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微医创始人廖杰远:流量没价值,供应能力才是行业命脉

马瑜 刘阳 活粒 2019-11-13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655h84cau&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专访视频完整版,欢迎点击收看)


2018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沉寂两年后再度回归公众视野,成为焦点。


平安好医生打响赴港上市第一枪,最早一批布局互联网医疗战线的微医也开始冲刺IPO,并于5月9日宣布完成5亿美元规模的Pre-IPO轮融资,由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和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领投,创下了医疗健康科技行业迄今为止完成的上市前融资最大规模记录,融后估值飙升至55亿美元。据悉,还有多家医疗健康企业准备赴港上市。


掀起“上市潮”,得益于医疗政策环境的松绑。今年4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鲜明态度。而后,港交所明确修改了上市规则,允许不盈利的生物制药公司上市。互联网医疗企业普遍处于变现的早期阶段,实现规模化营收仍是难题。对于亏损的互联网医疗“独角兽”企业而言,赴港上市是一个机会。


“医疗与所有其他互联网行业都不一样。流量为王是因为需求决定供应,而医疗行业恰恰相反,是供应决定需求”,微医创始人廖杰远接受《财经V视频》专访时表示,盈利难是表象,最根本的原因是真正建立起供应能力难。如果具备了供应能力,不仅不难,还会发现用户的需求规模、支付能力远超预期。


从挂号网到微医的成立,微医创始人廖杰远沉浸互联网医疗行业8年,逐渐打破传统医疗环境的铜墙铁壁。从挂号网起步,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下沉专家资源,提升基层医生服务能力,创建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目前微医形成微医云与HMO医疗服务体系的两大业务架构。其中,微医云是智能医疗云平台,链接服务于医院、政府及行业,而HMO是全科+专科、线上+线下的医疗协作体系,也是微医重点要补的短板。


而彼时的全行业,互联网医疗+AI正切入运用到传统医疗场景,资本对互联网医疗青睐有加,互联网医疗的机会似乎正在逐渐涌现。但平安好医生上市后连连破发,港股市场对科技股热情不高,互联网医疗行业整体缺乏亮眼成绩,突破沉寂的互联网医疗行业仍面临着市场上的诸多挑战。 


本期《财经V视频》专访了微医创始人廖杰远,作为在互联网医疗领域长跑8年的创业者,如何看待当前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与未来?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盈利痛点表象之下,还深藏哪些本质与原则?除了资本的催熟作用,互联网医疗独角兽和全产业比拼的核心要素究竟是什么?当人工智能切入到医疗场景,“AI+医疗”在推行落实到基层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阻力?敬请收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655h84cau&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以下是精彩对话摘要:

AI+互联网医疗 数据共享互通是关键


「财经V视频」:您认为互联网医疗现在走到哪一步了?存在哪些挑战和机遇?


廖杰远:互联网医疗现在开始落地,未来存在机遇。互联网医疗真正落地是在To G端,就是服务这个行业。其次是To C端,真正把医疗供应能力有效率地整合起来,通过有效率的服务平台和服务手段,建立起老百姓的健康守门人的服务机制,这里面会有巨大的机遇。


以中国HMO的市场为例,这是会过万亿的市场。老百姓以后的就医选择有两个,一个是医保,一个是HMO,但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医保+HMO。


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挑战是要真正帮老百姓有能力、有效率地组织医疗供应的能力,如果飘在空中最后无法落地,反而会让人们误认为互联网医疗没有实际价值,这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很多误解。


「财经V视频」: 医疗人工智能是如何切入医疗场景的?AI+医疗在推行落实到基层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阻力?


廖杰远:谷歌的CEO埃里克·施密特去年5月27日出席乌镇围棋人机大赛的时候说,AI最大的应用场景在医疗健康,而医疗健康最大的机会在中国。我再补上一句:在中国,医疗健康最大的价值是在基层。


中国目前有200多万的基层医生,我们要短时间内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医学水平是不现实的事情,但AI能帮助我们达成。通过给每位基层医生配备一个AI教练,能够帮助他们短时间内专业能力得到标准化提升。


在大医院,影像医生在影像的诊断上工作量繁重,AI可以将之解放出来,帮助作出最终判断。而AI在眼底病的判断、宫颈癌的筛查成功率判别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人工。AI不仅能帮助基层医生提升专业能力,还能帮助大医院降低医生劳动工作量,所以AI在中国医疗领域广泛的应用将有助于中国医疗水平、医疗效率的有效提升。


AI如果是一个大脑,数据就是血液,血液不通,大脑就会萎缩,数据的互通是首要难题,也是最大的难题。我们认为,中国医疗体系的升级,科技推动医疗的进步,核心就是医疗数据的共享互通。


流量几无价值,

供应能力才是核心关键


「财经V视频」:互联网医疗的盈利难是行业普遍现象,您认为盈利难的难点是在哪里?


廖杰远:盈利难是表象,最根本的原因是真正建立起老百姓信任的,能解决老百姓问题的供应能力难。如果你具备了这个供应能力,那么不但不难,而且你会发现老百姓需求的规模、支付能力远超你的预期。那么,如何真正建立起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的机制? 


第一,看好病,真正看好病一定是线上、线下紧密协同,各个不同的全科、专科协同;


第二,不仅要能看好病,还要能够真正以老百姓健康为中心,帮助他们建立起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一个正确的行为方式。做到大病可以早发现,慢病可以管理好。


第三,支付杠杆。我付有限的钱,当我得了大病能够得到高额的赔付和高额的保障。


建立起这三个能力是极难的,老百姓他只会为能解决自己问题的供应能力买单,如果你把供应能力建起来了,盈利一点都不难。   


「财经V视频」:互联网医疗的盈利模式有哪些?互联网医疗企业未来真正比拼的核心是什么?


廖杰远:其实我更多地把微医理解为一个医疗健康的科技平台,用它的平台驱动行业服务效率的提升。实际上,所有的盈利模式就是能满足用户的三个需求:第一看好病,第二要更健康,第三是便捷。满足这三个需求以后,你做到了多少,盈利能力就是多少。比如老百姓需求是100分,如果你做到了1分,你的盈利能力就是1分;如果你做到了50分,你的盈利模式就是50分。如果拿这个标准反观我们整个行业所有的服务模式、盈利模式,你就能看得一目了然。


医疗跟所有其他互联网行业都不一样,绝大多数的互联网行业都是流量为王,是因为需求决定供应。但医疗行业恰恰相反,是供应决定需求。所以在医疗行业里面,流量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根本上来讲你要有供应能力。


打一个比方,如果你在协和医院门口开一个“和谐医院”,流量也很大,因为到协和医院的人都要经过你的“和谐医院”,但是他会进来吗?不会,因为你的“和谐医院”没有协和医院那么强的医疗供应能力,所以他们只会去有供应能力的地方,供应能力是这个行业唯一的核心价值。


「财经V视频」:2018年互联网医疗行业迎来上市期,您认为资本能快速催熟医疗健康产业吗?


廖杰远:资本是一个必要因素,但它绝对不是充分因素。


在微医成长过程当中,有三次融资在公司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节点作用:第一个阶段,早期投资阶段。这个阶段团队自有资金不足,没有人看得清楚我们能否成功,也不知道我们后续的路径如何。这时候进来的投资更多是认为这个行业需要有人做探索,也真正认同我们这个团队。这一拨投资是我最感激的,比如像吴炯。


第二个阶段,战略投资阶段。医疗科技提升了医疗效率,大家期待它再进一步,有可能会带来整个行业效率的提升,以及大健康产业的升级。这时候有一些战略投资人,像腾讯、复星资本等等,他们成了我们的股东,但第二阶段规模的盈利能力也是看不到的。


第三个阶段,当我们医疗供应能力和健康保障系统逐步成形的时候,大的产业机会来临,一些产业投资人开始支持我们,比如友邦保险(AIA)。AIA和微医的结合是天然的结合,正因为这个天然的结合,我们会看到资本市场给了最大的鼓励。


从“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的战略蜕变


「财经V视频」:从挂号网到微医,实现从原来“被动医疗”到“主动健康”的转变,微医现在的整体战略布局是怎样的?


廖杰远:微医就是“微医云+HMO”。我们现在的云是从挂号网开始的,挂号网是给中国的医院提供服务的平台,后面成了给地方政府提供医疗健康大数据共享的服务平台,也给医疗机构提供AI能力,现在逐步形成了微医云。微医云是一个智能医疗云,它的客户就是三类:一类是医院,一类是政府,一类是行业。


在微医云支撑的基础上,我们正在逐步把我们的HMO服务体系做透。HMO服务体系是从乌镇互联网医院逐步升级而来的。从乌镇互联网医院开始,我们协助很多地方医疗机构,尤其是地方主导的医疗机构建起了医联体,我们协助公立医院的体系建设了370多个医联体,实现由点到块的推进。


紧接着,HMO的服务体系把这些块连起来成为一个面,形成一个覆盖一、二线城市的医疗供应网络,现在这个医疗供应网络已开始面向家庭。我们提供真正的以健康为中心的全程服务,所以今年的计划是服务中国100万以上的家庭,帮助100万以上的家庭真正建立起健康守门人的服务体系。


「财经V视频」: Pre-IPO以后,微医业务板块将做哪些相应的调整?


廖杰远:微医从我们创建的第一天起,就有一个比较坚定的方向,我们一直照着这个方向在努力着。作为一个医疗健康科技平台,首先我们是在支撑整个行业,并且现在已逐步落地、成形,形成微医云。这个服务平台把医疗资源组织起来,把全科、专科的能力串起来,线上、线下的服务体系建起来,服务于亿万家庭,并从原来浅层次服务逐步深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HMO的服务。


HMO的服务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的,一是医疗供应体系,我们的签约家庭所有的医疗服务都在这个服务体系当中完成;二是健康维护和健康保障;三是支付杠杆。


我们服务的家庭把他们的健康、医疗服务全部委托给我们的系统,并完成全程的服务,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两个服务真正做透,我们希望从局部逐步服务到全国的老百姓。


互联网医疗的春天即将来临


「财经V视频」: 您认为中国医疗改革的终极方向在哪里?


廖杰远:医保+HMO,我认为这是中国医改的终极方向,互联网医院只是一种服务形式。


在HMO的体系构成当中,一定是全科+专科的医疗协作体系。全科是健康守门人,微医在这个地方倾注了最大心血。


在全科体系建设上,我们一共做了三件事:把大量的大内科医生、儿科医生、妇科医生经过全科的规范化培训,让他成为全科医生;我们在全国建全科中心,目前北京、南京、杭州的全科中心已经开业,未来我们会建100个全科中心;我们在承建海南的健康管理学院,我们目标就是让海南健康管理学院成为全国的全科医生的培养摇篮。


由此形成全科、专科这样的服务体系,再加深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的协作,最终成为一个有效率的医疗供应网络,这就是HMO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财经V视频」:微医成立以来,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廖杰远:我自己是在农村长大的,从村里面、乡里面、镇里面、市里面一路走过来,相对来说,我对中国老百姓的需求和中国医疗体系的现状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这时候,我们目标是什么,我们从哪个口子开始切入进去? 


任何一个创新其实是生产力的重组,在生产力重组的过程中,它必然要突破很多过往形成的规则,这是最难的地方,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力量所不能及的。


今年4月份,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把过去看到的铜墙铁壁拉开了,这确实带来了科技推动医疗协同,以及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健康保障体系的形成。


当时在乌镇做互联网医院的时候,当地政府和我们共同约定,我们要做互联网医疗的“小岗村”,现在这个“小岗村”已遍地开花。乌镇互联网医院成为这次政策的样本之一,与此同时,我们也感受到行业的春天即将到来。

 (文字整理:马瑜 视频制作:刘阳)


活粒为《财经》杂志 科学与健康团队 的新媒体项目,坚持独立、独家、独到,合作/爆料请联系lizhang@caijing.com.cn




《财经》杂志旗下只报道大健康的深度报道专栏

扫一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