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丹江口| 南水北调中线三千里,一日游遍华夏十五城

水都网 2022-11-26


中国
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
4.6万余条江河
纵横交错
遍布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
 
推古及今
治水在漫长的时光长廊中
浓缩了华夏大地的
全部旖旎过往
 
今天,距离大禹治水4300年
第一次黄河改道2116年
 
今天,距毛主席提出“南水北调”的
伟大构想69年

距南水北调中线的源头
中国水利移民精神的中心
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所在地
丹江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
开园倒计时15

追古溯今,饮水思源
上善哲学贯穿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
治水文化又给了我们怎样的
感动与启示?
今天,咱们一起来聊一聊
南水北调的故事

丹江口市丹江口水库大坝鸟瞰图

古今中外,人类逐水而居,也因为缺水,导致了数不清的冲突与战乱。如汉代的匈奴,唐代的西夏,两宋的辽、金和短暂的元代,以及非洲尼罗河水资源之争,中东的夺水战争等,无不与水源息息相关。放眼世界,水资源短缺问题,于我国、于世界,都是困扰经济发展、造成冲突乃至动荡的根源之一。

大禹治水是开凿运河,用自流的办法导水入海,由此将各部落连为一体,书写了中华民族开国史。


《汉书·沟洫志》记载,齐人延年上书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让黄河改道,从而“关东长无水灾,北边不忧匈奴”。
 
隋朝建大运河,全国成一水网,跨流域航运漕运,开启了中国与外界互通的世界之窗,造就了隋唐的繁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顶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地质学泰斗翁文灏提出“三湾理论”,即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黄河大拐弯和托克黄河大拐弯。治水者若不能把握大自然赋予中华的三湾地理优势,水患难除,水利难兴。孙中山依此提出:建北方大港,开腹地川洫为运河,必富邦国。

翁文灏(1889—1971)

1952年秋,毛主席视察黄河,对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了南水北调这一大胆设想。1953年2月,毛主席与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再次讨论了该话题,指出从丹江口河段向北方引水可能是最有利的,南水北调的构想由此初步形成。


2021年5月12日,习总书记来到南水北调中线源头考察调研先后考察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和九重镇邹庄村,听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运行和水源地生态保护等情况介绍,了解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移民增收等情况。


为展示这项创世纪的伟大工程,弘扬移民精神,在调水源头丹江口市建设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


从首都北京沿“长龙”一路南下,经天津,过河北,贯河南,直达湖北丹江口——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标志性建筑和控制性工程所在地,一个山清水秀、灵气通透的地方,这里,就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梦开始的地方。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占地面积546.83亩,将调水工程沿线15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和调水过程中的湍河渡槽、穿黄、倒虹吸工程等11个重要工程技术节点融入其中,按一定比例复制再现,是集党建交流、科普宣传、研学教育、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交流平台,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在纪念园中,足不出园便可畅游整个中线的秀美风光,聆听水源区移民舍家为国的情怀,移民基层干部用生命诠释奉献的精神。





移民群雕


丹江口大坝


北京正阳门


湍河渡槽模型



大国重器,利在千秋
南北风采,全景体验








来源/南水北调中线纪念园编辑/靳戈 责编/卢静 终审/周金华

1.今日,丹江口水库第四次开闸泄洪

2.免费!惠及5400人,丹江口这项惠民服务开始啦

3.丹江口通报3起诬告陷害典型案例

4.昨日,厦门一地调整为高风险,全国现有高中风险区2+5个

5.严查!为期三个月

6.赞!丹江口这个房车露营基地,点亮乡村“夜晚经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