女学霸”,继续刷新着“最年轻”纪录。
刘明侦在做实验。图片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微固学院
18岁留学英国;
22岁硕士毕业于剑桥大学;
24岁博士毕业于牛津大学;
25岁回国工作,被电子科技大学聘为教授;
26岁入选国家第十二批青年千人计划
……
这份令人惊叹的简历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刘明侦。
据了解,
在读博期间,刘明侦所在的团队主攻以卤化物钙钛矿材料为核心的太阳电池器件。她在《自然》正刊上发表的文章,完全摒弃了染料敏化典型的介孔结构,利用真空气相沉积的方法制备了高效的平面异质结结构的钙钛矿太阳电池,为该电池的科学研究带来了全新的认识。
仅三年时间,Google学术目前引用量已超过2700次,成为钙钛矿太阳电池领域内他引次数最高的三篇论文之一。
也正因此,23岁时,刘明侦便成为在《自然》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最年轻的中国女学者。
刘明侦。图片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微固学院
2015年,全职回到电子科技大学后,刘明侦高效组建了自己的团队,并且依托于“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努力推动新型太阳能电池及相应新材料在其他光学器件的应用,促进产业化生产,并且积极地突破国内当前传统太阳能产业困境。
“一般新材料的研究期只有3~5年,为了抢时间,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做实验,钻在实验室里十几个小时。”刘明侦说,“到2013年4月底终于实验成功了。”从研究材料到发表论文,刘明侦仅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抢在了本领域的最前端获得研究成果。
2015年10月10日,刘明侦正式成为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与该校签订协议到微固学院工作。刘明侦说,作为重庆人,一直有浓厚的川渝家乡情结,她愿意放弃在英国的职位回到中国,来到电子科技大学,下定决心要为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尽自己的力量。
2016年3月,刘明侦凭借自己所取得的成果,入选了第十二批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另外,通过半年时间准备筹谋,她又于2016年7月牵头成立了“应用化学研究中心”。
这一中心成为连接电子科技大学化学相关的优势团队与学科的纽带,使化学与材料、能源、电子等热点方向强强联合,助推电子科技大学化学学科成功进入ESI前1%。
刘明侦(中)图片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微固学院
在保持高水平科研产出的同时,年仅28岁的刘明侦已经成为学院副院长,领先同龄人一大截。
据悉,2018年1月,刘明侦通过了组织考察和干部任职公示,正式成为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的副院长,也是该学院最年轻的副院长。
据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官网介绍,
材料与能源学院于2018年1月19日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成立。
电子科技大学根据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推进“新的办学结构改革”战略部署,以一流建设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基础的要求,整合校内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资源,经学校党委全委会通过决定,成立材料与能源学院。
刘明侦(居中)图片来源:电子科技大学微固学院
材料与能源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均有20年以上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成果积累,特色鲜明,优势突出。
近几年瞄准国际前沿与电子信息产业重大需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材料和化学两个学科都已进入国际ESI全球排名前1%,并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代表性业绩。
研究成果丰硕的刘明侦,对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着清晰的定位——
“成为一名‘有理想、有责任、能坚持、有担当’的人,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和期盼。”
盘点中国的优秀巾帼青年学者
1.颜宁
清华之花颜宁
清华之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2015年颜宁和德国共同获得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清华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女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和《科学》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2.方璐
神秘的中科大培养的美女教授方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专业电子工程和信息处理,2012年,中科大“85后美女副教授”的照片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被网友誉为“美貌与智慧并重”。即奶茶妹后,又一位风靡网络的网络红人。
3.邵娇婧
27岁正教授邵娇婧
天津大学材料专业博士,发表过世界顶级水平论文,2014年12月通过“绿色通道”职称评审被引进贵州大学,27岁就被评为正教授。
4.陈倩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科学界的新星,从事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博士期间就以独立作者在顶级期刊《自然》和《科学》杂质各发表一篇文章,2015年被美国《科学新闻》杂志选出的全美十大科技新星,被《罗斯福》杂志评为全球“30以下的未来领袖”之一。
5.刘娜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从事生物和化学领域的交叉学科,侧重剖析细胞生物学和催化化学,第一独立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多篇牛文,被称为传奇,获得联邦德国最高科技奖的索夫亚-科瓦雷夫斯卡亚奖。
编辑:JohnnyQ
本文综合中国妇女报与网络。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关注“文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