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蓝庆伟:“复制”与传播:原创、受众与接受

文/蓝庆伟 淞艺博 2022-09-20


导语:


史金淞之“松系列”装置始于2005,乃艺术家借原木之躯干,改古典之符号,抒今人之胸臆。遂后,模仿者日众,山寨厂昌盛。于史金淞而言,大规模生产复制使艺术进入生活乃利民之事,亦予艺术以新定义。但团队考察各地发现,厂商各自为营,局面糜乱,遂谋划联合各地复制者。以数十棵山寨松树于白盒子艺术馆布置成展,并邀约十数山寨厂商、设计师、哲学家、法律界、艺术界等各界人士聚于树下,探讨山寨文化之滥觞与蔓延,共商文化生产之良性发展,创造公共艺术之新空间。

    

    我们邀请了多位文化界、艺术界的学者,分别根据各自对于展览主题的观感,录制了一段音频,展览现场同时播放各人的音频,形成一个“对话现场”。我们也将音频分别整理、结集成文。下文是评论家蓝庆伟从中西文化的源头伊始,解读不同文明与不同的时代对于“复制文化”的认知与立场。


------------


版权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容侵犯的。但伴随着版权问题还有几个需要理清楚的问题。


原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雅明说的“灵韵”是艺术不可替代的本质,每一代艺术家都在历史上下文和独创性中展开创作,这种灵韵也是基于艺术作品“物”的崇拜。


瓦尔特·本雅明


机械复制技术的进步让艺术作品的视觉形象传播更加广泛,人们可以通过图片或印刷技术来实现对不能进行原作观看的艺术作品进行视觉阅读,而时下互联网的读图、屏幕与便携式终端的无所不在,也让复制与传播更加容易,但是这反过来也说明了原创的重要性与不可或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下的复制有两种,一种是艺术家认可的譬如版画、衍生品等基于原作之外的“物”的视觉延伸,此种复制带有艺术家的授权。另一种是大众化的模仿与复制,这种复制注重作品的形象,而忽略艺术家属性,更强调作品的图像本身,强调美的传播,艺术家的身份被削弱甚至无视。


此次廖廖策展的史金淞个展“第三种复制”中涉及到的就是这个问题。作品以一种经典的形象在大众中进行更广泛的传播,这种传播是基于大众对于作品美的朴素认知,大众不探究作者是谁。这就让我们面临着一个选择问题,在无法两者兼备的前提下,是传播艺术家,还是传播艺术品?



罗兰·巴特曾提出“作者已死”的说法,大众对于艺术品形象的传播,虽然没有艺术家的认可,但是对于大众获取美的认知是不无裨益的,此种附庸风雅也是一种传统。


换言之,作者在艺术作品创作出来以后,其中的一种解读权利便交给了大众,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常常被无意识的“误读”。


常见的大众对视觉的接受史有三种


一种依托着深厚的文化或政治背景而得到广泛认知,譬如《毛主席去安源》一类的经典作品,通过不断的印刷复制到千家万户,让一种固然的形象成为生活的日常。



第二种是因为拍卖的高价而使得某些艺术品超越艺术行业的专业性,跨界在大众层面获得关注。


第三种是在大众中得到广泛的传播的艺术形象,像此次展览的史金淞作品,或者展望等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艺术家的原创作品以一种独特的美学特征与气质奠定了被大众广泛接受的基础,这有点接近古典美学被大众接受的途径。


《双松图》史金淞作品 2012


其次是基于视觉传播的不可控,这一点主要集中在大众对美的接受,虽然这一方面大大忽略了艺术家的属性,但是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传播与普及美的作用,此种美的传播也是今天所需要的。



蓝庆伟

策展人、美术史与理论博士、美术馆学与艺术史学者

现任广汇美术馆副馆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